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往往会推波助澜,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政府的政策下达。只有让大众,尤其是运用网络频次较高、判断力却相对不足的中学生掌握辨析谣言的基本方法,才能阻断谣言扩散的网络通道。本文立足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第四单元中的学习活动,试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媒介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以便准确判断其真实性。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谣言;部编版新教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青年教师课题“多重学习任务群视域中的中华古典名著阅读研究”(项目编号:Q1906)的研究成果。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四单元立足“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结合信息时代的新情境,引导学生获取并思考不同数字化媒介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思辨其真伪与价值,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基于新教材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笔者对本单元教学设计如下。
一、单元教学流程简述
(一)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在首个学习目标中,笔者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让学生根据必修上第四单元中习得的调查问卷和报告的写作与实施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问卷,并在课堂上展示研究过程和初步结论。本单元中的学习资料《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从纵向上回顾和展望了语言媒介形态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趋势,指出了其对社会思想、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适于让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出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二)赏析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近期各个媒介平台上的热点报道,结合学习资料《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举例论证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并结合它们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三)辨识媒介信息的良莠
在预习中,学生整理近期网络散播的谣言,并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合作,找出这些谣言的传播方式及语言特征,对如何判断虚假信息、如何获取可靠的信息等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学习资料《涵养媒体素养,才有最美和声》,探究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四)根据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撰写相应文稿
学生选择几种自己熟悉的媒介,根据它们的传播方式及语言特征,对学习活动中的“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并阐述理由,再根据教材要求完成学习活动中的“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的撰写。
二、“辨识媒介信息的良莠”课例
当前的谣言传播始发地已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转向了互联网。本课在“辨识媒介中的虚假信息”这个主任务的牵引下,又设置了以下几个次任务,以期能让学生在自媒体时代认识到网络谣言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危害,并学会筛选优秀的信息。
(一)整理近期散播的谣言,分析其传播机制
(1)在预习中,学生需要根据主题,对“微信公众号辟谣助手”和“新浪辟谣合集”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20日期间所粉碎的谣言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谣言主题、相关示例、常见关键词、传播媒介平台完成表格填写。教师课前汇总整理各组表格,用于课堂讨论。
(2)各组根据单元学习任务一中所习得的知识,选择一条典型谣言,绘制传播路径图。
小组X:谣言之“又一个‘超级冷冬’即将来临”
传播源:某微信营销号→媒介平台:微信朋友圈→接收者:微信用户→媒介平台:微博→接收者:微博某大V→媒介平台:微博→接收者:普通微博用户
谣言终结者:中国气象局→媒介平台:北京青年报、微博→接收者:微博用户
(3)各小组展示绘制的谣言传播路径图,分析谣言传播的机制。
明确:传播源头大多是个人账号或营销号,且信源追溯一般具有唯一性,不如真实事件的信息源多元。初始传播媒介平台主要为微信朋友圈,在熟人之间传播,范围还不算广。接收者与再传播者大多是新媒体素养相对不高、被信息不对称击中的中老年网民群体,有时也不乏流量大V这样的超级传播者。当传播达到一定规模后,传播媒介平台会逐渐增多。
