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意识 文本研读 创新精神
千百年来,无数人看到过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但只有牛顿产生了疑问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往下掉?进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又成为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的前提和根本。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广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纷纷展开了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范式,有的教师在试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发生了轴心偏离,出现了轻视文本甚至抛开文本的倾向,阅读教学误入了歧途。尤其是出现在“优质课”“示范课”上,其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告诉我们要通过研读文本来发现问题,进而增强能力,陶冶情操。张志公先生的论述明白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轴心只能是文本,教师的导问和学生的发问都应立足于阅读文本,在文本的基础上质疑、生成、拓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对课题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什么故宫博物院?为什么叫做故宫,它原来是做什么用的?故宫博物院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这样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2、对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因此,在品读课文重点句段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遇到和日常生活、日常概念、科学观念等不一致的情形,产生疑问;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新设想,并检验设想,进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对照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比如《荷花淀》中有这样一段情景描写: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呢?”
“睡了。”
“小华哩?”
“和爷爷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段对话粗看起来不过是一般的家常对话,但细细品味就会对产生疑问:妻子为什么总对“他们几个”特别关注?为什么水生的脸有些涨红,说话有些气喘?妻子从丈夫的神情举止中预感了什么?要准确解读这些词句、语段的隐含义,就必须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心揣摩,品味,体验。
3、就文章矛盾处提问。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破译弦外之窗。
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表象追问本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又如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意识 文本研读 创新精神
千百年来,无数人看到过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但只有牛顿产生了疑问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往下掉?进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又成为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的前提和根本。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广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纷纷展开了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范式,有的教师在试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发生了轴心偏离,出现了轻视文本甚至抛开文本的倾向,阅读教学误入了歧途。尤其是出现在“优质课”“示范课”上,其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出“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主张,告诉我们要通过研读文本来发现问题,进而增强能力,陶冶情操。张志公先生的论述明白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轴心只能是文本,教师的导问和学生的发问都应立足于阅读文本,在文本的基础上质疑、生成、拓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对课题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什么故宫博物院?为什么叫做故宫,它原来是做什么用的?故宫博物院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这样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2、对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因此,在品读课文重点句段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遇到和日常生活、日常概念、科学观念等不一致的情形,产生疑问;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新设想,并检验设想,进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对照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比如《荷花淀》中有这样一段情景描写: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呢?”
“睡了。”
“小华哩?”
“和爷爷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段对话粗看起来不过是一般的家常对话,但细细品味就会对产生疑问:妻子为什么总对“他们几个”特别关注?为什么水生的脸有些涨红,说话有些气喘?妻子从丈夫的神情举止中预感了什么?要准确解读这些词句、语段的隐含义,就必须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心揣摩,品味,体验。
3、就文章矛盾处提问。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中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破译弦外之窗。
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表象追问本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又如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