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和教育不断加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培育全面发展,素质过硬的人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这五点内容:“宏观辨识与微觀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学科素养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过程等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教育;高中化学;化学思维
为了将化学学科素养的内容落实到学生培养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去,高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其内在的属性和联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介绍,提高化学教师对其的认识能力。
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客观事物,推理认知其变化的能动反映,这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探究和学科思维方式,树立起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运动等方面对物质的认识,分子、原子层次理解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科了解物质的最基础的视角。NO2我们从宏观上的认识就是红棕色的气体,但是将装有红棕色的NO2气体的瓶子倒扣一个空瓶子上,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保持NO2瓶子在下,抽掉玻璃板后我们会发现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其实是在微观方面解释分子的热运动,属于物质的微观探析,这样的实验探究在化学学科有数不尽的案例,是化学研究最基础的素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速率、守恒等方面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化学变化是有方向的,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逆反应;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等等。在高中化学一开始我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金属Na这种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在Na与水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金属Na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这就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物质在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物质变化无处不在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化学学科的基本方式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模型建构等方法将微观抽象的东西进行具象化的展现,揭示化学变化的真相,便于学生认知的方式,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高中化学中,化学键就是一种就有代表性的表示物质结构的模型。化学键是纯净物分子内或者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者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各种种类。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用不同的颜色长短等表示化学键来构建模型表示物质结构,方便学生认识学习。但是我们从化学键的定义上就可以发现化学键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实际上是相互作用力,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抽象出来的,这就是模型思想,这就是模型架构的魅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指在化学研究过程我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不屈从于科学权威,尊重客观事实,讲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敢于质疑、敢于开创,保持科学研究者身上的匠人品质。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指化学研究者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使命,明白化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关注社会,尊重自然的人文理念;利用学术研究贡献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二、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任务,培养素质突出、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而提出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专业优秀、品德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需要的人。综合分析上面五个学科素养我们会发现,它们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 反映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本质特征
化学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认识物质,发现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化学素养中的前三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我们从原子、分子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条件、进程、能量变化、质量守恒等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推理和构建模型等方式将抽象的化学世界具体的展现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映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本质特征。
(二) 体现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和教育特性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后两条“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及教育的价值,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化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谨小慎微,精确到反应时间的每一秒,物质质量的每一克,甚至更小的计量单位。这是我们化学研究的不懈追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不断创新,这是化学学科的思维重点。同样,作为化学教学来讲,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建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科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体现化学学科教书育人的素养。
三、 总结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活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要求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必须综合运用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五个要素相辅相成,统一到化学实践中去,缺一不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于实验,通过实验获得认识再将认识反馈到实验中去,这种反馈机制将认知、实践、运用综合起来,全面系统的锻炼人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秀英.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J].学周刊,2014(28):123.
[2]刘加达.化学学科素养培养促学生全面发展[J].考试周刊,2017(91):166.
[3]黄海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32):67.
作者简介:
武晓燕,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教育;高中化学;化学思维
为了将化学学科素养的内容落实到学生培养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去,高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其内在的属性和联系,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介绍,提高化学教师对其的认识能力。
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客观事物,推理认知其变化的能动反映,这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探究和学科思维方式,树立起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运动等方面对物质的认识,分子、原子层次理解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科了解物质的最基础的视角。NO2我们从宏观上的认识就是红棕色的气体,但是将装有红棕色的NO2气体的瓶子倒扣一个空瓶子上,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保持NO2瓶子在下,抽掉玻璃板后我们会发现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其实是在微观方面解释分子的热运动,属于物质的微观探析,这样的实验探究在化学学科有数不尽的案例,是化学研究最基础的素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方向、速率、守恒等方面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化学变化是有方向的,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逆反应;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等等。在高中化学一开始我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金属Na这种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在Na与水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可以看到,金属Na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这就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物质在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物质变化无处不在的思想,锻炼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化学学科的基本方式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模型建构等方法将微观抽象的东西进行具象化的展现,揭示化学变化的真相,便于学生认知的方式,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高中化学中,化学键就是一种就有代表性的表示物质结构的模型。化学键是纯净物分子内或者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者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各种种类。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用不同的颜色长短等表示化学键来构建模型表示物质结构,方便学生认识学习。但是我们从化学键的定义上就可以发现化学键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实际上是相互作用力,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抽象出来的,这就是模型思想,这就是模型架构的魅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指在化学研究过程我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不屈从于科学权威,尊重客观事实,讲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敢于质疑、敢于开创,保持科学研究者身上的匠人品质。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指化学研究者应该明白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使命,明白化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关注社会,尊重自然的人文理念;利用学术研究贡献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二、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任务,培养素质突出、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而提出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专业优秀、品德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需要的人。综合分析上面五个学科素养我们会发现,它们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 反映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本质特征
化学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认识物质,发现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化学素养中的前三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我们从原子、分子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条件、进程、能量变化、质量守恒等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推理和构建模型等方式将抽象的化学世界具体的展现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映化学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本质特征。
(二) 体现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和教育特性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后两条“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及教育的价值,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化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谨小慎微,精确到反应时间的每一秒,物质质量的每一克,甚至更小的计量单位。这是我们化学研究的不懈追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不断创新,这是化学学科的思维重点。同样,作为化学教学来讲,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建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科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体现化学学科教书育人的素养。
三、 总结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活动,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要求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必须综合运用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五个要素相辅相成,统一到化学实践中去,缺一不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于实验,通过实验获得认识再将认识反馈到实验中去,这种反馈机制将认知、实践、运用综合起来,全面系统的锻炼人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秀英.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J].学周刊,2014(28):123.
[2]刘加达.化学学科素养培养促学生全面发展[J].考试周刊,2017(91):166.
[3]黄海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7(32):67.
作者简介:
武晓燕,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