(二)分析近期典型谣言的内容与结构
(1)举例说明近期热度较高的谣言文本中包含了哪些容易让人信以为真的元素。
生1:大量运用故事元素,虚构真实感。例如,《零基础,上四个月网课,就可以成为专业芯片人才,拿25万元起的年薪》一文详尽描述了某些应届毕业生通过培训拿到高薪的前因后果,其间还穿插了大量虚假的数据分析。
生2:假借專家之口,令某些大V用户信以为真,传播速度迅速增长。例如,《吃大蒜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一文中多次“引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肿瘤科赵昌林副主任医师的原话,引发大量转载。
(2)举例说明除了文本内容之外,还有哪些辅助性的非文本元素。
生3:网络时代,人们更要求有图有真相。部分谣言为了虚构真实性,也会配上虚构图片。例如,《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过度解读了秦岭的航拍照片,中国气象科普网辟谣称:其实是秦岭上方的暖气流阻挡了冷空气。
生4:有些谣言还会把文字和图片做成视频,以虚构真实性。例如,《仓津桥真实版酒驾逃逸》运用了短视频元素,后被芜湖市公安机关辟谣,该视频其实是去年在海南发生的一起案件的现场视频资料。
(3)和真实信息相比,典型谣言在行文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试以本组收集的典型谣言为例进行分析。
小组1:题目大多会塑造悬念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如《用什么取代心脏支架》。
小组2:切入正题后会通过讲故事、国内外对比、“专家”之口,虚构真实感,如《央行称数字人民币钱包要跟手机号绑定》。
(三)典型谣言的语言特点 1.典型谣言标题的语言特点
生5:经常用问号和感叹号来增强语气,煽动气氛,如《秋冬季雾霾停工停产!为这个城市点赞!》。
生6:使用和报纸之类的传统媒介类似的标题,往往提到专家或权威机构,使用看似精确的数字,让人更容易相信,如《心脏支架已过时!美国疾控中心确认不再采购》。
2.典型谣言正文的语言特点
生7:修辞上和标题差不多,也会用很多夸张手法,再加上一些增强语气的标点。
生8:还会煞有介事地罗列看似精确的数字和图表,很多谣言甚至会用很精确的数字。
(四)结合学习资料,思考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1)结合单元学习资料《涵养媒体素养,才有最美和声》,思考除了不信谣、不传谣外,还有哪些必备的媒介素养。
培养主体意识,主动担负维护网络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的责任;拒接偏信则暗,对不同的言论和观点要有包容意识;需要保持公共理性,谨慎发声,对自己的言论要有责任意识等。
(2)近段时间,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报道?结合本单元和必修上第二单元里的新闻报道知识点,从传播机制、内容主题、语言修辞三个角度,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
传播机制:①传播者:大多为权威媒体或经权威媒体转载的传播者,信息源多元;②传播媒介: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③接收者:大众。
内容主题:①时效性:一手报道,及时速递;②纪实性:尊重事实,细节详尽;③深刻性:深度调查,观点独到;④导向性:主题正面,引导舆论。
语言修辞:真实准确是最基本要求,简洁易懂可扩大受众面,生动可感有态度和温度。
三、教学设计说明
(一)从语言工具到人文主题的结构化
从名称上看,“跨媒介閱读与交流”看似离语文稍远,但它实际要解决的仍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与传播问题[1]。无论谣言还是优秀的报道,都需要通过语言载体来把握、辨析。只有理解了作为载体的语言,学生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其所负载的人文内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开始并没有落在类似谣言的危害这样的人文主题上,而是力图把阅读近期谣言的相关内容变成感受一种全新语言的过程,以求达成从语言工具到人文主题的意义转换。
(二)多重学习任务群整合
本单元虽立足“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但仍与其他任务群之间关系密切。
一方面,本单元所探讨的信息时代的文本大多仍以实用性文本为主,必然需要唤醒学生在必修上第二单元中所习得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知识。就本课而言,作为真实报道的反面,谣言并非毫无阅读价值,它恰恰可以成为一个另类的维度,帮助学生反向提升对实用性文本,尤其是新闻报道的鉴别和赏析能力。
另一方面,“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所设置的情境是当下这个信息海量增长并呈现出一定无序性的新媒介时代,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文字传播与交际中产生的新现象、新影响。其间所要用到的部分调查法、分析法,在必修上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中有所涉及,同样需要师生进行一定的整合。
作为一种符号,语言是社会成员交流的必要手段,没有这个工具,统一的社会行动就不可能产生。同时,语言在本质上也是社会性的,它的产生、发展都与社会的演进密切相关。新媒介的出现造就了社会生活的变迁,进而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促使语言的形式与结构发生转变。本课旨在让学生获得从多样的信息渠道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信息真伪及立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任明满,郑国民,王彤彦.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J].语文建设,2018(28):4-8.
