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愁》作为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因为其主题的深切和艺术价值方面的卓绝已被多次纳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作为一首现代诗,《乡愁》在教学方面的价值是丰富的。通过比较人教版、苏教版和语文版三版教材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习题三部分,找出不同教材中的教学取向,挖掘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乡愁;余光中;教学价值;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19-03
《乡愁》是台湾已故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写于1972年台湾厦门街,全诗分四小节,每节四行,通过四个比喻的运用抒发诗人的乡愁之情。《乡愁》不仅寓意深刻,感情丰富,而且作为歌谣体,读起来朗朗上口,“文白而义深”,在世界华人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国的多版教材都收录了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歌,如人教版、沪教版、鲁教版、苏教版、语文版、浙教版等。现在就以人教版、苏教版与语文版三版教材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参考,从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习题三方面进行三版教材中《乡愁》的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不同版本对《乡愁》教学价值的不同取向,从当中挖掘《乡愁》普遍的教学意义。
一、人教版《乡愁》的编撰情况与分析
本节单独叙述和分析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乡愁》一课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编撰情况。
人教版语文教材将《乡愁》一诗编入初中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当中。在第一单元中,一共有四篇课文再加上一个综合性学习环节,分别是《诗两首》(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国诗两首》(包括莱蒙托夫的《祖国》、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和综合性学习环节《脚踏一方土》。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现代诗,并且选择的题材都是有关爱国和思乡主题的。编者的逻辑应该是按照先国内诗歌,再到国外诗歌,并且是按篇幅长短来排列的,篇幅较短的在前面,篇幅长的在后面。根据单元导语得知,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吟诵和欣赏这些诗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并且“要关注诗中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将诗歌按照先国内再国外、先短后长的顺序来编排,我认为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吸收的。先从本国的、短小的诗歌开始吟诵欣赏,再到外国的、较长的诗歌,这样安排有利于逐渐为学生营造爱国思乡的感情氛围;在第一篇诗歌《我爱这土地》中还配上了插图,对于学生的接受规律而言也是科学的。除了单元上的编排值得注意外,由于《乡愁》作为《诗两首》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关注编者对这两首诗的编排顺序,即先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再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我认为除了是创作时间的先后关系外,根据课前提示,应该还存在一个编者有意的“先土地,后家乡”的逻辑在里面。
关于课前提示,人教版的《我爱这土地》和《乡愁》是同一个课前提示:“一首抒恋土深情,一首写思乡愁情。爱之深,深到要和祖国的土地融为一体;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反复朗读,仔细体味诗人的感情。”这里的课前提示将《乡愁》的情感概括为“思乡愁情”,并且说“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味诗人的感情”。这个课前提示为学生提供了一般诗歌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感受作者的感情,并且指出了要体会作者的“愁”,不是简单地将落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形式——诗人对故乡的各种思念,而是直接说出背后的“愁”。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验诗人的情感。而且人教版这里的课前提示,我认为是体现着编者的特别用意的。无论是两首诗编作一课还是两首诗共用一个课前提示,都说明了两首诗歌在教材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应该重视这两首诗歌中“土地”和“乡愁”的关系,这种教学逻辑应该是编者将两首诗歌编在一课的重要依据。
课后习题作为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隐含着编者的教学意图,充当教學反思的工具,并且对于学生再学习课文和增强元认知能力起出很重要的作用。人教版《乡愁》的课后习题同样是和《我爱这土地》合编,一共四题。其中第一题也体现出编者将两首诗歌比较教学的用意: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这一题让学生联系两首诗歌出现的意象,并且向诗歌的主题靠拢,而且“土地”和“乡愁”这两者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习题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本身感性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两首诗的家国情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思考的空间。第二题是关于《我爱这土地》的。第三题开始呼应单元导语中的“关注诗中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回答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物象所表达的内心情感中包含的“乡愁”是如何随着时间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赏析诗歌中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和情感逐渐升华的内在逻辑,关键是希望学生知道每个意象背后所代表的情感,最后归纳总结,明白诗人的艺术性编排。第四题则是关注课文表达手法的运用,给出席慕蓉的同名诗歌,目的在于让学生综合分析两者在语言运用和写作手法上的不同,这是编者对课文艺术手法的关注。
