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93—02
摘要:探讨了中美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思想 个性 独立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及社会诸多因素对青少年教育的比较研究,就是通过研究教育这一特定活动,探询青少年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育思想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的课题选择机会,由学生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鼓励孩子自己解答问题。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几乎都遇到一个问题,当老师要求自选研究题目时,中国学生会束手无策,不断向老师挖情报,找线索,否则便不知所措。这显示了不同教育理论所导致的差别。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头脑,能独立思考,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与美国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久远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有过度保护的倾向。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看到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高的台阶上跃上跌下,令人为其安全捏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中国人玩具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冒险的游戏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的看法对孩子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受到赞同,因而有理由退缩。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导致的性格上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当然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这里有一个界限问题,要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许多体育运动都具有培养孩子勇气、信心及冒险精神的特点,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挑战性的运动,无疑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2、对待体育活动的不同态度
在美国大学里品学兼优体育好的学生很多。体育不完全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手段,它可以教人如何迎接挑战,能有几顶出色的体育成绩是令人羡慕的。美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参加社区体育活动,教练常常是学生家长,每次比赛家长都要前去助阵、服务,做医药护理、运送饮料等。许多从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到美国读书的学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不少选择器乐作为多维发展的手段,但在体育上尤其是挑战性较强的项目上却是自叹不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父母的用心呵护下,在对体育普遍轻视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想克服心理上的羁绊,奋身向前的确不易。东方文明特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发展。事实上孩子在体育项目或其它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胆大心细的作风,不仅只在体育上有所表现,也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1]。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不少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壮的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速机敏,自信而有魄力,敢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职业要求。
3、知识教育的方式不同
在人格和知识培育上中国家长对孩子灌输的也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有很大局限性,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中国家长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错误评价。家长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赞叹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视为正确,哪里知道孩子由于没有被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思路开阔,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见解。只可惜中国家长并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准备接受孩子的认识有比他们高超之处这一事实,在迫使孩子接受他们观点的同时,大大地打击了孩子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的来讲,中国家长不喜欢孩子提太多的问题,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他们喜欢去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深入探索并找出答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最简单的用一句话可以驳回的便是“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一语蔽之,既掩盖了自己不知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没完没了的麻烦。而对孩子来讲,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各类补习班以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挫伤他们的探索触角,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
美国家长认为,尊重是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大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有时还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了错事不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用命令的口吻。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呵斥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说明及引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别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没出息”,因为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美国父母尊重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替他们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已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2]。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采中西教育之长而互补!”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家庭教育模式是教育研究的难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比较中美在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不难发现家庭教育试图用一种单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定向概括,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坚持用多种视角对不同的教育过程及方法进行整体理解、把握,根据国情,勇于创新,取人之长,中国教育发展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Deng Yanchang & Liu Runqing, 1989.Language and Cul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H.G.Widdowson.1978.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摘要:探讨了中美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思想 个性 独立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及社会诸多因素对青少年教育的比较研究,就是通过研究教育这一特定活动,探询青少年教育的有效途径。
1、教育思想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许多的课题选择机会,由学生自择题目,自组程序,到图书馆和博物馆做调研,完成课题研究。在家庭中,父母也尽量提供机会,鼓励孩子自己解答问题。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很明显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几乎都遇到一个问题,当老师要求自选研究题目时,中国学生会束手无策,不断向老师挖情报,找线索,否则便不知所措。这显示了不同教育理论所导致的差别。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头脑,能独立思考,但没有自信心的支持,很难培养出真正独立、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与美国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久远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有过度保护的倾向。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看到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高的台阶上跃上跌下,令人为其安全捏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中国人玩具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冒险的游戏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危险,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的看法对孩子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受到赞同,因而有理由退缩。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导致的性格上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当然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这里有一个界限问题,要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许多体育运动都具有培养孩子勇气、信心及冒险精神的特点,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挑战性的运动,无疑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2、对待体育活动的不同态度
在美国大学里品学兼优体育好的学生很多。体育不完全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手段,它可以教人如何迎接挑战,能有几顶出色的体育成绩是令人羡慕的。美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参加社区体育活动,教练常常是学生家长,每次比赛家长都要前去助阵、服务,做医药护理、运送饮料等。许多从中国大陆、香港或台湾到美国读书的学生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不少选择器乐作为多维发展的手段,但在体育上尤其是挑战性较强的项目上却是自叹不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父母的用心呵护下,在对体育普遍轻视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想克服心理上的羁绊,奋身向前的确不易。东方文明特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发展。事实上孩子在体育项目或其它体力游戏上所锻炼出来的勇气、自信及胆大心细的作风,不仅只在体育上有所表现,也影响到他们日后在事业中的所作所为[1]。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中最好的经纪人不少是运动员出身,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壮的体魄,得以应付高强度的精神紧张,而且在心理素质上得天独厚,反应迅速机敏,自信而有魄力,敢于做决断,理所当然地满足了这项工作的职业要求。
3、知识教育的方式不同
在人格和知识培育上中国家长对孩子灌输的也太多。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有很大局限性,不仅在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上,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束缚作用。中国家长常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你还小,懂什么?你照我说的去做。”这种态度的根据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错误评价。家长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赞叹孩子聪明的同时,仍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修改,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视为正确,哪里知道孩子由于没有被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思路开阔,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成年人高明得多的见解。只可惜中国家长并无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准备接受孩子的认识有比他们高超之处这一事实,在迫使孩子接受他们观点的同时,大大地打击了孩子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的来讲,中国家长不喜欢孩子提太多的问题,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他们喜欢去买一本大全,照书上读,照书上做,一书定音,懒得费脑子去和孩子深入探索并找出答案。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最简单的用一句话可以驳回的便是“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一语蔽之,既掩盖了自己不知答案的窘境,又省去了没完没了的麻烦。而对孩子来讲,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宁可费许多周折送孩子上各类补习班以开发智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毫不在意地挫伤他们的探索触角,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
美国家长认为,尊重是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大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有时还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了错事不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用命令的口吻。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呵斥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说明及引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别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没出息”,因为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美国父母尊重孩子,不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替他们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已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2]。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采中西教育之长而互补!”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家庭教育模式是教育研究的难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比较中美在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不难发现家庭教育试图用一种单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定向概括,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坚持用多种视角对不同的教育过程及方法进行整体理解、把握,根据国情,勇于创新,取人之长,中国教育发展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Deng Yanchang & Liu Runqing, 1989.Language and Cul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H.G.Widdowson.1978.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