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心理求助影响因素综述研究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各个学校的必修课,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纷纷成立,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老师。但颇为遗憾的是,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考察,不难发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利用率始终不高。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使用率只有6%左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确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然而他们却很少主动寻求帮助,他们的求助意愿是很低的,绝大部分学生宁愿自己痛苦也不愿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本文正是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中关于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求助因素的搜集,试图呈现一种较为全面的理解这一现象的内、外在缘由,并希冀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心理求助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对自我心理处境具有良好认知的前提下,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困难时,自主寻求外在社会资源、解决心理困扰、促进自我心理成长的行为。笔者在此将影响个体心理求助态度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
  1.个体的内部因素
  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对自我心理处境具有良好认知的前提下,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困难时,自主寻求外在社会资源、解决心理困扰、促进自我心理成长的行为。
  在过往的研究中,在影响个体心理求助的内部因素方面,研究者们集中探讨了年龄、性别、来源地、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个体心理因素对心理求助的影响及预测作用。
  年龄D. L. Segal等(2005)对平均年龄为20.6和平均年龄为75.1的两组被试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年长的被试并未显示比年轻组被试低的心理求助意愿。Munyi Shea 等(2008)对亚裔美籍大学生作的关于心理求助的最新研究表明,高年级女学生显示出比低年级其他学生具有更积极的心理求助态度。李箕君等(2002)对南京地区心理咨询门诊和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来访者及部分市民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年龄对心理求助有显著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咨询的内容上, 更多地表现在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咨询对象的选择、对咨询及咨询师的信任程度及心理咨询的作用上。国内外研究在年龄变量上的研究成果尚未达到一致,这说明,年龄影响着心理求助的态度或行为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性别性别因素对心理求助的预测作用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论:男性和女性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异。梅锦荣(1998)等在《大学生的求助倾向》中提出,虽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可能向他人求助,但她们却并没有更愿意向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求助。研究发现,男性(11.6%)向精神科门诊求助的倾向略微大于女性(7.8%)。对于失眠和严重的心理困扰问题,10%-11%的男性受测者会向精神科医生咨询,而女性受测者的百分比则只有4.2%到5.5%。但在国外,这一研究渐渐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即女性比男性有更积极的心理求助的行为 。(McLennan, 1998; Verhaak, 1995;Parslow & Jorm, 2000;Bebbington et al., 2000)
  来源地许多研究者都发现不同来源地的受试者在求助方式上有显著差异。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来自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更加积极的看法,来自农村的受试者比来自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李建明(2006)的硕士论文研究发现,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学生在总的心理求助障碍得分上并无显著差异。而且段文婷(2007)的硕士论文研究中也得出相应的结论,该研究认为性别、年级、专业、来源地等因素中,在求助行为上只有性别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经济条件国内学者余晓敏(2004)在研究中发现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个体在未来遇到心理困扰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可能性越高,家庭经济收入越低的学生对待求助持更否定的态度。这与杨颖(2006)的硕士论文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我们基本上可以推定,家庭经济条件可以作为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的预测因素之一。
  父母文化的影响余晓敏的研究发现,随着父亲文化程度的增加,个体寻求帮助的可能性也增加。母亲的文化程度与个体的求助意愿呈现正相关。如果把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合并为同一个变量,即个体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看出,家庭的整体文化水平越高的个体,表现出更愿意求助的倾向。
  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心理学家朱拉德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定义,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朱拉德认为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是一个有效的因素。Vogel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越倾向于不自我表露痛苦信息的人,越对心理求助抱有消极的态度。Quang等人(2005)以在美国的越南人为被试作的一项研究表明,自我表露、求助的偏好和心理问题的优先性能够显著地预测求助态度,越愿意表露,越偏向于专业的求助资源以及越是关注心理健康的,那么求助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就越积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自我表露是个体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
  情绪的处理能力 有关情绪处理能力对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是近二十年才兴起的。它指的是,个体感知自己的情绪、管理与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处理情绪的能力。Ciarrochi等人(2001)在大学生中进行了一项调查,想了解当个体遭遇情绪问题和自杀问题时,情绪的处理能力对个体向心理专业人员和非心理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的影响。结果发现有较高的情绪处理能力的人更愿意从各种资源中寻求帮助以解决情绪问题和自杀倾向。Ciarrochi(2002)为了验证这种情绪处理能力和求助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生人群中也做了同样的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对情绪有较低的察觉能力,不善确认、描述和管理自己情绪的青少年,最不愿意从非专业人员那里寻求帮助,并且最有可能拒绝任何人的帮助。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结论,有着较高情绪处理能力的个体,在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上更为积极。
  自尊与面子关于自尊,普遍被人们认可的是,为了维护自尊,避免寻求帮助。“威胁自尊模型”可以解释这种说法,它认为寻求帮助是以降低自尊为心理代价的,因此高自尊的人求助的少,因为他们比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损失自尊(Nadler,1991)。Rivka Savaya(1998)以以色列的阿拉伯女性为研究被试,研究了自尊和求助态度之间的关系,而结果却发现自尊和求助态度之间没有相关,只有当不考虑经济需求时,在求助行为上的结果才支持“威胁自尊模型”。即当不考虑经济需求时,低自尊的女性比高自尊的女性更有可能利用心理服务机构。根据“威胁自尊模型”理论,我们可以推测,与低自尊个体相比,高自尊个体更不倾向于寻求帮助。江光荣、王铭(2003)研究也证实,顾忌“脸面”、“隐私”是妨碍潜在的当事人寻求专业化心理帮助的重要原因。
  2.外部因素
  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文化吸纳是指一群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不断直接接触时发生的一种现象,群体中的某个亚群体或所有亚群体改变了各自原来的文化模式。Cauce(2002)通过研究提出,文化和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于某种问题的性质是否良性的判断。例如,生长在一个攻击行为很普遍的地区,父母就不会把孩子经常打架的行为视为不健康的。Sung-Kyung(2005)做了关于韩国大学生心理和文化因素对他们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性别、社会网络倾向和自我隐藏显著地影响了求助态度。国内学者李先锋(1999)在对公众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的访谈中发现,75%以上的人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讳莫如深,普遍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一旦为外人所知,会受到好奇者的注视、同情者的怜悯、幸灾乐祸者的嘲弄。这说明了,患者很重视自己健康方面的隐私,不愿意随便被外人评价或议论。在中国,若是患了心理疾病,则被认为是思想出了问题,是不可治愈的,即使病人心理康复后,仍会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罩上阴影,在这种成见之下,即使病情很重,许多心理疾病患者也拒绝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