【关键词】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谣言;部编版新教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青年教师课题“多重学习任务群视域中的中华古典名著阅读研究”(项目编号:Q1906)的研究成果。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四单元立足“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结合信息时代的新情境,引导学生获取并思考不同数字化媒介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思辨其真伪与价值,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基于新教材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笔者对本单元教学设计如下。
一、单元教学流程简述
(一)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在首个学习目标中,笔者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让学生根据必修上第四单元中习得的调查问卷和报告的写作与实施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问卷,并在课堂上展示研究过程和初步结论。本单元中的学习资料《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从纵向上回顾和展望了语言媒介形态的发展历程和变化趋势,指出了其对社会思想、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适于让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出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二)赏析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近期各个媒介平台上的热点报道,结合学习资料《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举例论证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并结合它们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三)辨识媒介信息的良莠
在预习中,学生整理近期网络散播的谣言,并与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合作,找出这些谣言的传播方式及语言特征,对如何判断虚假信息、如何获取可靠的信息等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学习资料《涵养媒体素养,才有最美和声》,探究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四)根据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撰写相应文稿
学生选择几种自己熟悉的媒介,根据它们的传播方式及语言特征,对学习活动中的“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并阐述理由,再根据教材要求完成学习活动中的“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的撰写。
二、“辨识媒介信息的良莠”课例
当前的谣言传播始发地已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转向了互联网。本课在“辨识媒介中的虚假信息”这个主任务的牵引下,又设置了以下几个次任务,以期能让学生在自媒体时代认识到网络谣言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危害,并学会筛选优秀的信息。
(一)整理近期散播的谣言,分析其传播机制
(1)在预习中,学生需要根据主题,对“微信公众号辟谣助手”和“新浪辟谣合集”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20日期间所粉碎的谣言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谣言主题、相关示例、常见关键词、传播媒介平台完成表格填写。教师课前汇总整理各组表格,用于课堂讨论。
(2)各组根据单元学习任务一中所习得的知识,选择一条典型谣言,绘制传播路径图。
小组X:谣言之“又一个‘超级冷冬’即将来临”
传播源:某微信营销号→媒介平台:微信朋友圈→接收者:微信用户→媒介平台:微博→接收者:微博某大V→媒介平台:微博→接收者:普通微博用户
谣言终结者:中国气象局→媒介平台:北京青年报、微博→接收者:微博用户
(3)各小组展示绘制的谣言传播路径图,分析谣言传播的机制。
明确:传播源头大多是个人账号或营销号,且信源追溯一般具有唯一性,不如真实事件的信息源多元。初始传播媒介平台主要为微信朋友圈,在熟人之间传播,范围还不算广。接收者与再传播者大多是新媒体素养相对不高、被信息不对称击中的中老年网民群体,有时也不乏流量大V这样的超级传播者。当传播达到一定规模后,传播媒介平台会逐渐增多。
(二)分析近期典型谣言的内容与结构
(1)举例说明近期热度较高的谣言文本中包含了哪些容易让人信以为真的元素。
生1:大量运用故事元素,虚构真实感。例如,《零基础,上四个月网课,就可以成为专业芯片人才,拿25万元起的年薪》一文详尽描述了某些应届毕业生通过培训拿到高薪的前因后果,其间还穿插了大量虚假的数据分析。
