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好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上好作文课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标志,还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我任教语文多年,发现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大致为:(1)觉得没有内容可写,胡乱编写;(2)语言积累少,难以写具体;(3)观察事物能力差,缺乏想象力;(4)题材不广,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我从以下方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中产生,而是从人们对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如果学生对学习有想要学的愿望,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学生从上小学就开始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可能为数甚多,写作时缺乏素材,为了应付,只能胡编乱抄,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要以知识的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只有当知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引诱力时,学生才会乐意学。
二、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条传统经验,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特点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促进写作。
首先,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学会了解题目,并从中学习审题的方法。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等,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段落关系和开头、结尾的写法等,学习表达技巧。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学生对阅读课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三、说练结合
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很多新鲜事,要留心观察,善于做笔记。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作文源泉。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农具、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要善于留心观察。其次,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平时,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作文便成了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勤奋好学的,老师都是工作积极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总是千篇一律,缺少新意。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注重培养学生作文时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再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回忆中找真。创造自由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交流,就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真实感受,说出真话,再动笔就不会都是空话、谎话了。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想象作文。在教学想象作文时,要教育学生敢想、多想,拓宽遐想空间。例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就可以随意地想一想它的过去和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的天性。我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给学生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题目,如《假如我会克隆》、《二十年后的我》……习作质量很高。
四、积累素材
学生写假话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来源是丰富的生活,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难以持久地使学生写真述实。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每开展一项活动前,都要向学生讲明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让学生积累素材。比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可以在每一周,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日记在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看了别人的日记很有感触,觉得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为什么别人能写出感人的日记,而自己却把这么好的素材舍弃了呢?教师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诱导,告诉他们:“在作家的眼里,每一件事都是写作的素材。很多很有意义的事都没有引起你们的注意,说明你们还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不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遇事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此下去,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写文章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五、反复修改
“文章是改出来的”。很多学生上作文课时只愿写不愿改,写出来的文章总像和尚脑袋上的帽子——平不塌。修改作文不是漫无目的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完后让学生自改,这有利于他们发现一些写错的字、词、句。自改后可让学生相互改,学生对习作已经有了一个定向思维,形成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后是师评,教师在指导修改时,原则上不作大而全的批改和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原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修改意识和兴趣,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使文章立意更新颖,中心更突出。
总而言之,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就是要多读、多看、多练。
一、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中产生,而是从人们对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如果学生对学习有想要学的愿望,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学生从上小学就开始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可能为数甚多,写作时缺乏素材,为了应付,只能胡编乱抄,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要以知识的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只有当知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引诱力时,学生才会乐意学。
二、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条传统经验,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特点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促进写作。
首先,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学会了解题目,并从中学习审题的方法。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等,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段落关系和开头、结尾的写法等,学习表达技巧。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学生对阅读课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三、说练结合
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很多新鲜事,要留心观察,善于做笔记。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作文源泉。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农具、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要善于留心观察。其次,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平时,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作文便成了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勤奋好学的,老师都是工作积极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总是千篇一律,缺少新意。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注重培养学生作文时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再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回忆中找真。创造自由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交流,就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真实感受,说出真话,再动笔就不会都是空话、谎话了。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想象作文。在教学想象作文时,要教育学生敢想、多想,拓宽遐想空间。例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就可以随意地想一想它的过去和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由的天性。我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给学生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题目,如《假如我会克隆》、《二十年后的我》……习作质量很高。
四、积累素材
学生写假话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来源是丰富的生活,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难以持久地使学生写真述实。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每开展一项活动前,都要向学生讲明活动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让学生积累素材。比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可以在每一周,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日记在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看了别人的日记很有感触,觉得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为什么别人能写出感人的日记,而自己却把这么好的素材舍弃了呢?教师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诱导,告诉他们:“在作家的眼里,每一件事都是写作的素材。很多很有意义的事都没有引起你们的注意,说明你们还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不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遇事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此下去,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写文章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五、反复修改
“文章是改出来的”。很多学生上作文课时只愿写不愿改,写出来的文章总像和尚脑袋上的帽子——平不塌。修改作文不是漫无目的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完后让学生自改,这有利于他们发现一些写错的字、词、句。自改后可让学生相互改,学生对习作已经有了一个定向思维,形成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后是师评,教师在指导修改时,原则上不作大而全的批改和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原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修改意识和兴趣,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使文章立意更新颖,中心更突出。
总而言之,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就是要多读、多看、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