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方法是“读”,读是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有充分的时间读,相信学生能从读中感悟。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把握好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自主读音韵、感文字、悟情感、会意蕴、析手法。读书时,要调动起各个感官,眼看其文,口读其声,耳听其音,心会其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32-02
现今,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滤尽浮华,淘沙见金。“读”经历了历史的沉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依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古人有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说过:“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学专家也指出,新型课堂教学初见端倪,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归根到底就是脱离了“读”,忽略了“读”。三分文章七分读,我们该如何把握课堂“读”的尺度,恰到好处地演绎朗读以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从“初读、范读、研读、品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初读课文,重在总体感知
初读课文注重整体训练,总体感知。为了达到训练这一教学目标,除了强化预习的功能,还要注意初读感知,让集体读书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变成人人参与的感悟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做到“三读”:第一次读,要读准字音,理解新词,弄清文题,分清体裁;第二次读,则要理顺文章,划分自然段并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三次读,读懂逻辑,以点带面,通过理解段意进而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并在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整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只起指导和重点词句的点拨作用,让学生把握学习的自主权,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让学生围绕课后习题思考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学会自己做批注、做笔记;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一次次地读,一次次地独立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执教《草原》一课时,我没有对文章加以详细的分析,而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并对每一次读都提出了要求。
第一次读,要扫除课文障碍。学生要把文章的陌生字、生词画出来,在难读的字下面打上三角符号,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确,把课文难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而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迂回”“襟飘带舞”等词语,也可以通过多读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第二次读,要初步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学生已经把课文读通之后,我要求学生再次读文章内容,边读边画出不明白的句子或自然段。我向学生提出建议:“对那些不明白的句段,可以在小组内研究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如还有弄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弄清句子的意思,并在读懂课文的大概意思后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理顺文章的脉络。
第三次读,学生要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反复读文本,学生能在读的过程中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懂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因为我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和认真思考的机会,学生们在后面的自主学习中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范读课文, 在模仿中领悟
学生从低年段开始接触“读”,要读准字音并不难,但要读出感情,便是学生难以迈过的坎。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直接感受课文的基调,从而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停顿来完成朗读,使朗读训练的指导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模仿能力特别强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甚至有的学生的朗读比起教师的朗读更胜一筹。学生在读中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收获了成就感,自然更愿意、更热爱读书,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
范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注意我读的轻重音,让他们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会让学生注意我读的停顿,画出停顿符号;让学生注意我语气的轻重缓急。因为小学生阅历较浅,知识面比较狭窄,感悟能力不够强。因此,教师的范读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范读时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感作者之所感,通过语音语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把学生带入文中,感染学生。
例如,在执教《月光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并配以音乐《月光奏鸣曲》进行范读,以读带想,寓想于读,寓想于学。当读到月光照进茅屋这个情景时,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这个美好的画面通过读展现出来。课文描写穷兄妹俩和贝多芬的对话这一部分的朗读,我则采用情感引读法,让学生根据我增加的词语和语气提示等,接读文本中的相关的语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用这种创意性的情感引读法,学生很快就找到朗读的感觉,不仅明白到盲姑娘是一位懂音乐、爱音乐和有着音乐才华的盲姑娘,也从字里行间明白贝多芬是因为对盲姑娘产生了同情和遇到了知音,才有了创作的激情与灵感。课文描写《月光曲》的部分内容时,我想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去感悟贝多芬情绪的变化呢?我配着音乐,学生闭着眼睛默默地欣赏《月光曲》的美妙乐曲,感觉曲调的变化,然后我再让学生在配乐中小声地朗读课文,并用笔圈出文章里描写的情景并展开大胆的想象,同时提醒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作者感情的变化。如学生从皮鞋匠这一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畫面时,他们理解到这个时候的海面是比较平静的,所以音乐比较舒缓,朗读时语速要缓慢,语调要平和等。
由此可见,课堂中不容忽视教师的范读。范读只是引路,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模仿。因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感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去朗读,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使范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点拨”在关键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而作为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去理解、感悟文章背后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领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让学生用心去领悟,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文本内容,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也需要教师适时地、巧妙地指引。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绝妙之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的特别之处,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去细细体味,给予有针对性的点拨。所以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 “点”要“点”在重点的地方,“拨”要“拨”在学生疑难的地方,方能体验点拨的关键。
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我不做详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集中精神,认真思考,把自己的理解与朗读结合在一起。通过初读,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我就提出了问题:“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并要求学生把晏子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的话妙在哪里?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入文本,我再加以指导,告诉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要读出怎样的感情,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这几个问题,学生边读边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因为这篇课文的对话比较明显,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又要求学生先讨论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明白了楚王三次想要侮辱晏子,都被晏子巧妙地回应了,从而看出晏子是个遇事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人。最终,我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因为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都明白了,都有自己的感想了,所以纷纷举起手来,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品读课文,朗读形式多样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鼓舞学生。所以教师要大胆地放手去教、去创造。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朗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效果,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变换着各种形式让学生一次一次地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感兴趣,愿读、乐读。
在这么多的读书方法中,分角色朗读是一种好的朗读方法之一。如在学习《两件宝》一文时,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双手和大脑只顾自己的心情,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双手和大脑以自我为中心、不相互尊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懂得了要团结一致、互补互利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学生们在分角色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进入文本里面,因而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接受了思想教育和受到了心灵的熏陶。
此外,教师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要有目的地去读,每次读时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使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有明确目标,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感受语感,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持抓好“读”的训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抒情,在读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读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读中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 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32-02
