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艺术流派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不同,在提及教育流派时,我们所见多在国外,而国内鲜见以“流派”冠名的教育,至于现当代则更见稀缺。
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流派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以近年来人们关注的“南通教育现象”为例。在百度中,键入“南通教育现象”便有相关网页8740篇。涉及质量全面优异、人才辈出的素质教育。多方整体联动、培养良师的创新机制,着眼互利共赢、情系百姓的西部支教,学校社会互动、文化熏染的文明共建,群众体育奠基、教体结合的冠军摇篮,媒体广泛关注、人民称赞的教育之乡,等等内容。在这些被统称为“南通教育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南通地方教育流派(以下简称“通派教育”)。
作为“江苏优秀教育传统及其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这一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项目,本文旨在揭示“通派教育”的表征、特质、实践模式、由来及其价值、走向,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通派教育”的表征特点
1 有主张的教育。大凡称得上教育流派的教育必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通派教育”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办适合的教育。
办适合的教育,首先是办适合本土需要的教育。无论是当年张謇因本地办厂、垦殖而深感培养人才的迫切,遂决心兴办学堂,还是当代为适应南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主动、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南通教育人始终主张教育必须适合本土的需要(既包括国家,也包括当地)。
其次,是办适合时代的教育。譬如。在从义务教育的深入推进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逐步实施过程中。“通派教育”审时度势较早提出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实施教育现代化中间,嵌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渡阶段,亦即“双高普九”。这种今天看来“卑之无甚高论”的主张使得整个南通教育真正适合时代的要求。既夯实了义务教育的基础,又踩着时代鼓点。适时转入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施。
再次,是办适合民生需要的教育。包括适合学生的需要与适合老百姓的需要两个方面。多年来,南通教育致力于教育适合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圆了无数农家子弟的大学梦。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由此,适地、适时、适人构成了“通派教育”的核心主张:办适合的教育。
2 有品位的教育。“通派教育”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来彰显教育的品位。这种教育理想就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来建设教育之乡。在建设的过程中,“通派教育”“坚持我国古代哲学‘和而不同’的精髓,不搞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机械论”。“梳理了许多教育创新的范例、模式和典型个案”(田慧生,2007),提出了观念更新、忧患促进,价值引领、动力强化,理论支撑、文化涵养,教学中心、积累渐变。实践推动、梯度演进,制度保障、整体联动以及校本培训、基地辐射、典型示范、现场对话、展示激励、成果转化等十余种区域推进的有效策略。使得整个南通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3 有质效的教育。“通派教育”视质量、效益为教育之魂。并作为教育的根本追求,努力做到全面、稳定、可持续。以享誉全国的难忘教育为旗帜,“通派教育”在德智体美劳横向的全面实施,在基础教育12年纵向的一以贯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素质教育的深入促进者;以《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丛书的正式出版为标志,“通派教育”在课程改革的踏实行进中,努力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课堂,勇敢担当起课程改革坚定践行者的责任;以“金帆杯”、“名师之路”等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科研活动为品牌,“通派教育”成为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的率先领跑者;以老百姓瞩目的高考成绩持续高位为标识,“通派教育”以全面的质量观确证自己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者;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追求。全面推进教育公平。“通派教育”一直是均衡发展的大力组织者。
4 有创造的教育。从清末民初开始,张謇深感“一国之强基于教育”,主张教育与实业密切结合,“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他兴办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一通州师范学校,以及基础教育的众多学校,为富国强民而普及教育。在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贡献,“影响及于全国”。其后的“通派教育”又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用众多的首创与一流回应这位“南通教育之父”、“通派教育”的创始人(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探索成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样式,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境教育”,在全省首创师范提前招生、在全国率先试行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五年制师范教育等),蔚成从20世纪到21世纪地方教育的靓丽风景。
二、“通派教育”的内涵特质
与“通派教育”的表征特点为表里,“通派教育”在令人瞩目的现象背后有其深刻内涵,在多彩鲜活的表层之下有其精髓特质。
1 贵在不古。“通派教育”因张謇肇始之超越性,而形成知古而不为古所累、用古而不为古所执的价值理性。在南通,张謇以“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由”的远见卓识,构建了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的一整套教育体系。这不仅给“通派教育”留下丰厚的教育遗产,而且传承了不因袭旧传统。直人近、现代的近、现代精神。“通派教育”知古而不泥古、守成而不守旧的作风与做派,充分体现了这种浸润着现代性的创生精神。既不闭目塞听,不是封闭的;又不停滞不前,亦非静止的。甚少因袭传统,不背古旧包袱。轻装上阵,快步向前,以保而不守的教育继承与开拓在成就“通派教育”的同时。也为“通派教育”烙上贵在不古的深深印记。
