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再聪明的人,被动时也就会变得十分愚蠢”.可见,没有学生积極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逐渐养成自己积极思考,认真探究的习惯.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常表现在:把学习建立在自身的愿望需求和社会的责任感上;以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意志力,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高效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并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独立灵活地思考问题,抓住重点,理解本质内容;自主的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本文从促进化学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刻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体.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导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自主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通过掌握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最终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现代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非把外在的学习方法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化学思维能力;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化学实践操作能力和化学综合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好高中化学,使学生能产生“自主学习”的自觉要求,兴趣的培养是很关键的.化学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神秘莫测的“魔术”实验如“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火”,“美丽的喷泉”,“鸡蛋跳舞”等等,往往会使学生跃跃欲试.若在此时,教师能因势利导,说明这些“魔术”都蕴涵着化学知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将会了解化学世界之奥秘.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使“自主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3.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活动
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创造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发掘出而不是简单临摹教材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如为什么铁在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锈?为什么塑料制品在日光照射下容易老化?为什么粗盐容易潮湿?为什么四氯化碳可以洗去油渍?.....通过对诸如此类的实例解释,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师所创设问题的讨论,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理,开启学生的思维.
4.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的灵魂.实验可以验证原理,探索规律,培养兴趣,激发思维.实验教学中更应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掌握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等.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教育者,更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对某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分组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把问题讨论设计成实验等,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增强独立观察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如在做完“测定溶液的pH值”的实验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上;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的溶液里,观察头发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发为宜”的结论.还可以取一些海水、井水、纯净水等来测其pH,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5.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习常规,包括实验常规、听课常规、看书常规,作业常规;二是结合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指导学法,如把观察与思考的联系,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形成点、线,面、网结构化的学习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推理的方法:用辩证唯物观去认识问题的方法等.例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感到多,杂、散,往往给记忆带来困难,可指导学生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把各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画出个物质之间的网络关系图,再按照它们的性质差别的大小顺序找出递变规律;然后,练习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这样就简捷明晰,记忆起来很容易,避免死记硬背.学生掌握了学法,就会学得有信心,学习积极性也就会提高,主体作用才会得到体现,“自主学习”也就慢慢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自觉的需求.
当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心理和谐,情感相融,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双边活动就能积极开展,课堂气氛就会活跃,“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教师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满腔热忱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在情感上认可,才会愿意听教师的课,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没有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教学将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并重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要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发展为
有用之材,切勿随意把有的学生判为“朽木”,采取冷淡、歧视、排斥的态度,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应该公正平等地热爱并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进步和成功.另方面,学法指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等生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加大深度、广度,使之“吃得饱”;充分发现和肯定中等生的积极因素,适时为之创造发挥才智能的机会和环境,让其“吃得好”;对困难生应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暂可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培养指导方法,让他们“吃得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在学法指导中要突出“学”、“思”“乐”三字,即让学生“会学”“学问”“乐学”,要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质疑、解疑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继续不懈努力,向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研究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等领域开拓进取.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逐渐养成自己积极思考,认真探究的习惯.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常表现在:把学习建立在自身的愿望需求和社会的责任感上;以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意志力,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高效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并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独立灵活地思考问题,抓住重点,理解本质内容;自主的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本文从促进化学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刻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体.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导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自主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通过掌握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最终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现代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非把外在的学习方法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学习风格.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化学思维能力;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化学实践操作能力和化学综合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好高中化学,使学生能产生“自主学习”的自觉要求,兴趣的培养是很关键的.化学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神秘莫测的“魔术”实验如“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火”,“美丽的喷泉”,“鸡蛋跳舞”等等,往往会使学生跃跃欲试.若在此时,教师能因势利导,说明这些“魔术”都蕴涵着化学知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将会了解化学世界之奥秘.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使“自主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3.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活动
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创造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发掘出而不是简单临摹教材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如为什么铁在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锈?为什么塑料制品在日光照射下容易老化?为什么粗盐容易潮湿?为什么四氯化碳可以洗去油渍?.....通过对诸如此类的实例解释,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师所创设问题的讨论,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理,开启学生的思维.
4.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的灵魂.实验可以验证原理,探索规律,培养兴趣,激发思维.实验教学中更应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掌握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等.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教育者,更应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对某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分组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把问题讨论设计成实验等,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增强独立观察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如在做完“测定溶液的pH值”的实验后,学生一方面将其扩展到测定土壤、家庭饮用水以及雨水的酸碱度上;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启发下,用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到不同pH的溶液里,观察头发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出“选用偏酸性的洗发剂洗发为宜”的结论.还可以取一些海水、井水、纯净水等来测其pH,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5.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学习常规,包括实验常规、听课常规、看书常规,作业常规;二是结合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指导学法,如把观察与思考的联系,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形成点、线,面、网结构化的学习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推理的方法:用辩证唯物观去认识问题的方法等.例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感到多,杂、散,往往给记忆带来困难,可指导学生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把各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画出个物质之间的网络关系图,再按照它们的性质差别的大小顺序找出递变规律;然后,练习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这样就简捷明晰,记忆起来很容易,避免死记硬背.学生掌握了学法,就会学得有信心,学习积极性也就会提高,主体作用才会得到体现,“自主学习”也就慢慢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自觉的需求.
当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心理和谐,情感相融,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双边活动就能积极开展,课堂气氛就会活跃,“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教师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满腔热忱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在情感上认可,才会愿意听教师的课,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没有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教学将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并重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要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发展为
有用之材,切勿随意把有的学生判为“朽木”,采取冷淡、歧视、排斥的态度,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应该公正平等地热爱并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进步和成功.另方面,学法指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等生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加大深度、广度,使之“吃得饱”;充分发现和肯定中等生的积极因素,适时为之创造发挥才智能的机会和环境,让其“吃得好”;对困难生应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暂可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培养指导方法,让他们“吃得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在学法指导中要突出“学”、“思”“乐”三字,即让学生“会学”“学问”“乐学”,要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质疑、解疑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继续不懈努力,向更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研究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等领域开拓进取.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