  与心理专家有关的因素Dana Yagil等人(2003)的研究表明求助者愿意求助与预期的积极情绪相关。心理咨询师的特征可能在进行心理帮助时或在求助者愿意求助时显著影响了求助者的积极情绪。张宁等人(2001)研究也发现,被试在对咨询师的评价和信任上,有55.28%的人表现出犹豫,32.52%的人对咨询师是否会为其保密感到担忧,仅有 36.59%的人表示会按咨询师的意见去做,有43.05%的被调查者认为咨询师是合格的,14.63%的人认为咨询师是不合格的。邓志军和蔡水清(2005)的研究提出,对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操守不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对咨询师的信任性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结与展望
  1.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探究了众多因素对心理求助的影响,得到了诸多颇有意义的结论。从个体的内部因素角度出发,研究了年龄、性别、来源地、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个体心理因素对心理求助的影响及预测作用。有些变量几乎可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如性别在寻求心理帮助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程度是影响个体心理求助的预测因素;个体的心理层面方面,研究发现了很多影响个体寻求帮助的内在因素,有些因素还取得国内外的一致结论,诸如:自我表露性高,情绪的处理能力好的个体对待心理求助更积极,自尊感越强的个体越不愿意寻求帮助等。从个体的外部因素角度出发,研究者们还探讨了社会文化和来自心理专家方面的因素,某种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中关于心理问题的信念、该文化所赞许的心理问题表达方式和解决方式,会影响个体在遭遇心理困惑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咨询专业本身的特质和对来访者的要求,与某个特定文化中有关的价值观相关联也会对个体的求助产生影响。
  2.展望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对心理求助进行研究时所选取的被试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其中又多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被试作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没有新的发现,多半是在验证前人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中多是探求心理求助的相关因素和预测因素,研究的目的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影响求助因素的分析和讨论,还没有以改变和提高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为主题的后续辅导性质的研究。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建议在今后研究当中,研究的对象和目标可以从主要关注大学生心理求助向更多类别的群体扩展,比如那些在社会、家庭中起着支柱作用的中青年或者身体和心理机能逐步走向退化的老年人,考察影响他们心理求助的意愿;其次,虽然测查心理求助意愿的问卷已有不少,但是缺乏针对性,因为不同的人群有着影响他们的特定的心理求助因素。要致力于开发具有针对性、信效度良好的科学问卷;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将视野拓宽,多运用一些新兴方法,甚至可以考虑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从而为研究影响个体心理求助提供更为科学和精确的数据。
其他文献
西昌市是一个县级市,是教科中心是教育局下属的教研机构。近三年来,西昌市教科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把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工作部署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安排,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做了大量的实践性工作。  在新的条件下,回顾民族聚居区县级教研机构的工作实践,深入反思工作过程,会有新的发现。  1、从完善规章制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形成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促使教师主动地、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一名准教师,师范生要想尽快以教学实施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到基础教育课改中来,就必须在职前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为将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推动力。我
针对民族聚居区基础教育工作的特点,紧密结合西昌市、昭觉县中小学教育常规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教育尤其是高三教学复习与备考的工作实际,需要有近期与中长。  笔者从西昌市对昭觉县支教帮扶的工作实践,谈如下几点认识。  1、研究特点,提高认识  西昌市、昭觉县都属于凉山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教育的社会与经济基础不同。就学校办学而言,在培养目标、师资建设、管理规范、教学范式、质量评价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给我们带来的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其表现出的巨大经济潜力已凸显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  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扩大社会就业、拉动内需和激活消费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产业结构也是落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学校的校长。”对校长考核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校长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与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密切相关。科学开展校长评价,将有利于校长的成长和完善,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及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校长考核评价的内涵  (一)能力素质评价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在一所学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的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高质量、高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工作取得全面进展,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但是教育发展中的城乡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一些薄弱学校。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经济欠发达乡镇与发达乡镇学校、同一
利用神经网络的优化功能,根据内容寻址过程的特点,对二元关联存储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并对网络的存储容量及容错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二元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
新形势下,如何优化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坚持不懈地实践和探索的课题。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校党支部在加强对教代会、工会工作的领导,优化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优化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实践证明:要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完成好教育工作各项任务,十分重要的
仔细观察浙江卫视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它总能顺应时代和媒体品牌发展的要求,在关键节点实现华丽转身。一年一个强势品牌的速度,让“中国蓝”三个字跃升为浙江卫视这方蓝色台标
教务员是高校教务处在各二级学院的联系人,担负着日常性的教学教务管理事务,其服务工作繁重,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务员必须要起到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中心枢纽作用。因此,教务员工作除了要求教务员能够认真仔细地完成本职工作外,对教务员本身的协调管理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务员应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  教务员工作中协调的重要性  在管理学中,协调主要指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过程,强调的是对各种管理要素的综合考虑。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