2 特在不一。“通派教育”的思维特质是虚怀而不固己见,博观而择良求取,既不强人就我,亦不贬己就人;其言行表现为善于学习,转益多师,又守正独立,恪守追求。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关键在“通派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南通教育人“继承和发扬了张謇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的深厚传统。吸纳现当代众多的教育成果。力求兼容并包,不搞非此即彼、绝对化的二元对立”(朱小蔓,2005),大搞“五湖四海”,认定有容乃大,力主兼容并包。因此,在自身创生的基础上,凭仗多元性、包容性,以和而不同的教育思维与格局,吸纳、交融直至整合一切有利于“通派教育”发展的因素。逐步形成特在不一的教育特质。
3 长在不虚。谈到“通派教育”,人们都会感受到那种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的作风。志远行近,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不尚空谈;注重工艺,强调过程。这些都是“通派教育”每每能高人一眼、先人一步的根基所在、长处所在。从个人讲。个人有远大志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立志成人、成才、成事;而这种远大志向又是从 切近的地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系统讲,整个系统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有整体目标、局部目标,有上级的规定目标、自己的奋斗目标;全员参与,立足岗位、立足本职,注重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干起、从细节抓起。无远志则难有近行,无近行则难达远志;用远大志向引领切近行为,以切近行为服务远大志向。“通派教育”正是以这种与江海文化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实践。打造了一个长在不虚的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
4 活在不随。“通派教育”是灵动而又生动、灵活而又鲜活的。其表现是在注重踏实的同时,又能做到实活兼重,理行相谐;心有定性,行有活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其核心是不跟风、不随意。不做跟风的墙头草,不当随意的马大哈,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但又不固化、僵化。把坚忍不拔的原则性跟顺势应变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还是教师素养的个体提升。无论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还是课程改革的强势推进。“通派教育”都得益于这种活在不随的独有灵活性。
5 优在不粗。不粗放、不粗疏、不粗浮,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务求精致,即所谓“扫地也要扫个全国第一”。管理的精致、目标的精准、实施的精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教育效益。同时,从全局着眼,既关注细节,又不拘泥细节。这是“通派教育”能不断攀升优质的一大源头。另一方面,立教必先立师,师强而后教优,以教师的身手不凡来赢取教育的卓尔不群。这是“通派教育”之能优质的又一源头。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肯钻研、特别讲奉献、特别善协作”的教育精神培育了一大批既有天下情怀。更具南通眼光的优秀教师。用师范性与师范文化来强基固本,独擅胜场;让名师、骨干、新秀形成梯队,同心协力。“通派教育”正是以这种优在不粗的特有精致铸就从历史奔向未来的一路辉煌。
三、“通派教育”当代实践模式的建构与发展
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作为认识过程的中介,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模式又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模式还是沟通实践和理论的桥梁。模式既不等同于实践,也不等同于理论,但跟实践、理论有着紧密联系。经由模式,可由下而上在实践基础上概括、归纳、综合,并经实践普遍证实,有可能上升为理论;也可由上而下,在理论指导下,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多种模式,运用于实践,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
“通派教育”在南通教育人的积极实践、共同探索中,形成了多层面、多类别、多角度的实践模式。这些模式在体现贵在不古、特在不一、长在不虚、活在不随、优在不粗等内涵特质的同时,普遍关注讲人文、求最优、重操作。以李吉林创建的“情境教育”为例,该模式按照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提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5因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起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核心领域的“学科情境课程”、综合领域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衔接领域的“过渡性情境课程”与源泉领域的“野外情境课程”。具体操作要点则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也正是在不断探究、建构的过程中。“情境教育”实现了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的不断跨越,凸现了上承“通派教育”之肇始,下启“通派教育”新篇的传人特质。
德育模式。以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为例。其核心理念是:实施“难忘教育”,实现“教育难忘”,进而影响学生的德性人生。这里的“难忘教育”有4大规定性——“感受性、生活性、情感性、情境性”。在上述规定性的基础上,“难忘教育”遵循“可操作、整体性、预前性、最优化”4条原则,通过教师、教材、学生、教育流程与教育情境等要素的整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经验课程的创新,以德育工艺的要求,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具有震撼力的德育活动。该校据此设计的初一新生入学仪式曾被实地考察的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胡振民赞誉为“辉煌人生从这里起步”。
教学模式。以李庾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为例,该模式从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人手,历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创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学程导进技艺研究”、“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5个阶段的求索。逐步创立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采取重组教材内容,实行单元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上独立自学、相机引导、群体议论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师教育模式。以南通师范学校“人格化师范教育”为例。该综合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的圆整的教师职业人格为旨归,实行职业认知(知能)性目标和职业人文(情意)性目标相整合,学术、技术性课程和人文性课程相整合。科技化教育方法和人文化教育方法相整合,物化管理和人化管理相结合的具体做法。
