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设计,除遵循阅读教学美学的目标、任务外,还应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美育问题。从某种角度说,教学设计的美是教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美的教学设计,充分显示了教者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因此,在《九寨沟》一文的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力求体现美的要求和美的力量。
一 展画境——教学设计整体美的体现
《九寨沟》是一篇介绍名胜的文章。如果选择“展画境”这个切入点,就能较好地实现对《九寨沟》的整体把握和整体拓展。我们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如下几个板块的课件设计:
1,课前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九寨沟的风景画面,并配以导入词,如“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五光十色的湖泊、水流飞动的瀑布吗?你们想领略高耸入云的雪峰雄姿吗?你们探访入神秘的原始森林吗?那么,请你们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九寨沟来看看吧!”
2,图示位置。利用多媒体制图技术,我们可以展示中国版图,然后闪现四川行政区图,并将其空白轮廓图最大化,先后标示出“南坪”“松潘”“平武”三县名:再由“南坪”伸出一条行进箭头线,在终点处出现“九寨沟”。这样的图示让学生对九寨沟的地理位置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
3,阅读理解。
(1)自然风光。文中的雪峰、森林可通过画面展示其险峻与广阔,而湖泊、五彩池、瀑布等重要景观更需要画面的辅助,帮助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时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如文中描述的飞瀑,它是由河谷高低错落而形成水流层层落差,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奇特景观。通过画面,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呈阶梯状的湖泊群,“高低错落”一词的理解就迎刃而解。
(2)异兽珍禽。文中写到的金丝猴、大熊猫等珍稀动物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它本身就是美的内容。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图文互见,学生就更直观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展示的画面在促进理解之余,也使他们不禁感慨:正是因为九寨沟保护保存了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令异兽珍禽们在此安居;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得以生动地体现。
4,全文总结。在学完全文之后,让学生完整地观赏风光片《九寨沟》,让学生从文中涉足课外,相信这样的感叹会油然而生:九寨沟真是人间的“童话世界”!在对美的无限回味中,让学生展开遐想。这样,学生通过文章美的体验达到了美的陶冶。
二 设情境——教学设计过程美的体现
在阅读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充满了美的、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了这样一种情境——“争做小小导游员”。当我向学生们宣布“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九寨沟导游培训班的成员”时,新奇感让孩子们陡然觉得自己有了一种特殊身份,同时也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对某些教学环节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叫“闯五关,当导游”。
1,普通话水平测试——初读课文时。我告知学生:“能说一口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是当导游的必备能力。只要学员们能比较正确、流利地读顺课文,就可以顺利通过导游的入门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2,景点知识问答——理解课文时。师生、生生之间可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考考你”的方式,通过填空、抢答、说话、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等形式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理解学习活动中去。
3,导游技巧训练——感情朗读时。要让学生明白,导游除了要具有较丰富的景点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通过自己富有诱惑力的介绍去激发游客游览的兴趣。这就要求大家既会平实的介绍,又能带感情朗读。变以往的“感情朗读”为“导游技巧”的新形式,学生的兴趣倍增。
4,记忆大比拼——背诵段落时。“导游要掌握丰富的景点知识,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不行的。你有很棒的记忆力吗?让我们来比一比吧。”在背诵课文时,采取这样的情绪调动方式,学生们跃跃欲试。
5,结业考试——结束课文时。在学习、理解语言文字后,最终是为了熟练地运用。通过前面四关的磨炼,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了。我让学生自由运用所学,选择介绍九寨沟的名胜:(1)雪峰插云,(2)五彩池,(3)异兽珍禽;(4)平湖飞瀑
三 创新美——教学设计的追求目标
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要体现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即教师要创新地教,学生则要开动脑筋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和程式,总是会善于变化而不落窠臼,充满了动态生成的鲜活创意。于是,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优秀导游评选”。事前让学生各自准备,并由小组推选人员参加班内评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懂得了:导游不能照本宣科,要做到有创见、有新意,既要掌握基本知识,更要知晓其他相关的知识,讲出新意来。如有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了“九寨风情”“珍珠滩瀑布”,有的介绍了其他名胜,还有的展示了照片、图片。美的创新之花,正是在开放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之下,灿烂绽放的。
教育美学要求阅读课堂教学应是美的载体,而课堂教学之美,不能离开教学设计之美的基础。所以,阅读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当是美的载体,把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引进课堂,以哲学美、形式美、声韵美设计教学进程,将美学原理全面地应用于阅读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美育过程。
一 展画境——教学设计整体美的体现
《九寨沟》是一篇介绍名胜的文章。如果选择“展画境”这个切入点,就能较好地实现对《九寨沟》的整体把握和整体拓展。我们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如下几个板块的课件设计:
1,课前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九寨沟的风景画面,并配以导入词,如“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五光十色的湖泊、水流飞动的瀑布吗?你们想领略高耸入云的雪峰雄姿吗?你们探访入神秘的原始森林吗?那么,请你们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九寨沟来看看吧!”
