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上上下下都在谈观念更新、课程更新,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形并不尽如人意。教师条分缕析的讲解,把一篇篇美文肢解得惨不忍睹,让美文诗意全无;漫天飞舞的试卷,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扫荡殆尽,令学生望而生厌。为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波澜,让语文课堂流淌着情感的韵律,让人文在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一、利用课文的悬念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悬念是文学创作的一大重要技巧。悬念能令读者形成心理上强烈的探求反射,使之不断探索事物发展的趋势。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在行文中设置了悬念。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悬念,让学生充分领悟,这些悬念就会像一个旋涡,能把学生的思维、思路、情感及探索激情都吸进去。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不应忽略文章本身就有的能调动学生情感波澜的优势,而应充分利用这些悬念,巧妙设置,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紧紧捉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思之有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驿路梨花》一文,情节本身就设置了三个悬念。开头描述“我”和老余在深山月夜赶路,正焦急时,忽逢梨花林,发现了小茅屋,屋里没人没灯。“我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问,领起了全文的悬念,这是“我们”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一马平川的课文,学生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索然无味,而这一篇却一曲九折,教师就可利用这些情节的悬念,让学生惯常的心理定势遇到反常的刺激,从而对这一篇课文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它的喜爱。当“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而老人却说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学生读到这里也会和“我们”一样认为瑶族老人就是主人,可事情却不是学生心里想的那样,课文再起波澜,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的情感随着这个波澜陡然起伏,不断翻腾,让学生的好奇心升到高点。“我们”和瑶族老人认定哈尼小姑娘是小屋主人时,结果又是一场误会。那么,到底谁才是小屋的真正主人呢?课文第三次设置了悬念,再一次掀起了波澜。这时,教师就可利用这个悬念促使学生的情感波澜涨到高潮,让学生完全融入课文之中,情感伴随着文中的人物一起惊,一起喜。课文就这样步步设疑,悬念层叠,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利用课文的抑扬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语文教师可利用课文的抑扬在学生心里造成的震撼,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抑扬,指对事物事件的褒贬。本来,褒就是褒,贬就是贬。但是,如果文章一褒到底或一贬到底,那就成了直口布袋,让人一览无余,没有味道。所以,古人认为:“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谓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使文章有气有势,光焰逼人。”很多文章往往就通过抑扬的变化,使行文曲折跌宕,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教学这样的文章,能让学生随着行文的抑或扬的情感一次次起伏变化。
如鲁迅写的散文《藤野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形象就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营造文章的波澜。上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抑扬来激起学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情感有了波澜起伏的变化,语文课堂就不会沉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时,初看到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心里会以为他是一个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人,这是抑。随着对藤野先生的逐渐了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具有正义感的藤野先生在学生的心里会逐渐明朗起来,这是扬。随着行文从抑到扬的跌宕,学生内心的情感也经历了从贬到褒的波澜起伏的变化。
三、利用课文的巧合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可利用课文情节的巧合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正如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手法运用得当,能使情节紧凑,增强故事的曲折性。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作者都会巧妙地运用巧合的手法来使情节显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在学习这类课文时,语文教师不应忽视这些能激起学生情感波澜的因素,而应充分利用这些巧合,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到课文中去,营造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
例如欧·享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巧合的手法就运用得相当巧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所罗门都会嫉妒的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来装饰。圣诞节快到了,妻子德拉要买一件礼物送给丈夫杰姆,但她只有一块多钱。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德拉的心理活动中,让学生的情感也随着德拉或悲或喜。德拉卖掉她引以为傲的长发买了表链送给丈夫,学生的心里会充满着看到杰姆收到礼物的欢喜场面的期待,可是杰姆卖掉了珍贵的金表买发梳送给妻子,他们都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而买到的礼物双方都派不上用场,利用这种落差就会令学生的心理一下子从高处落到低点。课文正是借助这个巧合,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突出夫妻之间感情的深挚诚笃。教师在上课时也可利用这种巧合使学生的情感为之大起大落,为主人公的命运掬一把同情之泪,为主人公的爱情而感动。
四、利用课文的张弛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行文张弛相间,也可使文章波澜起伏。《礼记·杂记下》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与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紧张激烈,固然能扣人心弦,若一味只是张,读者会给弄得喘不过气来;若只是弛,懒洋洋的,令人提不起劲,也不能引人入胜。只有张弛结合,才能节奏分明,符合读者的心理平衡的要求。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荷花淀》时,就可充分利用课文的张弛来激起学生的情感随着张而起,随着弛而落,情感起起伏伏,波澜跌宕。水生嫂去马庄探望丈夫不遇,只得摇船回家。这时,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优美平和的白洋淀景色,节奏是舒缓的,教师就可利用这种舒缓的节奏,激起学生平静祥和的心境。陡然,女人们发现敌船正在追赶她们,于是“小船飞快往前摇”,“大船追得很紧”,她们划水的声音由原来的“哗,哗,哗”变成“哗哗,哗哗,哗哗哗”……学到这一部分,教师就可充分利用情节的紧张激烈,激起学生的情感随之由平静而变得紧张起来。但是,作者没有继续“张”下去,而是收住一笔,描写一段战斗里的白洋淀风光。教师就可利用这部分平静的叙述引导学生的情感慢慢松弛下来。课文这样“弛”一下以后,接着又写白洋淀里一场漂亮的歼敌战,课文又掀起一个波澜。这时,又可激起学生的情感也“张”起来。课文一“张”之后便是一段胜利后欢乐场面的描写,节奏又趋于平稳缓慢,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的情感回归平静。