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断以有效衔接线上线下教学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在线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文章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四单元为例,从击破薄弱环节和诊断教学效果两方面探讨有效衔接线上线下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小学数学
  在疫情期间,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以新授课为主,以教授数学课本1-5单元为内容的线上课程学习,但线上教学存在时空距离远、互动效果差等弊端,学生更多的是浅层次的学习。特别是低年段,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亲身经历和体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中,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为疫情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数与代数”部分,笔者在衔接期将两个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争取实现知识复习的系统化和高效化,减轻学生复课后的学习负担及学习压力。
  面对线上教学的不足,教师应直面居家学习存在的短板,以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与返校后的数学课堂有效衔接,争取实现“无缝”连接。针对以上内容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活动。
  一、采用多举措,诊断线上教学效果
  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多以自主观看微课和完成课后练习的方式预习,教师常常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缺乏宏观的认识,笔者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梳理单元知识点,进行初步的回顾
  由于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这两个计算单元的知识点会淡忘,所以在复习这两个单元时,让学生先整理相关知识点。以“100以内数的认识”概念为例,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在初步回顾的基础上快速翻阅书本,通过内容再现唤起记忆,逐步整理和完善“100以内数的认识”思维导图,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内容进行宏观的回顾。
  (二)讲练结合,设计题型丰富、难度适中的学习单
  学习单分成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两个部分,既能保证大多数学生理清基础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上使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有所拓展和提升。
  如图1,考查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破十法”计算过程的掌握情况,以及图与算式之间的关联。算式的思考过程是内隐,而圈一圈的过程又将内隐的思维外显出来,以达到思维可视化的目的。
  (三)设计有针对性的综合练习
  为了检测衔接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了更全面和精准地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自主命题,查漏补缺。综合练习的题型主要来源为学生在前两个阶段的易错题,以及这两单元的重点知识,有重点,有详略,使练习达到简约高效的目标。
  二、分版块,逐一击破薄弱环节
  (一)数位概念模糊,审题困难
  审题即读懂题目意思,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这两个单元的概念部分大多来自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出现审题困难的情况,导致很多概念题的失分,举例如下。种:一是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这样长而复杂的句子需要教师辅助读题,在理解上会有困难;二是对数位相关知识点较为模糊。
  根据学情,笔者从审题方法人手,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1.完整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一年級学生识字量有限,往往不能完整地读清题干。首先,教师要引导“师生共读”,将长而复杂的句子一字不落地读完,使学生对题干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长句划分,逐句理解,提取题目中的主要信息,找出需要解决问题。
  2.抓关键词,提高审题效率
  圈出“两位数”“相同”“最小”等关键词,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避免被无关信息误导或错误判断题意。渗透“圈一圈、画一画”的读题方法,提高审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计算图、式无法有效联系
  低年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观为主,计算教学时多以小棒、计数器为辅助进行教学,但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能计算,却无法用图示表达清楚的现象。部分学生未根据算式的算理圈在合适的位置,个别学生出现漏圈甚至无从下手等情况。反观对算式中“破十法”计算过程,要比“圈一圈”的做题情况好得多,这与网络课程缺少必要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错误如下图: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三个解决策略:
  1.将图、式进行沟通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人微。”计算教学不但需要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示理解算理,还需要掌握抽象的算法,更需要学生体验直观和抽象的互通、互换过程。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描述“17”表示图中哪一部分,“-8”的部分该进行怎样的操作,在抽象的数和直观的图中架构一座桥梁,使之真正体会到数与形的结合。
  2.再现解题过程
  学生对“破十法”的计算过程比较熟悉,所以笔者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图片将17个苹果分成了10和7两部分。学生很快能回答出因为17中个位上的7不够减8,所以分出了10。再从10中去掉8,也就是从图中左边的10个苹果中圈掉8个。基于学生算法掌握的学情,利用算式反推图示的过程,再现解题过程,实现数与形的交互。
  3.拓展延伸
  在计算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采用多样化的算法。“破十法”是计算退位减法的常用方法,却不是唯一方法。有学生在计算“17-8”时,用连减的方式进行计算,将8分成7和1,17减7再减1。此时的思考过程与“破十法”不同,所对应的图示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将每一种计算的方法都进行直观的表征,真正做到数形结合。
  (三)解题过程不够完整、规范
  在一年级下册中,学生经常遇到“够不够?”“能不能?”的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结构开放,解法灵活,如下题:
  1.学校乒乓球队有30个运动员和6个教练,这箱矿泉水每人1瓶,够吗?