二、苏教版《乡愁》的编撰情况与分析
本节单独叙述和分析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乡愁》一课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编撰情况。
苏教版语文教材将《乡愁》一诗编入初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诵读欣赏”部分。这个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乡愁》在这里不是充当单独一篇的精读课文,而是作为第四单元的延展阅读部分。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强调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且能“独立思考,有不拘前说的精神”,所以在编排上分别从散文、小说、诗歌三方面去选取课文,让学生了解多种文学体裁的阅读方法和特点。而《乡愁》出现在单元的结尾,刚好也是在《诗人谈诗》的一课后出现,一定程度上有与前文统一的意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要学的内容,并巩固之前的课文。但更多的应该是编者认为《乡愁》这一首诗符合单元导语中的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的要求。 苏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于一般的语文教材比较特别,每一课并没有设置课前提示。但是,我認为这里同样可以结合整个单元的编排状况,一样能够理解编者在这里选编《乡愁》的教学价值。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家鉴赏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第二部分则是该优秀作品的收录。这样的课文设计不得不说是新颖的,相比于一般的课文,更要求技能性;而且先让学生读作家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有利于使学生对鉴赏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读作品,这样理解作品就更准确,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乡愁》在这个单元出现的教学目的,同样是让学生根据已学到的鉴赏阅读技巧去进行练习。
作为“诵读欣赏”部分,是在诗歌《乡愁》的内容后,不是课后习题,而是编者对《乡愁》意象选用的分析。这样的编排是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的体现,教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四种意象代表不同人生阶段的“乡愁”内涵,这些能唤醒每个人的共鸣,是本诗的魅力之处。如果学生不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者自我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很难直接明白这一小段解释的。
三、语文版《乡愁》的编撰情况与分析
本节单独叙述和分析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乡愁》一课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编撰情况。
语文版语文教材将《乡愁》编入初中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中,单独一篇独立成一课。第四单元一共四篇课文,都是现代诗。从单元导语可以知道,与人教版《乡愁》的收录状况不同,这里的四首诗歌在题材上并不完全统一,而是纯粹因为四首诗歌都是现代诗。在单元编排上,第一首同样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二首是余光中的《乡愁》,第三首是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第四首是泰戈尔的《纸船》。单元导语将课文内容概括为:“有的抒发了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有的表达了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有的讴歌了青春、讴歌了希望,有的倾诉了童年的梦想。”从中可以分析,前面两首是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歌,而后面两首的内容则是个人化的生活。同样的,也是从本国作品再到外国作品。单元导语还给出了关于诗歌教学的一些要求:“反复朗读,注意韵律,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能够从朗读入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文本,做到规范地朗读,发挥想象,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重视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大原则,更易于形成氛围,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情感。
语文版的《乡愁》虽然没有课前提示环节,但是设计在课文后边的环节,除了课后习题外,还有“字词积累”环节。“字词积累”也是这篇课文的助学工具之一,“乡愁”“海峡”这两个词虽然简单,但却是课文的核心词汇。这种环节的设定旨在让刚上初中的学生反复记住课文主旨,并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字词积累”中的字词并不是什么难度较大的生僻字词,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初一的学生,字词教学的落脚点也不应该是其字形字义,而是这些词在《乡愁》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语文版的《乡愁》一共有四道课后习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说说从诗中的四个意象当中联想到什么;第二题问诗句中作者如何表现情感变化;第三题是根据划分好的节奏朗诵课文;第四题是用诗歌《春望》和《乡愁》比较,看看两者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异同。这四道课后习题,基本上将《乡愁》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包括在内,意象运用、情感变化、朗读诗歌、艺术手法都有涉及。可以看出,教材编撰者对《乡愁》这首诗歌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取向十分清楚。
