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好政治的前提是具备学习政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催发需要一个实践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组织课内模拟现场的教学活动,让中学生理解政治,了解政治事件发生的背景,并学会对政治事件做出客观的分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延伸;模拟现场;活动实践
新时期的每一位青少年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政治舞台上的一分子,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就认识政治、理解政治,学会分析政治,并具备政治眼光与政治思维,对其现在以及未来成长意义非凡。但当前中学生为什么总学不好政治?其关键在于他们总是将自己置身于政治环境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学政治、背政治。
政治如果脱离了实践,只是一堆无用的学生应付考试的文字,但政治课堂本身带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怎样有效地对课堂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们在课堂中依旧能够感受到现实中浓厚的政治氛围?笔者认为,可以将一些模拟现场的教学活动搬上讲台,让学生们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成为政治“场”中的角色,真正融入政治,体验政治。本文结合政治教学实践,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一、 模拟现场之——案例导入
初中生对哪些政治内容更加感兴趣?无外乎是一些与他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政治事件或者是政治故事,所以教育者在进行模拟现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时,应巧妙地将学生们感兴趣的案例导入其中,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们走进“现场”,积极探究。如在学习“团结就是力量”的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头脑中的“团结”意识,教师为学生们引入了一个故事案例:“在某个火灾现场,一个肢体残疾和眼睛残疾的两个人被困火海,性命攸关。眼睛残疾的虽然手脚灵活却无法辨认方向,肢体残疾的人耳聪目明却动弹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两个都顺利逃生?他们两个选择了合作,眼睛残疾的背着肢体残疾的人,在他的指引下,迅速找到逃生通道,两人都获救了。”,就此案例,让学生们进行“代入式”思想:假如你是当事人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选择?想一想两个人之所以能够获救,什么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案例中,你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怎样的感触和体会?面对这样的案例,学生们会不由自由地将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个人物,会主动地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怎样做才是对的?并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即便两个人也是一个集体,在一个集体中唯有团结一心,才会形成无法想象的强大合力,冲破难关。
二、 模拟现场之——情境創建
大部分初中生头脑中并没有“政治意识”这根弦,所以会认为政治是离自己很遥远的话题,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并没有太大联系,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主导下,他们才会将政治仅仅作为应试的一种工具。在有限的课堂,如何能够让学生们快速地进入一种政治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模拟情境,让他们成为政治角色中的一员,“迫使”他们去认识政治、分析政治、探究政治。如在“优秀的意志品格”一课中,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们以“演小品”的形式开始本节内容的思考:请三到五个学生到台上以“学艺”为题表演小品,其大意是某人在暑假期间,报了很多有关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习班,但最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成,两手空空。小品主题其实是大多数学生假期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对这种形式既感兴趣,所以觉得驾驭起来分外轻松。
但在游戏中,扮演老师的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却让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你学习了这么多的科目,为什么到最后反而一无所获?”不由的每个同学在反思,是什么原因?最后得出了相对统一的结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自制力差、不能坚持”等等,而这些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优秀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与坚韧性。学生会在模拟场景中突然意识到,政治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蕴藏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这会强化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也会吸引他们去探索更多的政治课题。
三、 模拟现场之——社会课堂
政治舞台是精彩纷呈的,每个学生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一员,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应该有一个真正的自己专属的角色,那么在现实社会中应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思考与面对的课题。政治课堂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地让中学生学会站在社会这个高度,去履行自己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将模拟法庭、模拟辩论等形式引入课堂,给学生们创造一个社会政治课堂的学习环境。如在讲到“分清是非”单元“心中要有杆‘秤’”一节课时,就可以针对2011年上10月13号在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进行模拟“法庭现场”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们先了解本次事件的经过,然后在课堂临时组建一个法庭现场,学生们分别选择法官、陪审团成员、正方律师及支持团队、反方律师及支持团队,进行现场辩论与现场裁决。在这个“法庭现场”,道德、法律、良知、冷漠等等社会现象与政治问题都被学生们剖析出来,给每个人都上了最生动的一堂社会政治课。
课堂是有限的,但思维是无限的,如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藩篱,让中学生的政治思维不被课堂所束缚,需要政治教育者的大胆创新与改革,要将新鲜的时政、生动的现场、经典的案例引入课堂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去演绎自己精彩的政治人生。
参考文献:
[1]黄家喜,李向阳.关于初中政治活动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11):57-58.
[2]谢伟年.浅谈如何深入开展初中政治课程教学[J].学周刊,2012(26):100-100.
