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17岁男孩与其母发生口角并产生冲突,致其母死亡。时隔一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15岁女孩与其母发生矛盾,将母亲杀害后藏尸冷库,直到3个月后才被警方发现。这些耸人听闻的案件让人不寒而栗,正处花样年华的青少年,竟然感受不到寸草春晖,触摸不到世界的美好。我们不禁思考,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孩子们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冷漠”?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冷漠症”正在儿童青少年群体里悄无声息地蔓延。微博上,“中国加入联合国50周年”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流下感动的眼泪,部分学生却表示对此并没有太多感触。生于安乐的“新生代”,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学习着多元的知识,可是却“听不见鸟语”“闻不见花香”,甚至对世界失去了敬畏。未曾想,这样的质变,背后隐匿着众多微小而不易察觉的量变。
被“遗失”的感受力
宋思文是一名初二学生,在她看来,感受力就是能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一种能力。母亲节那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宋思文一边抱怨着老师为什么要“蹭热度”,在本就繁重的作业上又加一项,一边习惯性地在网上搜索“母亲作文”的词条。她点开几个范文阅读了一下,然后花十五分钟就写完了这篇600字的作文。转天,老师点评他们的作品“没有灵魂”,因为交上来的作文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头上多了几根银白的发丝”“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好笑,后来才发觉我们很少有人能真正走进母亲的生活,仔细观察母亲,所以又觉得有些内疚。”
宋思文是一部分青少年的缩影,他们习惯用“技巧”替代“感受和认知”,缺少直接的生活体验和沉浸于自然的机会,不善于观察细节,也不会进行情感的传递。他们每天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就像生存在一个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的盒子里,无法跃出来体验精彩的世界。
“现在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内容太单一,缺少审美能力和生活阅历,对文学的感知力也在逐渐下降。”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道。让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是在教《故都的秋》时,读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他的内心感受到无比安逸,但望向学生,却发现他们早已昏昏欲睡。还有一次是教《背影》一课时,在讲述了父亲到车站送作者离开,给作者买橘子的情节后,他问学生“感受到什么样的父爱”,讲台下的学生一脸茫然地问他“橘子和父爱有什么联系”。对此,他深感无奈:“一些书中所描述的经历,他们不能感同身受,也就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真实生活经历和感知的匮乏,让我在教课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很吃力。”
这样的教学困惑同样出现在高中历史教师王谦的身上。“学生们对于从古至今的中西方思想和制度演变的理解非常有限,对于那些璀璨的世界文明,他们内心毫无波澜,一般都是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点。”在讲到抗日战争时,王谦特意在班里播放了电影《无问西东》,想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珍惜现在的生活。课后他问起学生的感受,有学生表示“挺无聊的,不知道是文艺片还是爱情片”。
不久前,一条“云南高三教师暂停讲课让学生走出教室欣赏晚霞”的新闻备受关注,人们纷纷呼吁“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教师”。可见,在“高考”重压之下,学生连享受风景的时间都很稀缺,更别提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万物对心灵的荡涤。“学生成绩好,家长才觉得教师培养得好。情感传递到位了,但成绩没提上去,家长只会觉得教师能力有问题。”王谦感叹道。
在我们的认识中,孩子的感受应该是外露的、强烈的,但日渐“冷漠”的青少年让我们意识到,孩子的感受力正在被“偷走”。除了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专注于儿童心理成长教育的公益机构“艺启梦想”的副总干事刘艳表示,在家庭教养的过程中,家长的过度关注和疏离都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负面的认知习惯。
崔红梅是一名高二学生的母亲,她觉得自己孩子的“情感张力”越来越小了,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会觉得“这么点小事都解决不了”,看到美景也经常抛出一句“有什么好看的”。“家长已经把他需要面對的困难都解决了,他没有什么机会能够自己去探索生活、探索世界。”崔红梅之前还会带孩子看话剧、旅游,但孩子上初中之后,她将对孩子的关注重点转移到学习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至少得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啊”。
缺乏感受力的人是暗淡无光的
“感受力”一词,众说纷纭,听起来也有点“玄”。简言之,感受力就是一个人对人、事、物、情等的敏感度。“感”从何来?“感”由“心”生。毋庸置疑,感受力强的人,生命具有更加丰富细腻的体验,灵魂也处于更为舒展的状态。
