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人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人”一词,在 《论语》 中出现24次,其中多数是与“君子”对举。
  在春秋战国时期,“小人”的指称和使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对于位尊者的自我谦称或卑称。如 《左传》记晏婴谢绝齐景公为其更换旧宅,说:“小人(之宅) 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贵为上卿和辅国大臣的晏婴,在国君面前还是谦称“小人”。也是记载在 《左传》 里,叔孙氏向冉求打听战事计划,冉求回答说:“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其所说的“君子”,是指当时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氏,冉求是他的家臣,故在此自称“小人”。甚至孔子也曾以“小人”称呼自己,《礼记》中记鲁哀公向孔子问礼,孔子谦逊地说:“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这种下对上(或民见官)时的“小人”卑称,此后两千多年一直通行,有时或自称为“微臣”或“小的”;到大清朝时对皇帝或对主子,更有自称为“奴才”的,可谓是自贬到家了。
  位尊者的自我谦称。亦例见于 《左传》,郑国的上卿子皮,曾经将国家的执政权授予子产;后来他想让某年轻人做其封地的长官,子产加以劝阻,并说了一番道理,子皮听后连称“善哉”,还说:“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老领导面对其提拔上来的人,自称为见识短浅的“小人”,确实是非常难得,这在史书中似极少见。
  作为道德“君子”对立面的指称。在 《论语》 中有不少章句,将“小人”与“君子”对举以比较,诸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可见如上所谓的“小人”,是指那些道德有亏、品格低下、修养欠缺、行为不正之类的人;他们中有些人在身份上可能是“君子”(贵族),但以孔子的道德眼光观之则是“小人”。《论语》 里有一则,子贡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回答:“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所谓“斗筲之人”,亦即器量狭窄、目光短浅的“小人”。……以品德为指向的“小人”称呼,为后世所多用,用于对他人的鄙称,如“卑鄙小人”“阴险小人”“奸诈小人”等。如今我们若说某人是“小人”,那不会是指其身份,而一定是指其品行为人方面。
  仆佣的指称。《论语》 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此所谓“小人”,即指仆佣,或如朱熹所说的“仆隶下人”。
  平民百姓的指称。《论语》 里“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等句,其中所指的就是身份“小人”,即庶民百姓。
  劳力者的指称。劳力者是构成庶民百姓的最主要部分。关于此类指称这里要多说一点。《论语》 记载: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在此稱樊迟为“小人”,既是指其志向短、没出息,而且显然也是认定老农、老圃等劳力者皆是“小人”;唯有向往、追随好礼好义的“上”(统治者),才是君子所当学当为之正业。在 《孟子》 一书中,记孟子对当时农家学者的贬斥,说了一大通道理,其中有:“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在孟子看来,农夫、百工等劳力者,做的都是“小人之事”,他们只配受别人 (劳心者) 统治,并理当用劳力来供养统治他们的人,这是天下的通则。荀子在其 《礼论》 中则说:“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即农夫、工匠等劳力者设立宗庙祭祀祖先的资格也被剥夺;其理由是“积薄者流泽狭也”,劳力者功业小、流传不了多少东西 (因而不值得享其后人追祭)。虽然,如孟子说的“治人者食于人”—— 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君子,都得靠他们鄙视的“小人”来供养。这就是行于当时、被奉为天经地义的“贵贱有别”的主流意识,而且不独春秋战国时代为然,事实上也是三千多年历朝历代一以贯之的主流意识。孔子没有超越它,孟子、荀子更没有。自古以来,从来都没有超乎时代而不受局限的人。因此,我们既无须苛求于孔子等先哲,更大可不必煞费苦心地加以回护。
  在现代社会,那种视普通劳动者为低贱“小人”的意识,不再是天经地义、堂堂正正的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 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还有一位叫贾德勒的不太知名的作家,也说得很好:“一个社会如果认为下水道工作是低等的,即便做得再好也会加以轻视;如果认为哲学是提升生活的活动,即使是虚伪也会加以容忍。则此社会将既无好的下水道,也无好的哲学。”当然,轻视乃至歧视普通劳动者的观念和现象,至今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这是毋庸讳言的。但只要真正具备了平等的现代价值观,我们就都会像爱因斯坦那样,对一切有益于人类的劳动都无分贵贱地加以尊重,对默默无闻的平凡劳动者心怀应有的谦卑和感恩。这里不妨举一个事例:香港大学有个名叫袁苏妹的老婆婆,她没上过学,从29岁到73岁,在港大的学堂宿舍服务了四十四年,她为学生做饭煲汤,兼做清洁工,一届届学生从她那里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乃至情感方面的关怀体贴,他们亲热地称她为“三嫂”。在她82岁时,港大授予她“名誉大学院士”荣衔,昔日曾受“三嫂”关顾而今已是“杰出人士”的老同学们,在“三嫂”领受荣衔时,都起立鼓掌向她致敬……若是在“贵贱有别”的传统社会,像“三嫂”这样的底层劳动者,只能被视为低贱的“小人”“下人”,干活干得再好,顶多也就是给点赏钱,授予高等学府“名誉院士”荣衔这等事,根本想都不敢想!
