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的,注意题目的难度、作业的多样性,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兴趣
每天早上,很多老师的第一个工作是回教室去收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然而让很多老师头痛的是每天总有个别的学生作业拖拉,总是不交作业。为了不落下一个学生,老师们总是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来,苦口婆心地教他们完成作业。除了欠交作业的学生让人操心,交了作业的学生,有些作业的质量也是不尽人意的,要么字迹潦草,乱写一通,要么空着不做,很是让老师抓狂。
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有些孩子做数学作业那么快,而做语文作业就上拉牛上树呢?为什么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先完成数学、英语作业,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呢?为什么學校搞一次活动,布置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学生会怨声载道,为什么学生课堂表现好,奖励学生一天不用做作业的时候,学生会欢呼雀跃呢?我想这些问题很大的程度是跟我们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有很大的关系。就语文学科来说,我们一般布置作业大多是:抄写、朗读、背诵、预习、阅读、写作。这些作业当中,有很多是机械的作业,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而写作、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久而教之就会对语文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我们能不布置作业吗?相信很多老师不敢轻易尝试。因为一直以来,作业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重要补充,对教师来说能够诊断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的作用是很大,在老师的心中,做作业比不做作业要好;在家长心中,多做一些作业比少做一些作业好;在学生的心中,少做一些作业,最好不用做作业。那如何找好一个平衡点,让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一、明确作业目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语文学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明确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我们设计作业的目标也要与其相符合。例如:抄写生字这项作业,如果让学生单纯的一个抄一行,那作业的目的是单一的,只是让学生记住了字形;如果让学生减少抄写的个数,只写三个,增加一个注音,两个组词等要求,同样一行完成,在没有增加作业量的情况下,作业的目的变得多样了,不但让学生记住了字音、字形,还学生积累了词语,增加了词汇。在写作训练方面也是一样的,假如你让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说是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能力,但实际上学生每天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漫无目标地让学生天天写,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讨厌写作,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我们语文老师能不能理清自己布置写作的目的,是完成学校任务,还是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如果我们能明确每次的训练重点,分小步走,不要每次都迈大步,学生的收获是不是更大呢?所以,要提高作业的质量首先是明确作业的目的,这次的作业是很要价值的,对学生作用很大的作业才布置;可做可不做的,惩罚性的,低效无效的作业就不要做了。
二、难易设计适中
为什么有些学生完成作业只需要十分钟,有的学生却要用30分钟?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业全部是正确的,有些学生抓破脑袋却想不出呢?我们都知道十个手指头,有长又短,学生也是一样,他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为了兼顾不同的学生,我们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作业的难易程度,布置太简单的作业,又没什么作用,布置太难的作业,有的学生又做不出,导致欠交作业。因此,我们在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作业的难度,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作业回家完成,这样才能真实地反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作为语文科,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难的,因此,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自己先做做自己布置的作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先进行知识的渗透或者相关方法的指引。这样,既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又可以考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一举两得。
三、作业类型多样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会走进了一个误区,以为作业就是要动笔写。他们一回家就会问:“今天的作业写完没有?”家长有这种意识,归根到底与老师布置作业的惯性有关系的。因为,老师通常就是布置写的作业。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我们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是“写”,还可以“听”“说”“读”。作业的类型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课内巩固的,也可以是课外实践的;可以是个人完成的,也可以合作完成的,可以是当天完成的,也是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就拿语文书上的一些综合性学习,就不是老师用嘴巴就能跟学生讲清楚的,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系列的实践活动。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走进信息世界》中,给老师的建议就是让学生布置学生进行阅读、调查、辩论及其他活动来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的实效,作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老师要花点心思合理地布置各种类型的作业,如: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身边的人,小组制作PPT展示等。这些作业可以考查学生收集信息、语言表达、倾听、与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有平台去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四、给予自由空间
在语文书上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而我们老师真的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吗?我相信大部分的老师都会指定一些句子优美,比较重要的段落让学生去背。换句话说,学生要背诵的是老师喜欢的段落。而往往这些段落都是比较具体的,字数较多。学生不愿意去背,如果让其自己去选择,很多学生就会选择那些一两句话的段落,这样也达不到积累语言的效果。怎样才能不违背编者的意图,而又让学生真的有选择的权利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背诵,但你要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认真地去思考,哪些文字是写得比较好的,值得去积累的。此外,有些老师会硬性要求学生只能完成第几题的作业,多做一点都不行。我认为学生能提前完成作业也是可以的,因为有些学生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就算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他都能懂,而且超前做就是他在挑战自己的一个举动。如果老师过分强调齐步走,会把部分优生的潜力给扼杀了。因此,我们在作业的设计时候,可以设计一些选择性的作业,阶梯性的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总的来说,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精心地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设计有质量、有实效的作业,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挖掘,他们的个性才能发展。老师们,从设计有效语文作业开始,让学生爱做语文作业,让学生爱上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不懈追求的。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兴趣
