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疑问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多样化多角度的探究活动来解答疑问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做”好综合探究课呢?下面就以认识马克思主义第一课为例来谈谈我对探究课的认识。
一、我的探究
一直以来,因为理论性太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话题不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我先让学生自己看课题,就课题提出疑问;然后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来,要求学生按难易程度排列顺序;学生自己解决容易的问题,由我提供课外资料,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较难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我设计的探究规则如下:
分配子课题,由各组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合作组一般都是固定的)探究子课题,并形成成果予以介绍,其他课题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质疑。
子课题一:结合提供的材料,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何特点。这个问题隐藏在材料中,要求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去理解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之间展开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突出特点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点和归宿点,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实践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又避免了老师干涩无趣的讲解说教,提高了课堂效率。
子课题二:结合时代背景和提供的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种完美的理论。
设计理由是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点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正确完美的理论,实则不然,它有局限性。
小组间为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氛围浓厚,我也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最后课题组代表作了简要报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其是由当时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但我们接着分析了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如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因而突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让学生辩证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自然得出结论。
子课题三:今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周年,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何在。
这个问题设计是我认为探究这个课题的价值所在,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学习历史本来就是“古为今用”,了解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这个问题呈现以后,讨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思路开阔,观点新颖,结合材料表达了多种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包含的要把基本原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论对当下依旧具有借鉴意义;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的理想蓝图,其中有许多具体措施曾经成功地付诸实践,并直至15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施行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等都说明《共产党宣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学会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学会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核心理念吗?应该相信、信任学生的能力。
二、我的反思
教育家赞可夫也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出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探究社会生活,升华情感。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不得不承认,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走,教学流程一气呵成,只是体现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的好课;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只是体现所谓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表象而已。应该让学生有时间冷静地思考,因为内在思维的活跃远远胜过这种表面热闹实际上一无所获的热闹。应该让学生自主生成问题,激发并促进其探究兴趣。这样的课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立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精彩、认真。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的发展,我应该把关注的重心由教师自我转到学生。无须刻意追求教学程序的流畅,刻意让学生活动,而是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知识的构建,营造一种学必有问,问必带思、思必有辩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教师的角色从充当学生情感、思维的“脚手架”转变到帮助学生自己搭建“脚手架”。当然,这就要求我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挖掘学习内容的核心要素、内在逻辑、价值理念,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状态。
三、我的困惑
新一轮课改开始后,经过培训、案例分析、问题研讨,我也追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每节课都设计有活动,诸如讨论,自由问答,辩论等。课堂上学生很兴奋、课堂很热闹。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因为学生比以前喜欢上历史课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课的设计耗费了不少课堂教学时间,学习效率却不高,教学时间还不够用,经常出现前松后紧、期末赶教学进度的现象。我感到有些困惑,如这种课的教学质量不如传统课的质量高,课堂是否越活就越好,表扬是否越多就越好,如何保证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节奏要跟着学生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我们应该打好什么样的学科基础,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探究课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与反思,不断丰富探究课的实践理论,提高综合探究课在日常教学中的覆盖率。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一、我的探究
一直以来,因为理论性太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话题不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我先让学生自己看课题,就课题提出疑问;然后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来,要求学生按难易程度排列顺序;学生自己解决容易的问题,由我提供课外资料,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较难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我设计的探究规则如下:
分配子课题,由各组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合作组一般都是固定的)探究子课题,并形成成果予以介绍,其他课题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质疑。
子课题一:结合提供的材料,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何特点。这个问题隐藏在材料中,要求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去理解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之间展开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突出特点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生产点和归宿点,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实践了高考的能力要求,又避免了老师干涩无趣的讲解说教,提高了课堂效率。
子课题二:结合时代背景和提供的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种完美的理论。
设计理由是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点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正确完美的理论,实则不然,它有局限性。
小组间为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氛围浓厚,我也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最后课题组代表作了简要报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其是由当时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但我们接着分析了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如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因而突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让学生辩证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自然得出结论。
子课题三:今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周年,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何在。
这个问题设计是我认为探究这个课题的价值所在,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学习历史本来就是“古为今用”,了解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这个问题呈现以后,讨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的思路开阔,观点新颖,结合材料表达了多种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包含的要把基本原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论对当下依旧具有借鉴意义;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的理想蓝图,其中有许多具体措施曾经成功地付诸实践,并直至15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施行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等都说明《共产党宣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学会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学会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核心理念吗?应该相信、信任学生的能力。
二、我的反思
教育家赞可夫也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出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探究社会生活,升华情感。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不得不承认,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走,教学流程一气呵成,只是体现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的好课;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只是体现所谓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表象而已。应该让学生有时间冷静地思考,因为内在思维的活跃远远胜过这种表面热闹实际上一无所获的热闹。应该让学生自主生成问题,激发并促进其探究兴趣。这样的课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立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精彩、认真。随着学习的深入、认识的发展,我应该把关注的重心由教师自我转到学生。无须刻意追求教学程序的流畅,刻意让学生活动,而是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知识的构建,营造一种学必有问,问必带思、思必有辩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教师的角色从充当学生情感、思维的“脚手架”转变到帮助学生自己搭建“脚手架”。当然,这就要求我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挖掘学习内容的核心要素、内在逻辑、价值理念,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状态。
三、我的困惑
新一轮课改开始后,经过培训、案例分析、问题研讨,我也追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每节课都设计有活动,诸如讨论,自由问答,辩论等。课堂上学生很兴奋、课堂很热闹。我心里感到很高兴,因为学生比以前喜欢上历史课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课的设计耗费了不少课堂教学时间,学习效率却不高,教学时间还不够用,经常出现前松后紧、期末赶教学进度的现象。我感到有些困惑,如这种课的教学质量不如传统课的质量高,课堂是否越活就越好,表扬是否越多就越好,如何保证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节奏要跟着学生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我们应该打好什么样的学科基础,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探究课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与反思,不断丰富探究课的实践理论,提高综合探究课在日常教学中的覆盖率。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