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营企业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步提高。总的来讲,影响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主要有:融资难、创新人才缺乏、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制定有效克服创新人才短缺问题的政策、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促进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环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核心内容是坚持自主创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因此,如何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融资难,民营企业不能自主创新
由于民营企业信用调查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银行难以准确把握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法人代表的素质等相关背景资料,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为了防范风险而给民营企业设置很高的融资壁垒。据统计,到2005年9月底,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但非公有制企业短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少增216亿元,在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公有制企业仅占14.4%。在资本市场上,由于直接融资门槛较高,使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望而却步,中小板块也只是杯水车薪。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和民营企业承受风险的脆弱性也使银行对技术创新投资望而却步。政府设立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规模太小,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太大。融资难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民营企业平均科技经费投入低于国有、外资企业,自主创新产品仍处于较小的范围和规模。
(二)创新人才短缺,民营企业不善自主创新
民营企业创新不仅涉及具有创新能力技术人员,还涉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2006年,据广州市统计局对413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企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17.86%,民企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3。
1、技术人员方面
企业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成败,而技术能力归根结底是由企业的人才素质决定的。目前我国科技人才大量聚集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远离企业,远离市场。政府有关部门缺乏支持企业吸纳科技人才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在人才开发中加大投入,也不能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此外,由于多数民营企业的薪酬、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技术人员对自身未来发展产生不确定的预期,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2、民营企业家方面
一方面,民营企业家缺乏创新管理的理念。民营企业家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在管理上,大多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创新管理的理论了解不多,很少涉及创新管理,也就谈不上创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保守的经营理念阻碍创新。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在能够获得现实利润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把资金投向回报高、周期短的行业。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受到影响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支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适应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很不完整。民营企业要进行自主创新,从实验开发到走向产品市场,需要各种中介机构来共同完成对技术的价格评估、咨询、风险投资,以及进行股权交易等。而我国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的缺失,客观上造成了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相互联动的阻碍,加大了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风险和难度。
2、信息化服务水平还很低。目前,我国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缺乏针对为民营企业提供自主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缺乏国内外的最新动态、本地区的竞争情况等。此外,公共信息资源由个别地方部门独占和对外封锁的、各个部门之间彼此孤立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难以做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很多自主创新的民营机构只有依赖社会关系和非正规渠道,导致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处理信息的成本过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极大地影响了民营企业创新的效果。
二、政府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的分析与思考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而言的。根据经济环境理论从环境要素的特征进行的分类,软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观念、习惯、政府机构行政效率等无形因素。本文根据软环境的发挥作用的区域,将软环境分为内部软环境和外部软环境,外部软环境包括国家政策、社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等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政府是服务者,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是为整个自主创新服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仅靠自身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政府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创造环境或氛围;二是给予必要的、科学的适度保护。因此,政府作为自主创新的参与者,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狠抓其社会服务职能,履行好在自主创新政策和环境建设方面的职责,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一)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克服民营企业创新的融资难题
1、政府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政策上要向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倾斜,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应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补贴、融资担保以及设立民营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为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对民营企业当年盈利中用于技术创新的部分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对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的合作创新或技术引进给予必要的补贴。
2、完善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在制定信贷政策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一种包括政府、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等在内的股份制信用担保基金,既能迅速扩张基金规模,又可以避免单由政府出资导致的出资人缺位问题,还可以避免民间社会募集产生的金融风险。
(二)制定有效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短缺问题
1、技术人员方面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当前,政府关键要真正解决创新型人才所反映的入户难、档案调动难、家属随迁难、子女教育难等后顾之忧,真心实意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优化社会环境、人居环境,比如,加快各级学校和医院、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安居乐业,大力支持有条 件的企业建立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平台,以优越的创业平台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来吸引人才;建立能使创新人才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鼓励创新人才之间展开积极的竞争。
2、企业家方面
政府要在掌握当地民营企业家的现状的基础上,与国内外的大学、培训机构联系,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家进行理论培训。重点学习经营管理知识、科技创新知识,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家的理论水平,提升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进而激发其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创新。此外,还要组织民营企业家学习自主创新典范者的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三)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政府要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
1、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中介服务。政府要大力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技术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降低民营企业创新的风险和难度。
2、鼓励产学研联合。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以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发、成果转移、技术人才培养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合作途径。
3、加快创新服务机构公共信息平台和网络化建设。政府要尽快解决公共信息渠道不畅、供应不足、缺乏整合的问题,打破信息封闭,整合多方信息资源,制定信息、资源的共享制度,建立全国性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使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要大力支持科技成果、专利、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构建和科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创新民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
三、结论
