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情境教学,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根据课文的内容、主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教师培训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习者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习者理解教材,并使学习者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与‘隋景教学法”是两个不同的感念。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每一堂课;情景教学是使用情景教学法所教学的课堂,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情境教学有两个显著的功能:1,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2,情境教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习者的适应能力。
情景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主流。因此,建立使用情景教学法的意识,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中怎样实施情景教学呢?
一、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与学习者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课文内容是历史的积淀,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所描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以前的,或是几年前的,或是十几年前的,或是几十年前的,乃至远古时代的,与现实社会和生活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课文所描述的事情并不远古,可能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前的事情,涉及到的环境与现实生活差别不大。但是,由于课文所描述是事情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而学习者不一定是该地域的人。各个地域都有自己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不在该地域生活的人很难融人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之中。这些,导致学习者难以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寓意。
另外,教学点与学习者的兴趣点往往是不一致的。教学点是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的,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地位的现实和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制订。而学习者的兴趣点是在他人生经历的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的生成环境不同,关注的焦点不一定完全相同。这样的矛盾冲突,也会影响到学习者对课文的理解。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进入课文所设定的情景之中,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习者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习者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习者,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习者,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习者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习者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习者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二、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可以让学习者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多媒体教学,集声音、文字、动画、视频、色彩于一体,能够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冲击力,给学习者以强有力的外界刺激,使他们感到心灵的震撼,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习者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生命力的美文。在学习者阅读之前,我布置学习者收集有关陕北生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腰鼓文化的资料,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习者展现陕北腰鼓舞动的雄壮场面:空旷的黄色背景,雄健的后生,激越的鼓声。引导学习者由视觉到听觉,由鼓到人再到生命,产生积极的思维,让学习者真切的感受课文,感悟生命。
三、结合文章主旨创设情境
凡文章都有主旨。文章是文人思想情感的流露,或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表白自己的心机,或把自己的思想寄托于事情、人物、动物、景物之中,这些直接表白的和蕴涵着的心理倾向,就是文章的主旨。任何文章都有教育功能。能够使文章产生教育功能的是文章的主旨。所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可以创设教学的情境。
由于读者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事物的层面不同,挖掘出的文章主旨可能与作者本来的意图不一样。《月光曲》是一篇著名的小学语文课文,很多年来,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这篇文章。我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时候,发现老师们对其主旨的理解不统一,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小女孩酷爱钢琴,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贝多芬的爱民之心,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贝多芬音乐才华横溢,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贝多芬具有创新意识和比较强的创新能力。作者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动机写这篇文章,我们不得而知。
《詹天佑》这一课,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文章的主旨: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是一名赋予创新的工程师,詹天佑是一位不畏艰难的工程师,其中詹天佑是一位爱国工程师是文章的原本主旨。我在培训小学语文教师的时候,给学员提供了电影《詹天佑》的数字材料,要求学员根据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创设教学情境导人新课。有的学员节选了詹天佑与外国专家舌战的镜头,意欲说明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有的学员从电影里截取詹天佑翻山越岭实地考察的镜头,意欲说明詹天佑是一位不畏艰难的工程师;也有学员选取火车前拉后推走之字上山的镜头,意欲说明他是一位赋予创新的工程师。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依据教学内容、文章的主旨、学员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运用多种媒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教师培训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习者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习者理解教材,并使学习者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与‘隋景教学法”是两个不同的感念。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每一堂课;情景教学是使用情景教学法所教学的课堂,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情境教学有两个显著的功能:1,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2,情境教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习者的适应能力。
情景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主流。因此,建立使用情景教学法的意识,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中怎样实施情景教学呢?
一、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与学习者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课文内容是历史的积淀,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所描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以前的,或是几年前的,或是十几年前的,或是几十年前的,乃至远古时代的,与现实社会和生活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课文所描述的事情并不远古,可能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前的事情,涉及到的环境与现实生活差别不大。但是,由于课文所描述是事情都有一定的地域性,而学习者不一定是该地域的人。各个地域都有自己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风情,不在该地域生活的人很难融人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之中。这些,导致学习者难以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寓意。
另外,教学点与学习者的兴趣点往往是不一致的。教学点是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设定的,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地位的现实和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所制订。而学习者的兴趣点是在他人生经历的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的生成环境不同,关注的焦点不一定完全相同。这样的矛盾冲突,也会影响到学习者对课文的理解。为了使学习者能够进入课文所设定的情景之中,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习者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习者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习者,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习者,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习者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习者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习者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二、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可以让学习者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多媒体教学,集声音、文字、动画、视频、色彩于一体,能够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冲击力,给学习者以强有力的外界刺激,使他们感到心灵的震撼,极大地调动他们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
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习者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生命力的美文。在学习者阅读之前,我布置学习者收集有关陕北生活环境民风民俗以及腰鼓文化的资料,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为学习者展现陕北腰鼓舞动的雄壮场面:空旷的黄色背景,雄健的后生,激越的鼓声。引导学习者由视觉到听觉,由鼓到人再到生命,产生积极的思维,让学习者真切的感受课文,感悟生命。
三、结合文章主旨创设情境
凡文章都有主旨。文章是文人思想情感的流露,或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表白自己的心机,或把自己的思想寄托于事情、人物、动物、景物之中,这些直接表白的和蕴涵着的心理倾向,就是文章的主旨。任何文章都有教育功能。能够使文章产生教育功能的是文章的主旨。所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可以创设教学的情境。
由于读者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事物的层面不同,挖掘出的文章主旨可能与作者本来的意图不一样。《月光曲》是一篇著名的小学语文课文,很多年来,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这篇文章。我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时候,发现老师们对其主旨的理解不统一,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小女孩酷爱钢琴,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贝多芬的爱民之心,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贝多芬音乐才华横溢,有的教师认为文章说的是贝多芬具有创新意识和比较强的创新能力。作者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动机写这篇文章,我们不得而知。
《詹天佑》这一课,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文章的主旨: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是一名赋予创新的工程师,詹天佑是一位不畏艰难的工程师,其中詹天佑是一位爱国工程师是文章的原本主旨。我在培训小学语文教师的时候,给学员提供了电影《詹天佑》的数字材料,要求学员根据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创设教学情境导人新课。有的学员节选了詹天佑与外国专家舌战的镜头,意欲说明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有的学员从电影里截取詹天佑翻山越岭实地考察的镜头,意欲说明詹天佑是一位不畏艰难的工程师;也有学员选取火车前拉后推走之字上山的镜头,意欲说明他是一位赋予创新的工程师。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依据教学内容、文章的主旨、学员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运用多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