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文言文序列化教学”课题的指导安排,文言文教学在高二年级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文言文知识序列”的教学,注意词法句法的学习积累;二是展开“文言文阅读序列”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文学审美体验。
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知识序列”目标设定为:掌握并总结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意义、用法和特殊句法。“阅读序列”目标设定为: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小寓言”中蕴含“大智慧”的精妙。
“文言文知识序列教学”在高二年级已不能以词语单个义项的学习记忆为主,而是注重在语境中解读词义,注重词义用法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因为有了高一一学期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积累,学生更愿意自己构建知识体系。鉴于此,老师将文言知识学习整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李老师在课前指出《庖丁解牛》一文中需要重点学习和积累的文言词语、句子,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解决词法句法难点。上课时设“检查预习”环节对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解疑答惑。如辨识通假字现象:“向”通“响”,译为“声响”属于通用现象,“盖”通“盍”属于假借现象;又如辨识词类活用情况: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句中“岁”“月”两词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再如总结虚词“为”字用法和意义时,学生从“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视为止,行为迟”三句中找出了“为”的介词用法,解释为“替或因为”和动词用法,解释为“做和作为”。李老师请学生补充“为”字在课本中的其他用法和意义。学生补充《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中的“为”动词用法,解释为“是”。大部分学生依据注释兼查阅工具书,独立完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堂展示,老师给与点拨引导。文言文词法教学在本课中得到落实,学生对实词虚词单个义项、义项之间的联系有了系统把握,以这种方法系统地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进步会更大。文言特殊句法的教学仍然运用这种方法,李老师在学生合作翻译文句后,帮助总结归纳文言特殊句式规律。例如“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翻译时应调整句序为“未尝技经肯綮”,这是“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的情况;“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一句,翻译时应调整为“以是十九年而刀刃若于硎新发”,这是代词“是”作介词“以”的宾语形成宾语前置的情况。然后,师生一起回忆课本中出现的宾语前置的其它情况后补充:“而今安在哉”这是疑问代词“安”作疑问句宾语被前置的情况;“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代词“之”作否定句宾语被前置的情况。在“文言文知识序列教学”的环节里,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完成词法句法的学习,将重点难点逐一突破,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跨越文言文词句障碍后,“文言文阅读序列教学”便会轻松许多。
《庖丁解牛》是个寓言故事,趣味性强,并能生动形象地寓理于事,所以李老师以鉴赏叙事写人散文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赏读课文。通过“看图片,猜成语”导语环节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后,李老师首先抓住“叙事”环节,理清事件经过,让学生用三分钟时间复述《庖丁解牛》的故事情节。学生对事件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有何经过和结果,如何开始、发展,有何高潮、结局等情况有充分了解,这为下面的鉴赏做了很好的准备。接着,进入“写人”环节。在这个环节李老师先给出两个思考题:1.文中是怎样描写解牛场面的?庄子是怎样评价的?庖丁解牛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2.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设置都围绕庖丁这个人物形象,带着学生由表及里、自外而内的去分析人物特点。学生首先从第一段里很快找出五个动词“解、手触、肩倚、足履、膝踦”,两个拟声词“砉然、騞然”和两个比喻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修辞句,感受庖丁解牛时的利落娴熟,初见一个谙熟解牛之道的庖厨形象。然后在第三段庖丁语言描写中找到“解牛之时——目见全牛”“三年之后——目无全牛”“方今之时——游刃有余”的关键句,理清了庖厨成长为“名疱”过程;又抓住“臣之所好者,道也”“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等描写语言的句子分析出庖丁解牛技术纯熟原因“1.了解规律、掌握规律;2.抓住本质、用心处事;3.顺其自然、不可强求;4.避开锋芒、从长计议;5.以己之利攻彼之弊;6.谨慎行事,不能莽撞;7.低调做人,收敛锋芒”。在学生充分分析阐述,发表看法后,李老师予以总结:其一,庖丁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索“道”——解牛的規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从不骄傲大意。这些道理中既有解牛之道也有处世之道,便水到渠成地与文惠君的“养生之道”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庄子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向人们阐发自己在那个混乱世道、苦闷世界中如何“养生”的理论。寓言故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以具象表现抽象的特点和妙处自然凸显出来。在拓展环节李老师与学生们共同探究庄子“养生之道”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加深理解,拓宽视野,联系现实,学以致用。“文言文阅读序列”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紧扣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的单元目标,给予学生鉴赏叙事写人散文和寓言故事的方法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了鉴赏这类文章理情节、析人物、由事及理、由古及今的鉴赏步骤和方法。相信“授生以‘渔’”后,学生从形象入手阅读鉴赏本单元《项羽之死》一文时会有更多审美体验。
李慧娟老师用《庖丁解牛》一课展示出了“文言文序列化教学”的过程和亮点,将“文言文知识序列教学”落实在课本学习过程中,迁移到课外阅读范围里,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面对文言文更有自信,对中国古代经典名篇更有兴趣;将“文言文阅读序列教学”内化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为高三“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做好了铺垫。