名师培养模式。以南通市名师发展共同体为例。为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主张、鲜明的教学风格的新一代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建立市、县(市、区)、校联动的一、二、三名师培养梯队,形成以梯队为引领,政府主导、多方协调、导师团组织管理的培养机制。实施遵循名师发展普遍规律和突出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策略,引导培养对象凸现专业特质、形成个性风格,运用大型研修、小型研讨、个别访谈、集体教学观摩、个体教学展示与研究、搭建展示平台、实施科学评估等多种方式,促进一梯队专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二、三梯队的共同提高。
管理模式。以拼茶中学精致管理模式为例,该模式着眼面向全体学生的平民教育,实施以精准目标为导向、精细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着眼优质的精致管理。其要点是:一是始终确立管理是教育生产力的观念: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将刚性的制度约束和柔性的人文关怀相结合;三是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育人;四是始终注重学校人文精神的培育,以良好校风为导向。注重价值引领,教风、学风和谐共建;五是始终坚持“严、精、细、实、活”的过程管理。概而言之。这种精致管理是科学的管理、全面的管理、突出重点的管理、关注细节的管理与创新的管理。
以上是对“通派教育”当代实践模式的一种难免挂一漏万的列举式介绍(仅缪建新主编的《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丛书就收录有75’种各学科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南通教育人那种“包 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南通教育人在“通派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面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
从模式的构建到模式的选择、模式的运用再到模式的评价。其实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完整的模式链。在南通教育人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把建模、选模、用模、评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模式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这一模式链既可以是正向的,即建模一选模一用模一评模,也可以是反向的,即建模一选模,一模一评模。每两阶段之间又都可以是双向的。这样一种双向运行,有利于两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和阶段优化。最终达到模式链的全程双向优化。而这一“链式反应”能否发生的关键在于运用。因此,“通派教育”模式的构建始终以用模为核心,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推动教育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通派教育”的渊源回溯
“通派教育”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与教育追求的教育流派,作为一个有张謇为创始人及其传人的教育流派,作为一个植根于江海平原不断发展、演进的教育流派,作为一个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并产生积极而又广泛影响的教育流派,它的诞生、成长、壮大的演变进程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渊源。
1 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态涵养。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濒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与泰州、盐城毗连。下辖如东、海安2县,如皋、海门、启东3市和崇川、港闸、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区,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之一。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2.66万人。人口密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据“五普”资料显示,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其中最年长的男性105岁。女性106岁。
这里是典型、肥沃的滨海平原。海岸淤长、河流交错、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田园葱茏;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既有泥沙冲积的大陆拓展,又有海洋大潮的侵蚀冲刷,俗称“江之尾、海之头”。气候宜人的人居环境,顺时而动的精耕细作,滨江临海的养殖捕捞,“一耕二读三打铁”的行业分布,构成了这里特有的江海农耕渔猎文化。著名的鱼米之乡,正所谓“如此江山,风光当世独异”。(金志仁《念奴娇·咏南通五山》)
回顾历史,青墩文化(1973年发现)告诉我们,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息活动。西汉初年,领广陵郡的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西晋末,永嘉丧乱,北方地区人口避战乱大举南迁,有一部分迁至海陵。《太平寰宇记》亦有“胡逗洲上多流入。以煮盐为业”的记载。这表明,南通是一个四方杂处的移民城市。时至今日。以2007年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通车为标志。南通开始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
以上陈述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通派教育”得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特有的江海文化。南通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态涵养中。以生态适应与相互协调的方式,因滨江临海、精耕细作、五方杂处、人口密集而形成了胸襟开阔、谨严有度的气质,精明、细心而又开明、稳健的品行,相对比较内敛不事张扬但又保有一份独立务实的性格。由环境而人而教育的生态链接则形成尊师重教相沿成习,求知好学蔚然成风,精耕细作影响教育的精致管理,滨江临海唤醒教育的多元取向,高密度人口促使劳动力的教育转移提速,低生育率则让城乡教育差距不致过大,等等。
2 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独有的精神滋养。张謇(1853-1926)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作为江苏南通人。他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为这座城市的教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称得上是“空前绝后”。自189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之后。在20世纪初的十多年间,他又陆续创办交通运输、钢铁、油料、面粉、染织、印刷等20多家企业。实业初见成效,他即努力兴办各类学校。1902年他创办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其后。他又兴办了一批中、小学校。办博物苑(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博物馆)、图书馆,建商船、医学、纺织、河海工程等专门学校。
