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年级的学生是小学生作文的初学者,因年龄与知识特点、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原因,面对习作,无从下手,不仅毫无兴趣,还产生了畏难情绪。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帮助学生克服习作畏难情绪,让学生的习作顺利起步。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观察;练笔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习作提出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是不少的,平时学生们在一起也总有说不完的话,但让他们写话就一片茫然,觉得无话可写。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能说而不会写”的写作困局呢?究其原因是,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感性的东西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加之语言知识积累还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就产生了“有话说却无话写”、害怕书面表达、对习作缺乏信心的现象。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呢?在此,我谈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在观察中为学生积累“说”的素材
“爱说”是小学生的天性。一节课里,只要老师的讲课停下来,而又没有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很快的下面便是“说”声一片,越是低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但学生们说的都是“鸡零狗碎”的事,如果你让他们按一定的句式要求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哪怕是造一个句子,他们可能又变得“无话可说”了。因为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没有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意识。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对于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尤其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为学生积累“说”的素材奠定基础。我在班里开展了“每天一发现”活动,并且根据三年级单元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家乡的秋天、我身边的人、校园里的春天、我身边的环境等等。他们常常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光彩夺目的世界,而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周围世界的。因此,通过“每天一发现”的观察活动,为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直观、形象的素材,让他们在说话中有“事”、有“象”可说。值得一提的是,观察中老师有序地安排观察程序十分必要,如观察课余生活时从总体到部分,观察人物时从外貌到品质和具体事例等。观察有序,学生的观察活动就显得有目的、有中心,所获得的印象必然是清晰地贮存于学生记忆屏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有序进行,在习作时就更易于做到构思有序、条理清楚。
二、在上课前为学生创造“说”的平台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的感情没有被激发,思路的闸门尚未开启之时,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敞开胸怀,各抒己见。在学生通过观察、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获取了习作素材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说”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到的“象”转化为“词句”,帮助学生有效地整理习作素材。“说”是“写”的前提和基础,“言为心声”,说得好、说得有条理,习作时便有“物”可写,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把词和形象连接起来进入学生的意识,这需要给学生安排一个“说”的过程。为此,我在课前总会安排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每天一发现”的观察所得“说”给大家听,师生在听的过程中给“说”的同学提出用词或造句方面的建议。如一同学说:“今天我看见几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了。”有些同学便会对此换个说法:“今天,我看见几片树叶像黄蝴蝶似的在空中飞舞。”“今天,几片黄黄的树叶跑来告诉我: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持之以恒地做这样的说话练习,学生对如何遣词造句便有了更深的认识,边说、边听、边议,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书面语言,从而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三、在教学中为学生做好“写”的铺垫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对于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还缺乏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习作”为中心,让更多的教学活动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多方面的准备是有必要的。我们知道,单元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是前后呼应的,从不同角度应和了单元主题,也从不同高度推进了单元目标,所以在设计习作课的时候,必须把它与整个单元的主题、知识主线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充分的习作启动准备。
以三年级下册“介绍家乡的景物”为例,笔者这样为学生做好“写”的铺垫。首先,从单元导语“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入手,辅以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带学生走进“美”的世界,为介绍家乡的景物奠定“美”的意识基调。其次,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再次,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优美语句,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我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这些语句,都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美”,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最后,在口语交际中,指导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模仿文中的优美语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家乡的景物。通过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再写“美丽的家乡”也就能轻车熟路了。
四、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进行“写”的迁移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对于儿童而言,模仿无疑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三年级的学生要习作,就像小儿学走路一样,模仿就是第一手段。教材中的课文不乏优美的语句和修辞手法,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写作思路或习作技巧,对于还只是“形象思维”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心领神会”的。因此,“仿写”是最能让学生习得方法的一个选择,而小练笔又是学生进行仿写的一个好的平台。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把握好每一次小练笔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从中习得写作的方法。如《荷花》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们一起学习课文第四小节“我仿佛成了一朵白荷花……”后,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景、体验美感的情景下,指导学生写校园中的一种植物,写出看花的奇妙感受。有同学写道:“春天,挺拔的树干中,一朵朵鲜红色的木棉花盛开了。花瓣的根部是白色的,再向上渐渐变粉、变嫩。花瓣向一个小姑娘绽开的笑脸,红得那么可爱。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一朵木棉花,穿着鲜艳的红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蜜蜂飞过,告诉我采蜜的快乐;蝴蝶飞过,告诉我春天的美丽。置身木棉树下,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虽是模仿,却能成功地把习得的语句和修辞手法迁移到自己的语言写作中,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五、在习作中指导学生实现“写”的提升
