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腾讯微博“那坡,那娃”想到的农村学生留守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留守孩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孩子”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其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或他人监护教育的孩子。在农村中学,许多的留守孩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学习、行为、性格等方面的问题。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教师对留守孩子进行教育时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有孤军奋战之感,效果也往往不甚乐观。
  
  一、留守孩子家教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隔代教育现象
  就目前的农村,留守孩子在家里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教育。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隔代教育现象。在这种隔代的家庭教育中下列问题普遍存在。
  1、监护人素质低下,家教观念落后
  在对留守孩子祖辈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绝大多数识字不多,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对孩子的关心也大多只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情上。他们往往只从物质条件上去满足孩子,很少注意对孩子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引导。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勤劳朴素得以言传身教以外,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身心问题并不能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更别提全面、持之以恒地配合学校教育。留守孩子在遇到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无人倾诉,和监护人存在着沟通上的障碍。
  2、家庭教育方式欠妥
  我们知道,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为每个孩子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孩子祖辈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少地方欠妥。
  (1)家庭教育方式单一。有的祖辈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采取“经验主义”的态度,把对自己儿女的教育方式照搬照抄,用到对孙子女的教育中。孩子犯了错,总是一味的批评或一味的打骂,对于孩子犯错的原因以及孩子的自尊心,则很少考虑到。另外,有的监护人溺爱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于迁就和袒护,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2)家庭教育片面、缺乏民主。很多祖辈监护人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成绩的进退,而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则普遍缺乏。许多孩子在家不做家务,大小事情都由爷爷奶奶包办,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习惯。由于年龄的巨大悬殊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在教育孩子时,他们往往不太考虑孩子的想法,在孩子谈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与观点时,他们常常在没有认真思考之前就对孩子观点的合理性予以否定。长此以往,孩子与祖辈之间就形成了一道交流沟通的深壑,使得孩子心理上在情感上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3、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由于各种因素,如年龄、文化层次、思想观念,许多监护人一遇到孩子出现问题就不知如何是好,只会通过打电话向孩子的父母汇报。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亲情缺失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孩子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这使得孩子严重缺失健康的重要因素——亲情。并且给孩子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1、亲情观念淡薄
  长时间不与父母共同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与依恋极受影响,使得他们对家庭亲情观念的认识日益淡薄。班里有一个留守男孩,父母从他还是婴儿时就外出做生意,爷爷早逝,一直由年迈的奶奶抚养。这孩子性格孤僻,说话不多,但问题多多。父母偶尔回家,他从来都不叫,行同陌路。十几年了,无论父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最后,他父母无奈地去领养了一个女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亲情是什么?
  2、情感缺乏引发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孩子的情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心、爱护。然而作为留守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成长中的困难也不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感情上的支持和开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问题就会一点点积淀,并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性格内向、孤僻、自卑、抑郁、敏感、情绪消极等,有的转而向同龄异性寻求情感慰籍,引发早恋。
  3、影响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
  中学阶段的留守孩子年龄大都在12-18岁之间,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得不到父母在性格、品行上对自己的影响,加之长期缺乏亲子情感,从而影响到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家校合作缺乏成效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单单是靠学校,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显得势单力薄。只有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相互配合,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才能协调一致,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家庭教育无能为力,学校教育孤力难支,家校合作缺乏成效。
  
  二、解决策略或措施
  
  針对农村中学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来加以解决。
  1、积极举办“家长学校”。
  认真并有计划地举办 “家长学校”,针对留守孩子监护人的思想特点进行必要的家教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祥实的案例,帮助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可向监护人宣传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使监护人了解如何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从而使家校形成一股从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发挥出富有成效的综合教育作用。
  2、在学校加强养成训练。
  留守孩子在家里,由于监护人的不得力,养成教育往往是块软肋。在此情况下,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这方面的责任。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留守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各种集体活动等达到这一目的。组织主题班会是一种让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主题,在班会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为最终的道德行为的养成打好思想基础。如,针对我班学生的许多不文明行为,特召开主题班会“向不文明行为告别”。通过辩论、小品、演讲等形式,指出不文明行为的种种后果,学生们由此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为此。通过各类集体活动,如团队活动、运动会、篮球赛等也可以逐步养成留守孩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行为。
  3、建立留守孩子辅导档案。
  为留守孩子建立专门的辅导档案,将孩子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所在地,留守孩子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作详尽的记载,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感以及思想动向,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情感或心理上的问题应及时予以疏导。
  4、加强留守孩子与父母的联系
  农村中学的学校可以开展各种针对性的活动,对留守孩子作指导。如,让他们每月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加强与父母的亲情交流。同时,学校也应指导孩子的父母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多关心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抚慰,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享受到亲情的温暖。
  
  总之,对农村中学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是艰巨而富有意义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积极研究、努力实践,就一定能让留守孩子也一样健康、和谐地成长。
其他文献
班主任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同时,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小助手,是班集体建设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有一批称职的班干部,班集体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便可以更顺利的展开。而在班主任的选择上,我通过“三步走”,顺利跳出“霍布森选择”的怪圈。  第一步:直接任命  新接手的班级,因为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况且这种直接任命的方法便于班级工作的及时开展,使班级以最快的速
【摘 要】说课,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已日渐明显。文章以数学说课为例结合自已的体会从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对说课的认识。  【关键词】说课 数学 学法 教法  说课是近几年我国日渐兴盛的一种较好的教研活动形式,基于它本身特点和功能,已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讲授公开课和优质课时更是如此。教师们如果在讲课时能充分地利用好说课,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我们学校
【摘 要】众所周知,物理学作为高中较为抽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中物理课程有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学生在掌握时较为困难。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要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生反思能力  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如何学好物理课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通过
北师大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其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许多言外之意须去研磨,诸多文本背后的精彩须去探寻。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孩子们一些想象的空间,给孩子们一点自由表述的机会,使其将课堂当中所学到的一些东西加以内化、深化,我想,课后小练笔便是一个较好的平台。如何让课后小练笔美丽起来呢?我做了一下尝试。  一、搭建练笔小平台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灿烂星辰,是历史长河里大浪淘沙过后的人文精华,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在人格养成、情操陶冶、民族精神养育等方面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有利于孩子直探人性本源,轻便吸取人生的智慧。但中华经典语言文字的高度浓缩和精练也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了一道道障碍,加之部分教师在诵读指导中不注重方法,一味让学生盲目地背诵诗文,但由于不理解诗文的大意,不能体会诗文的意境,因而所积累的东西也没能发挥其作用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们往往怕写作文,甚至谈“文”色变。该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帮学生树立信心,变“怕写”为“乐写”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制定目标,让他们都能够摘着“果子”,树立起写作信心。如后
【摘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从而发现身边的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获取数学知识,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集体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的体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结合课内知识充分发掘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摘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关键词:情境;兴趣;能力;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握学生的情感需要,积极创设各种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 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今天”的发现创新,是“明天”发明创造的基础。试想,如果瓦特不是从小着迷观察和思考被水蒸气推动的水壶盖,能发明后来的蒸汽机吗?年近10岁的高斯在上小学二年级时,面对老师提出的“1 2 3 - 98 99 100=?”的问题,根据数目特点,避开从左到右依次相加的机械算法,采用首尾相加的方法,直接得出5050,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