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绘画抱有浓厚的兴趣,绘画是他们表现对世界看法、宣泄内心情感的途径。但是孩子的人物绘画作品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画人物时会缺失鼻子、耳朵、眉毛等,画身体时缺失脖子,画四肢时缺失手指和脚。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缺失”。本文旨在探究寻找“形状缺失”的原因与学生的年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等的关系,并寻找减少“形状缺失”现象的策略与方法。
一、小学生“形状缺失”的原因
1.年龄差异
卢梭提出了“每个年龄都有它自己的动力。”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观察、思维和情感的方法。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开始知觉到空间的结构,观察力逐渐提高,注意到对象的细节,比较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并且能够发现绘画作品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形状缺失”的情况,低段学生在对人物绘画时出现“形状缺失”的比例高、缺失形象多,越往高段此现象呈现逐步降低状况。
2.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在生活与学习中小学生对新事物好奇,但观察时往往比较笼统,不够关注事物的特点,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小学生对客观事物观察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绘画时,儿童总是倾向于夸张生活中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方面,那些被认为重要的,被赋予情感的观念或物体总是被表现出来,所以在人物绘画时,学生对能看见事物的“眼睛”,可以品尝食物和表达言语的“嘴巴”,表现出足够的关注,而眉毛、耳朵、脖子等形象往往容易被忽略。有目的的观察能减少“形状缺失”现象。
3.思维定势
简笔画以抽象概括地用线条的方式将事物和人的轮廓形态描绘出来,供孩子摹仿学习,看似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实际上简笔画训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学生进一步的绘画发展。同样是同学正面的写生表现,学过简笔画的孩子习惯用几个规范的几何图形画人,模式化倾向明显,并有30%的学生缺失了人物的眉毛或耳朵。而没有接触过简笔画的学生却能用生动的线条来表现,形象完整。学生用笔描绘时受到了记忆中存在的表象的干扰,所画的更多是记忆中的人,如果学生绘画中对眉毛、耳朵等部件的缺失形成惯性,便很难改变。而没有受过训练的学生能用笔记录下自己眼睛看到的真实形象。
二、解决方法与策略
通过上述调研,我们发现“形状缺失”现象与学生的年龄、观察方法及思维定势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如不加以关注和引导,学生会在绘画表现上裹足不前,到了中高年级绘画的状况还停滞在“涂鸦期”,久而失去自信并影响对绘画的兴趣。解决的具体方法与策略有:
1.调整指导方法,关注绘画过程
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思维的过程,所以对过程的关注更为重要。孩子所表现的对象与自己的经验有关,画面中缺失的部分正是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不够的部分。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老师如发现“形状缺失”现象,可以通过提示加强学生的“相关经验”。如:人物画上缺少了眉毛。老师就可以提示他:请你摸一摸眼睛上面长的是什么?人物缺失了脖子就可以通过请他“转动下自己的脑袋”的方法来体会脖子转动带来的身体感受。学生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画面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缺失的部件添加上去。通过这种适时的引导,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并形成形象的记忆,改善“形状缺失”状况。
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对象细节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人美版第七册《猜猜我是谁》一课是线描写生同学背面的形象,我引导孩子这样来观察:首先看一看头部外形、发型、着装等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等方法去观察。接着进一步引导细致观察:找找你观察的对象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发型、头饰、衣服上的图案、耳朵的轮廓……这时学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头发的走向、服装的质感、耳廓的结构等。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线条记录下这些生动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观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性,并促使将这些细节在学生记忆中形成概念,对细节的关注提高了,“形状缺失”现象就会随之减少。
3.提升鉴赏视野,建构多元思维
模仿是定型的再现形式,是一种不能产生自我体验的表现类型。简笔画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严重阻碍学生艺术感受和才能的发展。而当学生定型下的是一个缺失不全的人物形象,这种缺失可能就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扩充对人物形象的信息贮存量,重新构建完整的形象。欣赏大师的作品是很直接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考,让学生了解到绘画的多种形式,能够较快地摆脱简笔画所带来的思维定势。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欣赏主题进行写生,如欣赏画家的自画像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写生练习,使学生的欣赏水平与实践能力同步提高。让学生找回鲜活的个性,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纯真与稚拙。欣赏与写生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感受艺术世界的丰富多彩找回真实的形象。
