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是珍贵和伟大的,生命意识的本质就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语文教育要培养生命意识。
【关键词】生命意识 基础性和人文性 更新观念
一、生命与生命意识
我们知道,“地球环境创造了生命,生命也反过来改造了地球”。这是有关生命的重要内容。其实生命在地球上生存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大自然的最深远的目的。地球上的千百万物种,它们的生存,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达到这种巧妙的平衡,以实现生命的生存。适宜生命生存的平衡条件,是由千百万物种共同创造、共同维持的,必须维持这种平衡,种种生命才能生存。而生命经历这样的“适应→进化”的路线,达到生物体与环境的协调,达到生态平衡,就是生命的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对生命最基本的了解。
生命意识,其本质就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尊重生命,也就意味着尊重个性。生命是人的载体,没有生命也就谈不上人的一切情感、思想。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学校教育必须落实在对生命的保护和热爱、对学生的保护和热爱上。然而,传统教育却忽视生命意识,一方面非人道地用戒尺驱赶学生进“三味书屋”读书,以教本为本的物本教育,极少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降低为物或工具,基本上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对待,老师讲,学生“装”,不容丝毫变通,教师“管教不管学”、“管‘分’不管人”,只热衷于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很少研究甚至不去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宣扬鼓励非人性的“悬梁刺股”、“皓首穷经”的苦读书精神,学生的学习行为严重异化,正常的生命活动无法进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谈不上生命意识的存在。在《灯下漫谈》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现实生活,生命意识都还很淡薄。
近年来见诸报刊杂志的校园杀人和自杀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学生生命的一个重要杀手。有些犯罪者仅仅是为了区区几元钱而杀人,有的是为了哥们义气,有些杀人犯还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见到青少年轻生的现象,有的是为了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是跟父母赌气,有的是因为他人对自己的误解。由此可见,学校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老师本身生命意识淡薄,社会上许多人几乎漠视生命。生命意识的教育,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二、语文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其它学科,最具基础性和人文性。1996年5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句话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是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语文的本质是超越的,它超越时空、指向历史和未来、逼近永恒;我们在语文的帮助下实现生命意义的发掘与精神的再生。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构建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传递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最大的意义是促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公正性,能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里,亦即生活在语文中,语文是个人和世界联系的纽带,他在语文中存在并与世界建立联系,他在语文中展示生活与人生,并在语文中感悟生命的本质意义。语文并非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人自身的一部分、人体功能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通常,语文教学往往只从交流功能上来理解语言的特性,偏重于语言的语法规则、音位结构等,多强调语言的运用。既然人类交际所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文的这种主体性特征,把握语言背后跃动的主体生命和灵魂。
三、语文教育要培养生命意识
1、更新观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教本”为本的物体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便是:重单向灌输,轻多向交流;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定性结论,轻主体发挥;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重最后结果,轻思维训练;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发展;重智育教育,轻全面发展;课堂按固定的模式:板书课题、解题、介绍作者、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大意、归纳中心、总结特色、练习等,几乎一灌到底。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真正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观念,不要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标准答案里,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尝试创造,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各抒己见的自由度,为学生能力释放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与学生融洽和谐地相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给学生充分的提示,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强化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在未来学习中自主扩大阅读面,注重引导学生服从兴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远离功利、拒绝媚俗,思考生活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生命意识
安徽李炳才在《感觉语文》一文说:“语文是关于对人类生命过程中一切活动描述的符号和想象的科学。”是的,任何课文都蕴含着生命意识的内容。如:小学语文课文《种鱼》:农民种玉米收获玉米,种花生收获花生,小猫种鱼却没有收获,鱼为什么活不了,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好开端;课文《王二小》,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对生命的戕害。初中课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白蝴蝶之恋》更是生命意识教育的好材料。张晓风在《敬畏生命》中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这当然不是说她第一次遇见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而是第一次真正地去关注生命,为生命感到“诧异和震惊”。“诧异和震惊”之下,“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明状的敬畏”。蒙田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使之过得丰盈充实。”由此而启迪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人们的观念里,往往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而把动植物视为自然物,对于它们的生命给予漠视甚至随意践踏,而《白蝴蝶之恋》作者刘白羽却对一只微乎其微的小生命倍加关注,拯救生灵的不仅是“我”,太阳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里更多地注入了生命意识和爱的哲理。高中课文《我与地坛》、《纪念刘和珍君》、《祝福》等,其生命的蕴含就更为丰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看似沉寂、荒凉、萧瑟中,实则蕴含着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那些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自在的野草荒藤、摇头晃脑疾行的蚂蚁、稳稳停在半空的蜜蜂、忽飞忽走的瓢虫,还有那苍凉的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这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使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悼念,也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意识使他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学界的巨人。