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师道尊严”,实现高效课堂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p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着大量的活动,有老师教学、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不管是哪一种活动,相互作用的有效活动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最明显标识。这就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可行性 实施途径
  
  课堂活动不仅仅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它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本身的发展就应带动师生双方精神的发展。活动的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相碰撞,擦出火花,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使学生的精神产生变革的过程。具体到语文教学,对话面对的是一个广泛而深邃的言语世界,担负的任务是通过活动构建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互动、勇于展现”能力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一、“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十分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平等的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
  其次,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也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最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既能保障学生自主探究的利益,又能保证教师展示个性,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仅需要课堂形式的改革与优化,而且需要建设活动对话这样的课堂文化,使之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头脑。
  二、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根据“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特性,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我认為,完全可以把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点首先放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课堂活动,有意义的问题可以使“活动单导学”教学顺利开展下去。
  首先,课堂问题的设置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相当重要,这已经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正因为这样,对课堂问题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卓有成效,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不少老师强调所设计的问题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思”,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强度,发展智能。强调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并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强调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以及答案的多元化,等等。
  其次,在现阶段,要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活动、学生自我的活动、学生与环境、社会的活动等诸多活动表现形式,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而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问题的设置就要难易得当,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设置不能笼统,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其所思考的问题能很快找到思路,做到所设计的问题学生既能答出答案,又能在回答结束后衍生出新的问题,最后达到很深的深度。所以老师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能否激励学生参与;(2)能否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或所读的有关材料;(3)能否引起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和问题;(4)能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5)能否诊断学生的能力;(6)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能否控制学生的行为;(8)能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答出出彩的答案。不过,在问题的设置上和答问过程中,尽管一些老师提出不少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与学生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回答的答案也是离所谓的标准答案甚远。此时要注意,所谓的标准答案,无非是教师自己或者是出卷人对文本的解读,或者甚至是教参上的分析。在离标准答案很远的情况下,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活动,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可能会找到新的思路,进而有新的发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重要的,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师生关系,提别是师生互动的质量。目的、过程始终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在语文课堂的答问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注意提出问题的技巧,采用了不少策略,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学困生。(2)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3)在课堂上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进行惩罚式提问。没有最基本的尊重,又怎能期望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呢?那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就不要奢望形成高效课堂。
  三、语文教学中“活动单导学”的落实
  根据以上现象,要落实“活动单导学”,我们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目前还占主导地位的师生观。在“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作为学习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首席对话者。归结起来,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活动单导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活动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在“活动单导学”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了道德和理性的升华。
  首先,要指导学生很好地预习。在“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活动是基础,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与他人合作活动的意识,形成探究精神。如课前不充分预习,那学生在上课时就会面临着无米下锅的窘境。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提问、质疑。在语文“活动单导学”教学中,提问、质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学生能提问、质疑,形成与老师或合作伙伴的对立面,才会有对话的热烈气氛。而在答问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活动氛围,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放下“师道尊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民主、平等、自由、和谐、无拘无束的活动。要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中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学生围绕某一话题自由发表的意见,不应过于重视“是”与“否”、“对”与“错”,而应重视是否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动了脑筋,说的是不是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活动欲望,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
其他文献
摘 要: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因其剖析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刻性,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有“人学”之称的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精神分析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流派。本文正是采用这一批评方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解读近两年被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的张爱玲遗稿,自传体长篇小说《雷峰塔》与《易经》,探求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沈琵琶的心理状态及其人际关系,并力求从中揭示张爱玲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做到“一握”、“两发”“三引”,教师要“把握”学生道德观、法制观的基本现状,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地“阐发”、并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吸引学生进入课程教学情境,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反思社会现实、反省自身意识与行为,进而最终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思想行为。教师要善于迁移运用《诗经》中“赋、比、兴”方法提高教学质
摘 要: 散文《肖邦故园》是一篇表现波兰钢琴家音乐创作心路历程与独特艺术魅力指向的精品力作。文章通过故园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将简陋清寒的“侧屋”升华凝练为波兰民族的圣地、波兰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刻揭示了故园与肖邦音乐的源流关系,肖邦音乐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愫正是来自对故园生活、故园风景乃至故国无法割舍的挚爱;细致描述了故园的优美景色和蕴感的无穷魅力,“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充满了唯美浪漫,令人回味
摘 要: 《雌性的草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在文本中严歌苓把自己对女性生命体验的思索通过女性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女性被迫“去女性”的性别异化表现出来,这对一直以来的女性书写既是种继承也是种超越,她本真地展现了女性在特殊年代的生存现状和精神风貌。  关键词: 严歌苓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学术领域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环
摘 要: 女词人李清照强调“词别是一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她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词中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特色,具有凄婉悲怆的风格,而她最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特色在于,她的词中有丈夫之气,能在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  关键词: 李清照词 婉约词派 艺术特色    在古代中国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享誉“婉约
摘 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已呈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只有把学科本体知识的优化和课堂教学中技术层面的创新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才能迎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目标优化 资源整合 教学方式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有关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已呈现繁花似锦的局面
摘 要: 作为白桦派理论指导者的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可见,对其作品的研究,成为对白桦文学整体性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本文从武者小路实笃最负盛名的小说《天真的人》入手,以小说内容为蓝本,深入研究其人物的塑造方法、作品构造,通过与中国小说《边城》的对比,凸显小说与众不同的特色及高度的思想性,与此同时探求小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本小说《一个天真的人》
摘 要: 通过周记,班主任可以无障碍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可以较为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给予正确的引导;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出谋献策,协调任课老师搞好教学;可以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同学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为其成长扫除障碍。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周记 心灵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微妙的一种关系。如何对待这
摘 要: 本文是对申连云教授《怎么译:从“操控”到“投降”》一文的回应,指出“操控”和“投降”之争实际上还是围绕“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孰重孰轻展开的。异化翻译有其实践方面的优势,但是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另外一方的“归化”策略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和谐的理念来调和看似悖立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翻译策略 操控 投降 归化 异化    1.前言  2010年《外国语》第二期刊登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突出问题。本文以非智力因素培育为切入点,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美感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历史教学 职业教育 美感教育    我试图以非智力因素中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形成等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影响的层面为切入点,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在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