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散文化议论文的写作技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散文化的议论文?在我看来,散文化的议论文要具备三点特征:
  一是要有自己真切的感受;二是要让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文化积淀交相激荡,这样的文章会让阅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有形智慧和深厚底蕴,增添文章的哲思深度和文化厚度。三是要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
  那么,散文化的议论文又该如何写作呢?文无定法,涉及的章法确实很多,而其中的设置场景、巧妙引入中心的方法很是实用,具体操作起来也未为难事,应该很好入手。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场景设置引入中心的技法。
  技法一:街头偶遇式
  比如《品位》一文便是,文章从街头偶尔看到的“左岸书吧”名称入手,自然而然地思考和议论真正的品位是什么,从而展开对品位的深层次论述。这样的方法,具有生活的自然之美,切入自然而又情趣盎然,了无斧凿之痕迹。
  技法二:家居随意式
  比如《乐辞之美》便是,在家里看到庭院中树木之美,听到鸟雀啁啾之美以及广场舞曲之美,领悟到“不同的美丽,却有着共通的和谐”,从而巧妙转到谈唐代音乐雅俗共存、日本音乐吸收创新的包容之美和现代音乐不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恣意的遐思中使文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心凸显无遗。这样的方法,突破了思维的藩篱,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议论的宽度。
  技法三:阅读深思式
  比如《构建精神“山中屋”》的开头:
  1922年夏天,在德国南部黑森林中,马丁海德格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
  读王晓华的《马丁海德格尔的山居岁月》时,起初对这小木屋并未多留意,可读下去才知这“山中屋”意义非凡。
  本文由读《马丁海德格尔的山居岁月》切入,谈精神的小屋,既贴切又充满书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当然“阅读深思式”,阅读的对象可以是文章,可也是画、是电影等。这样的方法,可以恰到好处地展现写作者的阅读积累和文学素养,增添文章的文学味,赋予议论文以文学范。
  技法四:旅游感慨式
  比如《有不为》一文的开头:
  游台北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他书斋上自题的匾额——“有不为斋”。
  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字呢?
  后来读木心的随想,先生轻描淡写地说:“人这一生,必须要说的话很少,必不可为之事倒是很多。”先生宛转自矜,未肯将话挑明,已足以振聋发聩——我想什么是体面呢,有为固然是尘世最扰嚷的光鲜,但立功立言,求得一朝青史留名,毕竟需要太多非人力所可测量的机缘,时代与命运的沉浮;而真正检验为人一世灵魂质地的标杆,恰恰是“有不为”。
  本文因游林语堂先生故居,看到“有不为斋”书斋名,而展开对“有不为”、“有为”的思考,这种开头思辨性强,不落窠臼,耳目一新。
  技法五:精心问古式
  比如《顺其自然》一文中的片段:
  一豆青灯,案上展一卷《小窗幽记》:“夕阳落后闲云好,坐到千山入梦时。”自然舒雅如许,令人神迷。
  烛火明灭之间,衣袂翩动,先生已然入座,于此便不禁要问:“继儒先生,何能尔?”先生笑:“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
  何为顺?又何为自然?我凝神于先生深邃的双眸,隐隐望见历史漫卷的书页里,孟子向君主谏治国之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本文形式新颖,構思奇巧,巧妙设置了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画面感和情节性强,通过对话完成对“顺其自然”的深入思考,有悠远深邈、诗意荡漾之感,足以让阅读者在意犹未尽的品味中领会文章主旨。
  当然,议论文散文化的方法和技巧不一而足,以上列举的几种方法,也仅是挂一漏万,略供启发。关键是运用此类方法的意识性和主动性,如果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能熟稔地运用这样的方法,巧妙地插上散文化表达这一灵动的翅膀,那么,原本就以稳重的理性思考见长的议论文,就更能富有个性,焕发精彩,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夺得考场作文的高分。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学。
其他文献
动静结合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创作和鉴赏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其内涵似乎已经很简单明了,根本不必浪费笔墨去深加探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两句为什么不是动静
朗读教学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朗读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目前的初中语文的教学对朗读重视不够,在具体运用上也存在问题。  一、中学生朗读能力下滑的原因考察  毫不夸张地说,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几乎逼近丧失的边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事实。中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有几个十分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不由自主地丢字、添字、重复以及停顿不当。更有甚者连一篇文章较为流畅的读下来都不能够。一些学生常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指的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在限定的时间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做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相一致。高中学校和老师应该依据教学阶段和教学过程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不能只有一个单一的教学目标。高效语文课堂的特点是互动性、自主性、创新性,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良好。  二、高效课堂产生的依
时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极度匮乏。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捧起课外书非功利地阅读,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阅读的匮乏使得学生往往言之无物,每逢作文,痛苦万端。怎样走出无话可说的困窘,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求得生存。笔者以为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挖掘其中可以挖掘的资源不失为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抓手。前些年借语文课“发财”的考生不少,看似极其功利,其实恰恰是充分利用了
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和评价,是高考的一个基本内容。但学生答题的结果是年年失分较重。究其原因,应是学生答题不够规范所致。在此,笔者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做好诗歌鉴赏题。  第一部分:领悟诗歌  要想真正理解古诗词,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
“虚实”,原是中国画中的传统技法,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或空白部分与勾画出的实物、实景以及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化用到诗歌中。“虚”即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
常言道:十个好记忆,不如一个烂笔头。意即记忆力再好总有忘记的时候,为了长时记忆,不如勤于笔记。那么,语文课该怎样做笔记,记什么内容呢?  一、记框架提纲  教师备课时一般都有提纲,在讲课时老师会将该节课的重点、难点、框架脉络等,简明清晰地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课程内容的主要结构和知识点,记下黑板上的这些概括内容,便于课后整理、回顾、复习,整体把握知识体系。例如:  二、记疑难问题  老师讲课
写作能力训练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中考作文写作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受到初中生和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能够准确抓住教学难点的现象,下面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初中作文教学难点  1.作文定位  作文是作者自我心理的真实流露,这样就需要进一步描述一些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才具有真实性。然而中考作为应试教育的标杆,应试教育的要求使得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