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习作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呵护他们的习作情感,保护他们的习作意识,以促进习作能力不断发展。具体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蓄积生本化的习作素材;表达真实情感,激发生本化的自我感受;依托教材体系,链接生本化的认知经验;关注发展轨迹,推动生本化的能力生长。
[关键词] 生本理念;习作素材;自我感受;认知经验;能力生长
习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很多学生之所以谈“作”色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习作教学过于强调技术和策略,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感受。因而习作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积极落实儿童的主体地位。
一、结合生活实际,蓄积生本化习作素材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形成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习作方法的缺失,而是无法选择最适合的素材和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再相机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因此,落实生本化习作的基础就在于避免素材的生搬硬套,甚至虚假编造,要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寻世界、关注周围、感知心灵,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匹配的素材和资源。
统编教材的习作主题非常鲜明地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教师要依循编者的用意,将视野转向学生广阔的现实生活。以四年级下册习作一“我的乐园”为例,如果学生无视自己的生活,随便选择或者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缺乏了生命的气韵。教学这篇习作时,教师可以从“乐”字入手,鼓励学生多维回忆生活、搜寻素材,紧扣“乐”字打开思维,比如可以是满是玩具的房间、班级图书角,也可以是自己家的院子、村头小河边的草地,还可以是学校的篮球场、外婆家的菜地……无论哪一种,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曾经留下了愉悦的体验。选择这样的素材与资源,学生有真感受、真感情,容易唤醒内在的原始体验,表达就能真正地体现主题中的“乐”字,生本化习作的理念自然就落地生根了。
二、表达真实情感,激发生本化自我感受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纵观以往的习作教学,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正能量”,常常无意间拔高主题,导致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久而久之,失去了说真话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想什么就学会智慧地表达什么,这才是落实生本化习作的应有之义。
如四年级下册习作二的主题是“我的奇思妙想”,教师面对这一主题,通常会将教学的重点设置在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以求偏、求怪为标准,写出来的作文不着边际。这种过度追求标新立异的思维,并不是真正地尊重学生,而是将习作教学引向了另一个极端。为此,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不要急于“奇思妙想”,而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希望实现但又不能实现的,生活中曾经遇到哪些遗憾的事情,生活中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从生活入手,捕捉自己内心的渴望、需求,再从这个原点出发,相机展开“奇思妙想”,将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用在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遗憾”上,激发内心真实感受,不断地将素材生活化、感受化,大道无痕之中践行生本化习作的理念。
三、依托教材体系,链接生本化认知经验
学生在正式走进课堂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经历中已经蓄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和写作方法。统编教材对于习作的编排就呈现出鲜明的体系化,相同维度的训练点,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生本化习作意味着教师不能纯粹从自身解读和认知的角度展开教学,而应该多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依循教材的编排体系,找準习作教学的切入点,扣准习作能力的生长点,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领。
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一的主题是“变形记”,很显然这是一篇典型的形象类习作,与这个单元“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这两个阅读和表达维度的语文要素密切相关。但教师是不是就应该从零起点出发,围绕着“如何想象”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点拨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开始对学生的阅读想象展开有机训练。因此,教学“变形记”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已经储备的原始学情进行摸查,将教学的起点设定在已经形成的认知体验上。针对这篇习作,教师将教学的着力点聚焦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描写对象的丰富性入手,鼓励学生从“小”的角度想象,想象自己是一棵小草、一粒石子、一只蚂蚁、一粒尘埃,或者鼓励学生从“大”的角度展开想象,比如自己成了一头狮子、一列火车,甚至是一个星球;二是想象自己独特的经历,并聚焦情节发展的重点,用想象将具体的过程写得更加翔实而可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再现具体细节。借助教材编排上的逻辑联系,找准学生认知经验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处处从学生的维度出发,是生本化习作理念的积极体现。
四、关注发展轨迹,推动生本化能力生长
落实生本化习作,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就是上一板块中所论述的学生习作能力的原始生长点;其次就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能力生长归宿,即围绕着训练维度所应该达成的程度,从而让最多的学生能够在一次训练中达成他们的认知所能预期的目标。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典型的小说单元,阅读层面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表达层面的语文要素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开篇的《桥》篇幅虽然短小,但情节设置、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非常鲜明;《穷人》则是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细腻的人物描写,是学生进行单元习作训练的重要范本;《在柏林》以精妙的构思,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之感,体现了小说文体的独特魅力……教师要积极从生本化习作的理念入手,从阅读单元课文的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学生在这一单元习作中的能力生长。因此,这个单元的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就需要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出发。由于小说以刻画典型人物的形象特点为核心任务,这篇习作的教学所着力聚焦的就是从一般记人类文本提升到小说文体刻画人物特点的层面上,为此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施:(1)在设置情节、翔实描写时,要能够紧扣主要人物展开;(2)将故事描写完整,情节设置要吸引人,更能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3)试着写好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三个要点的设置,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就不再是写清楚故事情节,象征性地补充一些环境描写就万事大吉了,而需要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突出故事发展的情节、故事发生的环境,积极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这样的教学就完全摆脱了中年级简单记叙文描写的窠臼,让学生朝着更高层级迈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力生长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系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本作文’提升作文教学品质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18/P/043)研究成果]