(沈维珏,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215200)
一、小学生“形状缺失”的原因
1.年龄差异
卢梭提出了“每个年龄都有它自己的动力。”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观察、思维和情感的方法。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开始知觉到空间的结构,观察力逐渐提高,注意到对象的细节,比较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并且能够发现绘画作品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形状缺失”的情况,低段学生在对人物绘画时出现“形状缺失”的比例高、缺失形象多,越往高段此现象呈现逐步降低状况。
2.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在生活与学习中小学生对新事物好奇,但观察时往往比较笼统,不够关注事物的特点,不善于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小学生对客观事物观察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绘画时,儿童总是倾向于夸张生活中对他们最有意义的方面,那些被认为重要的,被赋予情感的观念或物体总是被表现出来,所以在人物绘画时,学生对能看见事物的“眼睛”,可以品尝食物和表达言语的“嘴巴”,表现出足够的关注,而眉毛、耳朵、脖子等形象往往容易被忽略。有目的的观察能减少“形状缺失”现象。
3.思维定势
简笔画以抽象概括地用线条的方式将事物和人的轮廓形态描绘出来,供孩子摹仿学习,看似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实际上简笔画训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学生进一步的绘画发展。同样是同学正面的写生表现,学过简笔画的孩子习惯用几个规范的几何图形画人,模式化倾向明显,并有30%的学生缺失了人物的眉毛或耳朵。而没有接触过简笔画的学生却能用生动的线条来表现,形象完整。学生用笔描绘时受到了记忆中存在的表象的干扰,所画的更多是记忆中的人,如果学生绘画中对眉毛、耳朵等部件的缺失形成惯性,便很难改变。而没有受过训练的学生能用笔记录下自己眼睛看到的真实形象。
二、解决方法与策略
通过上述调研,我们发现“形状缺失”现象与学生的年龄、观察方法及思维定势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如不加以关注和引导,学生会在绘画表现上裹足不前,到了中高年级绘画的状况还停滞在“涂鸦期”,久而失去自信并影响对绘画的兴趣。解决的具体方法与策略有:
1.调整指导方法,关注绘画过程
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思维的过程,所以对过程的关注更为重要。孩子所表现的对象与自己的经验有关,画面中缺失的部分正是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不够的部分。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老师如发现“形状缺失”现象,可以通过提示加强学生的“相关经验”。如:人物画上缺少了眉毛。老师就可以提示他:请你摸一摸眼睛上面长的是什么?人物缺失了脖子就可以通过请他“转动下自己的脑袋”的方法来体会脖子转动带来的身体感受。学生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画面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缺失的部件添加上去。通过这种适时的引导,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并形成形象的记忆,改善“形状缺失”状况。
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对象细节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人美版第七册《猜猜我是谁》一课是线描写生同学背面的形象,我引导孩子这样来观察:首先看一看头部外形、发型、着装等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等方法去观察。接着进一步引导细致观察:找找你观察的对象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发型、头饰、衣服上的图案、耳朵的轮廓……这时学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头发的走向、服装的质感、耳廓的结构等。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线条记录下这些生动的形象。通过这样的观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性,并促使将这些细节在学生记忆中形成概念,对细节的关注提高了,“形状缺失”现象就会随之减少。
3.提升鉴赏视野,建构多元思维
模仿是定型的再现形式,是一种不能产生自我体验的表现类型。简笔画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严重阻碍学生艺术感受和才能的发展。而当学生定型下的是一个缺失不全的人物形象,这种缺失可能就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扩充对人物形象的信息贮存量,重新构建完整的形象。欣赏大师的作品是很直接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考,让学生了解到绘画的多种形式,能够较快地摆脱简笔画所带来的思维定势。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欣赏主题进行写生,如欣赏画家的自画像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写生练习,使学生的欣赏水平与实践能力同步提高。让学生找回鲜活的个性,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纯真与稚拙。欣赏与写生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感受艺术世界的丰富多彩找回真实的形象。
(沈维珏,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