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整体教育环境不断完善,社会发展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要求逐渐提高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基本素质能力愈发重视,其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占据重要地位,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重视作文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在良好的写作教学引导下,综合提升自身作文能力。教师可以此为背景,探究作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意义与问题,分析具体培养途径,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能力;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是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综合提升其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素质能力。在新课程逐步推进落实的情况下,作文能力培养工作在原有的教学功能基础上,对学生自身全面学习发展进程愈发关注,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作文能力的培养工作,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作文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初步建立语文知识体系,奠定各项语文素质基础的重要课程,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下,更侧重引导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自身认知理解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作为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输出自身文学积累或思想观念的基本能力—“作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培养,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自身实际学习需求的写作训练内容,还能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认知,促使其借助作文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强化课程教学效果。
二、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能力培养瓶颈
(一)被动写作
受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影响,目前部分作文能力培养工作仍采用灌输讲解的知识传导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被不断壓缩,难以调动其创作积极性。受此影响,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写作技巧等知识信息,并不能对其进行深度思考转化,使作文能力培养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素材匮乏
目前部分作文教学活动过于偏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对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视程度略有不足,不能调动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生活事物并通过写作进行表达,导致作文能力培养工作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受此影响,部分学生将写作仅视为应对学科考试的学习内容,并未有效构建写作表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限制了学生的学科思维空间。这明显与当下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不符,不利于教师及时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转型优化工作,不能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发展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能力培养途径
(一)优化写作引导,促进创作表达
受自身语文学习写作水平与写作知识储备的限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引导来帮助其构建写作方法等知识点之间的具体联系,进而通过写作表达将课程所学内容与自身思想感情相结合形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因此,针对学生该项学习特征,自主创作表达的教学引导工作成为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增强其写作表达欲望的关键。在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写作引导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感官体验,便于其直接对特定景色、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观察与感知,进而结合自身思想感情生成具体观点,为其作文写作训练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后续写作表达环节阐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具体观点,而不是直接对教师提供的思想观点进行复述[1]。相较于直接为学生提供具体写作要求的作文训练导入模式,丰富描写对象呈现形式的写作表达引导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角度,便于其在写作过程中将各类写作技巧与自身表达内容相结合,在有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文写作千篇一律的问题,综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同时,丰富的写作引导内容也能改善部分学生感知能力问题,避免作文写作中出现生搬硬套,使行文过程更加流畅。
(二)注重读写结合,延伸写作思维
作文写作实质上就是学生将学习过程中接收的知识信息进行输出、转化的过程,因此作文能力培养工作与阅读培养工作具备较强的关联性,读写结合模式成为长期教学中稳定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一方面,以群文阅读为代表的阅读训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接收各类知识信息,在阅读教学引导下思考不同文章体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进而在后续写作训练活动中,主动应用各类修辞手法或文章布局结构完成作文写作。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切实体会不同写作方法应用效果的同时,也能在写作表达过程中思考文章内容。因此构建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相互促进的语文教学模式能综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2]。另一方面,文章阅读后的改写或续写训练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创作发挥空间。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与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文章中的各类叙述描写技巧,进而借助各类优秀文章综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同时,读写结合训练也能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创作的作文与文章的差异,分析自身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提升空间,进而在教师指导或通过同类文章的针对性阅读与写作训练下,及时弥补自身写作短板,有效提升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文章鉴赏能力。读写结合训练加强了作文能力训练与其他课程教学活动的关联,助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引入生活元素,保证素材积累
基于小学作文呈现出的“假、大、空”问题,缺乏生活观察与写作素材积累是制约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作文能力训练中融入生活元素,是促使学生构建生活实际与写作表达联系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3]。与专项写作训练活动相比,生活化写作训练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自身生活内容的写作表达途径,让学生在写作任务驱动下主动观察身边事物,进而通过写作进行描述或调动自身想象力构建完整的故事内容,以此将生活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材料,让学生不断积累各类写作素材,在写作练笔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避免学生被各类写作模板限定了自身的写作视野。同时,以生活元素渗透为导向的作文教学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作文创作背景,比如倡议书等写作训练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创作方向,使其在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训练活动中,横向对比不同写作要求下的写作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作文写作中的各项规范,以此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除此之外,生活化写作训练活动能够围绕特定的写作表达主题,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文章内容,便于学生从不同生活观察角度出发,尝试利用不同素材进行写作,进而通过对比同类事物的不同写作方式与内容,思考各类写作技巧或词句应用方式的实际效果,逐步构建完整的写作思路,避免其在作文写作中出现“流水账”问题。 (四)鼓励修改作文,积极互动交流
