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性质告诉我们语文具有综合性特征,课外阅读符合语文的综合性特征,课外阅读本身就是很好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虽然相辅相成,但读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课外阅读能为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提供丰饶的土壤;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发展语文能力,这既是被中外语文教改实践证明了的,也是实践论观点的必然结论;课外阅读本质上符合儿童兴趣性、自主性心理特点,又能充分发挥语言发展最佳期的效益。它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能使学生知识丰富、头脑发达、语文能力得到发展,又能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能力;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11-2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认知的工具。在研究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时,我们不能不对此予以充分注意。
首先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文“思想性强”,主要就是因为语文学习对象是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的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共生共存的,因此,语言既反映思维方式,也反映思维对象和思维成果(即思想)。纷繁复杂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以及变化多样的思维形式,在它们共同的载体——语言的基础上形成有机统一体。因而,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专门学科语文,其内容和形式都必然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化多样而又有机统一的特点。
其次,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含义微妙的句子,如果硬要解释出来,就有点“开口便错”的感觉;一段优美的描写,如果硬要解析一下,往往会大煞风景;一个词,查了词典中所有义项,却找不到完全符合的解释。有时分析性的单项训练虽然有效,却非常有限。而且过分的单项训练往往使学生犹如进入单调枯燥的工厂加工程序,以至厌恶语文。然而,读却能使人感悟到它们的全部内涵。多读却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尽可能大的语言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大语言环境中充分(课外地、反复地)感知语言的内涵(包括语体风格、语气特点、感情色彩、特定含义、言外之意等)和语言形式。读得越多,语言在不同环境中的特殊含义和特殊形式感知得越多,就能最终达到对语言的完整准确的掌握。
再次,语文是认知的工具。一方面,语文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认知活动的凭借,即语言材料使我们能获取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思维的载体、情感的载体以及经人脑反映的物质世界的载体,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对象。所以,读,可以使我们在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大量课外阅读,可以在极大地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可用来作上述观点的形象概括。
以上内容说明,语文借助语言载体同时反映思维的形式、过程、内容,表情达意的形式、过程、内容以及认知的形式、过程和内容,因此语文具有多层面、多因素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特征。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无可避免地要受语文综合性的制约。课外阅读,能最大限度地感知语文的综合性,从而产生综合的学习效果,使学习活动与语文的综合性相一致,因而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
二、从阅读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说和写则是信息的输出。听、读和说、写虽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从认识论的反映论观点来看,听和读是第一位的,是说和写的基础。听和读为说和写提供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听和读相比,听的内容通常显得零散、随意、简单,而读的内容却严密有序、深刻丰富。所以,一般地说,在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读与其他几项能力之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要提高语文能力,必先提高读的能力,而提高读的能力的最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仅以学生词语学习为例,据黄仁发等人1986年的研究,一个人要达到中等阅读水平需要常用词语一万五千个。要使学生获得达到中等阅读水平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不通过课外阅读,还能有其他办法吗?试想,把一万五千个词语也来个“集中训练”或“专项训练”,可行吗?即便可行,能奏效吗?那种占去课外学习时间滔滔不绝讲解的方法,无异于当你坐到一桌丰盛的宴席前,听完手艺如何精妙、味道如何鲜美的介绍之后,刚要动筷,人家却已撤席了。说来说去,读的能力还得靠读来获得。当然,我们不反对读的指导,那种能导引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能力发展的富有启发性的精当的指导,正是课外阅读所需要的。
三、从国内外语文教改情况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先从几个效果喜人的实验谈起。1989年开始的四川万县“汉字标音、及早读写”实验在识字、阅读、写话等方面都取得了普通班难以达到的显著效果。全国闻名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已经在全国不同地区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明显效果,而这项实验最本质、最主要的特点是提前课外读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一个学期教课文95篇,是统编教材的3倍,取得众所周知的显著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实验效果显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他的做法之一就是课外增补课文。被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称为语文教改“希望之光”的龙口实验小学的“课外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在课题中就开宗明义点明“课外读写”。就笔者了解,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让学生课外阅读而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的教改实验。相反地,有许多教改实验在教法上能找出充足理由,在某一方面可能取得突破性的短期效果,却因脱离课外阅读而未能取得最终的显著效果。如“集中识字”实验为识字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实验也告诉我们,脱离了课外阅读,已经取得的显著的识字效果也得不到巩固。看来,抓了大量课外阅读的实验,即使在某个局部不够完善,也能取得良好效果;脱离课外阅读的实验,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怎样地自圆其说,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十分渺茫。这是教改实验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上述阅读教学实践充分说明,大量课外阅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其实,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对此都有过精辟论述。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
