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学具在科学实验探究中的作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的核心是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探究离不开实验器材。要完成科学教材中的实验,需要大量的器材,单靠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不够的,有些易耗品如塑料瓶、气球、木条、木板、铁钉、泡沫等实验室无法提供,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因为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就能为我们服务。自制教学具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它不仅解决了实验探究中的器材需要,还能改进和创新科学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學教学质量。
  一、自制教学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学生易于依赖,不敢拆成零件。”我们知道一个科学家要证实一项科学预言,不可能得到超前于科学预言的完善仪器设备,科学的成就是伴随着自制仪器的成功而诞生的。如《简单电路》一课“让灯亮起来”这一实验,实验室没有现成的电路装置教具,也只是提供小灯泡、灯座、导线、电池盒、开关等部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家庭装潢中的废弃木板、木条、钉等做成一个装置,将上列器件安上,这样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获取了简单电路知识。
  教具制作材料的选择,主要来自生活中废旧或废弃的材料,根据实验的需要制成教学具、仪器。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借用它物”的思想,既启迪智慧、拓展思路,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自制教具、仪器很多材料是废物利用,易制易修,这一特点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充分接触,还“不怕学生弄坏”,教师约束的成分少,学生动手的机会就多。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直接经验,制作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同时,制作的教学具本身就具有艺术性,体现了制作者的艺术修养,制作教具的魅力感染了学生,会使学生充满渴求,从而产生出制作欲望和兴趣,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潜能伴随着教学具的自制而诞生。
  二、自制教学具的宗旨是为实验教学服务
  科学课,不是只把课程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具制作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自制教学具需要的材料、工具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取材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易行,贴近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具有生命力。自制教学具要为实验教学服务。
  (一)要能满足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需求
  教具制作往往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要求,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研究制作的,这有利于突破这些重、难点,因为它与教学紧密结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如在做“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这一实验时,教材提供的方法是用橡皮泥来做的,因橡皮泥较软,实验效果当然明显,但对硬物体施力时,学生很难察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质疑。这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易教具,取一只烧瓶(放有少量的带有颜色水)、一只橡皮塞、一根20厘米长的毛细玻璃管,将橡皮塞打一孔插入毛细玻璃管,塞入烧瓶口,可以看到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红色的水柱,固体受压变形演示实验器就做成了。用双手在烧瓶两侧施加压力,毛细玻璃管中的红色液面明显上升,瓶内的空气被压缩,说明玻璃受力发生了形变,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对物体表面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再产生疑惑。
  (二)能满足学生后续实验探究的需要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把握这一契机,在实验课教学中,让他们自己动手安装实验器材,自己进行实验探究,鼓励他们自制学具,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巧妙构思,通过模仿、创新设计出探究的教学具,为课内、课外的实验探究提供帮助。
  如当学生掌握了简单电路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红绿灯,作为课外拓展,我稍做指导,制作这一教具需要准备的材料:小电珠(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三只、回形针一枚、金属图钉四枚以及电池(电池盒)、导线、厚纸板或木板等。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完成。学生做出的红绿灯琳琅满目,设计得各具特色,有的是一人做的,有的是几人合作。通过自制教具活动,学生对电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自制教具要实现一具多用的功效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主角应是学生,教师应成为引领者、指导者。科学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学生获取的科学知识主要来自实验,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学到的知识就华而不实。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很多是单一性的,不成体系,实验材料的准备与选择、安装器材要占用课堂很多时间,可想而知,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功能实验演示器应运而生。何谓多功能,就是将一课或一单元及其他各册相关实验有机整合制作成可拆装的组合式的实验教具。
  如,我将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电和磁”这一单元的五课,即:简单电路、导体与绝缘体检测、探测暗盒里的电路、研究磁铁、电磁铁等实验内容,用一些小木板、木条、螺丝钉、铁钉配一些电路所需要的器件、磁铁、绝缘线等进行合理整合,制作成“‘电和磁’系列实验探究组合装置”教具。此教具获第28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项目一等奖。科学教材中可以进行整合的实验很多,如“神奇的机械”“光与色彩”这些单元都可以制作成一个实验探究组合装置。
  教具制作需要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大胆创新,它不需要豪华,只需要实效,一只纸漏斗能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就是最好的体现。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别人眼中是废物甚至是垃圾的东西,或许在我们眼中是个宝,随手捡得,善于积累,用时唾手可得,何乐而不为。我们也许成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成就学生,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作出应有的努力吧!
  【作者单位:句容市白兔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英语教学却让很多英语教师走进了华而不实的误区,在很多方面没有把握好尺度,过于极端,失去了课堂原有的本色,看似教育的升华,其实是在退步。英语教师们应该停下脚步回望走过的路径,反思英语课堂华而不实的现象,注重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当我们走进小学英语公开课的课堂时,看到的是上了彩、涂了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学习形式五彩缤纷,课件绚烂多姿,看似一道
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  ——习近平  两年前,在沈阳市皇姑区一个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户数1000户的园区里,发生了一件令居民们刮目相看的事——园区的物业成立党支部了!当时,党支部书记郭玉山立下“军令状”:“本支部要一年成为皇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两年成为沈阳市先进!”令居民们啧啧称奇的是——这些目标竟
观察力即观察能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能够迅速准确地看出对象和现象的典型的但并不很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细节的能力。在观察过程对事物的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是通过长期观察活动所形成的,需要个体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学会了如何观察,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才能得到充分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有效教育的
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音和语法的承载体。没有词汇作为基础,语言的所有功能只能是一句空谈。在外语的教育和学习中历来重视词汇的习得,因此它一直
数学是小学最重要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自身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着小学时期的学生均衡发展,还关系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改革,把每一个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现阶段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
创设一个适宜、适度、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枯燥问题形象化,调动孩子们的美术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课堂凝聚力。然而,在现如今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老师们热衷于创设花样翻新的教学情境,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不知是否意识到情境教学已给我们的美术课堂带来了难以预料的负效应。  现象一:问题情境出“问题”  【案例】年轻教师在新课导入《民间面塑》时,播放了民间艺人表
口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本文旨在分析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探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口算时,如何采取有效的口算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也叫“心算”,它是单凭大脑思维活动的计算方法。小学数学《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意识。”可是如今的数学课堂,大多重视创设情境,忽略计算,即便是计算课,也是与解决问题放在一起,单独的口算练习课很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95(MicroRNA-137,miRNA-137)、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HR大鼠16只,随机分为
凶相毕露的外表配以高性能硬件及出色的灵感设计,“公路之王”的美誉再一次被这个冰冷的家伙所霸占
期刊
目的探讨实验兔肝动脉插管的路径和方法。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