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完《湖心亭看雪》,我知道有个令我纠结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在关注课上学生的思维这方面,我做的不够好,可以说是放过一次极好的使教学更有效的机会。这些天我一直在找为这个事实找个理论支撑,结果就找到了如下一段话:
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结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维,新创意。
——布鲁姆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他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这篇山水小品中,所以我不但把品味雪后的奇景作为教学目标,同时还把体会作者的情感放在了目标之中。
对于雪后奇景的赏析,学生显得志得意满,很有把握,手举得像小树林似的,那神色似乎也在说:简单!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过程:
师:本文写了西湖雪后的奇景。请分析景色“奇”在何处?
生1:奇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可以看出天地都被大雪覆盖,浑然一体,都是白色的。
师: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就会有一种感觉,那是……
生2:是一种苍茫的感觉
生3:水上能划船,说明这水还没有冻上,可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可以看出水上还能是白的,我觉得这个挺奇怪的。
师:是奇怪还是奇特?
生3:奇特。
生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这种浑然一体的状态下,作者用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量词,都是非常小的量词,在这个情景下,景物都变得非常渺小了,天地又是那么的广阔,这个景色很奇妙。
师:好的,她注意到的是量词,天地苍茫是从大处着眼,各个景物则可以看作是从小处入手。
生5:我也想说这句,让人觉得那么大一片湖,就这么一些非常渺小的东西,让人觉得非常安静,非常有诗意。
生6:景色是幽静深渊,洁白广阔的,宛如仙境一般。
从这6个同学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其实他们是说出了有关“奇”字的三种理解:奇怪的;奇妙的;奇特的。学生3所说的奇怪的,其实只是奇怪于在水上能划船这件事,而非是雪后这个景。当时我虽然是用“奇特”一词去扭转他的答案,但也只仅仅限于以词换词,却并没有关注他的思维的错误点。事后想想,这的确是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接着在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过程中,仍然有不关注学生的思维的问题存在。唉,现在想想,我真的是太不敏感了。
师:从全文来看,作者传达出了他怎样的感情?
生1:第一段中对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的描述“独往湖心亭看雪”,他并不是一个人去的,但是从一个“独”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的孤独也非常地清高,虽然舟子也去了,但是舟子却没有他那样的心境,没有他那样的高度去欣赏雪景,所以他非常清高,自己觉得心里非常孤独。
师:她抓住了一个“独”字,很棒啊!是啊,还有舟子呢,怎么能说“独往”呢?
生2:只有作者一个人是去看雪,而舟子是载他去看雪,目的不一样。
师:作者认为舟子跟他不是一路人,不是他的知音啊。
生:可以看出他是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明朝灭亡了,他不去当官
师:不为谁当官呢
生:清朝
师:那是不是用刚才那个同学的“清高”一词更恰当一些呢?
我边说边写上了板书:清高孤傲。
课下想想这段,还真是有些汗颜啊!学生分明是偷换了话题,把体会情感变成了分析人物,我却丝毫没有发现,而且还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了。“清高”是对人的特点的描述,而非情感的表述,虽然板书时调整了一下,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角度出了问题,我却没有关注到。其实,在课上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是这一课的难点所在,这也恰恰是学生能力的薄弱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同时,在指导学生如何解题上也能更加有效。因为在平时的做题中经常会发生答非所问的现象,也经常会发生偷换话题的现象,比如,2010年中考试题第13题: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第一个表格是听《黄河大合唱》时的印象,就有学生回答“气魄伟大”,而读过文本就不难发现,“伟大的气魄”实际上是指演奏的气魄而非冼星海这个人。可见,这堂课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应该是我们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当时我能再把速度放慢一点,再仔细琢磨一下学生的回答,也许就不会留有这样的遗憾。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与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掩卷沉思,我暗下决心:今后的课上教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正确与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结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维,新创意。
——布鲁姆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他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这篇山水小品中,所以我不但把品味雪后的奇景作为教学目标,同时还把体会作者的情感放在了目标之中。
对于雪后奇景的赏析,学生显得志得意满,很有把握,手举得像小树林似的,那神色似乎也在说:简单!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过程:
师:本文写了西湖雪后的奇景。请分析景色“奇”在何处?
生1:奇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可以看出天地都被大雪覆盖,浑然一体,都是白色的。
师: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就会有一种感觉,那是……
生2:是一种苍茫的感觉
生3:水上能划船,说明这水还没有冻上,可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可以看出水上还能是白的,我觉得这个挺奇怪的。
师:是奇怪还是奇特?
生3:奇特。
生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这种浑然一体的状态下,作者用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量词,都是非常小的量词,在这个情景下,景物都变得非常渺小了,天地又是那么的广阔,这个景色很奇妙。
师:好的,她注意到的是量词,天地苍茫是从大处着眼,各个景物则可以看作是从小处入手。
生5:我也想说这句,让人觉得那么大一片湖,就这么一些非常渺小的东西,让人觉得非常安静,非常有诗意。
生6:景色是幽静深渊,洁白广阔的,宛如仙境一般。
从这6个同学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其实他们是说出了有关“奇”字的三种理解:奇怪的;奇妙的;奇特的。学生3所说的奇怪的,其实只是奇怪于在水上能划船这件事,而非是雪后这个景。当时我虽然是用“奇特”一词去扭转他的答案,但也只仅仅限于以词换词,却并没有关注他的思维的错误点。事后想想,这的确是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接着在体会作者的情感的过程中,仍然有不关注学生的思维的问题存在。唉,现在想想,我真的是太不敏感了。
师:从全文来看,作者传达出了他怎样的感情?
生1:第一段中对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的描述“独往湖心亭看雪”,他并不是一个人去的,但是从一个“独”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的孤独也非常地清高,虽然舟子也去了,但是舟子却没有他那样的心境,没有他那样的高度去欣赏雪景,所以他非常清高,自己觉得心里非常孤独。
师:她抓住了一个“独”字,很棒啊!是啊,还有舟子呢,怎么能说“独往”呢?
生2:只有作者一个人是去看雪,而舟子是载他去看雪,目的不一样。
师:作者认为舟子跟他不是一路人,不是他的知音啊。
生:可以看出他是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明朝灭亡了,他不去当官
师:不为谁当官呢
生:清朝
师:那是不是用刚才那个同学的“清高”一词更恰当一些呢?
我边说边写上了板书:清高孤傲。
课下想想这段,还真是有些汗颜啊!学生分明是偷换了话题,把体会情感变成了分析人物,我却丝毫没有发现,而且还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了。“清高”是对人的特点的描述,而非情感的表述,虽然板书时调整了一下,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角度出了问题,我却没有关注到。其实,在课上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是这一课的难点所在,这也恰恰是学生能力的薄弱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同时,在指导学生如何解题上也能更加有效。因为在平时的做题中经常会发生答非所问的现象,也经常会发生偷换话题的现象,比如,2010年中考试题第13题: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第一个表格是听《黄河大合唱》时的印象,就有学生回答“气魄伟大”,而读过文本就不难发现,“伟大的气魄”实际上是指演奏的气魄而非冼星海这个人。可见,这堂课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应该是我们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当时我能再把速度放慢一点,再仔细琢磨一下学生的回答,也许就不会留有这样的遗憾。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与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掩卷沉思,我暗下决心:今后的课上教学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正确与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