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审题进行到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审题成则文章成。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审题指导与训练,但学生在写作或考试中出现的审题偏差现象仍然很严重。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主要以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题为例,谈谈有关审题应具备的几种意识,请方家指正。
  一、审题应具备服务于立意的意识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即文章的主旨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与“主心骨”。立意向来有高低深浅之分。清代王原祁说:“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虽渲染周致,终属隔膜。”立意“存高远”,正所谓“人所难言,我易言之;人所易言,我所言之”。审题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文章的主题立意。2011年南通市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即“中心明确”,大多数初中生都能捕捉到“积极向上、明确集中”的主题,但要想确立“深刻新颖”的主题就有难度了。
  海门市2012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又闻那一缕馨香”非常值得玩味,作文评分就是“主题的提炼”上见高低。大多数考生都能扣住“馨香”这一关键词,明确了要写表现“真善美”的物、人或事,写出“又闻栀子花香、又闻菊花茶香、又闻槐花香、稻花香”等题材,但仅将“馨香”理解为“花香”,立意浮于表面,这类文章只能在切入分48分之下。相反,有考生写出“奶奶熬的粥香、母亲洗的衣香、外婆包的粽子香、爷爷抽的烟香”等,由外在的嗅觉感受深入到无形的亲情挚爱,主题提炼与立意角度都极具个性、新颖深刻,给阅卷教师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思维震撼。
  近五年来,“比喻多义类作文”成为一道受广大出题教师青睐的靓丽风景线。如“又见枝头发新芽”(2008年广州)、“我心中的风景”(2009年成都)、“心灵的脚步”(2009年盐城)、“那一缕春风”(2010年黄石)、“送他人一朵花”(2010年长沙)、“我心中的太阳”(2011年潍坊)、“我的天空”(2011年滨州)、“在阳光路上”(2011年连云港)等,不胜枚举。这些文题在审题第一步时尤其要注意,审出其中的本义、实义、常用义、表层义,更要审出其比喻义、象征义、语境义、深层义,通过联想,化实为虚,挖掘内涵,虚实相生,提炼升华,使文章形神兼备,夺人眼球。
  南通市2008年中考文题“一道风景线”,前面的“提示语”写道:“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提示语与文题相得益彰,给考生指明了立意的方向:“风景线”无论在眼中还是在心中,都必须美丽、优雅、令人感动,必须是值得赞美与肯定的人或事物,是一种值得歌颂的健康的心态、向上的精神、高尚的情怀、坚定的信念、博大的胸怀。如果审题停留在“自然风景”层面,那么就会给人潦草马虎、不深入的印象了。
  “文为心声”,立意好的文章能够展现考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文章带有考生独特的思想与个性。审题时把握好“立意”这一关,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二、审题应具备服务于选材的意识
  海门市2012年九年级第二次模考中出了这样的作文题:“守望心灵的阳光”。审题时,立意方面的难度并不大,大多数考生都审出了“阳光”的比喻义、象征义,可是对于选什么材料、写什么内容,很多考生犯了难,以至于写出似叙似议、文体模糊的文章,抑或通篇议论、无实质内容的文章。因此,审题在思考立意之余,还必须要学会围绕中心初步明确写作的内容。我国清代诗论家李重华说过:“吟咏先须择题,运用先须选料。不择题则俗物,先能秽目;不选料则粗才,安足动人?”没有选材步骤的审题,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过场,势必导致作文的低效或无效。
  其实上述文题 “守望心灵的阳光”之前还有一段提示语,非读不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孟佩杰,命运对她很残忍,她却用阳光的心灵回报这个世界。是的,人的心灵需要阳光的普照,封闭幽暗的心,即使面对艳阳天,也抹不去深藏的阴霾。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孟佩杰阳光的心灵。守望阳光,让心中的绿色永恒;守望心灵,让明天的希望闪光。”这段提示语既明确了文章的立意,又提示了选材的范围。“守望心灵的阳光”就是像孟佩杰一样能够坚定内心的信念、追求内心的梦想、固守心灵的美好。考生只要找出心灵的阳光所在,具体描述守望的过程,突出其艰辛和喜悦即可。
  审题要服务于选材,明确选材的范围,除了关注提示语之外,还不能忽视文题中出现的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限制性的词语。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一道风景线”是写“一道”或“一组”风景,不是“两道”;“在尝试中成长”选材上暗示了“什么尝试”,是一次精神的感悟、生活中的经历,还是学习上的突破?等等。值得补充的是,近年的作文题在《语文课程标准》“说真话、抒真情”的理念下,很多都带有“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体验”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从生活中找“米”,不能生搬硬套所谓的“最小说”“例范文”了。
  如何在审题的过程中找到“选材”的突破口,很多教师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法,如添加要素法、比较异同法、大题小做法、小题大做法……此处不赘述。
  三、审题应具备服务于结构的意识
  如果说“立意”是确定“为什么写”,“选材”是解决“写什么”,那么“结构”就应是完成“怎样写”的任务了。宋代姜夔在谈论写文章时说:“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审题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在作文之前明确题目中的种种限制与要求,如文章的重点何在、如何扣题切题、照应点题等。“戴着镣铐跳舞”,在笔走游蛇中向阅卷教师展示自己“镣铐”的贴切与恰到好处,体现构思的匠心,这就是谋篇布局的魅力。
  2012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就这样慢慢长大”轻松亲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使考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但是这个文题在审题方面还是设置了陷阱:“就这样”三字要求考生立意明确;“慢慢”一词则着重考查学生结构文章时是否注意到过程的完整、故事情节的曲折,是否凸显了自我体验的过程,是否突出了“长大”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哲理。“慢慢”正是行文的详点重点,应该由三件事或三个以上生活片段构成,才能体现其过程性和曲折性。很多考生仅由一件事情生发出成长的感慨,显得单薄而仓促,势必与高分无缘。
  有一类作文题,如“开出自己的花”“升起心中的太阳”“守望心灵的阳光”等,都是动宾短语。对这一类文题的审题,将写作的重点落在“动词”上,体现在具体过程中,即如何“开出”自己的花,如何“升起”心中的太阳,如何“守望”自己心灵的阳光,不侧重于“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也不侧重于“这样做了之后”的结果。在安排全文提纲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必须重点考虑。
