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学生快速感悟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业水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体验、吸收的浓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最关键的是语感的训练,就是学生对语文的敏锐感觉。事实上,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为他们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切入点: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深刻性
朗读其实就是一个学生的表情朗读,它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方法。学生在读课文时感受加深了,他们会不由自主的进入文境,或喜、或悲、或忧、或愁都会通过他们的神情、肢体或心理等方面外显出来。可见,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时,如果学生缺乏自己的朗读品味,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滞留阅读的表层,不能深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赢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反复的朗读品味,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时,课文第五小节写了阿炳所创作的《二泉映月》旋律的变化:“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品味感受的教法。学生抓住了“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起伏、恬静激荡”这些词语感悟了曲子的旋律美,还体会到阿炳的情感变化。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朗读品味,让学生说说应用什么样的语速来朗读这段话。这样,学生在反复思考与揣摩中感受到此处应当读得快一点,朗读时的语气应富有变化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朗读揣摩中用心体会语言,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一定会更加真切、深刻。
二、斟酌品味关键词句,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用的可谓恰到好处,用得非常精妙。教师应紧扣这些关键词的词句,引导学生采用换词、删词等方式方法来进行比较、辨析,让他们反复的斟酌,体会具有的遣词造句方法,体会与作者的用词的差别,提高他们对词语、句子的深层次的感知能力,逐步培养他们语感的敏锐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课文充分表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勇敢、执著的特点。孙悟空每次见到白骨精,都要勇敢地上前去打。前两次还因此受到师傅的责怪和惩罚。在第三次打白骨精前: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为何要暗中叫来众神作证?可不可以大大方方地叫众神来作证呢?我让学生在这个关键词语处作讨论。学生在比较辨析中真切感受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坚定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对课文中的词句感知更加到位、更加准确,有效的培养了他们语感的敏锐性。
三、密切联系生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丰富性
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使用,鼓励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使用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现象。我们在实际教学时还应给足学生积累和使用语言的时空,让学生多思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将语言训练抓好、抓细、抓实,使学生语感的培养落实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教科书中课文语言的表达方法,并习得语言。
学生们从课文中品味和感知到语言的独立性,充分挖掘了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的语文资源,将语感训练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感知,培养了他们语感的丰富性。
总而言之,学生语感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根据学情选用合适的语感训练方法,把握好语感培养的有效切入点,启引学生不断品读揣摩,方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后港小学(224213)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小学生语感的深刻性
朗读其实就是一个学生的表情朗读,它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方法。学生在读课文时感受加深了,他们会不由自主的进入文境,或喜、或悲、或忧、或愁都会通过他们的神情、肢体或心理等方面外显出来。可见,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时,如果学生缺乏自己的朗读品味,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就会滞留阅读的表层,不能深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赢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反复的朗读品味,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时,课文第五小节写了阿炳所创作的《二泉映月》旋律的变化:“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品味感受的教法。学生抓住了“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起伏、恬静激荡”这些词语感悟了曲子的旋律美,还体会到阿炳的情感变化。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朗读品味,让学生说说应用什么样的语速来朗读这段话。这样,学生在反复思考与揣摩中感受到此处应当读得快一点,朗读时的语气应富有变化等等。学生在这样的朗读揣摩中用心体会语言,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一定会更加真切、深刻。
二、斟酌品味关键词句,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用的可谓恰到好处,用得非常精妙。教师应紧扣这些关键词的词句,引导学生采用换词、删词等方式方法来进行比较、辨析,让他们反复的斟酌,体会具有的遣词造句方法,体会与作者的用词的差别,提高他们对词语、句子的深层次的感知能力,逐步培养他们语感的敏锐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课文充分表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勇敢、执著的特点。孙悟空每次见到白骨精,都要勇敢地上前去打。前两次还因此受到师傅的责怪和惩罚。在第三次打白骨精前: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为何要暗中叫来众神作证?可不可以大大方方地叫众神来作证呢?我让学生在这个关键词语处作讨论。学生在比较辨析中真切感受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坚定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对课文中的词句感知更加到位、更加准确,有效的培养了他们语感的敏锐性。
三、密切联系生活,培养小学生语感的丰富性
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使用,鼓励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使用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现象。我们在实际教学时还应给足学生积累和使用语言的时空,让学生多思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将语言训练抓好、抓细、抓实,使学生语感的培养落实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教科书中课文语言的表达方法,并习得语言。
学生们从课文中品味和感知到语言的独立性,充分挖掘了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的语文资源,将语感训练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对课文中的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感知,培养了他们语感的丰富性。
总而言之,学生语感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根据学情选用合适的语感训练方法,把握好语感培养的有效切入点,启引学生不断品读揣摩,方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后港小学(2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