张謇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奠定了“通派教育”的坚实基础,给“通派教育”以独有的滋养。首先,是他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他对教育与实业的精辟论述直至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譬如,“父实业、母教育”,“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等。其次,是他教育体系的完备性。他兴办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并正确地指出,“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第三,是他教育实践的超前性。他认为。“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不民胡国,不智胡民,不学胡志,不师胡学”等等。这些论述既是他一直坚守的教育追求。更是他超越时代起而行的教育实践。第四。是他教育遗存的营养性。张謇创办的学校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少有的。这不仅给“通派教育”以丰富的遗产,更以深邃的思想给后来者以深远影响。特别是师范教育首开先河,给南通师资队伍的世纪优势以强壮根脉和现代精神。1920年。张謇邀请美国教育家杜威到南通演讲,杜威考察后称:“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3 近代第一城独到的人文陶养。在《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一书中,吴良镛先生指出,张謇十分重视城市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他主持南通城市建设的30年中(1895-1926),高度谋求城镇乡村共同发展,形成一城多镇、城乡相间、布局合理的多层次城镇格局,确定了其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的独特地位。他所领导的事业及所创造的“南通模式”,对于当时和现在的中国城市建设。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南通近代城市建设具有源于传统、走向近代的特性,它正是一种源自中国本土、采纳先进文化的城市现代化道路。
而近代第一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教育应城市之运而生。城市因教育发达而盛。为振兴工业,在前无所师、旁无所考的情况下,闯出一条兴办纺校、培养专才的新路。工商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质量要求、专业性要求也由此不断提升;为使通州女子有一自谋生计的职业,女红传习所得以创办,城市人口的增加,教育发展便从应然之事而成实然之举:为达改良社会之捷、之便,遂有伶工学社的诞生。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由此更为密切:由唐闸工业镇而推及、放大至整个南通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学校布局也提上议事日程并以八方里一小学具体实施;师范教育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使教育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等等。教育事业的日渐发达,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人文精神的逐步确立,既得益于城市,又反哺于城市。城市因教育而提升,教育因城市而繁荣。这种城市发展与城市教育的共生共荣,城市文化与 城市教育的相携相谐(严格说来,教育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更是超前的)给通派教育以独到的人文陶养。
4 当代教育之乡独具的时代哺养。在今天南通对外宣传的各类“名片”中,“教育之乡”是一张赫然醒目的首要名片(其他还有“建筑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等)。有学者认为,理想的教育之乡应是教育协调发展的示范地、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地(钱炜,2009),也许南通还未能全部达到这一标准,但南通作为南通乡人有口皆碑的教育之乡。南通乡人对教育不减的热情、全力的支持,以及教育与其他各类事业之间的互动影响却是确凿无疑的。这中间。就教育外部讲,崇德尚文、尊师重教的南通乡人,科教兴市、先兴科教的党政领导,给教育以关心、关注和关爱;就教育内部说。上下贯通、根脉深厚的名师谱系。眼光深邃、精进有为的管理团队。更是为教育殚精竭虑,努力奉献。这中间,用文化的眼光看,优渥先进的物质文化,恒常顺变的制度文化。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知行统一的行为文化与言行相谐的媒体文化。等等,都是孕育“通派教育”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尤其是“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给“通派教育”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通派教育”的价值及发展走向
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的、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页)对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通派教育”,也应作如是观。
在“通派教育”从有其“实”到赋其“名”的“思想进程”中,我们看到,是历史与实践的双重逻辑指向成就了“通派教育”之果。它让我们在地方教育日趋单一化、同质化的单调图景中,看到本来可以丰富多彩的一丝亮丽,看到“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生动活泼的共同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提出“通派教育”比践行“通派教育”更需要勇气与智慧。
从以上对“通派教育”的梳理、解析中。我们认识到“通派教育”本身就是推动教育不断攀升的深厚土壤。同时也是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先进因素。尽管。“通派教育”是基于南通、行于南通、为了南通的一个教育流派。但“通派教育”又不仅仅属于南通。在教育“三个面向”的坚定行进中,“通派教育”已经产生还将继续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由“通派教育”这种由教育而文化的文化精神,真正体现了一种适地的本土精神、一种适人的民间心态、一种适时的城市品格。这是张謇及其传人秉持恪守的“通派教育”精神,也是其需要不断解析与认识的价值之所在。尤其当这种价值是以一个中国地方教育的特色标本来考量时,就不仅仅具有认识价值、实践价值,也必然会生成需要深入探讨、提炼的理论价值。这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宝库来说。更是如此。
毋庸讳言,“通派教育”不是完满完美的教育。它的发展与成功,探索与失误,努力创新而又往往不能免俗,等等,都是前进中之必然。由于“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而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必须实现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如同顾准所说,这两者是民主的基础)。因之,对“通派教育”的提出与研究,除了繁荣教育科学、促进素质教育之外,还有着推进民主、追求进步的新意蕴。“通派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流派。会继续自己的探索之路,以臻至善,同时,也期盼更为宽松的环境、更加进取的努力。当然,它绝不会置身于任何一种孤立、与他者隔离的关系中,相反,它只能存在于各种意义上的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在教育的统一中寻求各种教育流派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终迎来万紫千红、交相辉映的和而不同。因为,南通教育人知道,真理不是作为库存和体系而存在,而是作为道路和使命而存在。人永远是真理的寻求者,教育人尤其是。