就这样,教师利用课文的“弛——张——弛”的节奏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就会使他们的情感波澜起伏。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利用课文的悬念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悬念是文学创作的一大重要技巧。悬念能令读者形成心理上强烈的探求反射,使之不断探索事物发展的趋势。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在行文中设置了悬念。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悬念,让学生充分领悟,这些悬念就会像一个旋涡,能把学生的思维、思路、情感及探索激情都吸进去。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不应忽略文章本身就有的能调动学生情感波澜的优势,而应充分利用这些悬念,巧妙设置,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紧紧捉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思之有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驿路梨花》一文,情节本身就设置了三个悬念。开头描述“我”和老余在深山月夜赶路,正焦急时,忽逢梨花林,发现了小茅屋,屋里没人没灯。“我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问,领起了全文的悬念,这是“我们”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一马平川的课文,学生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索然无味,而这一篇却一曲九折,教师就可利用这些情节的悬念,让学生惯常的心理定势遇到反常的刺激,从而对这一篇课文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它的喜爱。当“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而老人却说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学生读到这里也会和“我们”一样认为瑶族老人就是主人,可事情却不是学生心里想的那样,课文再起波澜,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的情感随着这个波澜陡然起伏,不断翻腾,让学生的好奇心升到高点。“我们”和瑶族老人认定哈尼小姑娘是小屋主人时,结果又是一场误会。那么,到底谁才是小屋的真正主人呢?课文第三次设置了悬念,再一次掀起了波澜。这时,教师就可利用这个悬念促使学生的情感波澜涨到高潮,让学生完全融入课文之中,情感伴随着文中的人物一起惊,一起喜。课文就这样步步设疑,悬念层叠,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利用课文的抑扬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语文教师可利用课文的抑扬在学生心里造成的震撼,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抑扬,指对事物事件的褒贬。本来,褒就是褒,贬就是贬。但是,如果文章一褒到底或一贬到底,那就成了直口布袋,让人一览无余,没有味道。所以,古人认为:“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情屈曲,故谓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使文章有气有势,光焰逼人。”很多文章往往就通过抑扬的变化,使行文曲折跌宕,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教学这样的文章,能让学生随着行文的抑或扬的情感一次次起伏变化。
如鲁迅写的散文《藤野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形象就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营造文章的波澜。上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抑扬来激起学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情感有了波澜起伏的变化,语文课堂就不会沉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时,初看到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心里会以为他是一个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人,这是抑。随着对藤野先生的逐渐了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具有正义感的藤野先生在学生的心里会逐渐明朗起来,这是扬。随着行文从抑到扬的跌宕,学生内心的情感也经历了从贬到褒的波澜起伏的变化。
三、利用课文的巧合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可利用课文情节的巧合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正如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手法运用得当,能使情节紧凑,增强故事的曲折性。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作者都会巧妙地运用巧合的手法来使情节显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在学习这类课文时,语文教师不应忽视这些能激起学生情感波澜的因素,而应充分利用这些巧合,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到课文中去,营造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
例如欧·享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巧合的手法就运用得相当巧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所罗门都会嫉妒的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来装饰。圣诞节快到了,妻子德拉要买一件礼物送给丈夫杰姆,但她只有一块多钱。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德拉的心理活动中,让学生的情感也随着德拉或悲或喜。德拉卖掉她引以为傲的长发买了表链送给丈夫,学生的心里会充满着看到杰姆收到礼物的欢喜场面的期待,可是杰姆卖掉了珍贵的金表买发梳送给妻子,他们都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而买到的礼物双方都派不上用场,利用这种落差就会令学生的心理一下子从高处落到低点。课文正是借助这个巧合,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突出夫妻之间感情的深挚诚笃。教师在上课时也可利用这种巧合使学生的情感为之大起大落,为主人公的命运掬一把同情之泪,为主人公的爱情而感动。
四、利用课文的张弛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行文张弛相间,也可使文章波澜起伏。《礼记·杂记下》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与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紧张激烈,固然能扣人心弦,若一味只是张,读者会给弄得喘不过气来;若只是弛,懒洋洋的,令人提不起劲,也不能引人入胜。只有张弛结合,才能节奏分明,符合读者的心理平衡的要求。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荷花淀》时,就可充分利用课文的张弛来激起学生的情感随着张而起,随着弛而落,情感起起伏伏,波澜跌宕。水生嫂去马庄探望丈夫不遇,只得摇船回家。这时,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优美平和的白洋淀景色,节奏是舒缓的,教师就可利用这种舒缓的节奏,激起学生平静祥和的心境。陡然,女人们发现敌船正在追赶她们,于是“小船飞快往前摇”,“大船追得很紧”,她们划水的声音由原来的“哗,哗,哗”变成“哗哗,哗哗,哗哗哗”……学到这一部分,教师就可充分利用情节的紧张激烈,激起学生的情感随之由平静而变得紧张起来。但是,作者没有继续“张”下去,而是收住一笔,描写一段战斗里的白洋淀风光。教师就可利用这部分平静的叙述引导学生的情感慢慢松弛下来。课文这样“弛”一下以后,接着又写白洋淀里一场漂亮的歼敌战,课文又掀起一个波澜。这时,又可激起学生的情感也“张”起来。课文一“张”之后便是一段胜利后欢乐场面的描写,节奏又趋于平稳缓慢,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的情感回归平静。就这样,教师利用课文的“弛——张——弛”的节奏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扣住学生的心弦,就会使他们的情感波澜起伏。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