生2:假借專家之口,令某些大V用户信以为真,传播速度迅速增长。例如,《吃大蒜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一文中多次“引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肿瘤科赵昌林副主任医师的原话,引发大量转载。
(2)举例说明除了文本内容之外,还有哪些辅助性的非文本元素。
生3:网络时代,人们更要求有图有真相。部分谣言为了虚构真实性,也会配上虚构图片。例如,《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过度解读了秦岭的航拍照片,中国气象科普网辟谣称:其实是秦岭上方的暖气流阻挡了冷空气。
生4:有些谣言还会把文字和图片做成视频,以虚构真实性。例如,《仓津桥真实版酒驾逃逸》运用了短视频元素,后被芜湖市公安机关辟谣,该视频其实是去年在海南发生的一起案件的现场视频资料。
(3)和真实信息相比,典型谣言在行文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试以本组收集的典型谣言为例进行分析。
小组1:题目大多会塑造悬念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如《用什么取代心脏支架》。
小组2:切入正题后会通过讲故事、国内外对比、“专家”之口,虚构真实感,如《央行称数字人民币钱包要跟手机号绑定》。
(三)典型谣言的语言特点 1.典型谣言标题的语言特点
生5:经常用问号和感叹号来增强语气,煽动气氛,如《秋冬季雾霾停工停产!为这个城市点赞!》。
生6:使用和报纸之类的传统媒介类似的标题,往往提到专家或权威机构,使用看似精确的数字,让人更容易相信,如《心脏支架已过时!美国疾控中心确认不再采购》。
2.典型谣言正文的语言特点
生7:修辞上和标题差不多,也会用很多夸张手法,再加上一些增强语气的标点。
生8:还会煞有介事地罗列看似精确的数字和图表,很多谣言甚至会用很精确的数字。
(四)结合学习资料,思考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1)结合单元学习资料《涵养媒体素养,才有最美和声》,思考除了不信谣、不传谣外,还有哪些必备的媒介素养。
培养主体意识,主动担负维护网络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的责任;拒接偏信则暗,对不同的言论和观点要有包容意识;需要保持公共理性,谨慎发声,对自己的言论要有责任意识等。
(2)近段时间,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报道?结合本单元和必修上第二单元里的新闻报道知识点,从传播机制、内容主题、语言修辞三个角度,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
传播机制:①传播者:大多为权威媒体或经权威媒体转载的传播者,信息源多元;②传播媒介: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③接收者:大众。
内容主题:①时效性:一手报道,及时速递;②纪实性:尊重事实,细节详尽;③深刻性:深度调查,观点独到;④导向性:主题正面,引导舆论。
语言修辞:真实准确是最基本要求,简洁易懂可扩大受众面,生动可感有态度和温度。
三、教学设计说明
(一)从语言工具到人文主题的结构化
从名称上看,“跨媒介閱读与交流”看似离语文稍远,但它实际要解决的仍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与传播问题[1]。无论谣言还是优秀的报道,都需要通过语言载体来把握、辨析。只有理解了作为载体的语言,学生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其所负载的人文内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开始并没有落在类似谣言的危害这样的人文主题上,而是力图把阅读近期谣言的相关内容变成感受一种全新语言的过程,以求达成从语言工具到人文主题的意义转换。
(二)多重学习任务群整合
本单元虽立足“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但仍与其他任务群之间关系密切。
一方面,本单元所探讨的信息时代的文本大多仍以实用性文本为主,必然需要唤醒学生在必修上第二单元中所习得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知识。就本课而言,作为真实报道的反面,谣言并非毫无阅读价值,它恰恰可以成为一个另类的维度,帮助学生反向提升对实用性文本,尤其是新闻报道的鉴别和赏析能力。
另一方面,“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所设置的情境是当下这个信息海量增长并呈现出一定无序性的新媒介时代,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文字传播与交际中产生的新现象、新影响。其间所要用到的部分调查法、分析法,在必修上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中有所涉及,同样需要师生进行一定的整合。
作为一种符号,语言是社会成员交流的必要手段,没有这个工具,统一的社会行动就不可能产生。同时,语言在本质上也是社会性的,它的产生、发展都与社会的演进密切相关。新媒介的出现造就了社会生活的变迁,进而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促使语言的形式与结构发生转变。本课旨在让学生获得从多样的信息渠道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信息真伪及立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任明满,郑国民,王彤彦.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J].语文建设,2018(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