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课程资源?我认为,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都应属于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标”明确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生活等都是课程资源。面对如此之多的课程资源,我们该如何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呢?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我自己努力,另一方面就是集中大家的智慧。2009年我校以此作为课题研究,期待在有效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方面有所突破。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现在有很多试验区域正在进行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研究,我校也正在研究这个课题。通过对苏教版教材的使用,我校实行了几轮实验,从实验效果看,总体上我觉得苏教版教材在理念、结构体例、内容构建等方面较传统教材都有很大突破,是一套相当受欢迎的好教材,但从细节方面来说,我觉得还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联系生活,注重对教材细节方面的优化。
1.优化整合教材,有效利用教材的文本资源。
(1)用好教材。苏教版的教材,选文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根据叶圣陶所说:“课本只是一个范例。”我校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就如何用好课本这个范例进行研究,在语文教材的利用上形成特色。我们认为,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文本的学习与钻研,重视借助教科书来提高阅读、积累、习作、口语交际及进行综合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创设丰富又生动的情境,以点带面来引导学生感知、研读文本,学习对文本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由此来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感悟和体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和谐的发展。
(2)是优化整合现有教材。在具体运用教材方面,我尝试着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壮丽山河”单元,我就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导游词,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灵活运用,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学生能整体把握教材,既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又有效地利用生活资源,便于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
2.适当调整教材,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的优化整合,大大节约了教学课时,提高了教材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教材的结构安排、知识的系统性等,还需进一步增强适用性和科学性。如《学会合作》,我详细解剖课文结构,甚至课文中的过渡等语言细节,而且将文章一分为二,要求学生添加有关合作的正、反事例,添加开头和结尾,以此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结果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写作教学资源,增强了教材这个范例的适用性,又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
3.结合《语文拓展阅读》,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应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完美结合,充分有效地利用《语文拓展阅读》,并将其与教材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拓展阅读》中的文章,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几类,于是我将延伸性的文章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利用鉴赏性的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利用知识性类的文章来帮助学生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听说能力;还对《语文拓展阅读》中的经典片段通过摘抄来强化学生的积累,通过随笔形式来巩固所学,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三、有效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创建特色语文教学
要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除了研究教材之外,教师还要研究其他课堂教学资源,如如何通过图片资料、工具书、网上资料、多媒体手段等为课堂情景设置服务,通过运用这些资源来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知识的建构的目的。
1.有效利用音像资源及信息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教材实施过程中,如有多媒体加以辅助,那么会大大增强其有效性。我根据教学需求将之有效运用于语文教学,必要时制作成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媒体资源,制作了大量的课件,极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因有了媒体的辅助而更加情真意切。这样就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2.有效利用教师资源,合理构建语文教学模式。
在课程资源的诸多要素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利用,是素材性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是实现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实施者,所以必须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3.有效利用学生资源,切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而在苏教版的实验教材中,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是全书的一大亮点,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的能力,所以能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能否有效利用教材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对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懂得了在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优化整合、适当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与未来,将课内外学习资源进行融合,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利用,这样才能给学生创建一个崭新的交流的“支点”、学习的“平台”,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形成课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最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周成平.新课程 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6.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现在有很多试验区域正在进行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研究,我校也正在研究这个课题。通过对苏教版教材的使用,我校实行了几轮实验,从实验效果看,总体上我觉得苏教版教材在理念、结构体例、内容构建等方面较传统教材都有很大突破,是一套相当受欢迎的好教材,但从细节方面来说,我觉得还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联系生活,注重对教材细节方面的优化。
1.优化整合教材,有效利用教材的文本资源。
(1)用好教材。苏教版的教材,选文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根据叶圣陶所说:“课本只是一个范例。”我校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就如何用好课本这个范例进行研究,在语文教材的利用上形成特色。我们认为,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文本的学习与钻研,重视借助教科书来提高阅读、积累、习作、口语交际及进行综合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创设丰富又生动的情境,以点带面来引导学生感知、研读文本,学习对文本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由此来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感悟和体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和谐的发展。
(2)是优化整合现有教材。在具体运用教材方面,我尝试着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壮丽山河”单元,我就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导游词,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灵活运用,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学生能整体把握教材,既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又有效地利用生活资源,便于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
2.适当调整教材,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的优化整合,大大节约了教学课时,提高了教材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教材的结构安排、知识的系统性等,还需进一步增强适用性和科学性。如《学会合作》,我详细解剖课文结构,甚至课文中的过渡等语言细节,而且将文章一分为二,要求学生添加有关合作的正、反事例,添加开头和结尾,以此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结果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样既有效地利用了写作教学资源,增强了教材这个范例的适用性,又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
3.结合《语文拓展阅读》,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应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完美结合,充分有效地利用《语文拓展阅读》,并将其与教材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拓展阅读》中的文章,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和知识性的几类,于是我将延伸性的文章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利用鉴赏性的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利用知识性类的文章来帮助学生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听说能力;还对《语文拓展阅读》中的经典片段通过摘抄来强化学生的积累,通过随笔形式来巩固所学,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三、有效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创建特色语文教学
要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除了研究教材之外,教师还要研究其他课堂教学资源,如如何通过图片资料、工具书、网上资料、多媒体手段等为课堂情景设置服务,通过运用这些资源来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知识的建构的目的。
1.有效利用音像资源及信息化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教材实施过程中,如有多媒体加以辅助,那么会大大增强其有效性。我根据教学需求将之有效运用于语文教学,必要时制作成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媒体资源,制作了大量的课件,极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因有了媒体的辅助而更加情真意切。这样就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2.有效利用教师资源,合理构建语文教学模式。
在课程资源的诸多要素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利用,是素材性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是实现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实施者,所以必须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3.有效利用学生资源,切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而在苏教版的实验教材中,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是全书的一大亮点,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的能力,所以能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能否有效利用教材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对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懂得了在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优化整合、适当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与未来,将课内外学习资源进行融合,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利用,这样才能给学生创建一个崭新的交流的“支点”、学习的“平台”,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形成课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最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周成平.新课程 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