现今,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滤尽浮华,淘沙见金。“读”经历了历史的沉淀,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依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古人有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说过:“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读书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学专家也指出,新型课堂教学初见端倪,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归根到底就是脱离了“读”,忽略了“读”。三分文章七分读,我们该如何把握课堂“读”的尺度,恰到好处地演绎朗读以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从“初读、范读、研读、品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初读课文,重在总体感知
初读课文注重整体训练,总体感知。为了达到训练这一教学目标,除了强化预习的功能,还要注意初读感知,让集体读书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变成人人参与的感悟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做到“三读”:第一次读,要读准字音,理解新词,弄清文题,分清体裁;第二次读,则要理顺文章,划分自然段并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三次读,读懂逻辑,以点带面,通过理解段意进而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并在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整个学习环节中,教师只起指导和重点词句的点拨作用,让学生把握学习的自主权,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让学生围绕课后习题思考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学会自己做批注、做笔记;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一次次地读,一次次地独立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执教《草原》一课时,我没有对文章加以详细的分析,而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并对每一次读都提出了要求。
第一次读,要扫除课文障碍。学生要把文章的陌生字、生词画出来,在难读的字下面打上三角符号,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确,把课文难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而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迂回”“襟飘带舞”等词语,也可以通过多读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第二次读,要初步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学生已经把课文读通之后,我要求学生再次读文章内容,边读边画出不明白的句子或自然段。我向学生提出建议:“对那些不明白的句段,可以在小组内研究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如还有弄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弄清句子的意思,并在读懂课文的大概意思后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内容,理顺文章的脉络。
第三次读,学生要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反复读文本,学生能在读的过程中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懂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因为我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和认真思考的机会,学生们在后面的自主学习中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范读课文, 在模仿中领悟
学生从低年段开始接触“读”,要读准字音并不难,但要读出感情,便是学生难以迈过的坎。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直接感受课文的基调,从而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停顿来完成朗读,使朗读训练的指导更明确、更有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模仿能力特别强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甚至有的学生的朗读比起教师的朗读更胜一筹。学生在读中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收获了成就感,自然更愿意、更热爱读书,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
范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注意我读的轻重音,让他们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会让学生注意我读的停顿,画出停顿符号;让学生注意我语气的轻重缓急。因为小学生阅历较浅,知识面比较狭窄,感悟能力不够强。因此,教师的范读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范读时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感作者之所感,通过语音语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把学生带入文中,感染学生。
例如,在执教《月光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并配以音乐《月光奏鸣曲》进行范读,以读带想,寓想于读,寓想于学。当读到月光照进茅屋这个情景时,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这个美好的画面通过读展现出来。课文描写穷兄妹俩和贝多芬的对话这一部分的朗读,我则采用情感引读法,让学生根据我增加的词语和语气提示等,接读文本中的相关的语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用这种创意性的情感引读法,学生很快就找到朗读的感觉,不仅明白到盲姑娘是一位懂音乐、爱音乐和有着音乐才华的盲姑娘,也从字里行间明白贝多芬是因为对盲姑娘产生了同情和遇到了知音,才有了创作的激情与灵感。课文描写《月光曲》的部分内容时,我想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描述去感悟贝多芬情绪的变化呢?我配着音乐,学生闭着眼睛默默地欣赏《月光曲》的美妙乐曲,感觉曲调的变化,然后我再让学生在配乐中小声地朗读课文,并用笔圈出文章里描写的情景并展开大胆的想象,同时提醒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作者感情的变化。如学生从皮鞋匠这一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畫面时,他们理解到这个时候的海面是比较平静的,所以音乐比较舒缓,朗读时语速要缓慢,语调要平和等。
由此可见,课堂中不容忽视教师的范读。范读只是引路,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模仿。因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感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去朗读,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使范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点拨”在关键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而作为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去理解、感悟文章背后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领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让学生用心去领悟,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文本内容,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也需要教师适时地、巧妙地指引。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绝妙之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的特别之处,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去细细体味,给予有针对性的点拨。所以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 “点”要“点”在重点的地方,“拨”要“拨”在学生疑难的地方,方能体验点拨的关键。
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我不做详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集中精神,认真思考,把自己的理解与朗读结合在一起。通过初读,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我就提出了问题:“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并要求学生把晏子的话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的话妙在哪里?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入文本,我再加以指导,告诉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要读出怎样的感情,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这几个问题,学生边读边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因为这篇课文的对话比较明显,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又要求学生先讨论怎样才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明白了楚王三次想要侮辱晏子,都被晏子巧妙地回应了,从而看出晏子是个遇事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人。最终,我提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因为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都明白了,都有自己的感想了,所以纷纷举起手来,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品读课文,朗读形式多样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鼓舞学生。所以教师要大胆地放手去教、去创造。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朗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效果,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变换着各种形式让学生一次一次地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感兴趣,愿读、乐读。
在这么多的读书方法中,分角色朗读是一种好的朗读方法之一。如在学习《两件宝》一文时,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双手和大脑只顾自己的心情,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双手和大脑以自我为中心、不相互尊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懂得了要团结一致、互补互利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学生们在分角色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进入文本里面,因而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接受了思想教育和受到了心灵的熏陶。
此外,教师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要有目的地去读,每次读时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使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有明确目标,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感受语感,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持抓好“读”的训练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抒情,在读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读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读中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 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