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是众多学科的核心部分,对高中学生来说,具有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成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思考内容。本文从学生认知特点入手,阐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高中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也必然要迎接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教学措施,一些教学措施也得到师生的共同认可。从目前形势来看,高中数学教学上,教师就要主动、积极的变换教学思路,拓展科学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景,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复杂性通常让高中学生觉得学好数学十分困难,课堂的枯燥乏味更让他们轻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等。而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在生活中培养数学思维,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说,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下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看到数学的本质。并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更好的把握、理解数学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更深刻的懂得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我们平常喝的水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准备几个杯子,然后往被子里添加不同量的红糖,然后让学生品尝哪杯水更甜,让学生思考原因。通过将抽象的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学生就能准确理解数学问题了。再比如,在讲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内容时,以某商场元旦打折促销为例子创设教学情境,如一款羽绒服采用两种打折的方式进行促销,一种是折上折。例如,先打了7折,再在这个基础上再打8折;另一种是取7、8的平均数即(7 8)/2折。请问这两种打折方式在价格下调之后又什么区别?通过这样的实际生活例子,能帮助同学们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并能用于实践。
二、利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抗拒性的心理。因此,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利用实物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老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解析时,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教师便可借助教学工具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从而增加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知识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知几何图形,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其中,部分与函数区间有关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直接观察标准的区间图例,再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将更加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利用数学史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发展史中,有许多与数学概念的提出,经典数学问题的解答相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是比较好的教学情境创设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历史故事,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式求和计算”时,可以讲述古印度时期,西萨·达依尔的故事。在故事中,达依尔向国王索取赏赐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国际象棋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然后让学生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麦子。在故事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开始计算。最后的结果与学生之前的想象出现了巨大的出入。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等比数列前n项式求和计算的公式。通过深入思考,学生在这个数学故事中得到启发。
四、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意向的一种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现实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迫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自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能力。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究”,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内容的教学为例。讲课前,我先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方案一,每月给你8万元,给足一年。方案二,第一天给你0.01元,以后的每天按前一天的两倍给,给足一年。请同学们判断哪种方案收益最大?并分别计算出两种方案的收益总额。”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方案一,其余的学生则保持沉默或在思考计算中。针对大部分学生选择方案一的情况,我告诉学生:“老师的选择是方案二,为什么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瞬间被激发,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此时进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讲解势必事半功倍了。待讲解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相关内容后,我再让学生对两个方案进行演算,学生通过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演算出两个方案的结果,轻松地判断出方案二才是收益最大的,同时学生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有效的把握数学知识,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综合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并从生活、实验、问题等方面入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软件:电子版,2017(4)
[2]韦海燕。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4)
[3]刘静。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的有效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7(4)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中学233100)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也必然要迎接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教学措施,一些教学措施也得到师生的共同认可。从目前形势来看,高中数学教学上,教师就要主动、积极的变换教学思路,拓展科学的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景,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复杂性通常让高中学生觉得学好数学十分困难,课堂的枯燥乏味更让他们轻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等。而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在生活中培养数学思维,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说,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下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看到数学的本质。并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更好的把握、理解数学知识,还能通过实践更深刻的懂得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我们平常喝的水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准备几个杯子,然后往被子里添加不同量的红糖,然后让学生品尝哪杯水更甜,让学生思考原因。通过将抽象的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学生就能准确理解数学问题了。再比如,在讲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内容时,以某商场元旦打折促销为例子创设教学情境,如一款羽绒服采用两种打折的方式进行促销,一种是折上折。例如,先打了7折,再在这个基础上再打8折;另一种是取7、8的平均数即(7 8)/2折。请问这两种打折方式在价格下调之后又什么区别?通过这样的实际生活例子,能帮助同学们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并能用于实践。
二、利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抗拒性的心理。因此,老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利用实物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老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解析时,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教师便可借助教学工具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从而增加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知识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知几何图形,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其中,部分与函数区间有关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直接观察标准的区间图例,再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将更加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利用数学史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发展史中,有许多与数学概念的提出,经典数学问题的解答相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是比较好的教学情境创设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历史故事,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式求和计算”时,可以讲述古印度时期,西萨·达依尔的故事。在故事中,达依尔向国王索取赏赐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国际象棋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然后让学生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麦子。在故事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开始计算。最后的结果与学生之前的想象出现了巨大的出入。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等比数列前n项式求和计算的公式。通过深入思考,学生在这个数学故事中得到启发。
四、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意向的一种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现实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迫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自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能力。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究”,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内容的教学为例。讲课前,我先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方案一,每月给你8万元,给足一年。方案二,第一天给你0.01元,以后的每天按前一天的两倍给,给足一年。请同学们判断哪种方案收益最大?并分别计算出两种方案的收益总额。”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方案一,其余的学生则保持沉默或在思考计算中。针对大部分学生选择方案一的情况,我告诉学生:“老师的选择是方案二,为什么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瞬间被激发,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此时进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讲解势必事半功倍了。待讲解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相关内容后,我再让学生对两个方案进行演算,学生通过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演算出两个方案的结果,轻松地判断出方案二才是收益最大的,同时学生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有效的把握数学知识,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综合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并从生活、实验、问题等方面入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软件:电子版,2017(4)
[2]韦海燕。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4)
[3]刘静。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的有效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7(4)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中学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