四、从儿童心理特征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儿童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生俱来。没有哪一个儿童不喜欢听故事,没有哪一个儿童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不爱问“为什么”。当他们获得阅读能力以后,理应如喜欢听故事一样喜爱阅读,因为读物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广泛性和阅读过程的自主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不断地满足同时不断地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或不全是这样。为什么呢?这应该从我们的阅读教学现状上找原因。我们的教师通常只是死死盯住为数不多的课文进行讲读,对课文中的内容不讲不放心,不讲透不放心,不讲全不放心,企图学一课就消化一课,把“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抛在一边,不容许个别差异,不容许儿童按自己的心理水平去理解,读完了还要进行字词句段的课外练习,使阅读变得令人生厌,令人生畏。儿童对阅读应有的兴趣因此而消磨殆尽。这说明了儿童入学后阅读兴趣不大的原因,也正好从反面证明让儿童自主阅读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是,世界一些国家非常重视自主阅读和趣味阅读。美国夏威夷州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是“阅读诗歌和故事,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区课程纲要要求“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视其兴趣应有相当的自由”。前苏联俄语教学大纲对小学的规定之一是:“培养热爱书籍的、善于独立阅读和思考问题的读者。”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有了这样的目标,比如在小学第三学段就有“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描述。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4至8岁是儿童语言发展最佳期。在这个时期,语文教学如果只是在十分有限的阅读范围内进行训练,只会使学生被动地在单调贫乏的内容上耗费心智;不扩展阅读范围,不增大阅读量,语文训练无论量有多大,方法有多好,都只会是封闭式的、“炼油渣”式的训练。我们都反对放羊式教学,但是,如若把羊引到水草肥美的地带去,这样的放羊式教学显然十分有益于儿童的主动发展。引导儿童阅读课外文质兼美的读物,使儿童置身于丰富的语言世界中,使他们把心智情趣都投入到阅读中,无疑会充分发挥语言发展最佳期的效益,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最佳发展,语文能力得到最佳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小学阶段的基本阅读量要求,并根据年段特点规定各年级的基本阅读量,做到下要保底,这个底指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上不封顶,实现对学生的阅读量的控制。要深入研究达到规定阅读量的办法,提供阅读的时间保障(包括校外的,尤其是校内的和课内的)和条件(读物)保障,建立课外阅读的激励机制和检查制度,研究使学生尽快获得课外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选编适合儿童各年段心理水平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足够量的阅读书库。在宏观上建构“大量阅读 适量精读 适度练习”的语文教学总框架。归根结底,要树立以大量课外阅读为基础的语文教学观,亦即开放式语文教学观。
[参考文献]
[1]丁有宽.谈谈“读写结合教材教法”实验[J].小学语文教学,2001(02).
[2]霍懋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上的一点探讨[J].人民教育,1979(0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语文能力;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11-2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认知的工具。在研究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时,我们不能不对此予以充分注意。
首先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文“思想性强”,主要就是因为语文学习对象是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的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共生共存的,因此,语言既反映思维方式,也反映思维对象和思维成果(即思想)。纷繁复杂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以及变化多样的思维形式,在它们共同的载体——语言的基础上形成有机统一体。因而,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专门学科语文,其内容和形式都必然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化多样而又有机统一的特点。
其次,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含义微妙的句子,如果硬要解释出来,就有点“开口便错”的感觉;一段优美的描写,如果硬要解析一下,往往会大煞风景;一个词,查了词典中所有义项,却找不到完全符合的解释。有时分析性的单项训练虽然有效,却非常有限。而且过分的单项训练往往使学生犹如进入单调枯燥的工厂加工程序,以至厌恶语文。然而,读却能使人感悟到它们的全部内涵。多读却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尽可能大的语言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大语言环境中充分(课外地、反复地)感知语言的内涵(包括语体风格、语气特点、感情色彩、特定含义、言外之意等)和语言形式。读得越多,语言在不同环境中的特殊含义和特殊形式感知得越多,就能最终达到对语言的完整准确的掌握。
再次,语文是认知的工具。一方面,语文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认知活动的凭借,即语言材料使我们能获取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思维的载体、情感的载体以及经人脑反映的物质世界的载体,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对象。所以,读,可以使我们在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大量课外阅读,可以在极大地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极大地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可用来作上述观点的形象概括。
以上内容说明,语文借助语言载体同时反映思维的形式、过程、内容,表情达意的形式、过程、内容以及认知的形式、过程和内容,因此语文具有多层面、多因素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特征。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无可避免地要受语文综合性的制约。课外阅读,能最大限度地感知语文的综合性,从而产生综合的学习效果,使学习活动与语文的综合性相一致,因而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发展。