基于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经常出现跑题的情况,审题能力培养在整体作文能力的培养工作中较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根据作文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角度与素材。因此,“修改作文”作为集审题训练、病句修改、句式优化等训练内容于一身的综合教学活动,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是学生提升自身作文写作精确性与合理性的关键[4]。作文修改活动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对自身习作内容进行修改,借助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通过分析习作内容与作文题目的契合性,训练自身审题能力与提纲列举能力,为其作文能力成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修改教师提供的素材,深入揣摩分析词句或片段内容,思考不同写作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应用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相较于单纯创作的写作训练形式,作文修改活动的合理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写作思考方向,便于其思考不同写作要求下的写作表达方法,进而对自身习作内容进行反思,并将反思内容精确到词句用法、文章结构、中心主题这几方面,有效提升作文写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同时,基于作文修改的学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也能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维交互环境,便于其借助其他学生的写作思路与教师指导,拓宽自身写作思维视野,进而通过比较不同写作角度与文章内容,建立正确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应用认知,以此强化作文能力。
(五)完善教学评价,强化写作总结
在作文能力培养要求下,传统作文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作文能力成长发展需求,基于该体系开展的写作总结活动在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中的实效性也逐渐降低。因此,基于各项写作能力素质与写作创新精神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突破传统语文写作教学评价局限性、优化写作总结活动的重要元素。一方面,新型作文评价体系更侧重于学生日常习作内容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习作内容呈现的问题,进而通过逐步改善部分文章缺陷,稳定提升自身作文能力,并根据习作评语不断调整写作训练规划,以此提高写作训练效率。另一方面,新型作文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为看重,使学生在教学评价的鼓励下,能够尝试从新颖的角度进行写作表达,在不偏离中心主题的前提下,勇敢尝试提出新颖观点,促使学生跳出固定的写作框架,真正通过作文写作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以新型作文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写作总结活动,不再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而是借助写作自评与学生互评活动,让学生有效参与到作文分析评价过程中,便于其在教师引导下,从文章结构、主题思想、词句用法以及逻辑性等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作文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自我写作要求内容,驱动学生强化自身作文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综合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水平,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重视作文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工作,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与课程教学阶段目标出发,丰富写作训练内容,完善写作训练机制,让学生在良好的写作教学引导下,综合提升自身作文能力,有效提高文章写作质量,为其整体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20(13):146.
[2]崔玉荣.浅析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0(1):59.
[3]张小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1.
[4]秦玲.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7(2):81.
[责任编辑 吕 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能力;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是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综合提升其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素质能力。在新课程逐步推进落实的情况下,作文能力培养工作在原有的教学功能基础上,对学生自身全面学习发展进程愈发关注,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作文能力的培养工作,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作文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初步建立语文知识体系,奠定各项语文素质基础的重要课程,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下,更侧重引导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自身认知理解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作为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输出自身文学积累或思想观念的基本能力—“作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培养,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自身实际学习需求的写作训练内容,还能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认知,促使其借助作文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强化课程教学效果。
二、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能力培养瓶颈
(一)被动写作
受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影响,目前部分作文能力培养工作仍采用灌输讲解的知识传导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被不断壓缩,难以调动其创作积极性。受此影响,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写作技巧等知识信息,并不能对其进行深度思考转化,使作文能力培养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素材匮乏
目前部分作文教学活动过于偏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对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视程度略有不足,不能调动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生活事物并通过写作进行表达,导致作文能力培养工作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受此影响,部分学生将写作仅视为应对学科考试的学习内容,并未有效构建写作表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限制了学生的学科思维空间。这明显与当下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不符,不利于教师及时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转型优化工作,不能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发展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能力培养途径
(一)优化写作引导,促进创作表达