四、从三版教材中分析《乡愁》的教学价值
通过单元编排、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三大方面以及其他小方面的分析,《乡愁》在教材中所具备的教学价值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首先,从诗歌教学的一般情况出发。人教版与语文版都强调要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朗诵是诗歌教学中最常见的。苏教版《乡愁》单元编排中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但是单元导语希望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阅读中去,并能读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使没有具体要求在上这节课时要反复朗诵诗歌,我认为朗诵是学习《乡愁》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况且苏教版的教学重点是鉴赏作品,诗歌鉴赏离不开细细体味诗人的感情,那就更离不开反复、深情的朗诵了。三版教材都有提到有关意象分析的相关内容,意象分析也是不能绕开的教学内容之一。人教版中,单元导语说要“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课后第三题明确指出了“四种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物象;苏教版中,在文后的解读,编者直接指出作者人生四个阶段时的四种意象;语文版中,单元导语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里不把“意象”这个文学常识概念提出来,但实质上到了课后习题部分,如第一题“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这里的联想事实上就是在询问意象背后的含义。关于诗人情感在每一节的变化和升华这一点,三版教材都有涉及。人教版在课后练习的第三题中明确提出“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苏教版在文后的解读中提到“因为在他的人生不同的阶段里,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的特殊内涵的”,也认为诗人的情感是一直在变化的,尽管没有指出是逐渐加深的;语文版中课后练习的第二题问四小节之间诗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其次,表达手法运用的教学价值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乡愁》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无论是上文所说的一些诗歌教学的常规领域,如意象、情感,还是现在所要论述的艺术手法方面的教学价值,都是十分优秀的。其语言为歌谣体,灵活运用语气词,读起来平易近人,有亲切感,活用叠词和量词,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形式上短小精致,全诗共四节,每节四小句,具备形式美。以上所说到的,在三版教材中只有人教版在课后习题的第四题中有所体现:说说席慕蓉的《乡愁》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可能是语文版的学段较低,所以并未在表达手法上进行设计,而苏教版中的《乡愁》作为拓展阅读环节,如此的细读更是不会出现。
通过对三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发现《乡愁》教学价值方面每版教材的取向大致相同。教材明确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内容,我认为这是在平时的“上课文”基本模式中难以绕开的。根据上面比较总结可知,对诗歌反复、有感情地朗诵;意象的选取、运用和背后的情感;意象背后情感的变化和升华,这三方面的教学价值是三版教材都有提及的。但是并不代表这就是《乡愁》这首诗歌的全部教学价值,只能说这三点是这首诗歌进行教学时所必须留意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乡愁;余光中;教学价值;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19-03
《乡愁》是台湾已故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写于1972年台湾厦门街,全诗分四小节,每节四行,通过四个比喻的运用抒发诗人的乡愁之情。《乡愁》不仅寓意深刻,感情丰富,而且作为歌谣体,读起来朗朗上口,“文白而义深”,在世界华人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国的多版教材都收录了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歌,如人教版、沪教版、鲁教版、苏教版、语文版、浙教版等。现在就以人教版、苏教版与语文版三版教材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参考,从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习题三方面进行三版教材中《乡愁》的分析,目的在于把握不同版本对《乡愁》教学价值的不同取向,从当中挖掘《乡愁》普遍的教学意义。
一、人教版《乡愁》的编撰情况与分析
本节单独叙述和分析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乡愁》一课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编撰情况。
人教版语文教材将《乡愁》一诗编入初中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当中。在第一单元中,一共有四篇课文再加上一个综合性学习环节,分别是《诗两首》(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国诗两首》(包括莱蒙托夫的《祖国》、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和综合性学习环节《脚踏一方土》。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现代诗,并且选择的题材都是有关爱国和思乡主题的。编者的逻辑应该是按照先国内诗歌,再到国外诗歌,并且是按篇幅长短来排列的,篇幅较短的在前面,篇幅长的在后面。根据单元导语得知,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吟诵和欣赏这些诗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并且“要关注诗中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将诗歌按照先国内再国外、先短后长的顺序来编排,我认为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吸收的。先从本国的、短小的诗歌开始吟诵欣赏,再到外国的、较长的诗歌,这样安排有利于逐渐为学生营造爱国思乡的感情氛围;在第一篇诗歌《我爱这土地》中还配上了插图,对于学生的接受规律而言也是科学的。除了单元上的编排值得注意外,由于《乡愁》作为《诗两首》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关注编者对这两首诗的编排顺序,即先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再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我认为除了是创作时间的先后关系外,根据课前提示,应该还存在一个编者有意的“先土地,后家乡”的逻辑在里面。