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流派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以近年来人们关注的“南通教育现象”为例。在百度中,键入“南通教育现象”便有相关网页8740篇。涉及质量全面优异、人才辈出的素质教育。多方整体联动、培养良师的创新机制,着眼互利共赢、情系百姓的西部支教,学校社会互动、文化熏染的文明共建,群众体育奠基、教体结合的冠军摇篮,媒体广泛关注、人民称赞的教育之乡,等等内容。在这些被统称为“南通教育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南通地方教育流派(以下简称“通派教育”)。
作为“江苏优秀教育传统及其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这一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项目,本文旨在揭示“通派教育”的表征、特质、实践模式、由来及其价值、走向,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通派教育”的表征特点
1 有主张的教育。大凡称得上教育流派的教育必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通派教育”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办适合的教育。
办适合的教育,首先是办适合本土需要的教育。无论是当年张謇因本地办厂、垦殖而深感培养人才的迫切,遂决心兴办学堂,还是当代为适应南通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主动、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南通教育人始终主张教育必须适合本土的需要(既包括国家,也包括当地)。
其次,是办适合时代的教育。譬如。在从义务教育的深入推进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逐步实施过程中。“通派教育”审时度势较早提出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实施教育现代化中间,嵌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渡阶段,亦即“双高普九”。这种今天看来“卑之无甚高论”的主张使得整个南通教育真正适合时代的要求。既夯实了义务教育的基础,又踩着时代鼓点。适时转入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施。
再次,是办适合民生需要的教育。包括适合学生的需要与适合老百姓的需要两个方面。多年来,南通教育致力于教育适合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圆了无数农家子弟的大学梦。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由此,适地、适时、适人构成了“通派教育”的核心主张:办适合的教育。
2 有品位的教育。“通派教育”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来彰显教育的品位。这种教育理想就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来建设教育之乡。在建设的过程中,“通派教育”“坚持我国古代哲学‘和而不同’的精髓,不搞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机械论”。“梳理了许多教育创新的范例、模式和典型个案”(田慧生,2007),提出了观念更新、忧患促进,价值引领、动力强化,理论支撑、文化涵养,教学中心、积累渐变。实践推动、梯度演进,制度保障、整体联动以及校本培训、基地辐射、典型示范、现场对话、展示激励、成果转化等十余种区域推进的有效策略。使得整个南通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3 有质效的教育。“通派教育”视质量、效益为教育之魂。并作为教育的根本追求,努力做到全面、稳定、可持续。以享誉全国的难忘教育为旗帜,“通派教育”在德智体美劳横向的全面实施,在基础教育12年纵向的一以贯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素质教育的深入促进者;以《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丛书的正式出版为标志,“通派教育”在课程改革的踏实行进中,努力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课堂,勇敢担当起课程改革坚定践行者的责任;以“金帆杯”、“名师之路”等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科研活动为品牌,“通派教育”成为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的率先领跑者;以老百姓瞩目的高考成绩持续高位为标识,“通派教育”以全面的质量观确证自己是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者;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追求。全面推进教育公平。“通派教育”一直是均衡发展的大力组织者。
4 有创造的教育。从清末民初开始,张謇深感“一国之强基于教育”,主张教育与实业密切结合,“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他兴办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一通州师范学校,以及基础教育的众多学校,为富国强民而普及教育。在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突出贡献,“影响及于全国”。其后的“通派教育”又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用众多的首创与一流回应这位“南通教育之父”、“通派教育”的创始人(比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探索成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样式,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境教育”,在全省首创师范提前招生、在全国率先试行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五年制师范教育等),蔚成从20世纪到21世纪地方教育的靓丽风景。
二、“通派教育”的内涵特质
与“通派教育”的表征特点为表里,“通派教育”在令人瞩目的现象背后有其深刻内涵,在多彩鲜活的表层之下有其精髓特质。
1 贵在不古。“通派教育”因张謇肇始之超越性,而形成知古而不为古所累、用古而不为古所执的价值理性。在南通,张謇以“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由”的远见卓识,构建了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的一整套教育体系。这不仅给“通派教育”留下丰厚的教育遗产,而且传承了不因袭旧传统。直人近、现代的近、现代精神。“通派教育”知古而不泥古、守成而不守旧的作风与做派,充分体现了这种浸润着现代性的创生精神。既不闭目塞听,不是封闭的;又不停滞不前,亦非静止的。甚少因袭传统,不背古旧包袱。轻装上阵,快步向前,以保而不守的教育继承与开拓在成就“通派教育”的同时。也为“通派教育”烙上贵在不古的深深印记。
2 特在不一。“通派教育”的思维特质是虚怀而不固己见,博观而择良求取,既不强人就我,亦不贬己就人;其言行表现为善于学习,转益多师,又守正独立,恪守追求。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关键在“通派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南通教育人“继承和发扬了张謇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的深厚传统。吸纳现当代众多的教育成果。力求兼容并包,不搞非此即彼、绝对化的二元对立”(朱小蔓,2005),大搞“五湖四海”,认定有容乃大,力主兼容并包。因此,在自身创生的基础上,凭仗多元性、包容性,以和而不同的教育思维与格局,吸纳、交融直至整合一切有利于“通派教育”发展的因素。逐步形成特在不一的教育特质。