作者通联:宁夏贺兰县回民中学。
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知识序列”目标设定为:掌握并总结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意义、用法和特殊句法。“阅读序列”目标设定为: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小寓言”中蕴含“大智慧”的精妙。
“文言文知识序列教学”在高二年级已不能以词语单个义项的学习记忆为主,而是注重在语境中解读词义,注重词义用法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因为有了高一一学期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积累,学生更愿意自己构建知识体系。鉴于此,老师将文言知识学习整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李老师在课前指出《庖丁解牛》一文中需要重点学习和积累的文言词语、句子,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解决词法句法难点。上课时设“检查预习”环节对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解疑答惑。如辨识通假字现象:“向”通“响”,译为“声响”属于通用现象,“盖”通“盍”属于假借现象;又如辨识词类活用情况:在“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句中“岁”“月”两词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再如总结虚词“为”字用法和意义时,学生从“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视为止,行为迟”三句中找出了“为”的介词用法,解释为“替或因为”和动词用法,解释为“做和作为”。李老师请学生补充“为”字在课本中的其他用法和意义。学生补充《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中的“为”动词用法,解释为“是”。大部分学生依据注释兼查阅工具书,独立完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堂展示,老师给与点拨引导。文言文词法教学在本课中得到落实,学生对实词虚词单个义项、义项之间的联系有了系统把握,以这种方法系统地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进步会更大。文言特殊句法的教学仍然运用这种方法,李老师在学生合作翻译文句后,帮助总结归纳文言特殊句式规律。例如“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翻译时应调整句序为“未尝技经肯綮”,这是“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的情况;“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一句,翻译时应调整为“以是十九年而刀刃若于硎新发”,这是代词“是”作介词“以”的宾语形成宾语前置的情况。然后,师生一起回忆课本中出现的宾语前置的其它情况后补充:“而今安在哉”这是疑问代词“安”作疑问句宾语被前置的情况;“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代词“之”作否定句宾语被前置的情况。在“文言文知识序列教学”的环节里,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完成词法句法的学习,将重点难点逐一突破,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跨越文言文词句障碍后,“文言文阅读序列教学”便会轻松许多。
《庖丁解牛》是个寓言故事,趣味性强,并能生动形象地寓理于事,所以李老师以鉴赏叙事写人散文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赏读课文。通过“看图片,猜成语”导语环节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后,李老师首先抓住“叙事”环节,理清事件经过,让学生用三分钟时间复述《庖丁解牛》的故事情节。学生对事件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有何经过和结果,如何开始、发展,有何高潮、结局等情况有充分了解,这为下面的鉴赏做了很好的准备。接着,进入“写人”环节。在这个环节李老师先给出两个思考题:1.文中是怎样描写解牛场面的?庄子是怎样评价的?庖丁解牛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2.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设置都围绕庖丁这个人物形象,带着学生由表及里、自外而内的去分析人物特点。学生首先从第一段里很快找出五个动词“解、手触、肩倚、足履、膝踦”,两个拟声词“砉然、騞然”和两个比喻句“《桑林》之舞、《经首》之会”,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修辞句,感受庖丁解牛时的利落娴熟,初见一个谙熟解牛之道的庖厨形象。然后在第三段庖丁语言描写中找到“解牛之时——目见全牛”“三年之后——目无全牛”“方今之时——游刃有余”的关键句,理清了庖厨成长为“名疱”过程;又抓住“臣之所好者,道也”“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等描写语言的句子分析出庖丁解牛技术纯熟原因“1.了解规律、掌握规律;2.抓住本质、用心处事;3.顺其自然、不可强求;4.避开锋芒、从长计议;5.以己之利攻彼之弊;6.谨慎行事,不能莽撞;7.低调做人,收敛锋芒”。在学生充分分析阐述,发表看法后,李老师予以总结:其一,庖丁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索“道”——解牛的規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从不骄傲大意。这些道理中既有解牛之道也有处世之道,便水到渠成地与文惠君的“养生之道”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庄子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向人们阐发自己在那个混乱世道、苦闷世界中如何“养生”的理论。寓言故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以具象表现抽象的特点和妙处自然凸显出来。在拓展环节李老师与学生们共同探究庄子“养生之道”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加深理解,拓宽视野,联系现实,学以致用。“文言文阅读序列”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紧扣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的单元目标,给予学生鉴赏叙事写人散文和寓言故事的方法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了鉴赏这类文章理情节、析人物、由事及理、由古及今的鉴赏步骤和方法。相信“授生以‘渔’”后,学生从形象入手阅读鉴赏本单元《项羽之死》一文时会有更多审美体验。
李慧娟老师用《庖丁解牛》一课展示出了“文言文序列化教学”的过程和亮点,将“文言文知识序列教学”落实在课本学习过程中,迁移到课外阅读范围里,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面对文言文更有自信,对中国古代经典名篇更有兴趣;将“文言文阅读序列教学”内化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习惯,为高三“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做好了铺垫。
作者通联:宁夏贺兰县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