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二元函数值域问题是高考和各类竞赛的热点,由于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往往包含了高中数学各方面的知识,经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向量与几何等知识整合,灵活性、综合性强,求解方法较多,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利于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转化与化归能力.
[关键词] 二元函数值域;三角换元;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
二元函数问题最早出现在人教版教材必修5中的線性规划部分,以探究二元线性目标函数z=ax by在线性区域上的值域为主,通过转化,变化为平行线族y=-x z在线性区域上的纵截距值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与距离相关的二元非线性目标函数z=(x-a)2 (y-b)2或与斜率相关的二元非线性目标函数z=为主的值域问题. 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后,我们发现很多高三学生对于二元函数的值域问题,还是比较陌生,无从下手,导致失分,或者不能马上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耗费较长时间来答题,效率低下,甚至影响整张试卷的得分,高三学生处理二元函数值域问题的能力亟待加强. 为此,我们高三备课组在二轮复习中,把这一块内容与函数内容相融合. 由于是复习课,我们尽可能将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力求从多个视角、多种思想方法来渗透. 教师将通过“一题多解”,实现知识的纵向关联以期有效构建学生的知识方法体系,最后回归“多题一解”,实现问题解法的优化,使得学生能脱离“题海”,提高解题效率.
[?] 专题学案:二元函数值域问题的解法
问题1:若正数x,y满足2x y=xy,则x y的最小值为_______,此时x=______,y=_______.
1. 试题回放,梳理知识系统
高三复习中二元函数值域问题蕴含知识内容多,思想方法也多,一个问题由于视角不同,往往可以开展“一题多解”;而多个问题看似不同,蕴含的知识或思想方法相似甚至相同,往往可以开展“多题一解”. 通过一轮复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高三模拟卷的检测,我们高三备课组发现,学生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和解题能力颇有欠缺. 教师要弥补这些缺失,势必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以一轮复习及高三模拟题中的典型问题为引子,通过试题回放,学生参与解题,力求让学生自主探究,梳理知识系统,提高解题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2. 课堂活动,体现生本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果这样,教师就起到了主导作用,也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每位学生的思维参与,教师要注重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解题过程,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唤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火热”的思考. 如若教师独自讲解,则换来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冰冷美”的感触,效果不佳.在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对本专题的学习活动,我们备课组做了如下设计:
(1)展示学生的解法(拍照后用多媒体展示),提出解题思路;
(2)师生交流,点评小结.
在问题1学生展示中有2个片段:
片段1:传统解法 水到渠成
学生1:因为x,y都是正数,用基本不等式来处理,根据条件给出的结构特点,等式两边同除以xy,得到 =1,代入有x y=(x y)
=3 ≥3 2,再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学生2:根据方程2x y=xy,得出y=,代入有x y=x =3 (x-1) ≥3 2. 由条件中的y=>0,可以得到x>1,最后检验等号能否取到.
学生3:令x y=t,则y=t-x,代入2x y=xy,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x2 (1-t)x t=0.
由题知x2 (1-t)x t=0在(0,t)上有解,所以Δ=(1-t)2-4t≥0,得t≥3 2.
检验:当t=3 2时,有x=1 ,y=2 ,符合题意,故(x y)min=3 2.
备注:三位学生的解法是根据高三一轮复习后,对此类二元函数最值解法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 根据解题经验,代表了传统解法,思维与解法非常流畅,水到渠成.
片段2:另类解法 旁敲侧击
给出这三种解法后,学生一片欢呼,大部分同学认为已无别法,教师继续问:还有其他解法吗?
学生4:先将条件转换成 =1,然后用三角换元来处理.令=cos2θ,=sin2θ,得出x=,y=,但代入后,我就做不下去了,形式太复杂了.
教师按照学生4的解法,在黑板上给出如下过程:x y= .
教师追问:你打算怎么求?
学生4:通分,但是感觉很烦琐,好像做不出来.
教师继续按照学生4的要求,板书过程:x y= =.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办法坚持下去,应该怎么做?
教室里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提出用降幂公式,教师按照学生的要求继续板书:
==.
教师追问:那然后呢?
学生3(又站起来):用我刚才的方法,令=t,看成以cos2θ为整体的二次方程有解问题.
教室里又一片欢呼,教师继续板书:tcos22θ 2cos2θ 6-t=0,看成以cos2θ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在(-1,1)上有解,必有Δ≥0,解得t≥3 2,再检验等号取到是否有意义.
备注:方法4是本节课的一个意外,是个别学生思维的自然生成,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 但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思维拾级而上,看似解法不合理,但是最后却能解决,实属意料之外. 不一样的收获,培养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消元意识,有较好教益.