  学生的回答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答:不够。
  ②30 6=36(瓶),答:不够。
  ③30 6 =36(瓶),36
其他文献
作为家长,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家校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与老师的一次通话、参加每一次家长会,或是填写一张家校联系单……这些看似简单的事件,都承载着家校联系的重任,家长对它们处理得当与否,关系着对孩子的教育成败。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与学校携起手来,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把家校沟通当回事  张咏梅    著名
Scientists are building a powerful telescope1. It will help them see deep into space.  More than 400 years ago, Galileo Galilei built a telescope. He was an Italian scientist. He used the telescope to
【摘 要】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多借助课堂阅读教学来实现。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师个人专业水平的限制和教材表达特点的影响,有些教师有“语用”意识,但不能收获“语用”的成效,导致产生“语用焦虑”现象。化解“语用焦虑”,精心设计“语用”实践活动,这是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着力通过对“语用焦虑”现象的分析,从因需而“用”、创境而“用”、融合而“用”三方面提出解决“语用焦虑”的策略,为一线教
个案一  女儿3岁多,经常吵着要吃果冻、棉花糖、饼干等零食。可是我觉得很多零食都很热气,没多少营养,更令人头痛的是吃多了零食影响正餐,得不偿失。所以我不让她吃零食,可是我越禁止,她就闹得越凶,为此,女儿没少挨打。    个案二  儿子5岁了,从小就胃口好,什么都爱吃,饼干、糖、炸鸡腿等等,吃完后也不会影响正餐,所以经常吃很多零食。可是现在儿子越来越胖了,每次去体检,大夫都说超重,也不知道是不是吃多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理解和自觉反思,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提供观念前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流行的概念化、工具化和特殊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虽然各自有其合理之处,但存在解释力不强,支撑性知识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难以有效锻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品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变革,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观。马克思主义思
仁者爱人,宽容为上;智者教人,引导为佳。因为课堂,人生才会如此美丽,才会有更高的追求,生命才更加期待飞翔。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终身职责,也是教师的终极目标。无论是过去灌输式教学,还是今天的现代化教学,都是为了育人成才。教师置身于新课改,更应潜心于课堂教学,探寻新的教育规律,努力使课堂更和谐,达到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发展。如果课堂是风筝,那么教师
【摘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引发学生认知产生冲突的原则,螺旋上升的原则以及注重培养应用意识的原则.  【关键词】激发兴趣;认知冲突;螺旋上升;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
照片上的哥哥姐姐演绎的是蒙古舞。  说到内蒙古,你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草地、牛羊马儿、色彩鲜艳的服饰?  可我想到的,是在草原上自由翱翔的雄鹰。  你看,哥哥姐姐用开阔舒展的手臂动作,模仿出雄鹰展翅起飞的姿态。  他们为什么总喜欢模仿雄鹰呢?  这和蒙古族人长期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有很大的关系。鹰是蒙古族人狩猎的得力助手,它拥有高超的飞翔技术和凶猛的擒拿本领,令人感到神奇又叹赏。  另外,古时也有
能将自幼耳聋的孩子培养成留美硕士生,这在许多人眼中也许是不可实现的神话,然而,我国幼儿潜能开发专家、“赏识教育”的创立者周弘先生,却实实在在地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天生耳聋,3岁半还不能开口说出一个字,学说一个“哥哥”的“哥”就用了3年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有这样的女儿一定是人生的大不幸,甚至想要放弃。可是,周弘却坚信女儿是一朵艳丽的花,他也是这样对女儿灌输这种
摘要:我们通过家校共育机制的实践性研究,建立一个可操作有效的共育机制,保障家校共育有效、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促进家校共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要把家长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让家长通过进校、进班、进课堂“三进”参与学校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发挥家长的支持性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家校交流和团体的互动,促使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