作者简介:
谢友波,江苏省宿迁市泗阳致远中学。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延伸;模拟现场;活动实践
新时期的每一位青少年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政治舞台上的一分子,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就认识政治、理解政治,学会分析政治,并具备政治眼光与政治思维,对其现在以及未来成长意义非凡。但当前中学生为什么总学不好政治?其关键在于他们总是将自己置身于政治环境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学政治、背政治。
政治如果脱离了实践,只是一堆无用的学生应付考试的文字,但政治课堂本身带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怎样有效地对课堂进行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们在课堂中依旧能够感受到现实中浓厚的政治氛围?笔者认为,可以将一些模拟现场的教学活动搬上讲台,让学生们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成为政治“场”中的角色,真正融入政治,体验政治。本文结合政治教学实践,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一、 模拟现场之——案例导入
初中生对哪些政治内容更加感兴趣?无外乎是一些与他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政治事件或者是政治故事,所以教育者在进行模拟现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时,应巧妙地将学生们感兴趣的案例导入其中,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们走进“现场”,积极探究。如在学习“团结就是力量”的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头脑中的“团结”意识,教师为学生们引入了一个故事案例:“在某个火灾现场,一个肢体残疾和眼睛残疾的两个人被困火海,性命攸关。眼睛残疾的虽然手脚灵活却无法辨认方向,肢体残疾的人耳聪目明却动弹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两个都顺利逃生?他们两个选择了合作,眼睛残疾的背着肢体残疾的人,在他的指引下,迅速找到逃生通道,两人都获救了。”,就此案例,让学生们进行“代入式”思想:假如你是当事人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选择?想一想两个人之所以能够获救,什么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案例中,你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怎样的感触和体会?面对这样的案例,学生们会不由自由地将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个人物,会主动地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怎样做才是对的?并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即便两个人也是一个集体,在一个集体中唯有团结一心,才会形成无法想象的强大合力,冲破难关。
二、 模拟现场之——情境創建
大部分初中生头脑中并没有“政治意识”这根弦,所以会认为政治是离自己很遥远的话题,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并没有太大联系,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主导下,他们才会将政治仅仅作为应试的一种工具。在有限的课堂,如何能够让学生们快速地进入一种政治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模拟情境,让他们成为政治角色中的一员,“迫使”他们去认识政治、分析政治、探究政治。如在“优秀的意志品格”一课中,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们以“演小品”的形式开始本节内容的思考:请三到五个学生到台上以“学艺”为题表演小品,其大意是某人在暑假期间,报了很多有关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习班,但最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成,两手空空。小品主题其实是大多数学生假期的真实写照,所以他们对这种形式既感兴趣,所以觉得驾驭起来分外轻松。
但在游戏中,扮演老师的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却让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你学习了这么多的科目,为什么到最后反而一无所获?”不由的每个同学在反思,是什么原因?最后得出了相对统一的结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自制力差、不能坚持”等等,而这些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优秀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与坚韧性。学生会在模拟场景中突然意识到,政治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蕴藏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这会强化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也会吸引他们去探索更多的政治课题。
三、 模拟现场之——社会课堂
政治舞台是精彩纷呈的,每个学生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一员,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应该有一个真正的自己专属的角色,那么在现实社会中应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思考与面对的课题。政治课堂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地让中学生学会站在社会这个高度,去履行自己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将模拟法庭、模拟辩论等形式引入课堂,给学生们创造一个社会政治课堂的学习环境。如在讲到“分清是非”单元“心中要有杆‘秤’”一节课时,就可以针对2011年上10月13号在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进行模拟“法庭现场”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们先了解本次事件的经过,然后在课堂临时组建一个法庭现场,学生们分别选择法官、陪审团成员、正方律师及支持团队、反方律师及支持团队,进行现场辩论与现场裁决。在这个“法庭现场”,道德、法律、良知、冷漠等等社会现象与政治问题都被学生们剖析出来,给每个人都上了最生动的一堂社会政治课。
课堂是有限的,但思维是无限的,如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藩篱,让中学生的政治思维不被课堂所束缚,需要政治教育者的大胆创新与改革,要将新鲜的时政、生动的现场、经典的案例引入课堂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去演绎自己精彩的政治人生。
参考文献:
[1]黄家喜,李向阳.关于初中政治活动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11):57-58.
[2]谢伟年.浅谈如何深入开展初中政治课程教学[J].学周刊,2012(26):100-100.
作者简介:
谢友波,江苏省宿迁市泗阳致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