教师评析1:方法1适用的范围是:当二元是正数,且给出的等式与所求式子是次数互补的结构特点时,又例如ax by=1(a,b,x,y∈R),求二元函数z= (c,d,x,y∈R)最值时往往用“1”的代换,结果不变,但效果变了,没有和(或积)一定,但可以构造积(或和)一定. 此类问题形式灵活,需要我们观察并转化,在用基本不等式的时候务必检验等号能否取到. 教师评析2:方法2适用的范围是:通过给定的等式,减少变量,也就是消元后代入二元函数转化为单元函数,最后可以采用对勾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来求最值,也可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检验等号能否取到.
教师评析3:方法3适用的范围是:通过换元,即将所求的二元函数(往往是一次)换元为变量t,再确定某主元为变量的二次方程有解,利用判别式构建不等式,等号能否取到要检验. 实际上,当x,y为实数时,用方程有根即Δ≥0来获得t的取值范围较受推荐,当然最后还是应该检验是否符合题目条件.
教师评析4:方法4主要适用于有平方关系的两个变量,是方法2与方法3的并用. 利用三角换元虽然烦琐,但可以实现消元,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2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减少未知数,实现多元消元的功能,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与化归,值得肯定,也值得推荐.
教师:我们来小结一下常见的求二元函数值域的方法(板书展示).
(1)基本不等式法:主要适用于两个正数和(积)一定时,求积(和)的单向值域.
(2)多元消元法:借助换元或代入,实现多元函数单元化,用函数视角或基本不等式来求最值.
(3)判别式法:记所求二元函数(往往为一次)为t,确定某主元为变量的二次方程有解,利用判别式来构建不等式,特殊情况要检验.
(4)三角换元法:适用于有平方关系的两个变量,往往分别用正弦、余弦来换元.
教师:二元函数值域的求解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二元函数问题能转化成函数图像(曲线),若所求目标有几何意义,则用数形结合来求解更直观有效,只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再以一些基本方法为辅助,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等,很多问题的求解会更加方便.
3. 巩固训练,实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为了巩固学生已有方法,提升解题效率,教师又布置了如下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尝试不同方法,让他们学会同类迁移,实现二元函数值域问题“一题多解”,如若掌握了一种题型的解法也就实现了“多题一解”.
问题2:(1)课堂训练:已知实数x,y满足4x2 y2 xy=1,则2x 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巩固训练:①已知正数x,y满足x2 4y2 2xy=1,则x 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②已知x,y满足x2 2y2-xy=1,则x2 2y2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③已知0 ④已知a>0,b>0,且 =1,则a 2b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对于课堂训练,学生给出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展示:
解法1:不妨设x,y>0,则(2x y)2==1 =1 ≤1 =. 故2x y≤. 经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解法2:4x2 y2 xy=1?(2x y)2-3xy=1?2x·y=[(2x y)2-1]≤(2x y)2,解得2x y≤. 经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解法3:不妨设x,y>0,(2x y)2=4x2 4xy y2=1 3xy,根据条件,结合基本不等式有:
4x2 y2 xy=1?4x2 y2=1-xy≥4xy,得出xy≤,故(2x y)2=1 3xy≤,即2x y≤. 经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解法4:令2x y=t,则y=t-2x,代入4x2 y2 xy=1,有6x2-3tx t2-1=0,则Δ=9t2-4·6(t2-1)≥0,得≤t≤,即2x y的最大值为.
解法5:4x2 y2 xy=1?
y x
x
=1,则可得cosθ=
x,
sinθ
=y x,解得
x=cosθ,
y=sinθ
-cosθ.代入得2x y=cosθ sinθ-·cosθ=sinθ cosθ=sin(θ φ)≤.
巩固训练的学生展示不再赘述.
教师评析:这是2011年浙江理科高考题,从问题1变化到问题2,虽然题设条件变了,但是对于问题解决的方式还是可以从原有视角出发,入口较宽,能够巩固已有方法,教学效益好.