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于刘和珍等人的徒手请愿明确持否定态度,因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对穷凶极恶而又荷枪实弹的敌人,这无疑是不当的,只能作无谓的牺牲。其实生命是最可宝贵的,生命无谓丧失,是革命的最大损失。鲁迅的另一篇《祝福》中,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人物形象分析上,而没有上升到尊重生命伦理的层面。如:“柳妈”这一人物往往被师生定格为“封建迷信、可笑可悲”的小人物,而没有继续挖掘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她对弱者祥林嫂所持的冷漠和嘲笑态度,无疑成了加速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而我们身边有大量这种人的存在。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史怀哲的《我的呼吁》、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等课文也是极好的生命教育素材,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圣哲们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的伦理;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社会、国家、宇宙做出贡献,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丰富学生情感
(1)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现代语文教学讲究大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完成,更多的是在课外时间进行。而关于生命问题正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2006年我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是:“82年前,在《祝福》声中,鲁迅对封建礼教扼杀生命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如今,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的喜庆节日里,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家乡人民的生存情形、人们对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真切的看法,生命问题就会更加深入学生心中。
(2)办专刊,写出对生命的感悟。随着课堂生命意识的逐步渗透,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也逐步深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的欲望也会加强,写作的情绪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把他们对生命的感悟的文章发表在班刊和校文学社期刊上,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增强其生命意识。
总之,语文离不开生命的内容,每一篇课文就是一首生命的乐章,要想使得个体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生命摆脱困境,在语文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海飞主编余谋昌著:《走出人类生存的困境》,1997年6月北京第一版
2、赵晓飞:《灌输生存意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期
3、曹动清:《论传统语文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8~9期
4、李炳才:《感觉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
5、胡孝华:《在语言世界里悠游飞翔》,《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1期
6、刘慧 刘惊铎 曾红 刘国庆:《寻找教育的元基点——生命教育》(下),《教育文摘周报》,2000年11月21日第47期第六版
7、蔡明:《生命是摇曳在风尘中的秋千》,《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九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 基础性和人文性 更新观念
一、生命与生命意识
我们知道,“地球环境创造了生命,生命也反过来改造了地球”。这是有关生命的重要内容。其实生命在地球上生存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大自然的最深远的目的。地球上的千百万物种,它们的生存,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达到这种巧妙的平衡,以实现生命的生存。适宜生命生存的平衡条件,是由千百万物种共同创造、共同维持的,必须维持这种平衡,种种生命才能生存。而生命经历这样的“适应→进化”的路线,达到生物体与环境的协调,达到生态平衡,就是生命的价值。这应该是我们对生命最基本的了解。
生命意识,其本质就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尊重生命,也就意味着尊重个性。生命是人的载体,没有生命也就谈不上人的一切情感、思想。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学校教育必须落实在对生命的保护和热爱、对学生的保护和热爱上。然而,传统教育却忽视生命意识,一方面非人道地用戒尺驱赶学生进“三味书屋”读书,以教本为本的物本教育,极少顾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降低为物或工具,基本上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来对待,老师讲,学生“装”,不容丝毫变通,教师“管教不管学”、“管‘分’不管人”,只热衷于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很少研究甚至不去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宣扬鼓励非人性的“悬梁刺股”、“皓首穷经”的苦读书精神,学生的学习行为严重异化,正常的生命活动无法进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谈不上生命意识的存在。在《灯下漫谈》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如今,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现实生活,生命意识都还很淡薄。
近年来见诸报刊杂志的校园杀人和自杀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学生生命的一个重要杀手。有些犯罪者仅仅是为了区区几元钱而杀人,有的是为了哥们义气,有些杀人犯还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见到青少年轻生的现象,有的是为了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是跟父母赌气,有的是因为他人对自己的误解。由此可见,学校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老师本身生命意识淡薄,社会上许多人几乎漠视生命。生命意识的教育,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二、语文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其它学科,最具基础性和人文性。1996年5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句话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是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语文的本质是超越的,它超越时空、指向历史和未来、逼近永恒;我们在语文的帮助下实现生命意义的发掘与精神的再生。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过程,也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构建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传递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最大的意义是促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公正性,能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里,亦即生活在语文中,语文是个人和世界联系的纽带,他在语文中存在并与世界建立联系,他在语文中展示生活与人生,并在语文中感悟生命的本质意义。语文并非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人自身的一部分、人体功能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通常,语文教学往往只从交流功能上来理解语言的特性,偏重于语言的语法规则、音位结构等,多强调语言的运用。既然人类交际所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文的这种主体性特征,把握语言背后跃动的主体生命和灵魂。