  很多中考文题中带有“最”“也”“还”“更”“其实”“又”“终于”等副词,这些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审题难度,也是考查考生行文结构能力的抓手,因此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我”,其中“总”就有丰富的潜台词。它暗含曾有过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把“钥匙”的经历,既有“众里寻他千百度” 的百转千回,又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会心一笑,把其中的层累写出来,即可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总之,审题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筛选、品味、提炼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品味提示语、剖析作文题、关注具体要求三方面,放眼服务于“立意”“选材”“结构”三个意识,将审题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告别过去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手段,顺应现在投影仪、一块屏幕、电子课件的教学课堂,迎接未来网络课堂、电子课堂、随身听课堂。课程改革集结号已经吹响多年,如今信息技术的介入把课程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格外地引人入胜,它已成为引领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助推器。那么,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终极目标呢?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在讨论这个命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两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我们会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将心理辅导内容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历史教学与心理辅导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逐步地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学习;心理辅导]  我们可以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将心理辅导融入于其中是十分必要
[摘 要:在教学条件的限制下,教学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针对不同学生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案。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效,教师可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自身作用,推动高中数学精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数学;精准教学]  1论述大数据背景下的师生角色变化情况  1.1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课堂角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①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制定了新型教学方案。原有
[摘 要: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形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是语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从基础的开始锻炼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具备良好的起步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习惯,善于利用生活的素材,在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 ]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语文教学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贯彻新课改下的教育
[摘 要:在微信公众号不断普及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校园微信公众号增加一个应急板块,对参与公众号运营的师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在逐步的完善中吸取经验,致力于创成一个家长教师学生沟通集于一体的多功能微信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多的实用功能向全体师生开放,并不断改进现有的公众号功能与学生服务流程。真正的发挥出微信公众号的可开发功能的实用性。为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全方位升级,真正的成为一个实用又可应急的平台。  关键
[摘 要:電工电子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掌握的课程。本文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和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基础教学;教学方法]  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
[摘 要:音乐课程在艺术课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色彩与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作为普通高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之一,在帮助学生感受与审美音乐模块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事宜地融入其他艺术课程知识去拓展学生思维应是音乐教师教探索与研究的一部分。  关键词:音乐教学内容;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方式]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概况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要求,音
[摘 要:小組合作学习是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能力和训练物理解题能力实践的关键所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想要有效训练初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就需优化物理教学资源,在小组合作中训练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拓宽教学的内容,在小组合作中训练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小组素质考核,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初中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物理;解题能力;训练;策略]  初中物理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成绩经常起伏的很大,一部分
无论是对语文教师还是对多数学生而言,作文的教与学,向来都是一件高耗低效的苦事。学生“挤牙膏”式的写作,教师蹙额头状的批阅,使双方都备感苦闷,舒畅表达的快乐杳然难寻,惬意欣赏的愉悦荡然无存。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但语文教师写前点拨的缺失、写后指导的缺席,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学生辛辛苦苦写出一个存在瑕疵的“毛坯子”之后,教师及时跟进指点以促其上档升格的意识淡薄,这常常导致学生每烧“一壶水”都是“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健全的成长阶段,面对是非对错缺少足够的判断能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确保小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发挥自身作用,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工作,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观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传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