2,图示位置。利用多媒体制图技术,我们可以展示中国版图,然后闪现四川行政区图,并将其空白轮廓图最大化,先后标示出“南坪”“松潘”“平武”三县名:再由“南坪”伸出一条行进箭头线,在终点处出现“九寨沟”。这样的图示让学生对九寨沟的地理位置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
3,阅读理解。
(1)自然风光。文中的雪峰、森林可通过画面展示其险峻与广阔,而湖泊、五彩池、瀑布等重要景观更需要画面的辅助,帮助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时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如文中描述的飞瀑,它是由河谷高低错落而形成水流层层落差,从而呈现出的一种奇特景观。通过画面,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呈阶梯状的湖泊群,“高低错落”一词的理解就迎刃而解。
(2)异兽珍禽。文中写到的金丝猴、大熊猫等珍稀动物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它本身就是美的内容。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图文互见,学生就更直观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展示的画面在促进理解之余,也使他们不禁感慨:正是因为九寨沟保护保存了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令异兽珍禽们在此安居;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得以生动地体现。
4,全文总结。在学完全文之后,让学生完整地观赏风光片《九寨沟》,让学生从文中涉足课外,相信这样的感叹会油然而生:九寨沟真是人间的“童话世界”!在对美的无限回味中,让学生展开遐想。这样,学生通过文章美的体验达到了美的陶冶。
二 设情境——教学设计过程美的体现
在阅读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充满了美的、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了这样一种情境——“争做小小导游员”。当我向学生们宣布“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九寨沟导游培训班的成员”时,新奇感让孩子们陡然觉得自己有了一种特殊身份,同时也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对某些教学环节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叫“闯五关,当导游”。
1,普通话水平测试——初读课文时。我告知学生:“能说一口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是当导游的必备能力。只要学员们能比较正确、流利地读顺课文,就可以顺利通过导游的入门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2,景点知识问答——理解课文时。师生、生生之间可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考考你”的方式,通过填空、抢答、说话、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等形式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理解学习活动中去。
3,导游技巧训练——感情朗读时。要让学生明白,导游除了要具有较丰富的景点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通过自己富有诱惑力的介绍去激发游客游览的兴趣。这就要求大家既会平实的介绍,又能带感情朗读。变以往的“感情朗读”为“导游技巧”的新形式,学生的兴趣倍增。
4,记忆大比拼——背诵段落时。“导游要掌握丰富的景点知识,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不行的。你有很棒的记忆力吗?让我们来比一比吧。”在背诵课文时,采取这样的情绪调动方式,学生们跃跃欲试。
5,结业考试——结束课文时。在学习、理解语言文字后,最终是为了熟练地运用。通过前面四关的磨炼,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了。我让学生自由运用所学,选择介绍九寨沟的名胜:(1)雪峰插云,(2)五彩池,(3)异兽珍禽;(4)平湖飞瀑
三 创新美——教学设计的追求目标
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创新,要体现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两方面,即教师要创新地教,学生则要开动脑筋学。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和程式,总是会善于变化而不落窠臼,充满了动态生成的鲜活创意。于是,我安排了一节活动课——“优秀导游评选”。事前让学生各自准备,并由小组推选人员参加班内评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懂得了:导游不能照本宣科,要做到有创见、有新意,既要掌握基本知识,更要知晓其他相关的知识,讲出新意来。如有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了“九寨风情”“珍珠滩瀑布”,有的介绍了其他名胜,还有的展示了照片、图片。美的创新之花,正是在开放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之下,灿烂绽放的。
教育美学要求阅读课堂教学应是美的载体,而课堂教学之美,不能离开教学设计之美的基础。所以,阅读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当是美的载体,把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引进课堂,以哲学美、形式美、声韵美设计教学进程,将美学原理全面地应用于阅读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美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