[关键词] 生本理念;习作素材;自我感受;认知经验;能力生长
习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很多学生之所以谈“作”色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习作教学过于强调技术和策略,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感受。因而习作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积极落实儿童的主体地位。
一、结合生活实际,蓄积生本化习作素材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形成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习作方法的缺失,而是无法选择最适合的素材和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再相机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因此,落实生本化习作的基础就在于避免素材的生搬硬套,甚至虚假编造,要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寻世界、关注周围、感知心灵,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匹配的素材和资源。
统编教材的习作主题非常鲜明地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教师要依循编者的用意,将视野转向学生广阔的现实生活。以四年级下册习作一“我的乐园”为例,如果学生无视自己的生活,随便选择或者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缺乏了生命的气韵。教学这篇习作时,教师可以从“乐”字入手,鼓励学生多维回忆生活、搜寻素材,紧扣“乐”字打开思维,比如可以是满是玩具的房间、班级图书角,也可以是自己家的院子、村头小河边的草地,还可以是学校的篮球场、外婆家的菜地……无论哪一种,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曾经留下了愉悦的体验。选择这样的素材与资源,学生有真感受、真感情,容易唤醒内在的原始体验,表达就能真正地体现主题中的“乐”字,生本化习作的理念自然就落地生根了。
二、表达真实情感,激发生本化自我感受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纵观以往的习作教学,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正能量”,常常无意间拔高主题,导致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久而久之,失去了说真话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想什么就学会智慧地表达什么,这才是落实生本化习作的应有之义。
如四年级下册习作二的主题是“我的奇思妙想”,教师面对这一主题,通常会将教学的重点设置在鼓励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以求偏、求怪为标准,写出来的作文不着边际。这种过度追求标新立异的思维,并不是真正地尊重学生,而是将习作教学引向了另一个极端。为此,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不要急于“奇思妙想”,而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希望实现但又不能实现的,生活中曾经遇到哪些遗憾的事情,生活中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从生活入手,捕捉自己内心的渴望、需求,再从这个原点出发,相机展开“奇思妙想”,将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用在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遗憾”上,激发内心真实感受,不断地将素材生活化、感受化,大道无痕之中践行生本化习作的理念。
三、依托教材体系,链接生本化认知经验
学生在正式走进课堂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经历中已经蓄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和写作方法。统编教材对于习作的编排就呈现出鲜明的体系化,相同维度的训练点,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生本化习作意味着教师不能纯粹从自身解读和认知的角度展开教学,而应该多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依循教材的编排体系,找準习作教学的切入点,扣准习作能力的生长点,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领。
如六年级上册习作一的主题是“变形记”,很显然这是一篇典型的形象类习作,与这个单元“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这两个阅读和表达维度的语文要素密切相关。但教师是不是就应该从零起点出发,围绕着“如何想象”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点拨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开始对学生的阅读想象展开有机训练。因此,教学“变形记”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已经储备的原始学情进行摸查,将教学的起点设定在已经形成的认知体验上。针对这篇习作,教师将教学的着力点聚焦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描写对象的丰富性入手,鼓励学生从“小”的角度想象,想象自己是一棵小草、一粒石子、一只蚂蚁、一粒尘埃,或者鼓励学生从“大”的角度展开想象,比如自己成了一头狮子、一列火车,甚至是一个星球;二是想象自己独特的经历,并聚焦情节发展的重点,用想象将具体的过程写得更加翔实而可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再现具体细节。借助教材编排上的逻辑联系,找准学生认知经验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紧扣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处处从学生的维度出发,是生本化习作理念的积极体现。
四、关注发展轨迹,推动生本化能力生长
落实生本化习作,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就是上一板块中所论述的学生习作能力的原始生长点;其次就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能力生长归宿,即围绕着训练维度所应该达成的程度,从而让最多的学生能够在一次训练中达成他们的认知所能预期的目标。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典型的小说单元,阅读层面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表达层面的语文要素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开篇的《桥》篇幅虽然短小,但情节设置、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非常鲜明;《穷人》则是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细腻的人物描写,是学生进行单元习作训练的重要范本;《在柏林》以精妙的构思,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之感,体现了小说文体的独特魅力……教师要积极从生本化习作的理念入手,从阅读单元课文的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学生在这一单元习作中的能力生长。因此,这个单元的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就需要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出发。由于小说以刻画典型人物的形象特点为核心任务,这篇习作的教学所着力聚焦的就是从一般记人类文本提升到小说文体刻画人物特点的层面上,为此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施:(1)在设置情节、翔实描写时,要能够紧扣主要人物展开;(2)将故事描写完整,情节设置要吸引人,更能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3)试着写好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三个要点的设置,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就不再是写清楚故事情节,象征性地补充一些环境描写就万事大吉了,而需要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突出故事发展的情节、故事发生的环境,积极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这样的教学就完全摆脱了中年级简单记叙文描写的窠臼,让学生朝着更高层级迈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力生长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系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本作文’提升作文教学品质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18/P/04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