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近7年,江一写了3本长篇小说,2本诗集,1本散文集,4本专业学术著作。因为深受学生喜欢,关于做人、生活方面的聊天常有发生,江一也乐于给学生指点迷津,虽然这些话题,往往最终会绕回写作的问题上,这是他最关心的教学——写作的核心便是人的存在,老师对写作的教学,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写法上,还应当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广阔。
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评价说,“做江一老师的学生,孩子们是幸运的”。衡水中学郗会所校长评价说,“书本无言,但却用默默的艺术形式来研究教育、帮助孩子、追求理想。这个工作是扎实的、高质的、感人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都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孜孜以求,这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江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是渴望课堂的,课堂是教师生命的天堂。因为教师可以将别人不能言说的事物表述出来、表述清楚并流传下去。
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江一始终坚持,课堂中孩子们除了学习、记忆的东西之外,还应该有可以创造的东西。对于语文而言,那便自然是写作,而且写作更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他说,“孩子真的需要一种最美的记忆方式,那就是写作。”
江一对此常思常新。受尼采《悲剧的诞生》启发,他提出“悲剧的被诞生”,一个“被”字,说明悲剧有时不是自然而然的诞生的,而是在人的参与下诞生的,“悲剧的被诞生”意味着创作本身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具有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成为了艺术作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助力甚至核心。而此时,老师就要研究如何利用这种力量为育人工作服务。
首先,老师必须保证艺术创作要向真、善、美这些正能量的方向发展;其次,老师要深度介入艺术创作的过程,及时纠正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及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孩子创作时,一定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如何去表现真、善、美,当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出了问题,老师要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比如帮助学生处理好一个情节,以便突出一个矛盾,表现一个情感或主题或哲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老师对作文的主要指导工作就在对情节的处理上。当帮助孩子设置了一个精彩的情节时,育人工作也已经完成了。当学生已经体验了一次如何用文字来表现真、善、美,尽管有时这种情节只是虚构的,但事实上它同真实的事件一样能够对孩子们起到教育功能。
这样的思考如何运用到教学中呢?江一总是擅长用最浅显的语言使学生明白。
“如何处理好情节结构?其本质是思维问题,就实战而言,有一种思维很常用,就是辩证思维,拿到一个题目,我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看,还要从题目的反面看,比如‘凉凉的初夏’,写好它,不仅要看‘凉凉’,还要看‘热热’,由热转凉是关键。再比如‘告别冷雨里的痛’,写好它,不仅要看‘痛’,还要看到痛的反面‘温馨’,由温馨到痛是关键,这就叫辩证思维。懂得这个,写作思路才会打开,明白吗?”
江一这样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而孩子们静静地听着,频频点头。
比作文讲解更重要的是作文点评。每次作文点评时,江一都会花上一整节课的时间来逐一赏析优秀的范文。哪里好?还能如何改进?他带着学生品味分析每一句精彩的句子,在发表总结时,他总是调动学生的思维,令其先行讨论,常常一节课下来,师生均意犹未尽。
江一和学生对写作日复一日的坚持,最终变成了《艺术里的童颜》这本厚厚的书——学生作品经得起考验,江一的长段点评非常精彩——这本书最终得到了出版。
大容量、高效率、严要求
衡水中学或许是全网被议论最多的中学。除了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笔记情况;课下学科自习要求考试化,即当堂独立完成作业,下课后立即上交等学习类要求,还有对于学生发型长度的统一规定、标准化的作息时间等生活方面的约束。在被问到班级的管理模式时,江一严格遵循着学校的教育思路:大容量教学,高效率学习,严要求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平台,铺设道路。
在他看来,这个教育模式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老师的工作对象是孩子,所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点,不是更换就能避免,不是指责谁的问题,而是该如何避免个别情况的发生。学校不可能因为个别学生而迅速改变,学生是灵活的,找办法调整适应,或者转学。
表面上似乎衡中就是外界传言中的学校:只看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然而,这样的误解,衡中学生第一个反对。衡中一名学生李维珍在毕业后写了一篇文章,真实讲述了自己在衡中的生活,其中用很大一段讲述了自己和江一亦师亦友的交往。
“高二时,我曾经和语文老师江一有过一番讨论。讨论起因是,我对于先秦诸子选读课中的济世思想不理解,而是倾向于道家的无为思想。江老师不但为我讲解了知识,还真诚地告诉我,从此可以看出我缺乏一定的担当意识,也不够自信,如果能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改变,在各个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不但适用于成绩,也包括了为人處事。江老师还提醒我要端正写字,因为字如其人,要做一个更为大气的人等等。这些教导都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并非圣人,也并非天才,但也需要去认识自己,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便是我们的引路人,那一句句教导,堪称字字珠玑。”
从教近7年,江一写了3本长篇小说,2本诗集,1本散文集,4本专业学术著作。这样大量的写作,都是他抓紧午休及其他空余时间写出来的。他并不怎么熬夜,作为典型又合格的衡中人,抓紧效率,高效备课是关键,效率高了,提高自己的时间自然也有了。
