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才会赢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苏霍姆林斯基)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
  
  一、教师是否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就不可能体现教师工作的实际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他真正热爱学生,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和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教师热爱学生,能够促使教师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会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教师自己会主动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各种途径汲取知识;学习、了解、借鉴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愿意多跟学生接触,希望全面了解学生,进而做到因材施教。一句话,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转化为对教育事业、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爱,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热爱学生,可协调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融洽,教育获得成功
  
  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的巨大力量,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爱,会使学生在对教师敬畏的心理中加入一点温馨,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学生愿意接近这样的教师,信任这样的教师,从内心愿意接受他(她)的引导和教育。对教师来说,这种爱和信任给他们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和变化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能帮助教师迅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教育获得成功。
  
  四、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学生入学以后,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与学校的关系逐渐加强。在对人的关系上,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就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喜爱、赞美或轻视、批评,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好坏,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信息反馈和期待,对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有很大影响。热爱学生,用积极的、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找到自己的缺点所在,确定努力方向。
  
  五、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教师的爱,能激起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对于一些自卑、上进心不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言行、态度等把这种信任、喜爱和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更加自爱、自强、奋发向上,力求使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便可以取得进步。可见,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教师的喜爱、赞赏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促使学生追求进步,积极向上,并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六、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
  
  教师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进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对教师采取的态度,和他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他们封闭的心灵会一点点向老师敞开,向老师回报更多的爱和信任,更容易接受老师对他们的教育。所以说,教师的爱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要求只有融解在对学生的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的积极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获得教育的成功。
  
  七、热爱学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它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知识的爱,对师长、同学、集体、祖国的爱;它使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爱的同时,逐渐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慢慢学会怎样去接受爱、给予爱,培养健康的心理。教师不断对学生施加爱,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更树立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的爱,能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出自尊、自信的性格,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用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灵,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与学生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性情,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行,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知心人,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21世纪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伴随改革的春风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断调整,历经了1978~1992年的恢复发展期、1993~2002年的快速增长期、2003~2009年的主体发展期、2010年至今的分类引导期,现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未来我国政府将对民办学前教育实施分类发展策略。政府在这四阶段及未来的作用表现出弱—渐强—较强—次强—强的发展趋势,市场的作用则相应地表现出弱
興趣,就如燃烧,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能诱使我们主动地去学习新的东西。物理学家弗里希“科学家必定有孩童般的好奇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保持这种孩提时的天性。”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不爱写,不会写一直是语文老师的共同感受。而反过来看,则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无趣、无序、教学无方,才导致教学无效。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指导学生写好片段作文,与学生一起做好“选美作文”和“作文连载”。这样才能提高作文质量,作文教学的落后现状才能得到根本改变。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激发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不爱写,不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怎么教,这是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教材变了,我们也要学会“变”,变观念,变教法,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有效的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要用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主动展示自己,要利用新老教材相同篇目的细微不同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此外,老师还应该不囿于教材编排顺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能运用语文教学机智应对偶然事件;能适当
[摘 要]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学校德育管理实际出发,为学生布设更多实践活动,展开多种教育专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重视学校德育管理,从诚实守信角度展开教育突破,全面涵养学生德行,创建最美校园。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远远超过由于其教育能力低下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心理问题现状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北京100所城乡中小学的2000多名教师调查结果显示: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
[摘 要]课堂上的一次意外,生成了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由此反思教师的预设固然必要,但我们不能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而应抓住教学契机,进行适当引导,从“以本为本”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向“以人为本”的全新发展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外;生成;定位;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2-0021-02  这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理念下的物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物理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目前却出现了一种“危险”的趋势即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往往被当作唯一的媒体手段,而忽视传统板书的作用,这种做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针对教学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
[摘 要]要想学习有所收获,就必须经历思考的过程。学习数学肯定会出现各种疑惑和困境、错误,而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正是其中的亮点,它能制造认知冲突、矛盾,使人产生思考的需要、探究的欲望,推动着学习不断深入。但要注意的是,关注错误的最终目的不是在错误的漩涡里苦苦挣扎,也不是消灭错误不再犯错,而是在挣脱一个又一个束缚后得到成长。  [关键词]真教育;数学课堂;学生;错误  [中图分类号] G623.5