受自身语文学习写作水平与写作知识储备的限制,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引导来帮助其构建写作方法等知识点之间的具体联系,进而通过写作表达将课程所学内容与自身思想感情相结合形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因此,针对学生该项学习特征,自主创作表达的教学引导工作成为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增强其写作表达欲望的关键。在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持下,写作引导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感官体验,便于其直接对特定景色、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观察与感知,进而结合自身思想感情生成具体观点,为其作文写作训练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后续写作表达环节阐述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具体观点,而不是直接对教师提供的思想观点进行复述[1]。相较于直接为学生提供具体写作要求的作文训练导入模式,丰富描写对象呈现形式的写作表达引导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角度,便于其在写作过程中将各类写作技巧与自身表达内容相结合,在有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文写作千篇一律的问题,综合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同时,丰富的写作引导内容也能改善部分学生感知能力问题,避免作文写作中出现生搬硬套,使行文过程更加流畅。
(二)注重读写结合,延伸写作思维
作文写作实质上就是学生将学习过程中接收的知识信息进行输出、转化的过程,因此作文能力培养工作与阅读培养工作具备较强的关联性,读写结合模式成为长期教学中稳定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一方面,以群文阅读为代表的阅读训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接收各类知识信息,在阅读教学引导下思考不同文章体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进而在后续写作训练活动中,主动应用各类修辞手法或文章布局结构完成作文写作。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切实体会不同写作方法应用效果的同时,也能在写作表达过程中思考文章内容。因此构建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相互促进的语文教学模式能综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2]。另一方面,文章阅读后的改写或续写训练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创作发挥空间。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与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文章中的各类叙述描写技巧,进而借助各类优秀文章综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同时,读写结合训练也能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创作的作文与文章的差异,分析自身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提升空间,进而在教师指导或通过同类文章的针对性阅读与写作训练下,及时弥补自身写作短板,有效提升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文章鉴赏能力。读写结合训练加强了作文能力训练与其他课程教学活动的关联,助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引入生活元素,保证素材积累
基于小学作文呈现出的“假、大、空”问题,缺乏生活观察与写作素材积累是制约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作文能力训练中融入生活元素,是促使学生构建生活实际与写作表达联系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3]。与专项写作训练活动相比,生活化写作训练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贴近自身生活内容的写作表达途径,让学生在写作任务驱动下主动观察身边事物,进而通过写作进行描述或调动自身想象力构建完整的故事内容,以此将生活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写作材料,让学生不断积累各类写作素材,在写作练笔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避免学生被各类写作模板限定了自身的写作视野。同时,以生活元素渗透为导向的作文教学活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作文创作背景,比如倡议书等写作训练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创作方向,使其在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训练活动中,横向对比不同写作要求下的写作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作文写作中的各项规范,以此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除此之外,生活化写作训练活动能够围绕特定的写作表达主题,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文章内容,便于学生从不同生活观察角度出发,尝试利用不同素材进行写作,进而通过对比同类事物的不同写作方式与内容,思考各类写作技巧或词句应用方式的实际效果,逐步构建完整的写作思路,避免其在作文写作中出现“流水账”问题。 (四)鼓励修改作文,积极互动交流
基于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经常出现跑题的情况,审题能力培养在整体作文能力的培养工作中较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根据作文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角度与素材。因此,“修改作文”作为集审题训练、病句修改、句式优化等训练内容于一身的综合教学活动,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是学生提升自身作文写作精确性与合理性的关键[4]。作文修改活动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对自身习作内容进行修改,借助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通过分析习作内容与作文题目的契合性,训练自身审题能力与提纲列举能力,为其作文能力成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修改教师提供的素材,深入揣摩分析词句或片段内容,思考不同写作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应用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相较于单纯创作的写作训练形式,作文修改活动的合理引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写作思考方向,便于其思考不同写作要求下的写作表达方法,进而对自身习作内容进行反思,并将反思内容精确到词句用法、文章结构、中心主题这几方面,有效提升作文写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同时,基于作文修改的学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也能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维交互环境,便于其借助其他学生的写作思路与教师指导,拓宽自身写作思维视野,进而通过比较不同写作角度与文章内容,建立正确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应用认知,以此强化作文能力。
(五)完善教学评价,强化写作总结
在作文能力培养要求下,传统作文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作文能力成长发展需求,基于该体系开展的写作总结活动在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中的实效性也逐渐降低。因此,基于各项写作能力素质与写作创新精神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突破传统语文写作教学评价局限性、优化写作总结活动的重要元素。一方面,新型作文评价体系更侧重于学生日常习作内容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习作内容呈现的问题,进而通过逐步改善部分文章缺陷,稳定提升自身作文能力,并根据习作评语不断调整写作训练规划,以此提高写作训练效率。另一方面,新型作文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为看重,使学生在教学评价的鼓励下,能够尝试从新颖的角度进行写作表达,在不偏离中心主题的前提下,勇敢尝试提出新颖观点,促使学生跳出固定的写作框架,真正通过作文写作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以新型作文评价体系为核心的写作总结活动,不再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而是借助写作自评与学生互评活动,让学生有效参与到作文分析评价过程中,便于其在教师引导下,从文章结构、主题思想、词句用法以及逻辑性等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作文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自我写作要求内容,驱动学生强化自身作文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综合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水平,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重视作文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工作,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与课程教学阶段目标出发,丰富写作训练内容,完善写作训练机制,让学生在良好的写作教学引导下,综合提升自身作文能力,有效提高文章写作质量,为其整体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20(13):146.
[2]崔玉荣.浅析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0(1):59.
[3]张小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1.
[4]秦玲.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7(2):81.
[责任编辑 吕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