有人说,最好的家教便是以身作则,你想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表现成什么样的人。对老师来说,最好的教育大抵也是如此,你想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写作,你自己首先要痴迷于中。这就是江一,深信自己将和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体会种种人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漆永祥教授评价说,“做江一老师的学生,孩子们是幸运的”。衡水中学郗会所校长评价说,“书本无言,但却用默默的艺术形式来研究教育、帮助孩子、追求理想。这个工作是扎实的、高质的、感人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都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孜孜以求,这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江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是渴望课堂的,课堂是教师生命的天堂。因为教师可以将别人不能言说的事物表述出来、表述清楚并流传下去。
写作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江一始终坚持,课堂中孩子们除了学习、记忆的东西之外,还应该有可以创造的东西。对于语文而言,那便自然是写作,而且写作更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
他说,“孩子真的需要一种最美的记忆方式,那就是写作。”
江一对此常思常新。受尼采《悲剧的诞生》启发,他提出“悲剧的被诞生”,一个“被”字,说明悲剧有时不是自然而然的诞生的,而是在人的参与下诞生的,“悲剧的被诞生”意味着创作本身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具有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成为了艺术作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助力甚至核心。而此时,老师就要研究如何利用这种力量为育人工作服务。
首先,老师必须保证艺术创作要向真、善、美这些正能量的方向发展;其次,老师要深度介入艺术创作的过程,及时纠正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及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在指导孩子创作时,一定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如何去表现真、善、美,当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出了问题,老师要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比如帮助学生处理好一个情节,以便突出一个矛盾,表现一个情感或主题或哲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老师对作文的主要指导工作就在对情节的处理上。当帮助孩子设置了一个精彩的情节时,育人工作也已经完成了。当学生已经体验了一次如何用文字来表现真、善、美,尽管有时这种情节只是虚构的,但事实上它同真实的事件一样能够对孩子们起到教育功能。
这样的思考如何运用到教学中呢?江一总是擅长用最浅显的语言使学生明白。
“如何处理好情节结构?其本质是思维问题,就实战而言,有一种思维很常用,就是辩证思维,拿到一个题目,我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看,还要从题目的反面看,比如‘凉凉的初夏’,写好它,不仅要看‘凉凉’,还要看‘热热’,由热转凉是关键。再比如‘告别冷雨里的痛’,写好它,不仅要看‘痛’,还要看到痛的反面‘温馨’,由温馨到痛是关键,这就叫辩证思维。懂得这个,写作思路才会打开,明白吗?”
江一这样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而孩子们静静地听着,频频点头。
比作文讲解更重要的是作文点评。每次作文点评时,江一都会花上一整节课的时间来逐一赏析优秀的范文。哪里好?还能如何改进?他带着学生品味分析每一句精彩的句子,在发表总结时,他总是调动学生的思维,令其先行讨论,常常一节课下来,师生均意犹未尽。
江一和学生对写作日复一日的坚持,最终变成了《艺术里的童颜》这本厚厚的书——学生作品经得起考验,江一的长段点评非常精彩——这本书最终得到了出版。
大容量、高效率、严要求
衡水中学或许是全网被议论最多的中学。除了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记笔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笔记情况;课下学科自习要求考试化,即当堂独立完成作业,下课后立即上交等学习类要求,还有对于学生发型长度的统一规定、标准化的作息时间等生活方面的约束。在被问到班级的管理模式时,江一严格遵循着学校的教育思路:大容量教学,高效率学习,严要求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平台,铺设道路。
在他看来,这个教育模式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老师的工作对象是孩子,所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点,不是更换就能避免,不是指责谁的问题,而是该如何避免个别情况的发生。学校不可能因为个别学生而迅速改变,学生是灵活的,找办法调整适应,或者转学。
表面上似乎衡中就是外界传言中的学校:只看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然而,这样的误解,衡中学生第一个反对。衡中一名学生李维珍在毕业后写了一篇文章,真实讲述了自己在衡中的生活,其中用很大一段讲述了自己和江一亦师亦友的交往。
“高二时,我曾经和语文老师江一有过一番讨论。讨论起因是,我对于先秦诸子选读课中的济世思想不理解,而是倾向于道家的无为思想。江老师不但为我讲解了知识,还真诚地告诉我,从此可以看出我缺乏一定的担当意识,也不够自信,如果能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改变,在各个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不但适用于成绩,也包括了为人處事。江老师还提醒我要端正写字,因为字如其人,要做一个更为大气的人等等。这些教导都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并非圣人,也并非天才,但也需要去认识自己,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便是我们的引路人,那一句句教导,堪称字字珠玑。”
从教近7年,江一写了3本长篇小说,2本诗集,1本散文集,4本专业学术著作。这样大量的写作,都是他抓紧午休及其他空余时间写出来的。他并不怎么熬夜,作为典型又合格的衡中人,抓紧效率,高效备课是关键,效率高了,提高自己的时间自然也有了。
有人说,最好的家教便是以身作则,你想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表现成什么样的人。对老师来说,最好的教育大抵也是如此,你想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写作,你自己首先要痴迷于中。这就是江一,深信自己将和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体会种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