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的最后几段,当讲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时,教师停下来问学生:“中秋刚过去不久,你们感觉到秋风的凉意了吗?鲁迅先生写这句话有什么用意?”全班学生表情木然地望着讲台,终于有个男生回答说:“我们这里秋天还很热,只有空调的风是凉的。”其他人都笑了。教师肯定了这位男生的真诚,旋即把教室里的空调关闭,把两边的窗户打开形成对流,期待地问道:“现在有风吹进来了,你们感受一下这风和盛夏时的风有什么不一样?鲁迅写秋风,与孔乙己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依然表情木然,甚至有学生抱怨说:“老师,好热啊,把空调打开吧……”
秋风吹过了教室,教师与学生面面相觑,课堂陷入尴尬。由于长期置身于封闭的空调房,学生们感受不到季节的流转,树叶什么时候黄了,什么时候又绿了,似乎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他们走出校园,掏出藏在书包最底层的手机,一边走一边刷着微信和短视频。他们行色匆匆地赶着参加晚间的补习,经过路边的林荫道,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但他们全然不觉……
这就是当下很多孩子的生存状态,他们像蜗牛一样背着重重的壳,艰难地爬行在教育竞争的长征路上,对世界万物和世事人情的无感日趋严重,我们暂且称这一族群为“无感症候群”。
一次亲子活动中,十几个家庭组团去看黄果树瀑布。一路上孩子们各自行进,全然不顾背后气喘吁吁的父母。到达景点后孩子们根本无心观赏风景,匆匆一瞥后就嚷着要返回。到了饭店,他们自动凑到了一桌,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后,纷纷掏出手机,组队玩起了网络游戏。家长的饭桌上有说有笑,孩子的饭桌上鸦雀无声,他们娴熟地划动着屏幕,似乎只有那个虚拟的世界才能给他们带来刺激和快乐。
人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应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其发展水平存在着一个相对的阈值。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智能时代全面来临之际,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却变得越来越冷漠,他们的感受力正在逐渐退化,“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思维植入将他们打造成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
电影《我的姐姐》上映,姐姐安然和弟弟安子恒的故事让无数人动容。电影院里,成年人哭得稀里哗啦,身边的孩子却无动于衷。前排一个女孩看到母亲一直在用纸巾擦眼泪,很厌烦地把身体靠向另一侧,还不时投去鄙夷的眼神,大概是觉得母亲这样很丢人。后来我问看过这部电影的学生是否被故事感动,学生回答“一般,还可以”,再问及看电影时是否流泪,学生普遍回答“没有”。
“无感症候群”的漩涡越来越大,它吞噬着孩子的自然天性,篡改了新生代的感受阈限,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下教育的显性危机。当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人的肢体,社会形态的裂变改变了传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他们看不见叶枯树荣,听不见蛙声鸟鸣,闻不到满园花香,无感于轻风拂面,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感知迟钝将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当下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导致教育内卷化现象日趋严重。无论是学校定位、社会舆论还是家长期待,都直接指向升学率和考试分数。面对这种现状,家长很焦虑,学生很疲惫,教师很纠结……如果我们的教育用忽略孩子的感受力为代价,一味追逐短期的教育成绩,让每个孩子都变成考试的机器,那他们和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从感官的探索开始的。经历了感官敏感期的儿童,如破茧之蝶,羽翼初展之时,世界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向他们敞开怀抱。如果一个孩子对周遭一切熟视无睹或心無所动,究竟是教育的缺失还是价值导向的偏移?或者其背后隐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和探究。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正在积极探求解决之道。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中回归自然天性,向世界伸出敏锐而好奇的触角。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曹霁
秋风吹过了教室,教师与学生面面相觑,课堂陷入尴尬。由于长期置身于封闭的空调房,学生们感受不到季节的流转,树叶什么时候黄了,什么时候又绿了,似乎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他们走出校园,掏出藏在书包最底层的手机,一边走一边刷着微信和短视频。他们行色匆匆地赶着参加晚间的补习,经过路边的林荫道,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但他们全然不觉……
这就是当下很多孩子的生存状态,他们像蜗牛一样背着重重的壳,艰难地爬行在教育竞争的长征路上,对世界万物和世事人情的无感日趋严重,我们暂且称这一族群为“无感症候群”。
一次亲子活动中,十几个家庭组团去看黄果树瀑布。一路上孩子们各自行进,全然不顾背后气喘吁吁的父母。到达景点后孩子们根本无心观赏风景,匆匆一瞥后就嚷着要返回。到了饭店,他们自动凑到了一桌,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后,纷纷掏出手机,组队玩起了网络游戏。家长的饭桌上有说有笑,孩子的饭桌上鸦雀无声,他们娴熟地划动着屏幕,似乎只有那个虚拟的世界才能给他们带来刺激和快乐。
人的感受和认知能力,应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其发展水平存在着一个相对的阈值。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智能时代全面来临之际,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却变得越来越冷漠,他们的感受力正在逐渐退化,“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思维植入将他们打造成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
电影《我的姐姐》上映,姐姐安然和弟弟安子恒的故事让无数人动容。电影院里,成年人哭得稀里哗啦,身边的孩子却无动于衷。前排一个女孩看到母亲一直在用纸巾擦眼泪,很厌烦地把身体靠向另一侧,还不时投去鄙夷的眼神,大概是觉得母亲这样很丢人。后来我问看过这部电影的学生是否被故事感动,学生回答“一般,还可以”,再问及看电影时是否流泪,学生普遍回答“没有”。
“无感症候群”的漩涡越来越大,它吞噬着孩子的自然天性,篡改了新生代的感受阈限,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下教育的显性危机。当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人的肢体,社会形态的裂变改变了传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他们看不见叶枯树荣,听不见蛙声鸟鸣,闻不到满园花香,无感于轻风拂面,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感知迟钝将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当下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导致教育内卷化现象日趋严重。无论是学校定位、社会舆论还是家长期待,都直接指向升学率和考试分数。面对这种现状,家长很焦虑,学生很疲惫,教师很纠结……如果我们的教育用忽略孩子的感受力为代价,一味追逐短期的教育成绩,让每个孩子都变成考试的机器,那他们和机器人又有什么区别?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从感官的探索开始的。经历了感官敏感期的儿童,如破茧之蝶,羽翼初展之时,世界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向他们敞开怀抱。如果一个孩子对周遭一切熟视无睹或心無所动,究竟是教育的缺失还是价值导向的偏移?或者其背后隐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思考和探究。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们正在积极探求解决之道。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中回归自然天性,向世界伸出敏锐而好奇的触角。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