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整本书的阅读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让学生们的童年书香飘逸。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着力开展互动交流等方面着手尝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互动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内、课外的比例应是3:7的比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界定高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不少于100万字,并提出要读整本的书。读整本书的思想已经被重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生活中网络和现代媒体的无处不在,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外,学生们更感兴趣的是看电视、玩电脑,大多不喜欢阅读,更无阅读兴趣,对整本书的阅读更是缺少动力,即使被老师、家长强制阅读也只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毫无实效。因此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兴趣引领诱发阅读之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故事的情节
  学生们不爱课外阅读,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大都故事性强,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的情节都很精彩、曲折,读起来感人,读进去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课外阅读内容,娓娓道来,使学生对课外书的内容产生一种向往以及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上完《三借芭蕉扇》之后,就给学生讲《西游记》里的故事。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阅读《西游记》,阅读热情异常高涨。
  (二)由书中的人物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流传下来许多读书的故事。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古今名人读书的相关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新课标必读书目《成语故事》中的《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和《囊萤映雪》,正是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使匡衡、孙敬、苏秦走向了成功。读书的好处不可估量!如陈毅元帅看书时竟把墨水当糖用糍粑沾着吃。让学生感受革命领袖竟然能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废寝忘食地读书,真是太令人敬佩了!由此,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高涨。
  只有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由“要我读”转化为自主需求的“我要读”。
  二、方法引领体会阅读之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读书也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读时往往浮于表面,读书走马观花,随意性强,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只有教会学生快速、准确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才会有实效。下面以《追踪小绿人》为例,谈谈应如何引导学生来读整本的书。
  (一)浏览
  拿到一本书,映入眼帘的即封面,要从书名、作者、附言、插图四方面浏览。
  1.書名。从书名中的关键词可以了解书的相关内容或思想感情。《追踪小绿人》,初读书名中两个关键词:“追踪”“小绿人”,就可以知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因为现实中没有小绿人。另外,还可以读出这本书是围绕小绿人展开叙述的。明白了这些,再读书时,就做到心中有数了。
  2.作者。如果熟悉书的作者,则可直接阅读;不熟悉,则可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作者相关情况,了解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了解书的写作背景,为理解作品作铺垫。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波。看到这个名字,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跳出我们曾学过的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从这篇文章中,我们率先知道金波是一位儿童作家。如果还想深入了解金波,就查阅资料,了解金波更多的作品,以备今后阅读。
  3.附言。附言,是指封面中除了题目和作者以外的文字。这些简短的文字能让我们读出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意在说明书的重要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价值。《追踪小绿人》的封面上端,有两行简短的文字,一行是“让经典润泽孩子的心”,一行是“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从这里,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这本书是经典,是精品儿童文学。了解了这些,再读书时,就明白该以精读的方式来接触它。
  4.插图。任何一本书上的插图,都是美编精心绘制的,不是信手涂鸦。插图,是这本书的灵魂、精髓,是书的眼睛。看了插图,对小说的大致内容以及主人公,就大致了解了。如《追踪小绿人》的插图就是小绿人。
  (二)阅读
  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中的长篇小说,从语言到思想内容都是非常纯美的,都是专家们精心为学生定制的阅读大餐。享受这些大餐,不能走马观花,而要精心阅读。读书方式,主要有略读和精读。从是否出声而言,主要有朗读和默读。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读?由环境和个人的爱好来决定。在家里的书房中,可以大声朗读;在学校的自习课上,为不打扰大家,可以默读;遇到优美的章节,一定要放声朗读。如《追踪小绿人》一书,语言生动活泼,贴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大声朗读。这样不仅能识记书的内容,更能受到语言的熏陶,一举多得。
  (三)摘抄
  读书不但能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能丰厚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读书从语言到内容,要最大化地吸收,这就需要读记;读书还要引导学生从好词、佳句、章节概括三方面加以记录。
  (四)写作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都是精挑细选的阅读范本。如夏洛蒂的《简·爱》,艾米丽的《呼啸山庄》以及安恩的《艾格尼斯·格雷》,都是轰动世界文坛的佳作。他们的成功,是多年笔耕不辍、勤于练习的结果,我们应学习作者们这种写作精神。如何让自己的习作语言生动吸引人,要靠平时的练习,而读写结合,就是最平常的练习途径。读书,一定要写读后感。当整本书读完后,合上书本。这时,脑中留下的,就是感受最深的。先将原文的内容简单叙述,然后将自己的感受真切地写下来,这就是一篇好的读后感。
  三、互动交流 收获阅读之果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之法,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巩固整本书的阅读效果。可以搭建各式各样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
  (一)读书心得交流会