3 长在不虚。谈到“通派教育”,人们都会感受到那种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的作风。志远行近,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不尚空谈;注重工艺,强调过程。这些都是“通派教育”每每能高人一眼、先人一步的根基所在、长处所在。从个人讲。个人有远大志向,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立志成人、成才、成事;而这种远大志向又是从 切近的地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系统讲,整个系统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有整体目标、局部目标,有上级的规定目标、自己的奋斗目标;全员参与,立足岗位、立足本职,注重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干起、从细节抓起。无远志则难有近行,无近行则难达远志;用远大志向引领切近行为,以切近行为服务远大志向。“通派教育”正是以这种与江海文化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实践。打造了一个长在不虚的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
4 活在不随。“通派教育”是灵动而又生动、灵活而又鲜活的。其表现是在注重踏实的同时,又能做到实活兼重,理行相谐;心有定性,行有活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其核心是不跟风、不随意。不做跟风的墙头草,不当随意的马大哈,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但又不固化、僵化。把坚忍不拔的原则性跟顺势应变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还是教师素养的个体提升。无论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还是课程改革的强势推进。“通派教育”都得益于这种活在不随的独有灵活性。
5 优在不粗。不粗放、不粗疏、不粗浮,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务求精致,即所谓“扫地也要扫个全国第一”。管理的精致、目标的精准、实施的精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教育效益。同时,从全局着眼,既关注细节,又不拘泥细节。这是“通派教育”能不断攀升优质的一大源头。另一方面,立教必先立师,师强而后教优,以教师的身手不凡来赢取教育的卓尔不群。这是“通派教育”之能优质的又一源头。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肯钻研、特别讲奉献、特别善协作”的教育精神培育了一大批既有天下情怀。更具南通眼光的优秀教师。用师范性与师范文化来强基固本,独擅胜场;让名师、骨干、新秀形成梯队,同心协力。“通派教育”正是以这种优在不粗的特有精致铸就从历史奔向未来的一路辉煌。
三、“通派教育”当代实践模式的建构与发展
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作为认识过程的中介,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模式又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模式还是沟通实践和理论的桥梁。模式既不等同于实践,也不等同于理论,但跟实践、理论有着紧密联系。经由模式,可由下而上在实践基础上概括、归纳、综合,并经实践普遍证实,有可能上升为理论;也可由上而下,在理论指导下,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多种模式,运用于实践,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
“通派教育”在南通教育人的积极实践、共同探索中,形成了多层面、多类别、多角度的实践模式。这些模式在体现贵在不古、特在不一、长在不虚、活在不随、优在不粗等内涵特质的同时,普遍关注讲人文、求最优、重操作。以李吉林创建的“情境教育”为例,该模式按照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提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5因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起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核心领域的“学科情境课程”、综合领域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衔接领域的“过渡性情境课程”与源泉领域的“野外情境课程”。具体操作要点则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也正是在不断探究、建构的过程中。“情境教育”实现了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的不断跨越,凸现了上承“通派教育”之肇始,下启“通派教育”新篇的传人特质。
德育模式。以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为例。其核心理念是:实施“难忘教育”,实现“教育难忘”,进而影响学生的德性人生。这里的“难忘教育”有4大规定性——“感受性、生活性、情感性、情境性”。在上述规定性的基础上,“难忘教育”遵循“可操作、整体性、预前性、最优化”4条原则,通过教师、教材、学生、教育流程与教育情境等要素的整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经验课程的创新,以德育工艺的要求,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具有震撼力的德育活动。该校据此设计的初一新生入学仪式曾被实地考察的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胡振民赞誉为“辉煌人生从这里起步”。
教学模式。以李庾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为例,该模式从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人手,历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创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学程导进技艺研究”、“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5个阶段的求索。逐步创立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采取重组教材内容,实行单元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上独立自学、相机引导、群体议论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贯穿教学全过程。
教师教育模式。以南通师范学校“人格化师范教育”为例。该综合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的圆整的教师职业人格为旨归,实行职业认知(知能)性目标和职业人文(情意)性目标相整合,学术、技术性课程和人文性课程相整合。科技化教育方法和人文化教育方法相整合,物化管理和人化管理相结合的具体做法。
名师培养模式。以南通市名师发展共同体为例。为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主张、鲜明的教学风格的新一代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建立市、县(市、区)、校联动的一、二、三名师培养梯队,形成以梯队为引领,政府主导、多方协调、导师团组织管理的培养机制。实施遵循名师发展普遍规律和突出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策略,引导培养对象凸现专业特质、形成个性风格,运用大型研修、小型研讨、个别访谈、集体教学观摩、个体教学展示与研究、搭建展示平台、实施科学评估等多种方式,促进一梯队专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二、三梯队的共同提高。
