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错误现象”的转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45574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现象”,教师应珍惜甚至有意地制造这种“错误现象”,让课堂这种“错误现象”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可通过议中分析、诱发错误、议中反驳、善待错误、议中内化等方面进行转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现象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的“错误现象”,这突如其来的生成性插曲往往令老师措手不及。但这种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闪现了亮丽的思维创新火花,教师应珍惜甚至有意地制造这种“错误”,让课堂这种“错误现象”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
  一、创设错误,议中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比较、分析、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从分析错误中学会反思,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内心的“不平衡”通过探究寻找到“平衡”的支点。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把学生四人一组做实验,要每组的桌上放了大小不一的圆柱与圆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我有意识地安排实验工具,有的组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有的组圆锥与圆柱不等底等高;有的组两种都有。小组代表在教具中选择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组操作。
  实验开始后,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取沙,有的在看沙子的多少,有的在记录,还有的学生之间意见发生了分岐而争论。实验之后各小组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
  “我们将空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一组的学生说。
  “我们也是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二组的学生马上接了上来。
  “不对,是四分之一,我们倒了,而且每次都看得很准,四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第四小组的学生胸有成竹地说着。
  “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到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装满了?”第五小组的学生有点疑惑不解了。
  “是三分之一”
  “是四分之一”
  ……
  教室里沸腾了,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生找到了不同的结果,在相互的交流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我故意装着不解地说:“到底是几分之几呢?我也想试试!”
  我从教具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举起来说:“你们看, 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教室里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老师,你取的圆柱太大了。”有个学生看了出来。我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然后学生调换教具,再试,果然都是三次了。
  我马上问道:“看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前提条件是什么?”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故意选用了一个大的圆柱容器。“噢,我明白了,圆柱与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学生真的明白了,欢快地叫了起来,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
  对于“等底等高”,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的理解,教师没有回避或遮掩,而是故意暴露错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学生学得主动,经历了一番观察、分析、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
  二、诱发错误,议中反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灵活调控,变错为宝,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例如,在探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是一道拓展练习题: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一个同学在思考后说,在四边形里面画两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谁能简单地说她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怎样让大家理解这错在哪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学生在激烈讨论中同学们发现,多了360°,是因为在对角线交点处,新增加了一个周角,周角恰好是360°。而这个周角不属于四边形的内角,在计算四边形内角和时,要减掉这多出来的360°。寻找、思考、交流和反驳的过程,正是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次意外的“错误”缘起是学生画对角线,引起对“错误”的发现进行驳论,这个错误本身富有研究价值。当时我没有往下进行预设的小结,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去分析,去讨论,去反驳,从而把这个错误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三、善待错误,议中内化。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善待学生的“出错”,课堂能够得到有效生成,也能在争论中内化知识。比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请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行的框架来玩一玩,启发学生从中发现。学生们一边使这个框架不断地变大、变小,一边在积极地思考着,相互地商量着。终于,一位学生带着探究后发现的兴奋走上讲台,俨然是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用一个框架边演示边讲解:我把长方形稍稍一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问同学:“你们知道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几乎全班都是“7×5=35”,这位“小老师”还慷慨陈词了——因为两条邻边还是7和5,没变!无疑,已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基础局限了孩子们的视野, 这的确就是孩子们的看起来似乎有些糟糕的“思维实际”,不过从中我们不也正能窥见孩子们数学建模的一面吗?孩子们潜意识里已试图运用已有的“邻边相乘”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了呀,不正说明“转化”的数学思想已深入孩子们的小心灵了吗?于是,我一声不吭,继续请“小老师”演示,只见“小老师”微笑着一拉、再拉,拉至几乎上下邻边挨近时,我故意提高嗓门问:“那照你们的想法一定还是五七三十五喽?”孩子们或搔头挠耳或面面相觑,或窃窃私语——他们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不变,乘积也应该不变,但是这个平行四边行明显地越来越小了,也就是面积变了,所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的计算不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的乘积,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宁要真实的缺憾,不要虚假的完美”,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和疑问。小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天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答疑解惑,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的去发现问题,从而寻求正确的解题方式,归纳和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力性。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
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职中的老师们都知道要扭转职中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状况任重道远,但笔者坚信:从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服务学法的角度加以考虑及探索,职高数学的教学改革定会有所收获的。针对以上特点,几年来我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
【摘要】在很抓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我从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入手,寻求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初中学校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本文探讨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引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
【摘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框架,能优化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一、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都会经历过这样一个事实:在课堂里,教师们挥洒着热情和汗水,讲授自己精心准备的
目的:探索不同数量,不同方式的限食对动物衰老的影响,寻求最佳限食方式延缓衰老.结论:(1)2种限食方式都能使动物血清LPO降低,并且限食组动物心率平均较对照组降低约10﹪,体重较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批判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寻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老师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研究,教师们一心想竭尽全力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弊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教师们个个感
本文论述了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复习等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往往只是通过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等单调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200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通过研读《新课标》,我认为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重过程  (1)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什么?①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②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③体验数学之美。④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⑤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  (2)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
“这个收果季,销往北京、沈阳、陕西的蜜桔已达300万公斤。收完蜜桔又收砂糖桔,到目前,我们销往北方的砂糖桔有260多万公斤。”鹿寨县平山镇“有团水果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