  每天的晨会课时间,让学生们分享读书心得,这样能促进学生对自己所读书目进行整理,又给了他们展示的空间。学生有了表现的舞台,自然会乐此不疲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读书知识竞赛活动
  学生愿意读书,需要有动力,而知识竞赛就会很好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如学生读书之后,教师可以举行“名著作者大追寻”“我把故事领回家”等读书知识竞赛。竞赛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欣喜、自豪的成就感,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好处,收获到如珍珠般熠熠生辉的文学作品给自己带来的丰厚积累。
  (三)读书小报制作与展评
  让学生根据所读书目内容设计与制作读书小报,这样学生不再毫无目的,费力耗时地阅读。因为他们好胜心强,参加小报展评一定会竭尽全力,制作出一些“色、香、味”俱全的报纸。他们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边读边思,并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或需要的资料及时摘录,积累语言并灵活运用。这样就能快速提升整本书的阅读效果。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但是,读书的方式不同,体现的价值也不同。一本书的价值,在于读者对待它的方式,是漫不经心地翻过便束之高阁,还是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味并留下思想印痕?这些要依靠我们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引领学生们走进书的海洋,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和读书的乐趣。
其他文献
现实——学生觉得“用字母表示数”好难  一日,区内两位名师进行同课异构展示,课题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字母表示数》。纵观两节课,总体感觉是学生学得非常累、接受起来非常困难。以教材第一个例题的教学为例:  教材例题(见下图):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让学生推算2个,3个……到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在第一位名师的课堂上: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有学生填写b,有不少学生填写的是b×c,还
声音是自然界一种奇妙的东西,学生对神秘莫测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对声音王国中的无穷奥秘更是想一探究竟,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奇妙的声音王国,有效弄清声音的产生原因,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时进行了反复思考,设计了教学三步曲,引导学生逐层推进探究进程,效果甚佳。  第一步,亲耳聆听——感受声音之美  科学源自生活,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科学。人们生活在一
“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十大核心词之一。新课标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建立数学模型必须立足于生活情境,对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得到能反
【背景描述】  5月,我有幸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志愿者活动。这次活动是赴云南大理永平县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技术启迪智慧”“小学语文读写项目”的考察调研工作。该项目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援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借助整本书课外阅读活动的互动开展,实现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一对一的教育帮扶,最终改变当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现状。  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后进生的日常教学管理仍然困扰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总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后进生出现的阶段性问题比较明显。我个人觉得后进生应该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后进生,给班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究其成因主要是家庭因素。我们清楚地发现:后进生的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居
现代课堂教学既有科学的预设,又有灵活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个性心理、思维品质以及认知基础等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他们在课堂探究学习中往往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学习和认知状态,从而使课堂上的隐性教学资源变得异彩纷呈,推进了课堂进程的多样化和不可预测性的发展。  现代课堂教学是在充分预设基础上的顺学而教的课堂。在动态生成的现代课堂上,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
1.Cometes系列中央摆件(Saint-Louis圣路易)¥24,9502.ZenForest甜点盘(L’ObjetatLaneCrawford)3.Oblivion地毯(罗奇堡RocheBobois)¥446004.Press装饰花瓶(罗奇堡RocheBobois)¥13,1005.Kaivo靠枕(Marimekko)约¥3606.Fan餐椅(TomDixonatLaneCrawford)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1《简称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课视频学习,正确读好《简称歌》并熟读成诵。  2.知道简称分别代表哪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3.能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运用简称。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微课视频学习,能正确读好《简称歌》并熟读成诵。  2.知道简称分别代表哪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写话”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的培养的确应放在第一位。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低年级学生愿写话,爱写话,写好话,应在“兴趣”两字上下工夫。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并长时间保持学生写话兴趣呢?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自主心理,让他们获得控制自己学习的权力,是激发写话内在动机的主要因素。 
“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要去证明的了。想唱歌时便唱歌,想出专辑时就出。”阿黛尔总是这样随性而洒脱,无论取得过怎样骄人的成绩,无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多少狂热粉丝,她依然我行我素,不为名利所累,为自己而活,为家人而活。  牛津郡一个清新湿润的冬日上午,阳光奋力穿过积雨云照射下来,一组工业暖气温暖着这个充满诗意的破败古堡里空阔寒冷的房间,Annie Leibovitz决定在这儿将阿黛尔·阿德金斯(Adel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