二、从阅读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说和写则是信息的输出。听、读和说、写虽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从认识论的反映论观点来看,听和读是第一位的,是说和写的基础。听和读为说和写提供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听和读相比,听的内容通常显得零散、随意、简单,而读的内容却严密有序、深刻丰富。所以,一般地说,在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中,读与其他几项能力之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要提高语文能力,必先提高读的能力,而提高读的能力的最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仅以学生词语学习为例,据黄仁发等人1986年的研究,一个人要达到中等阅读水平需要常用词语一万五千个。要使学生获得达到中等阅读水平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不通过课外阅读,还能有其他办法吗?试想,把一万五千个词语也来个“集中训练”或“专项训练”,可行吗?即便可行,能奏效吗?那种占去课外学习时间滔滔不绝讲解的方法,无异于当你坐到一桌丰盛的宴席前,听完手艺如何精妙、味道如何鲜美的介绍之后,刚要动筷,人家却已撤席了。说来说去,读的能力还得靠读来获得。当然,我们不反对读的指导,那种能导引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能力发展的富有启发性的精当的指导,正是课外阅读所需要的。
三、从国内外语文教改情况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先从几个效果喜人的实验谈起。1989年开始的四川万县“汉字标音、及早读写”实验在识字、阅读、写话等方面都取得了普通班难以达到的显著效果。全国闻名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已经在全国不同地区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明显效果,而这项实验最本质、最主要的特点是提前课外读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一个学期教课文95篇,是统编教材的3倍,取得众所周知的显著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实验效果显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他的做法之一就是课外增补课文。被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称为语文教改“希望之光”的龙口实验小学的“课外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在课题中就开宗明义点明“课外读写”。就笔者了解,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让学生课外阅读而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的教改实验。相反地,有许多教改实验在教法上能找出充足理由,在某一方面可能取得突破性的短期效果,却因脱离课外阅读而未能取得最终的显著效果。如“集中识字”实验为识字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实验也告诉我们,脱离了课外阅读,已经取得的显著的识字效果也得不到巩固。看来,抓了大量课外阅读的实验,即使在某个局部不够完善,也能取得良好效果;脱离课外阅读的实验,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怎样地自圆其说,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十分渺茫。这是教改实验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上述阅读教学实践充分说明,大量课外阅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其实,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对此都有过精辟论述。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
四、从儿童心理特征看课外阅读的意义
儿童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生俱来。没有哪一个儿童不喜欢听故事,没有哪一个儿童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不爱问“为什么”。当他们获得阅读能力以后,理应如喜欢听故事一样喜爱阅读,因为读物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广泛性和阅读过程的自主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不断地满足同时不断地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或不全是这样。为什么呢?这应该从我们的阅读教学现状上找原因。我们的教师通常只是死死盯住为数不多的课文进行讲读,对课文中的内容不讲不放心,不讲透不放心,不讲全不放心,企图学一课就消化一课,把“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抛在一边,不容许个别差异,不容许儿童按自己的心理水平去理解,读完了还要进行字词句段的课外练习,使阅读变得令人生厌,令人生畏。儿童对阅读应有的兴趣因此而消磨殆尽。这说明了儿童入学后阅读兴趣不大的原因,也正好从反面证明让儿童自主阅读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是,世界一些国家非常重视自主阅读和趣味阅读。美国夏威夷州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是“阅读诗歌和故事,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区课程纲要要求“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视其兴趣应有相当的自由”。前苏联俄语教学大纲对小学的规定之一是:“培养热爱书籍的、善于独立阅读和思考问题的读者。”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有了这样的目标,比如在小学第三学段就有“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描述。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4至8岁是儿童语言发展最佳期。在这个时期,语文教学如果只是在十分有限的阅读范围内进行训练,只会使学生被动地在单调贫乏的内容上耗费心智;不扩展阅读范围,不增大阅读量,语文训练无论量有多大,方法有多好,都只会是封闭式的、“炼油渣”式的训练。我们都反对放羊式教学,但是,如若把羊引到水草肥美的地带去,这样的放羊式教学显然十分有益于儿童的主动发展。引导儿童阅读课外文质兼美的读物,使儿童置身于丰富的语言世界中,使他们把心智情趣都投入到阅读中,无疑会充分发挥语言发展最佳期的效益,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最佳发展,语文能力得到最佳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小学阶段的基本阅读量要求,并根据年段特点规定各年级的基本阅读量,做到下要保底,这个底指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上不封顶,实现对学生的阅读量的控制。要深入研究达到规定阅读量的办法,提供阅读的时间保障(包括校外的,尤其是校内的和课内的)和条件(读物)保障,建立课外阅读的激励机制和检查制度,研究使学生尽快获得课外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选编适合儿童各年段心理水平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足够量的阅读书库。在宏观上建构“大量阅读 适量精读 适度练习”的语文教学总框架。归根结底,要树立以大量课外阅读为基础的语文教学观,亦即开放式语文教学观。
[参考文献]
[1]丁有宽.谈谈“读写结合教材教法”实验[J].小学语文教学,2001(02).
[2]霍懋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上的一点探讨[J].人民教育,19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