关于课前提示,人教版的《我爱这土地》和《乡愁》是同一个课前提示:“一首抒恋土深情,一首写思乡愁情。爱之深,深到要和祖国的土地融为一体;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反复朗读,仔细体味诗人的感情。”这里的课前提示将《乡愁》的情感概括为“思乡愁情”,并且说“愁之浓,浓到思乡情结无法解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味诗人的感情”。这个课前提示为学生提供了一般诗歌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感受作者的感情,并且指出了要体会作者的“愁”,不是简单地将落点放在作品的表现形式——诗人对故乡的各种思念,而是直接说出背后的“愁”。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验诗人的情感。而且人教版这里的课前提示,我认为是体现着编者的特别用意的。无论是两首诗编作一课还是两首诗共用一个课前提示,都说明了两首诗歌在教材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应该重视这两首诗歌中“土地”和“乡愁”的关系,这种教学逻辑应该是编者将两首诗歌编在一课的重要依据。
课后习题作为助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隐含着编者的教学意图,充当教學反思的工具,并且对于学生再学习课文和增强元认知能力起出很重要的作用。人教版《乡愁》的课后习题同样是和《我爱这土地》合编,一共四题。其中第一题也体现出编者将两首诗歌比较教学的用意:背诵这两首诗,思考“土地”与“乡愁”的含义。这一题让学生联系两首诗歌出现的意象,并且向诗歌的主题靠拢,而且“土地”和“乡愁”这两者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习题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本身感性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两首诗的家国情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思考的空间。第二题是关于《我爱这土地》的。第三题开始呼应单元导语中的“关注诗中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回答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物象所表达的内心情感中包含的“乡愁”是如何随着时间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赏析诗歌中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和情感逐渐升华的内在逻辑,关键是希望学生知道每个意象背后所代表的情感,最后归纳总结,明白诗人的艺术性编排。第四题则是关注课文表达手法的运用,给出席慕蓉的同名诗歌,目的在于让学生综合分析两者在语言运用和写作手法上的不同,这是编者对课文艺术手法的关注。
二、苏教版《乡愁》的编撰情况与分析
本节单独叙述和分析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乡愁》一课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编撰情况。
苏教版语文教材将《乡愁》一诗编入初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诵读欣赏”部分。这个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乡愁》在这里不是充当单独一篇的精读课文,而是作为第四单元的延展阅读部分。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强调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且能“独立思考,有不拘前说的精神”,所以在编排上分别从散文、小说、诗歌三方面去选取课文,让学生了解多种文学体裁的阅读方法和特点。而《乡愁》出现在单元的结尾,刚好也是在《诗人谈诗》的一课后出现,一定程度上有与前文统一的意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要学的内容,并巩固之前的课文。但更多的应该是编者认为《乡愁》这一首诗符合单元导语中的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的要求。 苏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于一般的语文教材比较特别,每一课并没有设置课前提示。但是,我認为这里同样可以结合整个单元的编排状况,一样能够理解编者在这里选编《乡愁》的教学价值。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家鉴赏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第二部分则是该优秀作品的收录。这样的课文设计不得不说是新颖的,相比于一般的课文,更要求技能性;而且先让学生读作家对优秀作品的鉴赏,有利于使学生对鉴赏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读作品,这样理解作品就更准确,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乡愁》在这个单元出现的教学目的,同样是让学生根据已学到的鉴赏阅读技巧去进行练习。
作为“诵读欣赏”部分,是在诗歌《乡愁》的内容后,不是课后习题,而是编者对《乡愁》意象选用的分析。这样的编排是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的体现,教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四种意象代表不同人生阶段的“乡愁”内涵,这些能唤醒每个人的共鸣,是本诗的魅力之处。如果学生不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者自我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很难直接明白这一小段解释的。
三、语文版《乡愁》的编撰情况与分析
本节单独叙述和分析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乡愁》一课的单元编排、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的编撰情况。