管理模式。以拼茶中学精致管理模式为例,该模式着眼面向全体学生的平民教育,实施以精准目标为导向、精细过程为推动、精良结果为归宿,关注个性、重视细节、着眼优质的精致管理。其要点是:一是始终确立管理是教育生产力的观念: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将刚性的制度约束和柔性的人文关怀相结合;三是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育人;四是始终注重学校人文精神的培育,以良好校风为导向。注重价值引领,教风、学风和谐共建;五是始终坚持“严、精、细、实、活”的过程管理。概而言之。这种精致管理是科学的管理、全面的管理、突出重点的管理、关注细节的管理与创新的管理。
以上是对“通派教育”当代实践模式的一种难免挂一漏万的列举式介绍(仅缪建新主编的《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丛书就收录有75’种各学科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南通教育人那种“包 容会通,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南通教育人在“通派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面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
从模式的构建到模式的选择、模式的运用再到模式的评价。其实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完整的模式链。在南通教育人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把建模、选模、用模、评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模式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这一模式链既可以是正向的,即建模一选模一用模一评模,也可以是反向的,即建模一选模,一模一评模。每两阶段之间又都可以是双向的。这样一种双向运行,有利于两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和阶段优化。最终达到模式链的全程双向优化。而这一“链式反应”能否发生的关键在于运用。因此,“通派教育”模式的构建始终以用模为核心,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推动教育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通派教育”的渊源回溯
“通派教育”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与教育追求的教育流派,作为一个有张謇为创始人及其传人的教育流派,作为一个植根于江海平原不断发展、演进的教育流派,作为一个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并产生积极而又广泛影响的教育流派,它的诞生、成长、壮大的演变进程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渊源。
1 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态涵养。南通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东濒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与泰州、盐城毗连。下辖如东、海安2县,如皋、海门、启东3市和崇川、港闸、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区,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之一。辖区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2.66万人。人口密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据“五普”资料显示,全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其中最年长的男性105岁。女性106岁。
这里是典型、肥沃的滨海平原。海岸淤长、河流交错、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田园葱茏;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既有泥沙冲积的大陆拓展,又有海洋大潮的侵蚀冲刷,俗称“江之尾、海之头”。气候宜人的人居环境,顺时而动的精耕细作,滨江临海的养殖捕捞,“一耕二读三打铁”的行业分布,构成了这里特有的江海农耕渔猎文化。著名的鱼米之乡,正所谓“如此江山,风光当世独异”。(金志仁《念奴娇·咏南通五山》)
回顾历史,青墩文化(1973年发现)告诉我们,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息活动。西汉初年,领广陵郡的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西晋末,永嘉丧乱,北方地区人口避战乱大举南迁,有一部分迁至海陵。《太平寰宇记》亦有“胡逗洲上多流入。以煮盐为业”的记载。这表明,南通是一个四方杂处的移民城市。时至今日。以2007年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通车为标志。南通开始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
以上陈述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通派教育”得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特有的江海文化。南通人就是在这样的生态涵养中。以生态适应与相互协调的方式,因滨江临海、精耕细作、五方杂处、人口密集而形成了胸襟开阔、谨严有度的气质,精明、细心而又开明、稳健的品行,相对比较内敛不事张扬但又保有一份独立务实的性格。由环境而人而教育的生态链接则形成尊师重教相沿成习,求知好学蔚然成风,精耕细作影响教育的精致管理,滨江临海唤醒教育的多元取向,高密度人口促使劳动力的教育转移提速,低生育率则让城乡教育差距不致过大,等等。
2 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独有的精神滋养。张謇(1853-1926)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作为江苏南通人。他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为这座城市的教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称得上是“空前绝后”。自189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之后。在20世纪初的十多年间,他又陆续创办交通运输、钢铁、油料、面粉、染织、印刷等20多家企业。实业初见成效,他即努力兴办各类学校。1902年他创办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其后。他又兴办了一批中、小学校。办博物苑(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博物馆)、图书馆,建商船、医学、纺织、河海工程等专门学校。
