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作业设计,很多教师常常随意为之,要么不设计,拿现成的习题敷衍了事;要么即使设计,也只是针对课堂而言,设计出的作业大都是机械重复,毫无趣味可言。本文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等方面做了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改革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作业设计上,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被忽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这些技能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实践证明,数学作业也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对传统作业的经验进行扬弃,汲取其合理内核,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又要更新观念,设计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数学作业。
一、我国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
在对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的数学作业还未完全走出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存在过多烦琐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2、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完全割裂,作业内容乏味重复,致使学生态度消极;3、作业形式单调内容单一,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4、作业布置专制,学生无自主选择权,且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练习无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又“吃不了”;5、一味强调独立完成,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致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以上种种现状都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大大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二、问题分析
我觉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教师的精力有限,上班时能利用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两个班,除了上课还得备课、批作业、督促学生改正等等,再加上人的惰性,现成的作业拿来就用。一层不变、机械重复的作业早已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作业的统一,使得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学生困难的学生“消化不了”。其次,小学生的年龄小,做事的目的性不强,自控力差。往往是先玩,后写作业。他们无所谓自己的作业对错与否,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不是很理解,学習缺乏主动性。第三,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100或优+、优★早已司空见惯,没有努力的愿望……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尝试
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的双重目标,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此,我进行了思考,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尝试。
1、趣味性——作业设计的活力。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设计的作业应力求形式活泼多样,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作业和思考,并在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设计的作业就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要变得 “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能力、培养情感寓于趣味之中,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2、生活性——作业设计的来源。“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3、开放性——作业设计的生命。我们应适当改造封闭性练习,设计“开放性作业”,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业总是由老师提供形式难免单一、重复,我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变“做题”为“编题”,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作业的开放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4、层次性——作业设计的梯度。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设计作业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层设计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5、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深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苏霍姆林斯基
我相信:只要学生明确写作业的目的,并能及时得到反馈,而且作业的形式多样,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就得让学生从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少量的作业发挥更大的效益,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3] 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改革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作业设计上,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作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被忽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这些技能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实践证明,数学作业也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对传统作业的经验进行扬弃,汲取其合理内核,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又要更新观念,设计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数学作业。
一、我国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
在对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的数学作业还未完全走出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存在过多烦琐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2、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完全割裂,作业内容乏味重复,致使学生态度消极;3、作业形式单调内容单一,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4、作业布置专制,学生无自主选择权,且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练习无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又“吃不了”;5、一味强调独立完成,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致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以上种种现状都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大大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二、问题分析
我觉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教师的精力有限,上班时能利用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两个班,除了上课还得备课、批作业、督促学生改正等等,再加上人的惰性,现成的作业拿来就用。一层不变、机械重复的作业早已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作业的统一,使得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学生困难的学生“消化不了”。其次,小学生的年龄小,做事的目的性不强,自控力差。往往是先玩,后写作业。他们无所谓自己的作业对错与否,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不是很理解,学習缺乏主动性。第三,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100或优+、优★早已司空见惯,没有努力的愿望……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尝试
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的双重目标,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此,我进行了思考,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尝试。
1、趣味性——作业设计的活力。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设计的作业应力求形式活泼多样,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作业和思考,并在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设计的作业就要摆脱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要变得 “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能力、培养情感寓于趣味之中,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2、生活性——作业设计的来源。“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3、开放性——作业设计的生命。我们应适当改造封闭性练习,设计“开放性作业”,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业总是由老师提供形式难免单一、重复,我让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变“做题”为“编题”,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作业的开放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4、层次性——作业设计的梯度。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设计作业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层设计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5、综合性——作业设计的深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习行之功”,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苏霍姆林斯基
我相信:只要学生明确写作业的目的,并能及时得到反馈,而且作业的形式多样,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就得让学生从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少量的作业发挥更大的效益,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3] 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