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经验的“再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fu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四基”后,数学活动经验逐渐成了老师们探讨研究的主题,尤其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成了老师们研究的热点。经过研究,让学生经历有明确数学目标的数学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了老师们的共识。但对于如何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老师们的描述就相对模糊了。因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如“画一画”、“摸一摸”等,也有内隐的思维活动,如“推理”、“归纳”等。无论是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还是内隐的思维活动,都是对已有数学活动经验的“再造”。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参与、内化、反思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提升数学经验,促进数学经验“再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激活已有数学活动经验,对接数学新知,引发数学知识迁移
  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变化,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也是如此。因此,学生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解与内化往往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上展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托学生已有数学活动经验的辐射作用,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运算律。翻阅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对于运算律教学编排有其共性的地方,如所有的运算律学习都是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入;运算律的学习都是经历了“发现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归纳规律——初步运用规律”的过程。我想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数学知识经验的唤醒和迁移。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一:探究规律,激活数学活动经验
  探究题:21×9=189;321×9=2889;4321×9=38889;54321×9= ?
  探究题的设计是为了唤醒学生对于规律探究一般方法的记忆。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知识、能力等限制,对于客观规律的探究一般采用都不完全归纳法。因此,笔者在这里安排了探究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用不完全归纳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注意点,为后续运算律的探究奠定基础。
  前置作业二:解决问题,激活数学知识经验
  (8 8 …… 8) (8 8 …… 8)
  40个8 6个8
  可以改写成( )×8或 ×8 ×8,
  所以( )×8= ×8 ×8
  数学学习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上的学习,对于学生已有的、较模糊的数学知识,笔者通过课前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既有有利于学生对新知或新技能的正迁移,也有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负迁移。因此,在前置作业时,设计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1.注意唤醒数学活动经验与新知之间的相同要素,强化相同要素,弱化负迁移;2抓住关键活动的本质特征,促进数学迁移。
  二、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再造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再造要基于学生数学活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与思考,感悟数学经验。
  1.从“经历”走向“经验”。 史宁中先生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身数学活动经验“自然生长”的过程,是基于学生原有数学活动经验而进行重新建构与再造的过程。如在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40 6)×8,40×8 6×8
  (52 68)×3=52×3 68×3
  这两个算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内在结构,并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等内化结构,最后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并引出规律。通过上述教学,学生经历了从“发现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归纳总结规律”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逐步完成了对乘法分配律的“认知到内化”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过程性的、体验性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更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观察、交流、辨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对已有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再造,努力使浅层次的数学活动经验向较高层次的数学活动经验转化。
  2.从“模糊”走向“清晰”。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的“主观性知识”。因此,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清晰的,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及时点拨,使得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模糊”走向“清晰”。
  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学习的,而且,同一内容在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通过数学活动对学生已有数学活动经验再造,使得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加全面和清晰。
  三、反思数学活动过程,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很注重引导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感悟数学活动经验,而很少让学生对整个数学活动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固然非常重要,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反思,内化数学活动经验显然更为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自省数学活动过程。梳理回顾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提炼内化数学活动经验。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提炼数学活动经验,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再造。
  【作者单位:太仓市港城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站立海绵垫的方法干扰人体直立时的本体觉,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PPV--PS
一般老师习作教学的流程是:出题(出示习作内容)——讲解(习作指导)——学生习作——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习作。一般学生的作文课是这么上的:听老师指导——思考、交流、讨论——习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可以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表现的地方。可见,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音乐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只有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连接,才能准确地表达和创造音乐,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出发,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真情体验,大胆创新
防守能力是小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篮球课堂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防守能力展开论述,提出了几种提升篮球防守能力的具体方法:提高防守意识;提高防守技术;提高防守战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篮球防守能力。  篮球比赛不仅要有进攻,更要有防守,只有有效地做到攻防结合方能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小学教师仅仅只注重于篮球进攻技术的教学,
听力作为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的一种主要输入方式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增强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本文从直接和间接听力教学两个角度,提出目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的启示,探讨和优化小学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实践。  在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环境中,听英语是拓展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对所学
课题1:儿童英汉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吉林省教育厅 十二五 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77号  课题2:小学科学双语教学建模研究,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12511B55  为了适应经济国际化进程,我国急需中西文化兼容的中英双语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国小学双语教学方兴未艾。教学模式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具有可操作性和有序性等特点。成功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双语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也越来越多地被我们体育老师所采用,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往往是比较表层的合作:简单分组后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在教学中这样的合作学习已经帮助了我们的教学,但针对每个教材是否都适合,怎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的特性更大潜能地发挥学生之间的这种合作作用,在教学的指导上我们的老师又应该怎样来处理和指导,这些都是让我们想要去深入地
蒙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蒙语口语交际训练,积极构建蒙语文体验教学。  无论在蒙语课堂中还是在课堂之外,我采用体验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把音乐、简单的动作、游戏、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