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孩子们应该读书,孩子们也说自己喜欢读书,可是当其与电脑游戏放在一杆秤上时,这杆秤的重心却朝着游戏偏去。这并不让身为80后的我感到惊讶,纵观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看书的人也是以大比分落后于游戏的玩家。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这却使我担心。南京在几年前就已经启动了振兴阅读行动系列活动,有幸聆听了几场,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及会场中洋溢着的“为中华民族再次崛起而读书”的气氛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么,为何更多孩子宁可选择玩游戏却不愿意读书呢?不可否认游戏的刺激与视觉上的冲突,然而那些沉淀了上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书籍竟然会被比下去。如若如此,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孩子们爱不爱看书?我在课堂问孩子,孩子们说喜欢,但只喜欢看自己喜欢的书,喜欢感人的故事、奇妙的幻想等等,不喜欢学校规定看的一些书,更不喜欢被家长强迫看的书。是的,孩子虽然没有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不能忽略他们是一个个体,他们首先是人,才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崇尚自由!在课堂中有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又该怎么做呢?从何处入手?带着许多的困惑开始了思考。
一、什么样的书是孩子们喜欢看的
脑海中再次浮现那次课堂谈话,孩子们心灵的答案告诉我们课外读物要符合儿童心理需求为依据,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些心理需求,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儿童的钟爱。以案例中安房直子的作品来说,她的作品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情调,有一种如雾似纱般的梦幻色彩,更有着孩子所热衷的奇妙的幻想。她笔下的花精、树精多以好奇或者恶作剧的方式出现,对人类充满信任和热情,其中案例中的《直到花豆煮熟》为其代表作之一。她的书籍比较适合中年级的孩子来阅读,低年级看不明白,高年级看太简单了些。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需求的阅读书目并不相同。首先在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要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甚至这个班级的阅读特征;其次,现在的孩子思想较过去成熟,有自己的见解,要经常性地与孩子沟通,了解的孩子的心理世界,才能有效推荐合适的书目。再有,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世界真善美,他们的世界也需要人去引导真善美。除了他们感兴趣的刺激、探险类的书目,教师也要适时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当然这样的推荐,势必会消耗教师的许多时间与精力,教研组甚至学校可以共同来完成这样的活动。一位老师推荐一本书,轮流到各个班级中去开展,将教师资源充分利用。
二、怎样的推荐阅读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有效的
1.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不使出十八般武艺是难以吸引他们的。要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自然参与的热情会高涨。一本好书能够激发阅读的兴趣的切入点是非常多的,如对人物的评价、优秀的片段的赏析、思想的激辩等等,恰当地使用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走进书中。当然针对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必不可少。在设计所展示的案例这堂课外阅读推荐课时,我就把在封面中出现的几个故事截取出来,将这几个故事经过编排运用美术的手法在黑板上重现了一本书的封面,这也成为了这堂课的线索。同时,听录音、猜剧情、辩论、画漫画等等形式都按需登场,旨在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心理。但这种方式不是唯一的途径,因为孩子的兴趣保持除了有外在力的辅助,更重要的是内力的支撑。在这堂中我只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情况作了相应的设计,这种吸引力也仅仅只能保持一段时间。这就需要在阅读推荐的整体性上去下一番功夫,系类性地去推荐一个人的作品、一类作家的作品等,让孩子不停地得到文字的熏陶。在阅读完之后进行有效、有深度地交流,这种阅读的内力才会保持,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
2.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其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步自求得之。”所以教师要善于导,善于引。但是这个引导却不是刻意的,刻意的引导会让学生感觉不自然,做作,那么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便会大大减弱,甚至会让学生感觉在看戏的感觉,这是不可取的。有人说在安房直子的笔下,所有的精灵都是以那种“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然而至,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那是一个树精、花精或者其他的什么精。那么在给孩子滋养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应该“润物细无声”,用无痕的引导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致,进而激发阅读兴趣。这也正符合了现代孩子的个性需求,强迫的不喜欢。如在这个片段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小夜想拥有这样的一个弟弟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只给予他们想象力的评价,具体书中是什么内容只说“书中有,想知道自己去看看!”表面上在吊孩子们胃口引导孩子去读书,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然而我和孩子们最享受的要数每天中午的午间阅读。孩子们在座位上尽情地在书海中畅游,我倚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享受着闲暇,这份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此时的我确定孩子应该是爱看书的,书籍的魅力与所带来的能量远远超过了游戏。让我们的阅读推荐课堂变得有效,撑起孩子的阅读之船的风帆,给力孩子,给力振兴阅读。