语文版语文教材将《乡愁》编入初中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中,单独一篇独立成一课。第四单元一共四篇课文,都是现代诗。从单元导语可以知道,与人教版《乡愁》的收录状况不同,这里的四首诗歌在题材上并不完全统一,而是纯粹因为四首诗歌都是现代诗。在单元编排上,第一首同样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二首是余光中的《乡愁》,第三首是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第四首是泰戈尔的《纸船》。单元导语将课文内容概括为:“有的抒发了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有的表达了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有的讴歌了青春、讴歌了希望,有的倾诉了童年的梦想。”从中可以分析,前面两首是关于家国情怀的诗歌,而后面两首的内容则是个人化的生活。同样的,也是从本国作品再到外国作品。单元导语还给出了关于诗歌教学的一些要求:“反复朗读,注意韵律,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能够从朗读入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文本,做到规范地朗读,发挥想象,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情感。重视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大原则,更易于形成氛围,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情感。
语文版的《乡愁》虽然没有课前提示环节,但是设计在课文后边的环节,除了课后习题外,还有“字词积累”环节。“字词积累”也是这篇课文的助学工具之一,“乡愁”“海峡”这两个词虽然简单,但却是课文的核心词汇。这种环节的设定旨在让刚上初中的学生反复记住课文主旨,并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字词积累”中的字词并不是什么难度较大的生僻字词,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初一的学生,字词教学的落脚点也不应该是其字形字义,而是这些词在《乡愁》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语文版的《乡愁》一共有四道课后习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说说从诗中的四个意象当中联想到什么;第二题问诗句中作者如何表现情感变化;第三题是根据划分好的节奏朗诵课文;第四题是用诗歌《春望》和《乡愁》比较,看看两者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异同。这四道课后习题,基本上将《乡愁》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包括在内,意象运用、情感变化、朗读诗歌、艺术手法都有涉及。可以看出,教材编撰者对《乡愁》这首诗歌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取向十分清楚。
四、从三版教材中分析《乡愁》的教学价值
通过单元编排、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三大方面以及其他小方面的分析,《乡愁》在教材中所具备的教学价值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首先,从诗歌教学的一般情况出发。人教版与语文版都强调要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朗诵是诗歌教学中最常见的。苏教版《乡愁》单元编排中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但是单元导语希望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阅读中去,并能读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使没有具体要求在上这节课时要反复朗诵诗歌,我认为朗诵是学习《乡愁》这首诗歌所必需的,况且苏教版的教学重点是鉴赏作品,诗歌鉴赏离不开细细体味诗人的感情,那就更离不开反复、深情的朗诵了。三版教材都有提到有关意象分析的相关内容,意象分析也是不能绕开的教学内容之一。人教版中,单元导语说要“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课后第三题明确指出了“四种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物象;苏教版中,在文后的解读,编者直接指出作者人生四个阶段时的四种意象;语文版中,单元导语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里不把“意象”这个文学常识概念提出来,但实质上到了课后习题部分,如第一题“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这里的联想事实上就是在询问意象背后的含义。关于诗人情感在每一节的变化和升华这一点,三版教材都有涉及。人教版在课后练习的第三题中明确提出“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苏教版在文后的解读中提到“因为在他的人生不同的阶段里,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的特殊内涵的”,也认为诗人的情感是一直在变化的,尽管没有指出是逐渐加深的;语文版中课后练习的第二题问四小节之间诗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其次,表达手法运用的教学价值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乡愁》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无论是上文所说的一些诗歌教学的常规领域,如意象、情感,还是现在所要论述的艺术手法方面的教学价值,都是十分优秀的。其语言为歌谣体,灵活运用语气词,读起来平易近人,有亲切感,活用叠词和量词,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形式上短小精致,全诗共四节,每节四小句,具备形式美。以上所说到的,在三版教材中只有人教版在课后习题的第四题中有所体现:说说席慕蓉的《乡愁》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可能是语文版的学段较低,所以并未在表达手法上进行设计,而苏教版中的《乡愁》作为拓展阅读环节,如此的细读更是不会出现。
通过对三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发现《乡愁》教学价值方面每版教材的取向大致相同。教材明确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内容,我认为这是在平时的“上课文”基本模式中难以绕开的。根据上面比较总结可知,对诗歌反复、有感情地朗诵;意象的选取、运用和背后的情感;意象背后情感的变化和升华,这三方面的教学价值是三版教材都有提及的。但是并不代表这就是《乡愁》这首诗歌的全部教学价值,只能说这三点是这首诗歌进行教学时所必须留意的。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