在铺陈了一个个弥漫在教育、生活中难以察觉却又“细思极恐”的事例后,我们试图追问,为何要警惕儿童青少年感受力的失落?感受力之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有何重要性?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在其创办的芭学园设定了15项教育目标,“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被置于第二项。之所以重视感受力,与李跃儿此前的教育经历有关。在创办芭学园之前,李跃儿曾在公立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多年。其间,她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很多孩子五六岁刚开始画画时“简直就是世界级大师”,但经过学习后,他们画出来的只是绘画的技术,而失去了从心灵流淌出的对于所画对象的独特感受。
不只是美术教学,山西孝义崇德小学音乐教师岳晓丽表示,音乐作为美育课程之一,是以审美来触发学生的。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被作为音乐教育四大领域之首。然而,学校的音乐教育乃至社会上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往往都只侧重于对学生技能的单一、机械化训练,而忽略了艺术本体及其本质上的功能和作用。一项针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抽调结果显示,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教了和没教一样”。
这种本末倒置现象充斥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在李跃儿看来,如果只讲求知识、技术,而忽视灵魂,人类无异于机器人。人类要求的并不只是知识、技术,笼罩在知识和技术上的,应该是一种人格的光辉和可以刻在人的概念之中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人的感受力、情感,还有同理心、洞察力等。这些都不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述、问答、抄写的方式能够学到的,而是需要慢慢熏陶的。”
“很多人认为孩子不跳楼、不自杀好像就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的承受力、感受力、压力、恐惧、焦虑……我们忽略得太多,没有看到。”吉林省公主岭秦家屯镇二中教师李素怀曾发现班上有一名男生,常常用圆规的钢尖把胳膊和手划伤,旧伤未好又划上新伤,平时也很少与同学交流、玩耍,从未见过他大笑,也没见过他流泪。在教育生活中,李素怀发现越来越多孩子变得“麻木”。
“忽略孩子的心灵会让他们变麻木。”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是从丰盈的生命、丰富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的。孩子的感受如长期被忽视和破坏,会导致他们把连接心灵的通道关闭,让他们的内心变得粗糙、麻木、冷漠,从而侵蚀他们的幸福感。
“一个缺乏感受力的人是暗淡无光的人,也会使身边的人感觉到暗淡无光、痛苦不已。” 李跃儿道,儿童青少年的感受力准确说是单一。造成这种单一的原因不仅在于孩子直接生命体验的匮乏,也在于成人正确引领的缺位。“成年后,我们变得准确无比,那种人类的、生命的、情绪的、不可说的东西不见了。”由于自身缺乏感受力,且没有经过这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很多教育者对孩子感受力的培养无从做起。孩子的感受力像洪水一样乱淌,没有人给他们疏通,挖一个正向的渠道,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去引领,朝着美好、建设性、利他的方向去培养。“这是教育的一个很大的遗憾。”》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冷漠症”正在儿童青少年群体里悄无声息地蔓延。微博上,“中国加入联合国50周年”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流下感动的眼泪,部分学生却表示对此并没有太多感触。生于安乐的“新生代”,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学习着多元的知识,可是却“听不见鸟语”“闻不见花香”,甚至对世界失去了敬畏。未曾想,这样的质变,背后隐匿着众多微小而不易察觉的量变。
被“遗失”的感受力
宋思文是一名初二学生,在她看来,感受力就是能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一种能力。母亲节那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宋思文一边抱怨着老师为什么要“蹭热度”,在本就繁重的作业上又加一项,一边习惯性地在网上搜索“母亲作文”的词条。她点开几个范文阅读了一下,然后花十五分钟就写完了这篇600字的作文。转天,老师点评他们的作品“没有灵魂”,因为交上来的作文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头上多了几根银白的发丝”“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好笑,后来才发觉我们很少有人能真正走进母亲的生活,仔细观察母亲,所以又觉得有些内疚。”
宋思文是一部分青少年的缩影,他们习惯用“技巧”替代“感受和认知”,缺少直接的生活体验和沉浸于自然的机会,不善于观察细节,也不会进行情感的传递。他们每天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就像生存在一个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的盒子里,无法跃出来体验精彩的世界。
“现在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内容太单一,缺少审美能力和生活阅历,对文学的感知力也在逐渐下降。”来自杭州的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道。让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是在教《故都的秋》时,读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他的内心感受到无比安逸,但望向学生,却发现他们早已昏昏欲睡。还有一次是教《背影》一课时,在讲述了父亲到车站送作者离开,给作者买橘子的情节后,他问学生“感受到什么样的父爱”,讲台下的学生一脸茫然地问他“橘子和父爱有什么联系”。对此,他深感无奈:“一些书中所描述的经历,他们不能感同身受,也就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真实生活经历和感知的匮乏,让我在教课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很吃力。”