张謇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奠定了“通派教育”的坚实基础,给“通派教育”以独有的滋养。首先,是他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他对教育与实业的精辟论述直至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譬如,“父实业、母教育”,“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教育为实业之母,师范为教育之母”等。其次,是他教育体系的完备性。他兴办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并正确地指出,“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第三,是他教育实践的超前性。他认为。“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不民胡国,不智胡民,不学胡志,不师胡学”等等。这些论述既是他一直坚守的教育追求。更是他超越时代起而行的教育实践。第四。是他教育遗存的营养性。张謇创办的学校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少有的。这不仅给“通派教育”以丰富的遗产,更以深邃的思想给后来者以深远影响。特别是师范教育首开先河,给南通师资队伍的世纪优势以强壮根脉和现代精神。1920年。张謇邀请美国教育家杜威到南通演讲,杜威考察后称:“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3 近代第一城独到的人文陶养。在《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一书中,吴良镛先生指出,张謇十分重视城市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他主持南通城市建设的30年中(1895-1926),高度谋求城镇乡村共同发展,形成一城多镇、城乡相间、布局合理的多层次城镇格局,确定了其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的独特地位。他所领导的事业及所创造的“南通模式”,对于当时和现在的中国城市建设。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南通近代城市建设具有源于传统、走向近代的特性,它正是一种源自中国本土、采纳先进文化的城市现代化道路。
而近代第一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教育应城市之运而生。城市因教育发达而盛。为振兴工业,在前无所师、旁无所考的情况下,闯出一条兴办纺校、培养专才的新路。工商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质量要求、专业性要求也由此不断提升;为使通州女子有一自谋生计的职业,女红传习所得以创办,城市人口的增加,教育发展便从应然之事而成实然之举:为达改良社会之捷、之便,遂有伶工学社的诞生。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由此更为密切:由唐闸工业镇而推及、放大至整个南通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学校布局也提上议事日程并以八方里一小学具体实施;师范教育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使教育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等等。教育事业的日渐发达,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人文精神的逐步确立,既得益于城市,又反哺于城市。城市因教育而提升,教育因城市而繁荣。这种城市发展与城市教育的共生共荣,城市文化与 城市教育的相携相谐(严格说来,教育与这座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更是超前的)给通派教育以独到的人文陶养。
4 当代教育之乡独具的时代哺养。在今天南通对外宣传的各类“名片”中,“教育之乡”是一张赫然醒目的首要名片(其他还有“建筑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等)。有学者认为,理想的教育之乡应是教育协调发展的示范地、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地(钱炜,2009),也许南通还未能全部达到这一标准,但南通作为南通乡人有口皆碑的教育之乡。南通乡人对教育不减的热情、全力的支持,以及教育与其他各类事业之间的互动影响却是确凿无疑的。这中间。就教育外部讲,崇德尚文、尊师重教的南通乡人,科教兴市、先兴科教的党政领导,给教育以关心、关注和关爱;就教育内部说。上下贯通、根脉深厚的名师谱系。眼光深邃、精进有为的管理团队。更是为教育殚精竭虑,努力奉献。这中间,用文化的眼光看,优渥先进的物质文化,恒常顺变的制度文化。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知行统一的行为文化与言行相谐的媒体文化。等等,都是孕育“通派教育”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尤其是“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给“通派教育”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通派教育”的价值及发展走向
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的、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页)对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通派教育”,也应作如是观。
在“通派教育”从有其“实”到赋其“名”的“思想进程”中,我们看到,是历史与实践的双重逻辑指向成就了“通派教育”之果。它让我们在地方教育日趋单一化、同质化的单调图景中,看到本来可以丰富多彩的一丝亮丽,看到“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生动活泼的共同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提出“通派教育”比践行“通派教育”更需要勇气与智慧。
从以上对“通派教育”的梳理、解析中。我们认识到“通派教育”本身就是推动教育不断攀升的深厚土壤。同时也是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先进因素。尽管。“通派教育”是基于南通、行于南通、为了南通的一个教育流派。但“通派教育”又不仅仅属于南通。在教育“三个面向”的坚定行进中,“通派教育”已经产生还将继续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由“通派教育”这种由教育而文化的文化精神,真正体现了一种适地的本土精神、一种适人的民间心态、一种适时的城市品格。这是张謇及其传人秉持恪守的“通派教育”精神,也是其需要不断解析与认识的价值之所在。尤其当这种价值是以一个中国地方教育的特色标本来考量时,就不仅仅具有认识价值、实践价值,也必然会生成需要深入探讨、提炼的理论价值。这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宝库来说。更是如此。
毋庸讳言,“通派教育”不是完满完美的教育。它的发展与成功,探索与失误,努力创新而又往往不能免俗,等等,都是前进中之必然。由于“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而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必须实现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如同顾准所说,这两者是民主的基础)。因之,对“通派教育”的提出与研究,除了繁荣教育科学、促进素质教育之外,还有着推进民主、追求进步的新意蕴。“通派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流派。会继续自己的探索之路,以臻至善,同时,也期盼更为宽松的环境、更加进取的努力。当然,它绝不会置身于任何一种孤立、与他者隔离的关系中,相反,它只能存在于各种意义上的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在教育的统一中寻求各种教育流派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终迎来万紫千红、交相辉映的和而不同。因为,南通教育人知道,真理不是作为库存和体系而存在,而是作为道路和使命而存在。人永远是真理的寻求者,教育人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