在观察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课前搭建“说”的平台,让学生从“说”中得法;在教学中为学生修桥、铺路,作好铺垫;小练笔又让学生习得方法和技巧……学生的习作兴趣被一步步地激发出来,他们的心中不仅产生了“我要写”的愿望,也生发了“我能写”的自信。这时候的学生要习作,想必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当堂写作的时候,我要做的是,指导学生谋篇布局,按序行文,认真写字,做到字体端正,书写规范、整洁,行款格式正确。在有内容可写的基础上再做到这些要求,学生的写作也就真正有效地提升到“乐于书面表达”的层次了。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观察;练笔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习作提出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是不少的,平时学生们在一起也总有说不完的话,但让他们写话就一片茫然,觉得无话可写。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能说而不会写”的写作困局呢?究其原因是,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感性的东西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加之语言知识积累还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就产生了“有话说却无话写”、害怕书面表达、对习作缺乏信心的现象。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呢?在此,我谈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在观察中为学生积累“说”的素材
“爱说”是小学生的天性。一节课里,只要老师的讲课停下来,而又没有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很快的下面便是“说”声一片,越是低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但学生们说的都是“鸡零狗碎”的事,如果你让他们按一定的句式要求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哪怕是造一个句子,他们可能又变得“无话可说”了。因为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没有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意识。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对于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尤其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为学生积累“说”的素材奠定基础。我在班里开展了“每天一发现”活动,并且根据三年级单元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家乡的秋天、我身边的人、校园里的春天、我身边的环境等等。他们常常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光彩夺目的世界,而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周围世界的。因此,通过“每天一发现”的观察活动,为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直观、形象的素材,让他们在说话中有“事”、有“象”可说。值得一提的是,观察中老师有序地安排观察程序十分必要,如观察课余生活时从总体到部分,观察人物时从外貌到品质和具体事例等。观察有序,学生的观察活动就显得有目的、有中心,所获得的印象必然是清晰地贮存于学生记忆屏上,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有序进行,在习作时就更易于做到构思有序、条理清楚。
二、在上课前为学生创造“说”的平台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的感情没有被激发,思路的闸门尚未开启之时,我们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敞开胸怀,各抒己见。在学生通过观察、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获取了习作素材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说”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到的“象”转化为“词句”,帮助学生有效地整理习作素材。“说”是“写”的前提和基础,“言为心声”,说得好、说得有条理,习作时便有“物”可写,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目的。也就是说,如何把词和形象连接起来进入学生的意识,这需要给学生安排一个“说”的过程。为此,我在课前总会安排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每天一发现”的观察所得“说”给大家听,师生在听的过程中给“说”的同学提出用词或造句方面的建议。如一同学说:“今天我看见几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了。”有些同学便会对此换个说法:“今天,我看见几片树叶像黄蝴蝶似的在空中飞舞。”“今天,几片黄黄的树叶跑来告诉我: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持之以恒地做这样的说话练习,学生对如何遣词造句便有了更深的认识,边说、边听、边议,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书面语言,从而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三、在教学中为学生做好“写”的铺垫
三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对于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还缺乏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习作”为中心,让更多的教学活动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多方面的准备是有必要的。我们知道,单元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是前后呼应的,从不同角度应和了单元主题,也从不同高度推进了单元目标,所以在设计习作课的时候,必须把它与整个单元的主题、知识主线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充分的习作启动准备。
以三年级下册“介绍家乡的景物”为例,笔者这样为学生做好“写”的铺垫。首先,从单元导语“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入手,辅以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带学生走进“美”的世界,为介绍家乡的景物奠定“美”的意识基调。其次,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再次,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优美语句,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我仿佛成了一朵荷花……”,这些语句,都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美”,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最后,在口语交际中,指导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模仿文中的优美语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家乡的景物。通过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再写“美丽的家乡”也就能轻车熟路了。
四、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进行“写”的迁移
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对于儿童而言,模仿无疑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三年级的学生要习作,就像小儿学走路一样,模仿就是第一手段。教材中的课文不乏优美的语句和修辞手法,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写作思路或习作技巧,对于还只是“形象思维”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心领神会”的。因此,“仿写”是最能让学生习得方法的一个选择,而小练笔又是学生进行仿写的一个好的平台。
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把握好每一次小练笔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从中习得写作的方法。如《荷花》课后安排的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们一起学习课文第四小节“我仿佛成了一朵白荷花……”后,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景、体验美感的情景下,指导学生写校园中的一种植物,写出看花的奇妙感受。有同学写道:“春天,挺拔的树干中,一朵朵鲜红色的木棉花盛开了。花瓣的根部是白色的,再向上渐渐变粉、变嫩。花瓣向一个小姑娘绽开的笑脸,红得那么可爱。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一朵木棉花,穿着鲜艳的红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蜜蜂飞过,告诉我采蜜的快乐;蝴蝶飞过,告诉我春天的美丽。置身木棉树下,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虽是模仿,却能成功地把习得的语句和修辞手法迁移到自己的语言写作中,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五、在习作中指导学生实现“写”的提升
在观察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课前搭建“说”的平台,让学生从“说”中得法;在教学中为学生修桥、铺路,作好铺垫;小练笔又让学生习得方法和技巧……学生的习作兴趣被一步步地激发出来,他们的心中不仅产生了“我要写”的愿望,也生发了“我能写”的自信。这时候的学生要习作,想必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当堂写作的时候,我要做的是,指导学生谋篇布局,按序行文,认真写字,做到字体端正,书写规范、整洁,行款格式正确。在有内容可写的基础上再做到这些要求,学生的写作也就真正有效地提升到“乐于书面表达”的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