这样的教学困惑同样出现在高中历史教师王谦的身上。“学生们对于从古至今的中西方思想和制度演变的理解非常有限,对于那些璀璨的世界文明,他们内心毫无波澜,一般都是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点。”在讲到抗日战争时,王谦特意在班里播放了电影《无问西东》,想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珍惜现在的生活。课后他问起学生的感受,有学生表示“挺无聊的,不知道是文艺片还是爱情片”。
不久前,一条“云南高三教师暂停讲课让学生走出教室欣赏晚霞”的新闻备受关注,人们纷纷呼吁“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教师”。可见,在“高考”重压之下,学生连享受风景的时间都很稀缺,更别提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万物对心灵的荡涤。“学生成绩好,家长才觉得教师培养得好。情感传递到位了,但成绩没提上去,家长只会觉得教师能力有问题。”王谦感叹道。
在我们的认识中,孩子的感受应该是外露的、强烈的,但日渐“冷漠”的青少年让我们意识到,孩子的感受力正在被“偷走”。除了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专注于儿童心理成长教育的公益机构“艺启梦想”的副总干事刘艳表示,在家庭教养的过程中,家长的过度关注和疏离都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负面的认知习惯。
崔红梅是一名高二学生的母亲,她觉得自己孩子的“情感张力”越来越小了,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会觉得“这么点小事都解决不了”,看到美景也经常抛出一句“有什么好看的”。“家长已经把他需要面對的困难都解决了,他没有什么机会能够自己去探索生活、探索世界。”崔红梅之前还会带孩子看话剧、旅游,但孩子上初中之后,她将对孩子的关注重点转移到学习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至少得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啊”。
缺乏感受力的人是暗淡无光的
“感受力”一词,众说纷纭,听起来也有点“玄”。简言之,感受力就是一个人对人、事、物、情等的敏感度。“感”从何来?“感”由“心”生。毋庸置疑,感受力强的人,生命具有更加丰富细腻的体验,灵魂也处于更为舒展的状态。
在铺陈了一个个弥漫在教育、生活中难以察觉却又“细思极恐”的事例后,我们试图追问,为何要警惕儿童青少年感受力的失落?感受力之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有何重要性?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在其创办的芭学园设定了15项教育目标,“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被置于第二项。之所以重视感受力,与李跃儿此前的教育经历有关。在创办芭学园之前,李跃儿曾在公立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多年。其间,她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很多孩子五六岁刚开始画画时“简直就是世界级大师”,但经过学习后,他们画出来的只是绘画的技术,而失去了从心灵流淌出的对于所画对象的独特感受。
不只是美术教学,山西孝义崇德小学音乐教师岳晓丽表示,音乐作为美育课程之一,是以审美来触发学生的。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被作为音乐教育四大领域之首。然而,学校的音乐教育乃至社会上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往往都只侧重于对学生技能的单一、机械化训练,而忽略了艺术本体及其本质上的功能和作用。一项针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抽调结果显示,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教了和没教一样”。
这种本末倒置现象充斥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在李跃儿看来,如果只讲求知识、技术,而忽视灵魂,人类无异于机器人。人类要求的并不只是知识、技术,笼罩在知识和技术上的,应该是一种人格的光辉和可以刻在人的概念之中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人的感受力、情感,还有同理心、洞察力等。这些都不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述、问答、抄写的方式能够学到的,而是需要慢慢熏陶的。”
“很多人认为孩子不跳楼、不自杀好像就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的承受力、感受力、压力、恐惧、焦虑……我们忽略得太多,没有看到。”吉林省公主岭秦家屯镇二中教师李素怀曾发现班上有一名男生,常常用圆规的钢尖把胳膊和手划伤,旧伤未好又划上新伤,平时也很少与同学交流、玩耍,从未见过他大笑,也没见过他流泪。在教育生活中,李素怀发现越来越多孩子变得“麻木”。
“忽略孩子的心灵会让他们变麻木。”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是从丰盈的生命、丰富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的。孩子的感受如长期被忽视和破坏,会导致他们把连接心灵的通道关闭,让他们的内心变得粗糙、麻木、冷漠,从而侵蚀他们的幸福感。
“一个缺乏感受力的人是暗淡无光的人,也会使身边的人感觉到暗淡无光、痛苦不已。” 李跃儿道,儿童青少年的感受力准确说是单一。造成这种单一的原因不仅在于孩子直接生命体验的匮乏,也在于成人正确引领的缺位。“成年后,我们变得准确无比,那种人类的、生命的、情绪的、不可说的东西不见了。”由于自身缺乏感受力,且没有经过这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很多教育者对孩子感受力的培养无从做起。孩子的感受力像洪水一样乱淌,没有人给他们疏通,挖一个正向的渠道,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去引领,朝着美好、建设性、利他的方向去培养。“这是教育的一个很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