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图》初探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洛神赋图》为顾恺之的代表性作品,他的“传神论”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画根据曹植在诗文中描述自己与洛神相遇相爱、后由于命运而分离的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力与娴熟的绘画技巧描绘出诗文中的丰富情感,抒发出作者对曹植境遇的伤感之情,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关键词:顾恺之 《洛神赋图》
  中国绘画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已慢慢走向成熟。顾恺之出生于东晋南朝上流书香门第,从小博览群书,才艺广泛,时人对他冠以“三绝”的称号,为“才绝、画绝、痴绝”。在绘画上,由于他独特的画风,又有“顧家样”之称。其画面清秀俊美,线条如春蚕吐丝,气韵生动,绘画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襟灵莫测。
  作为一幅人物故事画,在整幅绘画的处理上,作者将其概括为八个故事,依次是洛神初现、神人悟对、信物盟誓、洛水倦息、再陷惆怅、驾舟追赶、心灰意冷、走马上任。其构图采取当时所流行的通过连续多幅画构成一个整体故事的方法,以达到一种在一幅画中展现出不同时间、地点的效果。我们可以从起始部分描述洛神初现时,以曹植为中心的一堆人物的画面中看出,作者通过放大主要人物并缩小次要人物来突出重点,画中曹植气宇轩昂,服装华丽,相对旁边瘦弱的随从,身体被明显放大,并使读者的视觉都集中在曹植身上。在这个曹植与侍从所构成的整体中,曹植旁边的四个随从与曹植紧密靠在一起,跟随在后的三个侍从相对前面四个,显得比较疏离,形成一种有疏有密的视觉感。曹植目不转睛地看着隔岸正在翩翩起舞的洛神,眼神中流露出些许惊喜的神态,展现出一种“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的状态,与身后未察觉洛神的随从形成对比。由此经过山水树木的分割引向另一个画面,通过将独自一人置于洛水之上的洛神进行刻画,描绘出洛神神情中的悲伤,生动诠释了“凭君莫语伤心事,尽在含睛不语中”的惆怅,引观者也进入画境。画面经过几个起伏转变,最后,洛神离后,曹植凄凉地坐着,摆出的手的姿势似乎已不愿再提往事,心灰意冷的他在最后画面中驱车离开。在画面最后的刻画中,曹植的眼神回望着后方,这个后方既是曹植与洛神在画面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是顾恺之内心的所感所想;同时,又是曹植内心中的一种眷恋之情,在此刻,画家和诗人达到了最深的共鸣。
  在描绘人物对象时,作者并没有局限于表面形态,而是通过扩大线条的表现作用,使线条的美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先前第一幅初见洛神的画面中,可以看出顾恺之主要是通过线条来描绘人物衣纹的,可以看出线条非常流畅,很有节奏感。特别是将洛神优美的身姿、翩翩起舞的状态,表现得非常灵动飘逸,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除了整体气韵的表现,线条的叠排也使得人物衣纹产生疏密,并在视觉上增加了层次感。在刻画曹植双手张开时,由于跟随在曹植右面的四个人物与曹植形成一种紧密感,所以右手衣纹的线条画得疏离,这样的疏与四个侍从的密形成对比。而左边只有一个侍从,而且在空间位置上也相对没有形成一种紧密的关系,所以通过左手的衣纹显得比较密集来制造视觉关系。由此可见作者描绘作品时精密的构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出现大量山水。虽然这些山石树木都是由于故事的展开与画面的需要以一种背景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但画中的山已能在造型丰富的基础上做到整体连贯,疏密得体,主次分明,已粗具山水画雏形。这些山水与人物的关系相辅相成,和谐融洽。在以曹植为中心的一堆人物和山水的關系中可以看出,作者并无意描绘具象的山水,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凸显主体。无论是曹植身后的侍从和侍从身旁树木的比例,还是洛神与周围山石树木的比例,都呈现出“人大于山”的特点。在描绘山石时,作者使用的是画人物时所使用的绘画手法,通过粗细均匀的游丝描勾勒,不同于后代成熟山水的刻画。此处山石没有被皴擦出自然肌理,而是以色彩变化较小的青绿填色,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在树木造型上,大致可以分为柳树形和蒲扇形,树木枝干挺拔,形态各异,以或独立或组合状的方式形成疏密关系,具有错落有致的节奏感。我们可以看出曹植身后柳树形态有高有低,错落组合,有迎风飘扬之意,此动态与凝神对望洛神的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静形成一种动静关系,双钩柳叶,工而不板,别有韵致。而蒲扇树的造型则类似于灵芝,布局安排错落有致,富有节奏,具有稚拙和装饰味,带有理想性和神话气息,使画面充满了浪漫神秘的气息。由此可以看出,画家不无论是对人物的描写,还是对山石树木的表达,都具有极强的表象力,而画面中的山石树木与人物的细腻表达手法相吻合,则表现出作者对人物与山水的整体把握很到位。
  《洛神赋图》体现了顾恺之深刻的文学修养,他那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原赋中的意境得以重现,在尊重原赋的同时加以再创造,出色地完成了诗画的结合。在美学上,顾恺之在继承秦汉时期的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将描绘人物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目标,并表达自己的人格与内心中美的理想。这样的美学理念,启发了唐宋绘画的审美品格和基本格局,对后世的艺术审美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李媛,女,硕士,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其他文献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为管理者者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会
期刊
“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贫困、失业和环境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任务”。可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
“双基”是数学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它虽然不是基础知识的全部,却是数学中的重点。在新时期数学“双基”教学逐渐被“淡化”的背景下,广大教师面临着如何夯实数学“双基”,点亮学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上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十分必要。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就行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设置教学方案,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运用能力。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对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生活化;实践化;应用化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数学做为一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更要在小学时期注重培
锅炉房属于能量转换的场所,在产能同时也会耗能。本文主要分析锅炉房耗能主要因素,并从锅炉房专业化委托管理,锅炉房燃料计量考核的节能管理,锅炉房管网、设备以及热用户的运行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从而导致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要想发展的更加长远,就需要制定科学的
期刊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病例[1,2].
摘 要:20世纪以来,网络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由传统黑板教学方式进入到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教师的传统角色受到冲击,研究者发现由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对自身角色普遍存在着困惑,反思这些问题,提高大学教师自我认同,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师;自我认同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剧增,各专业班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