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写法序列化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三个关乎:一关乎“为什么写”(即兴趣、动机);二关乎“写什么”(即写作内容);三关乎“怎么写”(即
  写作技法)。写作教学应该先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最后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序列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为什么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不知作文为何,在第一堂习作课上,让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完成习作,至于是什么题目、写什么内容、写多少等,让学生自己来定,把所写的内容交给你想要倾诉的对象,接到倾诉的人能给出文字的回应,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在习作中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让孩子们爱上习作。
  二、写什么
  三年级学生因为才开始接触作文,不知道如何审题,因此,老师在指导作文时,首先要让学生反复读题,找出关键信息,知道此次习作任务。三年级侧重训练孩子用一两段通顺的文字,写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三、怎么写
  (一)读写合作,降低难度
  写作教学经常忽略学生在写作中的关键问题,或者对这些问题敷衍了事,只是笼统地列出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泛泛要求,如“描写不够具体!中心不够突出……”。但是,“什么叫描写不具体?如何才能描写具体?……”对此教师往往语焉不详,更缺乏带有方法意义的、可操作的训练。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针对“描写”这个训练点,找到一条具体的教学路径,设计一级级的台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具体的训练,使学生对描写的认识,由不知到知,使学生的描写由不精彩到精彩。因此就需要针对一个具体的作文能力或要求设计一套“比较具体的、有相对固定步骤的、可以重复操作”的作文教学流程。例如在教学第六单元习作《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可以在单元课文中找到写作方法的序列点。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样子挺威武。写作方法:
  1.景物顺序: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2.仔细观察,抓景物特点。海水:颜色;珊瑚:形状;动物:动作。3.写生动: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
  《香港璀璨的明珠》(第五自然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写作方法:
  1.总分写法构段。2.按照顺序,依次写了:港湾—马路—高楼大厦。3.写生动:一边写景物,一边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写作方法小结:
  1.按照一定的顺序
  (1)全文:“总—分—总”成篇。(2)自然段:“总—分”构段。(3)依次写几种景物。
  2.写生动的方法
  (1)抓住色彩、味道、形状进行描写。(2)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入门作文课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表达,要学会将眼前所见的事物、自己所想的问题运用文字向别人说明白说清楚,用的是基本能力、常用技巧和简单定式。因此,选择一些作文教学点,找到一些作文训练的分解动作,探索一些作文训练的简单有效的定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初步指导,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效率,其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
  (二)重视讲评艺术,激发习作兴趣
  对语文老师来说,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不是你主观想象的,这需要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分析他们的写作行为。为什么要批作文?不是要给学生打一个分,而是要通过学生的作文去分析他们的长处是什么,他的短处是什么,你如何发扬其长处,克服其短处。
  1.多维共评,优化写作经验。在写作学习中,要形成新的表达经验,就需要打破学习主体既有的表达经验认知。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如教师、教材和学习伙伴等。第三方力量对原作者的作品做出评价,才会引发一对一或一对众的对话,以此打破原作者原有表达经验的认知,新的表达经验也由此形成。
  2.各式发表,强化表达欲望。潘新和教授特别强调:“一旦习作成为指向发表的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形式,学生就能通过文章的发表,源源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源,写作教育就将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写作教学就是研究学生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根据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确定最近一个阶段写作重心和要突破的目标。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才能做好学生作文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2]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校教师尝试用“问题教学法”来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把已经成功的问题教学过程,直接应用于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又自己总结出一些好的问题情境设置方式,来设计出具有一定情境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基本上能应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转变了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
【摘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课堂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基于Flash的交互式课件,不仅可以通过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的手段为教师提供教学的便利,还能给学生带来独一无二的学习体验,从而在根本上满足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即对该模式课件进行简单介绍,并且提供了制作的方法,更以初中语文课文为例展开讨论。  【关键词】交互式课件;模块化设计;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以课堂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在经典诗词的学习上从“阅读”走向 “悦读”呢?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以课堂为坚实的基点,组织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课堂,引导学生感知其中形象美,品味其中的精妙语言美,发掘诗词中蕴积情感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阅读的主体(学生)与阅读行为(古诗词教学活动)处于愉悦之中,古诗词的“阅读”也就渐渐走向了“悦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感知
【摘要】经过几年的新课程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出现了许多令人欣慰的新气象,但我们也发现作文教学的现状并非都尽如人意。为  此,提出“随笔小作文”的思考与探索,以随笔的形式,利用课内外素材,即时训练。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寻找“感发点”,比如,精美处仿写;空白处补写;“未尽处”续写;“感悟处”积淀。同时,我们在评价上要重视及时交流,激励表扬。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中段;随笔小作文  【中图分类号】G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贯穿始终的目标任务群之一,被列入2017年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既是出于对功利化、碎片化、浅表化的语文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是出于对语文教育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期望。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之下,传统教学
【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不仅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切实地关系到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一种极富情感,而又充满个性的基础学科,能有效地調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去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使学生得以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但是现如今,许多教学课堂中仍然摆脱不掉传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结合当今学生实际情况而言,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能理解却说  不出。本文针对中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如何提升中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基本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教师可以将侧重点向感悟语言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倾斜,为学生未来的社会
【摘要】识字是语言沟通和表达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必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基于培智学生认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缺陷,识字教学成为培智语文教学的一大待被突破的难点问题。研究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巧用字形利用“部件分析法”对培智高段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有效地帮助他们达到了识记生字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培智高段;识字教学策略;部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缘起  智力
《水经注·渐江水》言:“溪有四十七濑,濬流惊急,奔波聒天。”一条溪流会惊急,虽说是因为一时间注入的水太多太急,也更是由于溪流自身的狭獈与浅躁。  孩提时,夏日的一天,我和奶奶在菜地里除草、捉虫。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可先是一阵风吹来,正欣喜这风给人除去了渾身的燥热时,可乌云迅速遮蔽了天空。“不好了,要下大雨了!”我一惊,大声说道。  奶奶带了一件塑料雨衣,我却没带任何雨具,于是,我拔腿就跑。奶奶说:“
【摘要】对于母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作者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描写。在本文中就一组“母亲”系列群文进行评述,希望能够对把握这组群文的核心提供支持。  【关键词】母爱;群文;母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简述略评一组“母亲”系列群文:子鱼的《母亲的直 觉》,张晓风的《寻人启事》,阿雷詹德奥·迪兹的《每月第一个礼拜五》,刘国平的《妈妈,我把回家的钥匙丢了》。  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