4. 对话交流,升华专题价值
教师:通过今天的二元函数值域专题复习,大家有何收获?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总,教师整理最终形成以下认识:二元函数值域问题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转化,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解题模型,比如基本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二次方程模型、三角模型等.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本节内容是高三二轮关于“二元函數值域问题”的专题复习,由于是二轮复习,高三学生对二元函数值域问题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故从一个基本的问题1解法引入,根据解法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出通法,从而实现“一题多解”;再提出问题2,实现同类迁移、类比巩固,实现“多题一解”.本节课的专题复习,学生思维参与,有比较,有发现,师生互动,重视思维碰撞,实现思维多元化、明了化,提高二轮专题复习效率,升华专题价值,对学生以后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 二元函数值域;三角换元;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
二元函数问题最早出现在人教版教材必修5中的線性规划部分,以探究二元线性目标函数z=ax by在线性区域上的值域为主,通过转化,变化为平行线族y=-x z在线性区域上的纵截距值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与距离相关的二元非线性目标函数z=(x-a)2 (y-b)2或与斜率相关的二元非线性目标函数z=为主的值域问题. 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后,我们发现很多高三学生对于二元函数的值域问题,还是比较陌生,无从下手,导致失分,或者不能马上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耗费较长时间来答题,效率低下,甚至影响整张试卷的得分,高三学生处理二元函数值域问题的能力亟待加强. 为此,我们高三备课组在二轮复习中,把这一块内容与函数内容相融合. 由于是复习课,我们尽可能将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力求从多个视角、多种思想方法来渗透. 教师将通过“一题多解”,实现知识的纵向关联以期有效构建学生的知识方法体系,最后回归“多题一解”,实现问题解法的优化,使得学生能脱离“题海”,提高解题效率.
[?] 专题学案:二元函数值域问题的解法
问题1:若正数x,y满足2x y=xy,则x y的最小值为_______,此时x=______,y=_______.
1. 试题回放,梳理知识系统
高三复习中二元函数值域问题蕴含知识内容多,思想方法也多,一个问题由于视角不同,往往可以开展“一题多解”;而多个问题看似不同,蕴含的知识或思想方法相似甚至相同,往往可以开展“多题一解”. 通过一轮复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高三模拟卷的检测,我们高三备课组发现,学生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和解题能力颇有欠缺. 教师要弥补这些缺失,势必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以一轮复习及高三模拟题中的典型问题为引子,通过试题回放,学生参与解题,力求让学生自主探究,梳理知识系统,提高解题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2. 课堂活动,体现生本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果这样,教师就起到了主导作用,也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每位学生的思维参与,教师要注重思维品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解题过程,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唤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火热”的思考. 如若教师独自讲解,则换来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冰冷美”的感触,效果不佳.在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对本专题的学习活动,我们备课组做了如下设计:
(1)展示学生的解法(拍照后用多媒体展示),提出解题思路;
(2)师生交流,点评小结.
在问题1学生展示中有2个片段:
片段1:传统解法 水到渠成
学生1:因为x,y都是正数,用基本不等式来处理,根据条件给出的结构特点,等式两边同除以xy,得到 =1,代入有x y=(x y)
=3 ≥3 2,再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学生2:根据方程2x y=xy,得出y=,代入有x y=x =3 (x-1) ≥3 2. 由条件中的y=>0,可以得到x>1,最后检验等号能否取到.
学生3:令x y=t,则y=t-x,代入2x y=xy,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x2 (1-t)x t=0.
由题知x2 (1-t)x t=0在(0,t)上有解,所以Δ=(1-t)2-4t≥0,得t≥3 2.
检验:当t=3 2时,有x=1 ,y=2 ,符合题意,故(x y)min=3 2.
备注:三位学生的解法是根据高三一轮复习后,对此类二元函数最值解法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 根据解题经验,代表了传统解法,思维与解法非常流畅,水到渠成.
片段2:另类解法 旁敲侧击
给出这三种解法后,学生一片欢呼,大部分同学认为已无别法,教师继续问:还有其他解法吗?
学生4:先将条件转换成 =1,然后用三角换元来处理.令=cos2θ,=sin2θ,得出x=,y=,但代入后,我就做不下去了,形式太复杂了.
教师按照学生4的解法,在黑板上给出如下过程:x y= .
教师追问:你打算怎么求?
学生4:通分,但是感觉很烦琐,好像做不出来.
教师继续按照学生4的要求,板书过程:x y= =.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办法坚持下去,应该怎么做?
教室里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提出用降幂公式,教师按照学生的要求继续板书:
==.
教师追问:那然后呢?
学生3(又站起来):用我刚才的方法,令=t,看成以cos2θ为整体的二次方程有解问题.
教室里又一片欢呼,教师继续板书:tcos22θ 2cos2θ 6-t=0,看成以cos2θ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在(-1,1)上有解,必有Δ≥0,解得t≥3 2,再检验等号取到是否有意义.
备注:方法4是本节课的一个意外,是个别学生思维的自然生成,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 但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思维拾级而上,看似解法不合理,但是最后却能解决,实属意料之外. 不一样的收获,培养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消元意识,有较好教益.