  关于“小人”指称,如今还有令人瞠目的“别解”—— 有位“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在某个“讲坛”之上,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一语里的“小人”,解释为“小孩”“儿童”;无独有偶,某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中,又有一位白发老先生,讲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说这“小人”就是指小孩子呀、小学生呀……有言曰“强作解人”,这二位是“敢作解人”,他们真是有足够的勇敢,敢于在众目睽睽的讲坛、荧屏上,觍然无愧地胡说八道。
  我们知道,在 《论语》 等典籍中,“小人”不作“小孩”解,这已是最起码的常识。“小子”同样也不是指“小孩”。指称未成年的儿童或少年,有个词曰“童子”,此词在 《论语》里出现三次。但《论语》 中“小童”一词,却不是指称幼小的儿童,它是古时诸侯夫人的一种专用自称,这或许有点像现如今“小宝贝”之类的昵称。
  (选自《走下圣坛的孔夫子》/伊人 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6年9月版)
其他文献
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年),宋初重臣赵普第三次受命担任宰相。上任伊始,赵普重拳出击,打倒了一个著名的“江湖大师”侯莫陈利用。作为刚刚第三次上任的大宋宰相,为什么对这位“江湖大师”如此“青睐”呢?  这个“大师”不简单!  侯莫陈是三字复姓,据说是源于北魏的少数民族,后来这个姓消失了。侯莫陈利用是个什么人呢?此人本是京城一个卖药的江湖郎中,懂一点炼丹的技术,小时候又学了一点小魔术,也许是类似“空盆
长恨清湘不见余,是仙是怪是神狐。  有时亦作皮毛客,无奈同侪不肯呼。  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写下的诗,以“皮毛客”自况,是齐常用的反讽,他曾刻一印,上镌“老夫亦在皮毛类”。其弟子启功说,此句出自石涛,相当于郑板桥刻“青藤 (明代画家徐渭自号青藤居士) 门下牛马走”印,自谦而已。  在画坛,一般认为“皮毛”源自吴昌硕晚年所说“北方有人 (指齊白石) 学我皮毛,竟成大名”。吴是当时画坛领袖,对齐有提携之
说到中国近现代美术,人们常常喜欢把中国不同的地域分成不同的流派,其中一个就是所谓的“北派”。民国时期的北派也可以叫做京津画派,也就是指北京天津地区的画家群体。此外从大的区域而言还有像金陵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等。至于西南画派和长安画派的形成,基本是1949年以后的事。但是北派画家不一定都是北方人,也有很多是南方人。谈到民国时期的北派,一定要提到创建于1919年的一个绘画组织—— 湖社。  直追宋元的湖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英语教学更为侧重对学生英语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语用技能尤其是口语水平的培养缺乏重视。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学科,其最终目的是英语的实际运用,需要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的能力,因此口语教学极其关键。文章从快乐口语的实施、口语情境的创设、口语评价的实施以及口语实践的开展等方面探讨了小学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贺知章告老还乡之际,找唐玄宗走后门去了。他的诉求是啥呢?“臣有个小儿子,还没起大名呢。想请陛下给起个名儿,这样我回乡了。一说皇上给我儿子起名了,那多显摆呀。”  这个好办,唐玄宗张口就来:“老贺啊,为人之道,最在乎的就是信义。有信义的人,一生顺遂。老贺,看你就知道,你儿子将来一定是个讲信义的人。孚,就是信义的意思,你儿子就叫贺孚吧。”  贺知章千恩万谢出来,一脑门子郁闷。沉默良久,说:“这……陛下
摘 要: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即过分追求“得言”或是一味追求“得意”。其实,“言”和“意”缺一不可,它们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只有二者兼得,“言”“意”交融,比翼双飞,才能使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得以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言”“意”交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05 文章编号:1674-120X
《不怕鬼的故事》 的出版速度在当时是大跃进的速度,其推出方式,也极富声势,这是非常符合现代的商业出版原则的;不同的是,现在出版商是为了钱,那时主持者是为了政治。  收拾房间时发现了1999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重新编定的 《不怕鬼的故事》。这本书是文学所的骄傲,系奉毛主席、党中央之命而编选。1959年春季,中央下达任务,主编为当时的所长何其芳先生,许多老先生参与指导,如钱锺书、俞平伯、余冠英、孙楷
王国维不买严复的账  作为首屈一指的大译家,严复对自己的翻译颇为自信是顺理成章的。他曾在信中说:“……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决三十年中无人可为者。”这话说来一点不托大:林纾译的那些小说,换个人也办得了,虽然未必那样文采斐然,若他翻译的 《原富》、《群己权界论》、《法意》 等大作,不是像他这样精通西学的,谁办得了?所以这个账当时的人应该大都是认的。  不是没有微词,《原富》的一些译法就在 《新民丛
邓钟岳是清代山东聊城人,康熙六十年 (1721) 辛丑科狀元。他就曾以考察秀才的方式扶持了一個贫困的忠良之后,令人钦佩不已。  據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 载:雍正四年 (1726),邓钟岳出任江苏学政,一次在南京院试考秀才的过程中,发现有位姓史的童生 (未考上秀才的,无论年龄多大,都称童生),40多岁了,在履历表上“祖父”栏填着“史可法”三字,感到有些奇怪。因为,传说中一般认为民族英雄史可法全家殉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顺应时代趋势开展阅读教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和改进阅读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8-0029-02  快速阅读也叫速读,快速阅读是快速而有效的阅读,快速阅读是从文章中快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