(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那么,为何更多孩子宁可选择玩游戏却不愿意读书呢?不可否认游戏的刺激与视觉上的冲突,然而那些沉淀了上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书籍竟然会被比下去。如若如此,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孩子们爱不爱看书?我在课堂问孩子,孩子们说喜欢,但只喜欢看自己喜欢的书,喜欢感人的故事、奇妙的幻想等等,不喜欢学校规定看的一些书,更不喜欢被家长强迫看的书。是的,孩子虽然没有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是不能忽略他们是一个个体,他们首先是人,才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崇尚自由!在课堂中有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又该怎么做呢?从何处入手?带着许多的困惑开始了思考。
一、什么样的书是孩子们喜欢看的
脑海中再次浮现那次课堂谈话,孩子们心灵的答案告诉我们课外读物要符合儿童心理需求为依据,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些心理需求,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儿童的钟爱。以案例中安房直子的作品来说,她的作品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情调,有一种如雾似纱般的梦幻色彩,更有着孩子所热衷的奇妙的幻想。她笔下的花精、树精多以好奇或者恶作剧的方式出现,对人类充满信任和热情,其中案例中的《直到花豆煮熟》为其代表作之一。她的书籍比较适合中年级的孩子来阅读,低年级看不明白,高年级看太简单了些。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需求的阅读书目并不相同。首先在推荐阅读书目的时候要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甚至这个班级的阅读特征;其次,现在的孩子思想较过去成熟,有自己的见解,要经常性地与孩子沟通,了解的孩子的心理世界,才能有效推荐合适的书目。再有,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世界真善美,他们的世界也需要人去引导真善美。除了他们感兴趣的刺激、探险类的书目,教师也要适时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兴趣。当然这样的推荐,势必会消耗教师的许多时间与精力,教研组甚至学校可以共同来完成这样的活动。一位老师推荐一本书,轮流到各个班级中去开展,将教师资源充分利用。
二、怎样的推荐阅读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有效的
1.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不使出十八般武艺是难以吸引他们的。要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自然参与的热情会高涨。一本好书能够激发阅读的兴趣的切入点是非常多的,如对人物的评价、优秀的片段的赏析、思想的激辩等等,恰当地使用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走进书中。当然针对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必不可少。在设计所展示的案例这堂课外阅读推荐课时,我就把在封面中出现的几个故事截取出来,将这几个故事经过编排运用美术的手法在黑板上重现了一本书的封面,这也成为了这堂课的线索。同时,听录音、猜剧情、辩论、画漫画等等形式都按需登场,旨在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心理。但这种方式不是唯一的途径,因为孩子的兴趣保持除了有外在力的辅助,更重要的是内力的支撑。在这堂中我只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情况作了相应的设计,这种吸引力也仅仅只能保持一段时间。这就需要在阅读推荐的整体性上去下一番功夫,系类性地去推荐一个人的作品、一类作家的作品等,让孩子不停地得到文字的熏陶。在阅读完之后进行有效、有深度地交流,这种阅读的内力才会保持,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
2.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其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步自求得之。”所以教师要善于导,善于引。但是这个引导却不是刻意的,刻意的引导会让学生感觉不自然,做作,那么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便会大大减弱,甚至会让学生感觉在看戏的感觉,这是不可取的。有人说在安房直子的笔下,所有的精灵都是以那种“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然而至,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那是一个树精、花精或者其他的什么精。那么在给孩子滋养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应该“润物细无声”,用无痕的引导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致,进而激发阅读兴趣。这也正符合了现代孩子的个性需求,强迫的不喜欢。如在这个片段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小夜想拥有这样的一个弟弟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只给予他们想象力的评价,具体书中是什么内容只说“书中有,想知道自己去看看!”表面上在吊孩子们胃口引导孩子去读书,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然而我和孩子们最享受的要数每天中午的午间阅读。孩子们在座位上尽情地在书海中畅游,我倚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享受着闲暇,这份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此时的我确定孩子应该是爱看书的,书籍的魅力与所带来的能量远远超过了游戏。让我们的阅读推荐课堂变得有效,撑起孩子的阅读之船的风帆,给力孩子,给力振兴阅读。
(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