综上,民营企业要实现自主创新,除了企业内部要进行创新改革之外,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政府要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提高其社会服务水平,完善税收、金融、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用良好外部软环境来激发企业内部自主创新的动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使我国民营企业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壮大自身实力,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关键词: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环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核心内容是坚持自主创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因此,如何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融资难,民营企业不能自主创新
由于民营企业信用调查和管理难度大,成本高,银行难以准确把握这些企业的经营业绩、法人代表的素质等相关背景资料,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为了防范风险而给民营企业设置很高的融资壁垒。据统计,到2005年9月底,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但非公有制企业短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少增216亿元,在短期贷款构成中,非公有制企业仅占14.4%。在资本市场上,由于直接融资门槛较高,使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望而却步,中小板块也只是杯水车薪。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和民营企业承受风险的脆弱性也使银行对技术创新投资望而却步。政府设立的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规模太小,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太大。融资难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民营企业平均科技经费投入低于国有、外资企业,自主创新产品仍处于较小的范围和规模。
(二)创新人才短缺,民营企业不善自主创新
民营企业创新不仅涉及具有创新能力技术人员,还涉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2006年,据广州市统计局对413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企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17.86%,民企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3。
1、技术人员方面
企业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成败,而技术能力归根结底是由企业的人才素质决定的。目前我国科技人才大量聚集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远离企业,远离市场。政府有关部门缺乏支持企业吸纳科技人才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在人才开发中加大投入,也不能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此外,由于多数民营企业的薪酬、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技术人员对自身未来发展产生不确定的预期,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2、民营企业家方面
一方面,民营企业家缺乏创新管理的理念。民营企业家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在管理上,大多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对创新管理的理论了解不多,很少涉及创新管理,也就谈不上创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保守的经营理念阻碍创新。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在能够获得现实利润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把资金投向回报高、周期短的行业。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受到影响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支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适应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很不完整。民营企业要进行自主创新,从实验开发到走向产品市场,需要各种中介机构来共同完成对技术的价格评估、咨询、风险投资,以及进行股权交易等。而我国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的缺失,客观上造成了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相互联动的阻碍,加大了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风险和难度。
2、信息化服务水平还很低。目前,我国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缺乏针对为民营企业提供自主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缺乏国内外的最新动态、本地区的竞争情况等。此外,公共信息资源由个别地方部门独占和对外封锁的、各个部门之间彼此孤立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难以做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很多自主创新的民营机构只有依赖社会关系和非正规渠道,导致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处理信息的成本过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极大地影响了民营企业创新的效果。
二、政府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的分析与思考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而言的。根据经济环境理论从环境要素的特征进行的分类,软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观念、习惯、政府机构行政效率等无形因素。本文根据软环境的发挥作用的区域,将软环境分为内部软环境和外部软环境,外部软环境包括国家政策、社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等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政府是服务者,政府是为企业服务的,是为整个自主创新服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仅靠自身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政府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创造环境或氛围;二是给予必要的、科学的适度保护。因此,政府作为自主创新的参与者,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狠抓其社会服务职能,履行好在自主创新政策和环境建设方面的职责,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一)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克服民营企业创新的融资难题
1、政府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政策上要向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倾斜,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应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补贴、融资担保以及设立民营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为技术创新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对民营企业当年盈利中用于技术创新的部分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对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的合作创新或技术引进给予必要的补贴。
2、完善对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在制定信贷政策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一种包括政府、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等在内的股份制信用担保基金,既能迅速扩张基金规模,又可以避免单由政府出资导致的出资人缺位问题,还可以避免民间社会募集产生的金融风险。
(二)制定有效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短缺问题
1、技术人员方面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当前,政府关键要真正解决创新型人才所反映的入户难、档案调动难、家属随迁难、子女教育难等后顾之忧,真心实意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优化社会环境、人居环境,比如,加快各级学校和医院、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他们安居乐业,大力支持有条 件的企业建立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平台,以优越的创业平台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来吸引人才;建立能使创新人才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鼓励创新人才之间展开积极的竞争。
2、企业家方面
政府要在掌握当地民营企业家的现状的基础上,与国内外的大学、培训机构联系,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家进行理论培训。重点学习经营管理知识、科技创新知识,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家的理论水平,提升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进而激发其创新意识,推动企业创新。此外,还要组织民营企业家学习自主创新典范者的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三)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政府要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
1、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中介服务。政府要大力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技术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降低民营企业创新的风险和难度。
2、鼓励产学研联合。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以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发、成果转移、技术人才培养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合作途径。
3、加快创新服务机构公共信息平台和网络化建设。政府要尽快解决公共信息渠道不畅、供应不足、缺乏整合的问题,打破信息封闭,整合多方信息资源,制定信息、资源的共享制度,建立全国性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使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要大力支持科技成果、专利、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构建和科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创新民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服务。
三、结论
综上,民营企业要实现自主创新,除了企业内部要进行创新改革之外,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政府要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提高其社会服务水平,完善税收、金融、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用良好外部软环境来激发企业内部自主创新的动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使我国民营企业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壮大自身实力,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