每天早上,很多老师的第一个工作是回教室去收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然而让很多老师头痛的是每天总有个别的学生作业拖拉,总是不交作业。为了不落下一个学生,老师们总是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来,苦口婆心地教他们完成作业。除了欠交作业的学生让人操心,交了作业的学生,有些作业的质量也是不尽人意的,要么字迹潦草,乱写一通,要么空着不做,很是让老师抓狂。
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有些孩子做数学作业那么快,而做语文作业就上拉牛上树呢?为什么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先完成数学、英语作业,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呢?为什么學校搞一次活动,布置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学生会怨声载道,为什么学生课堂表现好,奖励学生一天不用做作业的时候,学生会欢呼雀跃呢?我想这些问题很大的程度是跟我们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有很大的关系。就语文学科来说,我们一般布置作业大多是:抄写、朗读、背诵、预习、阅读、写作。这些作业当中,有很多是机械的作业,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而写作、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久而教之就会对语文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那我们能不布置作业吗?相信很多老师不敢轻易尝试。因为一直以来,作业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重要补充,对教师来说能够诊断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的作用是很大,在老师的心中,做作业比不做作业要好;在家长心中,多做一些作业比少做一些作业好;在学生的心中,少做一些作业,最好不用做作业。那如何找好一个平衡点,让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一、明确作业目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语文学科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明确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我们设计作业的目标也要与其相符合。例如:抄写生字这项作业,如果让学生单纯的一个抄一行,那作业的目的是单一的,只是让学生记住了字形;如果让学生减少抄写的个数,只写三个,增加一个注音,两个组词等要求,同样一行完成,在没有增加作业量的情况下,作业的目的变得多样了,不但让学生记住了字音、字形,还学生积累了词语,增加了词汇。在写作训练方面也是一样的,假如你让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说是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能力,但实际上学生每天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漫无目标地让学生天天写,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讨厌写作,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我们语文老师能不能理清自己布置写作的目的,是完成学校任务,还是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如果我们能明确每次的训练重点,分小步走,不要每次都迈大步,学生的收获是不是更大呢?所以,要提高作业的质量首先是明确作业的目的,这次的作业是很要价值的,对学生作用很大的作业才布置;可做可不做的,惩罚性的,低效无效的作业就不要做了。
二、难易设计适中
为什么有些学生完成作业只需要十分钟,有的学生却要用30分钟?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业全部是正确的,有些学生抓破脑袋却想不出呢?我们都知道十个手指头,有长又短,学生也是一样,他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为了兼顾不同的学生,我们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作业的难易程度,布置太简单的作业,又没什么作用,布置太难的作业,有的学生又做不出,导致欠交作业。因此,我们在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作业的难度,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作业回家完成,这样才能真实地反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作为语文科,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难的,因此,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自己先做做自己布置的作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先进行知识的渗透或者相关方法的指引。这样,既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又可以考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一举两得。
三、作业类型多样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会走进了一个误区,以为作业就是要动笔写。他们一回家就会问:“今天的作业写完没有?”家长有这种意识,归根到底与老师布置作业的惯性有关系的。因为,老师通常就是布置写的作业。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我们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是“写”,还可以“听”“说”“读”。作业的类型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课内巩固的,也可以是课外实践的;可以是个人完成的,也可以合作完成的,可以是当天完成的,也是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就拿语文书上的一些综合性学习,就不是老师用嘴巴就能跟学生讲清楚的,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系列的实践活动。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走进信息世界》中,给老师的建议就是让学生布置学生进行阅读、调查、辩论及其他活动来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的实效,作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老师要花点心思合理地布置各种类型的作业,如: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身边的人,小组制作PPT展示等。这些作业可以考查学生收集信息、语言表达、倾听、与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有平台去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把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四、给予自由空间
在语文书上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而我们老师真的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吗?我相信大部分的老师都会指定一些句子优美,比较重要的段落让学生去背。换句话说,学生要背诵的是老师喜欢的段落。而往往这些段落都是比较具体的,字数较多。学生不愿意去背,如果让其自己去选择,很多学生就会选择那些一两句话的段落,这样也达不到积累语言的效果。怎样才能不违背编者的意图,而又让学生真的有选择的权利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背诵,但你要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认真地去思考,哪些文字是写得比较好的,值得去积累的。此外,有些老师会硬性要求学生只能完成第几题的作业,多做一点都不行。我认为学生能提前完成作业也是可以的,因为有些学生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就算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他都能懂,而且超前做就是他在挑战自己的一个举动。如果老师过分强调齐步走,会把部分优生的潜力给扼杀了。因此,我们在作业的设计时候,可以设计一些选择性的作业,阶梯性的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总的来说,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精心地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设计有质量、有实效的作业,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挖掘,他们的个性才能发展。老师们,从设计有效语文作业开始,让学生爱做语文作业,让学生爱上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不懈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