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基本活动经验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0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即主要在于学生经历和感悟数学基本活动过程,建立一定的数学直观,培养创新性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和发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做数学”,积累操作性经验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应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在问题中“做数学”,在活动中积累操作性经验。因为学生经验的形成,仅靠“认真听讲”是难以完成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去操作、去观察、去体验、去交流、去感悟,进而积累属于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1]
如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教材安排找角、摸角、比角、画角、拼角、折角、数角、做角等一系列活动来全方位呈现“角”,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做数学”的乐趣,积累操作性经验。一些教师认为,二年级的学生好动且不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就引导学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往下走,既费时效率又不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二年级的学生思维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稳定,能连续有效学习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因此,我们建议教师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以4—6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单”,抓住学生的好胜心和注意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增强动手动口能力。类似的像通过平移、旋转,用小刀切橡皮泥等方式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应先让学生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建立几何直观,逐步积累操作性经验。
二、旧知迁移,让学生“悟数学”,积累思考性经验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延伸。教学应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光会“做”不够,要提升为理论,让学生“悟数学”,感悟数学思想和研究数学的方法。思维过程也能积淀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2]学生在感悟中思考,在辨证中反思,将新经验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中,逐步积累思考性经验。
以《认识多边形》为例,先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纸片的边,然后出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分类,讨论汇报。由于学生大脑中已有四边形的知识经验,将之迁移到多边形上是水到渠成的事。再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学生通常想到“数格法”和“剪贴法”,相比之下“剪贴法”更为先进,学生能在操作性经验之后有所思考,将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迁移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是完成思维的“第一次飞跃”。此时教师若追问: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拔高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完成思维的“第二次飞跃”。学生的思维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但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在无限循环的感悟、反思中生长。
三、聯系生活,让学生“找数学”,积累实践性经验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接触到一些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原始数学经验,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将这些经验迁移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但由于小学生接触书本中的数学知识较多,造成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因此,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积累实践性经验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例如,在度量长度、角度时,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和教具使用,更应重视学生操作性经验的积累。笔者曾带领学生到操场、走廊、学校花园等地进行实地测量,抛出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这栋楼有多高?给每个小组提供米尺、量角器、绳子等测量工具,看看学生能找出几种求解方法。汇报发现,有的小组先观察楼层,绘图,用绳子绑住橡皮垂吊下来,测量一层楼的高度再计算;有的小组通过测量高楼影子的长度和太阳角度计算出楼高;有的小组在高楼墙壁上发现“建筑设计简介”直接知道了楼高。这个小组的发现并非偶然,是建立在生活实践经验上的。另外,教材也呈现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建筑物、冰箱、牛奶盒、方砖等现实模型,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全面认识几何图形,积累数学基本经验。
四、回归本质,让学生“创数学”,积累创新性经验
我国学者刘加霞教授说:“把握数学的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数学需要创新,学生需要创新,教师也需要创新。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给学生创造培养创新能力的空间。
数学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审美智慧和创新精神。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应用,就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1]进而达到在数学领域上的创新和发展。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教师可以举办“搭纸牌”“用木条护鸡蛋”等比赛。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动手设计模型,在反复实验、验证中积累创新性经验。又如设计“用七巧板讲故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玩转七巧板的同时掌握图形的特征,拼出富有新意的图案。还可以设计“黄金比图案”“对称轴图案”等,让学生“创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道路上,教师要让学生“做数学”“悟数学”“找数学”和“创数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杨豫晖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2]杨国华.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落地生根”[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12:13-15
[3]温育华.浅谈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2.3:71
(责编 黄珍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0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即主要在于学生经历和感悟数学基本活动过程,建立一定的数学直观,培养创新性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和发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做数学”,积累操作性经验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应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在问题中“做数学”,在活动中积累操作性经验。因为学生经验的形成,仅靠“认真听讲”是难以完成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去操作、去观察、去体验、去交流、去感悟,进而积累属于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1]
如201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教材安排找角、摸角、比角、画角、拼角、折角、数角、做角等一系列活动来全方位呈现“角”,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做数学”的乐趣,积累操作性经验。一些教师认为,二年级的学生好动且不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就引导学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往下走,既费时效率又不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二年级的学生思维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稳定,能连续有效学习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因此,我们建议教师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以4—6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单”,抓住学生的好胜心和注意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增强动手动口能力。类似的像通过平移、旋转,用小刀切橡皮泥等方式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应先让学生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建立几何直观,逐步积累操作性经验。
二、旧知迁移,让学生“悟数学”,积累思考性经验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延伸。教学应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光会“做”不够,要提升为理论,让学生“悟数学”,感悟数学思想和研究数学的方法。思维过程也能积淀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2]学生在感悟中思考,在辨证中反思,将新经验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中,逐步积累思考性经验。
以《认识多边形》为例,先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纸片的边,然后出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分类,讨论汇报。由于学生大脑中已有四边形的知识经验,将之迁移到多边形上是水到渠成的事。再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学生通常想到“数格法”和“剪贴法”,相比之下“剪贴法”更为先进,学生能在操作性经验之后有所思考,将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迁移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是完成思维的“第一次飞跃”。此时教师若追问: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拔高难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完成思维的“第二次飞跃”。学生的思维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但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在无限循环的感悟、反思中生长。
三、聯系生活,让学生“找数学”,积累实践性经验
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接触到一些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原始数学经验,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将这些经验迁移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但由于小学生接触书本中的数学知识较多,造成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因此,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积累实践性经验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例如,在度量长度、角度时,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和教具使用,更应重视学生操作性经验的积累。笔者曾带领学生到操场、走廊、学校花园等地进行实地测量,抛出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这栋楼有多高?给每个小组提供米尺、量角器、绳子等测量工具,看看学生能找出几种求解方法。汇报发现,有的小组先观察楼层,绘图,用绳子绑住橡皮垂吊下来,测量一层楼的高度再计算;有的小组通过测量高楼影子的长度和太阳角度计算出楼高;有的小组在高楼墙壁上发现“建筑设计简介”直接知道了楼高。这个小组的发现并非偶然,是建立在生活实践经验上的。另外,教材也呈现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建筑物、冰箱、牛奶盒、方砖等现实模型,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全面认识几何图形,积累数学基本经验。
四、回归本质,让学生“创数学”,积累创新性经验
我国学者刘加霞教授说:“把握数学的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数学需要创新,学生需要创新,教师也需要创新。教师应根据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给学生创造培养创新能力的空间。
数学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审美智慧和创新精神。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应用,就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1]进而达到在数学领域上的创新和发展。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教师可以举办“搭纸牌”“用木条护鸡蛋”等比赛。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动手设计模型,在反复实验、验证中积累创新性经验。又如设计“用七巧板讲故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玩转七巧板的同时掌握图形的特征,拼出富有新意的图案。还可以设计“黄金比图案”“对称轴图案”等,让学生“创数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道路上,教师要让学生“做数学”“悟数学”“找数学”和“创数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杨豫晖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2]杨国华.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落地生根”[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12:13-15
[3]温育华.浅谈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2.3:71
(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