教师评析1:方法1适用的范围是:当二元是正数,且给出的等式与所求式子是次数互补的结构特点时,又例如ax by=1(a,b,x,y∈R),求二元函数z= (c,d,x,y∈R)最值时往往用“1”的代换,结果不变,但效果变了,没有和(或积)一定,但可以构造积(或和)一定. 此类问题形式灵活,需要我们观察并转化,在用基本不等式的时候务必检验等号能否取到. 教师评析2:方法2适用的范围是:通过给定的等式,减少变量,也就是消元后代入二元函数转化为单元函数,最后可以采用对勾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来求最值,也可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检验等号能否取到.
教师评析3:方法3适用的范围是:通过换元,即将所求的二元函数(往往是一次)换元为变量t,再确定某主元为变量的二次方程有解,利用判别式构建不等式,等号能否取到要检验. 实际上,当x,y为实数时,用方程有根即Δ≥0来获得t的取值范围较受推荐,当然最后还是应该检验是否符合题目条件.
教师评析4:方法4主要适用于有平方关系的两个变量,是方法2与方法3的并用. 利用三角换元虽然烦琐,但可以实现消元,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2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减少未知数,实现多元消元的功能,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与化归,值得肯定,也值得推荐.
教师:我们来小结一下常见的求二元函数值域的方法(板书展示).
(1)基本不等式法:主要适用于两个正数和(积)一定时,求积(和)的单向值域.
(2)多元消元法:借助换元或代入,实现多元函数单元化,用函数视角或基本不等式来求最值.
(3)判别式法:记所求二元函数(往往为一次)为t,确定某主元为变量的二次方程有解,利用判别式来构建不等式,特殊情况要检验.
(4)三角换元法:适用于有平方关系的两个变量,往往分别用正弦、余弦来换元.
教师:二元函数值域的求解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二元函数问题能转化成函数图像(曲线),若所求目标有几何意义,则用数形结合来求解更直观有效,只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再以一些基本方法为辅助,如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等,很多问题的求解会更加方便.
3. 巩固训练,实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为了巩固学生已有方法,提升解题效率,教师又布置了如下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尝试不同方法,让他们学会同类迁移,实现二元函数值域问题“一题多解”,如若掌握了一种题型的解法也就实现了“多题一解”.
问题2:(1)课堂训练:已知实数x,y满足4x2 y2 xy=1,则2x y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巩固训练:①已知正数x,y满足x2 4y2 2xy=1,则x 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②已知x,y满足x2 2y2-xy=1,则x2 2y2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③已知0 ④已知a>0,b>0,且 =1,则a 2b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对于课堂训练,学生给出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展示:
解法1:不妨设x,y>0,则(2x y)2==1 =1 ≤1 =. 故2x y≤. 经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解法2:4x2 y2 xy=1?(2x y)2-3xy=1?2x·y=[(2x y)2-1]≤(2x y)2,解得2x y≤. 经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解法3:不妨设x,y>0,(2x y)2=4x2 4xy y2=1 3xy,根据条件,结合基本不等式有:
4x2 y2 xy=1?4x2 y2=1-xy≥4xy,得出xy≤,故(2x y)2=1 3xy≤,即2x y≤. 经检验,等号可以取到.
解法4:令2x y=t,则y=t-2x,代入4x2 y2 xy=1,有6x2-3tx t2-1=0,则Δ=9t2-4·6(t2-1)≥0,得≤t≤,即2x y的最大值为.
解法5:4x2 y2 xy=1?
y x
x
=1,则可得cosθ=
x,
sinθ
=y x,解得
x=cosθ,
y=sinθ
-cosθ.代入得2x y=cosθ sinθ-·cosθ=sinθ cosθ=sin(θ φ)≤.
巩固训练的学生展示不再赘述.
教师评析:这是2011年浙江理科高考题,从问题1变化到问题2,虽然题设条件变了,但是对于问题解决的方式还是可以从原有视角出发,入口较宽,能够巩固已有方法,教学效益好.
4. 对话交流,升华专题价值
教师:通过今天的二元函数值域专题复习,大家有何收获?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汇总,教师整理最终形成以下认识:二元函数值域问题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转化,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解题模型,比如基本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二次方程模型、三角模型等.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本节内容是高三二轮关于“二元函數值域问题”的专题复习,由于是二轮复习,高三学生对二元函数值域问题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故从一个基本的问题1解法引入,根据解法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出通法,从而实现“一题多解”;再提出问题2,实现同类迁移、类比巩固,实现“多题一解”.本节课的专题复习,学生思维参与,有比较,有发现,师生互动,重视思维碰撞,实现思维多元化、明了化,提高二轮专题复习效率,升华专题价值,对学生以后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