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现象”,教师应珍惜甚至有意地制造这种“错误现象”,让课堂这种“错误现象”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可通过议中分析、诱发错误、议中反驳、善待错误、议中内化等方面进行转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现象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的“错误现象”,这突如其来的生成性插曲往往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闪现了亮丽的思维创新火花,教师应珍惜甚至有意地制造这种“错误”,让课堂这种“错误现象”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
一、创设错误,议中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比较、分析、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从分析错误中学会反思,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内心的“不平衡”通过探究寻找到“平衡”的支点。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把学生四人一组做实验,要每组的桌上放了大小不一的圆柱与圆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我有意识地安排实验工具,有的组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有的组圆锥与圆柱不等底等高;有的组两种都有。小组代表在教具中选择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组操作。
实验开始后,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取沙,有的在看沙子的多少,有的在记录,还有的学生之间意见发生了分岐而争论。实验之后各小组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
“我们将空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一组的学生说。
“我们也是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二组的学生马上接了上来。
“不对,是四分之一,我们倒了,而且每次都看得很准,四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第四小组的学生胸有成竹地说着。
“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到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装满了?”第五小组的学生有点疑惑不解了。
“是三分之一”
“是四分之一”
……
教室里沸腾了,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生找到了不同的结果,在相互的交流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我故意装着不解地说:“到底是几分之几呢?我也想试试!”
我从教具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举起来说:“你们看, 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教室里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老师,你取的圆柱太大了。”有个学生看了出来。我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然后学生调换教具,再试,果然都是三次了。
我马上问道:“看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前提条件是什么?”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故意选用了一个大的圆柱容器。“噢,我明白了,圆柱与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学生真的明白了,欢快地叫了起来,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
对于“等底等高”,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的理解,教师没有回避或遮掩,而是故意暴露错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学生学得主动,经历了一番观察、分析、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
二、诱发错误,议中反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灵活调控,变错为宝,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例如,在探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是一道拓展练习题: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一个同学在思考后说,在四边形里面画两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谁能简单地说她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怎样让大家理解这错在哪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学生在激烈讨论中同学们发现,多了360°,是因为在对角线交点处,新增加了一个周角,周角恰好是360°。而这个周角不属于四边形的内角,在计算四边形内角和时,要减掉这多出来的360°。寻找、思考、交流和反驳的过程,正是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次意外的“错误”缘起是学生画对角线,引起对“错误”的发现进行驳论,这个错误本身富有研究价值。当时我没有往下进行预设的小结,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去分析,去讨论,去反驳,从而把这个错误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三、善待错误,议中内化。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善待学生的“出错”,课堂能够得到有效生成,也能在争论中内化知识。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请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行的框架来玩一玩,启发学生从中发现。学生们一边使这个框架不断地变大、变小,一边在积极地思考着,相互地商量着。终于,一位学生带着探究后发现的兴奋走上讲台,俨然是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用一个框架边演示边讲解:我把长方形稍稍一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问同学:“你们知道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几乎全班都是“7×5=35”,这位“小老师”还慷慨陈词了——因为两条邻边还是7和5,没变!无疑,已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基础局限了孩子们的视野, 这的确就是孩子们的看起来似乎有些糟糕的“思维实际”,不过从中我们不也正能窥见孩子们数学建模的一面吗?孩子们潜意识里已试图运用已有的“邻边相乘”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了呀,不正说明“转化”的数学思想已深入孩子们的小心灵了吗?于是,我一声不吭,继续请“小老师”演示,只见“小老师”微笑着一拉、再拉,拉至几乎上下邻边挨近时,我故意提高嗓门问:“那照你们的想法一定还是五七三十五喽?”孩子们或搔头挠耳或面面相觑,或窃窃私语——他们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不变,乘积也应该不变,但是这个平行四边行明显地越来越小了,也就是面积变了,所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的计算不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的乘积,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宁要真实的缺憾,不要虚假的完美”,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现象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的“错误现象”,这突如其来的生成性插曲往往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闪现了亮丽的思维创新火花,教师应珍惜甚至有意地制造这种“错误”,让课堂这种“错误现象”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
一、创设错误,议中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比较、分析、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从分析错误中学会反思,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内心的“不平衡”通过探究寻找到“平衡”的支点。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把学生四人一组做实验,要每组的桌上放了大小不一的圆柱与圆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我有意识地安排实验工具,有的组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有的组圆锥与圆柱不等底等高;有的组两种都有。小组代表在教具中选择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组操作。
实验开始后,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取沙,有的在看沙子的多少,有的在记录,还有的学生之间意见发生了分岐而争论。实验之后各小组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
“我们将空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一组的学生说。
“我们也是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二组的学生马上接了上来。
“不对,是四分之一,我们倒了,而且每次都看得很准,四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第四小组的学生胸有成竹地说着。
“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到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装满了?”第五小组的学生有点疑惑不解了。
“是三分之一”
“是四分之一”
……
教室里沸腾了,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生找到了不同的结果,在相互的交流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我故意装着不解地说:“到底是几分之几呢?我也想试试!”
我从教具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举起来说:“你们看, 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教室里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老师,你取的圆柱太大了。”有个学生看了出来。我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然后学生调换教具,再试,果然都是三次了。
我马上问道:“看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前提条件是什么?”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故意选用了一个大的圆柱容器。“噢,我明白了,圆柱与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学生真的明白了,欢快地叫了起来,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
对于“等底等高”,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的理解,教师没有回避或遮掩,而是故意暴露错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学生学得主动,经历了一番观察、分析、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
二、诱发错误,议中反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灵活调控,变错为宝,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例如,在探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是一道拓展练习题: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一个同学在思考后说,在四边形里面画两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谁能简单地说她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怎样让大家理解这错在哪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学生在激烈讨论中同学们发现,多了360°,是因为在对角线交点处,新增加了一个周角,周角恰好是360°。而这个周角不属于四边形的内角,在计算四边形内角和时,要减掉这多出来的360°。寻找、思考、交流和反驳的过程,正是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次意外的“错误”缘起是学生画对角线,引起对“错误”的发现进行驳论,这个错误本身富有研究价值。当时我没有往下进行预设的小结,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去分析,去讨论,去反驳,从而把这个错误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三、善待错误,议中内化。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善待学生的“出错”,课堂能够得到有效生成,也能在争论中内化知识。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请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行的框架来玩一玩,启发学生从中发现。学生们一边使这个框架不断地变大、变小,一边在积极地思考着,相互地商量着。终于,一位学生带着探究后发现的兴奋走上讲台,俨然是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用一个框架边演示边讲解:我把长方形稍稍一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问同学:“你们知道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几乎全班都是“7×5=35”,这位“小老师”还慷慨陈词了——因为两条邻边还是7和5,没变!无疑,已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基础局限了孩子们的视野, 这的确就是孩子们的看起来似乎有些糟糕的“思维实际”,不过从中我们不也正能窥见孩子们数学建模的一面吗?孩子们潜意识里已试图运用已有的“邻边相乘”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了呀,不正说明“转化”的数学思想已深入孩子们的小心灵了吗?于是,我一声不吭,继续请“小老师”演示,只见“小老师”微笑着一拉、再拉,拉至几乎上下邻边挨近时,我故意提高嗓门问:“那照你们的想法一定还是五七三十五喽?”孩子们或搔头挠耳或面面相觑,或窃窃私语——他们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不变,乘积也应该不变,但是这个平行四边行明显地越来越小了,也就是面积变了,所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的计算不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的乘积,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宁要真实的缺憾,不要虚假的完美”,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