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接受科学启蒙教育,获取科学知识。要合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及自制的教学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感性的认识,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的碰撞,逐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用经过升华后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运用自制教具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对一节课来说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的创设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运用自制简易教具效果会更明显。以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研究磁铁》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小铁块、一块长方形小木板,同时准备了一块条形磁铁。课的引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将长方形小木板倾斜,这个小铁块是不是一定滑下?学生肯定地说“是”。我让两个学生试了试,结果都滑下了。我对学生说:“我能让它不滑下来。”学生将信将疑。我进行了操作:悄悄将磁铁放在长方形小木板的下面,让一个学生把小铁块放在上面。学生个个紧张地看着,一部分学生喊“滑下来”,另一部分学生喊“不要滑下来”。实验结果是小铁块未滑下来,学生惊讶地睁大眼睛,好像在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它不滑下来的?”学生急于知道“小铁块为什么放在倾斜的小木板上而不滑下”的谜底,我拿出藏在长方形小木板下的磁铁,学生从惊讶中恢复了平静,于是对磁铁研究的浓厚兴趣油然而生。
二、让学生动手制作学具进行实验探究
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应是主体,老师可根据实验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制作探究器具(学具),做实验,发现并获取结论。老师应成为参谋、指导者。
以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为例,带领学生探讨:空气能被压缩吗?压缩的空气是否有弹性?教材提供的方法是:用手压吹足气的塑料袋。在教学中,我发现,运用此方法容易将塑料袋压破且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注射器,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探究装置。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将注射器(吸足空气)插入橡皮塞,推注射器,感觉有一股力阻止前进。注射器中的空气体积明显减少,说明空气能被压缩;松开手,注射器就被弹回,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用一个漏斗、胶塞、锥形烧瓶自制了一个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教具。制作方法:胶塞打一孔,插入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要做好密封),通过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内,来证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
三、改进实验器材,提高探究质量
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实验器材是保證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并不都是完美的且必须采纳的。有的按教材提供的器材进行的实验,获取的结论会让学生质疑,有的还会产生安全隐患,甚至会误导学生。因此,修正、改进、创新实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如,探讨“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在一根木棍两头各挂一个相同的纸杯,木棍中间拴一根细绳吊起,保持平衡,一只手扶住木棍一头,然后用火柴在另一只纸杯里烤一会儿,松开扶住木棍的手,热杯子往上翘。在教学中,我发现,运用此方法,火柴会烧到手、烧着纸杯,产生不安全因素。为此,我进行了改进:将橡皮管接一个三叉管,再接一个漏斗,三叉管两管口朝上,漏斗口朝下,漏斗口下放一段香,点着香,烟从漏斗口进入,三叉管两管口就冒出烟,说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从而向上升。
再如,探讨“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在塑料瓶口套一只气球,然后将塑料瓶放入热水、冰水,看气球的鼓与瘪来判断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但用这种方法,塑料瓶放入热水会烫坏。采用集气瓶就可克服此不足。为此,我进行了改进:在橡皮塞上打一孔,插入一段玻璃管,玻璃管一头套一只气球,塞入集气瓶口(塞紧,不漏气),将集气瓶放入热水中,发现气球慢慢鼓起来,放入冷水中,气球慢慢地瘪下去,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中,对于固体的弹性研究,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都是软软的、柔柔的物体,学生容易理解,但对玻璃烧瓶这种摸上去硬硬的物体是否有弹性产生疑问。我采用上述装置,用双手压住烧瓶两侧,看见玻璃管里的水柱上升,松开手,水柱下降,说明固体也有弹性,只不过现象不明显。
总之,我们要想提高科学实验探究的质量,除了运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外,还要根据教材的实验需要,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容易的教具。老师不仅要经常制作教具,还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并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合理地改造自制一些学具,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这门学科,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运用自制教具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对一节课来说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的创设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运用自制简易教具效果会更明显。以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研究磁铁》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小铁块、一块长方形小木板,同时准备了一块条形磁铁。课的引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将长方形小木板倾斜,这个小铁块是不是一定滑下?学生肯定地说“是”。我让两个学生试了试,结果都滑下了。我对学生说:“我能让它不滑下来。”学生将信将疑。我进行了操作:悄悄将磁铁放在长方形小木板的下面,让一个学生把小铁块放在上面。学生个个紧张地看着,一部分学生喊“滑下来”,另一部分学生喊“不要滑下来”。实验结果是小铁块未滑下来,学生惊讶地睁大眼睛,好像在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它不滑下来的?”学生急于知道“小铁块为什么放在倾斜的小木板上而不滑下”的谜底,我拿出藏在长方形小木板下的磁铁,学生从惊讶中恢复了平静,于是对磁铁研究的浓厚兴趣油然而生。
二、让学生动手制作学具进行实验探究
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应是主体,老师可根据实验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制作探究器具(学具),做实验,发现并获取结论。老师应成为参谋、指导者。
以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为例,带领学生探讨:空气能被压缩吗?压缩的空气是否有弹性?教材提供的方法是:用手压吹足气的塑料袋。在教学中,我发现,运用此方法容易将塑料袋压破且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注射器,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探究装置。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将注射器(吸足空气)插入橡皮塞,推注射器,感觉有一股力阻止前进。注射器中的空气体积明显减少,说明空气能被压缩;松开手,注射器就被弹回,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用一个漏斗、胶塞、锥形烧瓶自制了一个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教具。制作方法:胶塞打一孔,插入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要做好密封),通过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内,来证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
三、改进实验器材,提高探究质量
实验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实验器材是保證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并不都是完美的且必须采纳的。有的按教材提供的器材进行的实验,获取的结论会让学生质疑,有的还会产生安全隐患,甚至会误导学生。因此,修正、改进、创新实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如,探讨“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在一根木棍两头各挂一个相同的纸杯,木棍中间拴一根细绳吊起,保持平衡,一只手扶住木棍一头,然后用火柴在另一只纸杯里烤一会儿,松开扶住木棍的手,热杯子往上翘。在教学中,我发现,运用此方法,火柴会烧到手、烧着纸杯,产生不安全因素。为此,我进行了改进:将橡皮管接一个三叉管,再接一个漏斗,三叉管两管口朝上,漏斗口朝下,漏斗口下放一段香,点着香,烟从漏斗口进入,三叉管两管口就冒出烟,说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从而向上升。
再如,探讨“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在塑料瓶口套一只气球,然后将塑料瓶放入热水、冰水,看气球的鼓与瘪来判断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但用这种方法,塑料瓶放入热水会烫坏。采用集气瓶就可克服此不足。为此,我进行了改进:在橡皮塞上打一孔,插入一段玻璃管,玻璃管一头套一只气球,塞入集气瓶口(塞紧,不漏气),将集气瓶放入热水中,发现气球慢慢鼓起来,放入冷水中,气球慢慢地瘪下去,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中,对于固体的弹性研究,教材提供的实验材料都是软软的、柔柔的物体,学生容易理解,但对玻璃烧瓶这种摸上去硬硬的物体是否有弹性产生疑问。我采用上述装置,用双手压住烧瓶两侧,看见玻璃管里的水柱上升,松开手,水柱下降,说明固体也有弹性,只不过现象不明显。
总之,我们要想提高科学实验探究的质量,除了运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外,还要根据教材的实验需要,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容易的教具。老师不仅要经常制作教具,还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并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合理地改造自制一些学具,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这门学科,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