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练习设计,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挖掘潜能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练习练到点子上?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全文查看链接   ①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参观人数大约是多少?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个好的错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促进作用,可能要强于上百道练习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根源往往在于他们知识的薄弱之处,假如我们能够根据这些错误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短板,那么不仅可以有效完善他们的自身能力,同时还能间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掌握程度,继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有效运用学生的错误来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呢?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乘法”为例,系统阐述在具体教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实属正常。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更多的关注错误的消极方面,总怕学生出差错,但往往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教师处置不当还会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损害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自信和参与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主动参与,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其后果不仅仅是学习质量和效益的
5月28日,由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承办的“大爱宜昌”西陵酒业慈善之夜晚会在宜昌广电中心一号演播大厅举行。宜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马旭明和李亚隆、张建一、宋文豹、毛传强、李智、谭春玉、王国斌、刘建新、屈鹏、王均成、吕林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晚会,晚会在《大爱宜昌》歌舞中启幕。  晚会现场启动了2014年“慈善一日捐”活动,收到湖北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为教学基础,同时也是教学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突破口。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同时渗透着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平移的运用,也有转化思想的渗透。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充分动手,充分思考,依托小组合作,寻求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猜想、验证,从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 课前操
3月29日上午,绍兴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绍兴广电总台、爱心企业、慈善义工等单位共同举行第四届“春暖我心·让梦想起航”大型爱心助学系列活动。  “春暖我心”活动是市慈善总会“四季沐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以“助困、助医、助老、助学、助残、助孤”等社会救助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开展的慈善救助项目,每季节推出一个主题,其中“春暖我心”以爱
一、列举倍数法(定义求法)  所谓列举倍数法(定义求法)就是分别列举出要求最小公倍数的那几个数的一些倍数,从中找出除“0”以外最小的那个公倍数,就是最小公倍数。  如: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解:∵12的倍数有:0,12,24,36,48,60,72……  18的倍数有:0,18,36,54,72……  从上面可以看出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即:[12,18]=36。  二、韦恩图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强调“经历、体验、探索”。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具有很强的好动性,动手操作是他们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无穷魅力的,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创设操作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做”数学  新课程理念特别倡导引导学生“做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3.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使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究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
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数学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设定,它是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课时目标是由一线教师自主决定的教学目标,它是内容最具体、对教学指导最直接的一级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的设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课时目标的拟定问题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问题透视  问题1:大而空乏——课时目标缺少了针对性  每每阅读一些教学案例,时常可以见到如下的描述:培养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学生双基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如何理解“活动经验”这个概念呢?它是间接经验,还是直接经验?显然,直接经验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发展。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直接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呢?下面,通过对吴正宪老师教学“解决问题”一课的赏析和反思,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复习旧知,发展符号思想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需要学生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