三、语文教育要培养生命意识
1、更新观念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教本”为本的物体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便是:重单向灌输,轻多向交流;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定性结论,轻主体发挥;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重最后结果,轻思维训练;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发展;重智育教育,轻全面发展;课堂按固定的模式:板书课题、解题、介绍作者、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大意、归纳中心、总结特色、练习等,几乎一灌到底。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真正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观念,不要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标准答案里,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尝试创造,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各抒己见的自由度,为学生能力释放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与学生融洽和谐地相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给学生充分的提示,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强化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在未来学习中自主扩大阅读面,注重引导学生服从兴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远离功利、拒绝媚俗,思考生活问题。
2、在教学中培养生命意识
安徽李炳才在《感觉语文》一文说:“语文是关于对人类生命过程中一切活动描述的符号和想象的科学。”是的,任何课文都蕴含着生命意识的内容。如:小学语文课文《种鱼》:农民种玉米收获玉米,种花生收获花生,小猫种鱼却没有收获,鱼为什么活不了,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好开端;课文《王二小》,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对生命的戕害。初中课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白蝴蝶之恋》更是生命意识教育的好材料。张晓风在《敬畏生命》中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这当然不是说她第一次遇见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而是第一次真正地去关注生命,为生命感到“诧异和震惊”。“诧异和震惊”之下,“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明状的敬畏”。蒙田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使之过得丰盈充实。”由此而启迪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人们的观念里,往往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而把动植物视为自然物,对于它们的生命给予漠视甚至随意践踏,而《白蝴蝶之恋》作者刘白羽却对一只微乎其微的小生命倍加关注,拯救生灵的不仅是“我”,太阳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里更多地注入了生命意识和爱的哲理。高中课文《我与地坛》、《纪念刘和珍君》、《祝福》等,其生命的蕴含就更为丰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看似沉寂、荒凉、萧瑟中,实则蕴含着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那些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自在的野草荒藤、摇头晃脑疾行的蚂蚁、稳稳停在半空的蜜蜂、忽飞忽走的瓢虫,还有那苍凉的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这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使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悼念,也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意识使他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学界的巨人。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于刘和珍等人的徒手请愿明确持否定态度,因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对穷凶极恶而又荷枪实弹的敌人,这无疑是不当的,只能作无谓的牺牲。其实生命是最可宝贵的,生命无谓丧失,是革命的最大损失。鲁迅的另一篇《祝福》中,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人物形象分析上,而没有上升到尊重生命伦理的层面。如:“柳妈”这一人物往往被师生定格为“封建迷信、可笑可悲”的小人物,而没有继续挖掘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她对弱者祥林嫂所持的冷漠和嘲笑态度,无疑成了加速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而我们身边有大量这种人的存在。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史怀哲的《我的呼吁》、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等课文也是极好的生命教育素材,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圣哲们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的伦理;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社会、国家、宇宙做出贡献,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丰富学生情感
(1)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现代语文教学讲究大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完成,更多的是在课外时间进行。而关于生命问题正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2006年我给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是:“82年前,在《祝福》声中,鲁迅对封建礼教扼杀生命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如今,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的喜庆节日里,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家乡人民的生存情形、人们对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真切的看法,生命问题就会更加深入学生心中。
(2)办专刊,写出对生命的感悟。随着课堂生命意识的逐步渗透,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也逐步深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的欲望也会加强,写作的情绪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把他们对生命的感悟的文章发表在班刊和校文学社期刊上,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增强其生命意识。
总之,语文离不开生命的内容,每一篇课文就是一首生命的乐章,要想使得个体生命乃至整个人类生命摆脱困境,在语文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海飞主编余谋昌著:《走出人类生存的困境》,1997年6月北京第一版
2、赵晓飞:《灌输生存意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期
3、曹动清:《论传统语文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8~9期
4、李炳才:《感觉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
5、胡孝华:《在语言世界里悠游飞翔》,《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1期
6、刘慧 刘惊铎 曾红 刘国庆:《寻找教育的元基点——生命教育》(下),《教育文摘周报》,2000年11月21日第47期第六版
7、蔡明:《生命是摇曳在风尘中的秋千》,《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